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总论Ll项目背景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在“3+5”城市群中起着承东启西的辐射、纽带作用,是“泛珠三角”区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一极,湘潭市已成为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改革创新的前沿重地。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获批以及“行车难、停车难”等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湘潭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其提供引导和支撑。因此,亟需进行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立适合城市发展和“两型社会”需要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综合性城市交通体系。L2规划过程2009年4月,湘潭
2、市规划局委托国内一流、交通规划领跑院校一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及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共同承担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杨东援教授课题组负责编制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框架研究,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承担对外交通设施规划、湘潭市公共交通规划等“四个专项”的编制工作,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国内先进性及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1.3规划内容一个框架、四个专项:“一个框架”即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框架研究,“四个专项”分别为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专项规划、湘潭市道路网络专项规划、湘潭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湘潭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1.4技术路线I综合交通调有11基础资料收集11相关部门调研城市总体规划
3、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烧划1.5规划范围及年限1.5.1 规划范围共分为三个层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穴分担预测交通分配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研究图1.1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技术路线第一层次,湘潭市中心城区,包括河西旧城片、河东中心片、羊牯-赤马和万楼新城片、岳塘新城片及双马片区五个片区,规划用地范围2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即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及停车设施三个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第二层次,湘潭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区、昭华组团、易俗河组团、姜畲组团、杨河组团,规划用地范围1069平方公里。即框架研究的规划范围。第三层次,湘潭市市域范围,包括湘潭市区(雨湖区、岳
4、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面积为5015平方公里。即对外交通设施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1.5.2规划年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一2020年。1.6规划依据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52020)2、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20082020)3、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同网规划(20062020)4、湖南省“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5、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6、湘潭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2现状概况2.1 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末全市人口295.2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87.31万人,地区
5、生产总值(GDP)739.4亿元,人均GDP26608元,居全省前列,进出口额14.28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2.1:52.4:35.5,综合竞争力居湖南省第三位。2.2 道路交通现状2.2.1 对外交通设施湘潭市公路网相对完善,主要有京珠、沪昆、长潭西线、韶山高速公路,Glo7、G320,S208、S209、S311、S312、S313省道以及数十条县乡公路;境内有京广、湘黔、韶山、洛湛等多条铁路,市区铁路枢纽为2级站,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水运基本集中在位于市区和湘潭县的湘江航道上,现有九华港、十四总码头、铁牛埠、寒鸡港、电厂专用码头等5个码头;航空主要利用长沙黄花机
6、场。222城市路网目前中心城区河西旧城区形成了“三横八纵”、河东地区形成了“六横五纵的主次干路方格网体系。截至2009年底,中心城区道路总长度为175.49公里,总面积246.75万平方米,折合道路网密度为1.57kmkf;道路面积率6.61%;人均道路面积3.29平方米/人。与全国同等规模城市及大城市相比,湘潭市道路设施水平偏低。2.2.3 公共交通中心城区现有公交线路35条,公交车保有量613标台,平均8.25标台/万人。目前可用的站场有中心站停车场(3200平方米)、火车站停车场(4200平方米)、板摄路口停车场(3700平方米)、调塘停车场(10200平方米)四处。2.2.4 停车设施
7、中心城区现状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共34956个,其中配建停车位31582个,占总停车泊位的90.4%:公共停车位460个,占总停车泊位的1.3%;路内停车位2914个,占总停车泊位的&3%。225机动车保有量截至2009年5月,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37353辆,摩托车保有量为52997辆。自2000年以来,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17.44%。2.2.6 交通管理现状湘潭市中心城区已安装31个路口电子警察,95个监控点,其中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达到35个。2.3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2.3.1 对外交通设施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对城市交通干扰严重;货运交通结构不合理。2.3.2 道路网络设施I.道路供
8、需矛盾突出:路网指标偏低;过江通道通行能力不足。2.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明确:路网体系不完善。2.3.3 公共交通公交线网布局不均衡;常规公交出行占有率低;公交站场容量不足、用地缺口大;首末站建设严重滞后;现状公交线网空间布局难以支撑城市空间拓展。2.3.4 停车设施停车配建指标滞后,基本停车泊位缺口大;停车设施结构单一;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停车管理水平不高。2.3.5 交通管理道路交叉口渠化程度低;主干路沿线单位出入口管理手段不力,影响路通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管理单一。2.3.6 交通发展政策公交优先政策保障不力;停车管理缺少相应政策指导。3湘潭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3.1 战略定位融入长
9、株潭一体化交通体系,把湘潭建设成为长株潭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的红色旅游交通枢纽,长株潭城市群辐射中西部与南部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与节点。3.2 发展战略“枢纽为核、通道为骨,整合与控制并举”通过凯道交通系统融入区域发展构建互通运行的都市区轨道网城市组团向交通通道通道为骨将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发展增长极的支撑枢纽为核区分枢纽功能,衔接城乡一体化交通及区域交通设程突整建过中出合城市中心与交通枢纽整合设旅而能与土地开发整合物流园区间货运通道支杼内河集装箱运箱的水运通道城市流通骨架结构整合与控制并举基本交通网络用地控制内外交通系建单体项更系统桁楼控制不同层次网络间整合突出阶段特点的推进计划
10、控制土地资源配置中突 出控制3.3 发展策略与措施L构建网络型枢纽,提升湘潭市在整个“3+5”城市群中的交通区位 通过都市区轨道联系的湘潭站、湘潭北站、河西、河东、易俗河串联型网络; 通过汽车东站、新株洲站(武广客运专线)构成的东西快速通道入口; 韶山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湘潭站构成的空路联运系统;2.建立市域公交通道与城际铁路相互协作的客运服务体系市域干线公交网,建立八条放射线与四条环线构成的市域干线公交网。建立以城际铁为轴,以市域公交为辐射线的一体化交通服务网络。3,完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道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完善“一轴一环四射线”的城市道路基本骨架;
11、建立“一轴两网”的客货运通道,区分道路功能,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构建“丫字形十三座桥”的城市货运通道,提升城市物流效率;4.利用城市丰富的水系资源,合理布局岸线通过公路、铁路专用线通道规划,实现铁水联运、陆水联运;合理划分生活岸线和生产岸线,减少货运及过境性交通对沿岸生活和景观的影响。利用良好的水岸景观条件,建设城市滨江风光景观道路,为打造“宜居水城”的景观环境创造条件;5.交通系统与土地开发整合,综合交通枢纽与商业、商务集聚相结合 注意解决高铁九华沪昆高铁站周边地区建设与商业开发之间的矛盾,完善区域网络; 河西站周边注意解决枢纽建设和通过性车辆之间的矛盾; 着眼未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骨架,
12、注重都市区轨道的用地控制,近期以公交服务通道加以引导; 近期改造重点放在采用交通组织方面,以消除交通瓶颈。3.4近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L近期建设重点 完善城区道路骨架,缓和河东、河西城区的过江道路压力。打通两厢(两厢是指:南北快速通道、独立的向西接二环的桥),缓解中央。 解决重点交叉口的拥堵问题,实施交叉口改造工程,重点实施机非分离、大容量交通分离(立体分离,采用地下通道穿越等方式)。 加强与长沙、株洲方向交通性干道(长株潭核心区“5纵5横4环”快速路网中道路)的对接,如近期修建东二环、五大桥,与株洲天元站建立密切联系。2.近期重点发展的交通商业集聚中心包括湘潭北站(九华站)、湘潭站、汽车西站(
13、砂子岭)。4湘潭市交通需求预测4.1社会经济、人口及机动车发展预测L社会经济发展预测:预测湘潭市2010年GDP835亿元,增长率13%;2020年GDP3300亿元,增长率15%。2 .人口发展预测:预测湘潭市2010年人口89万人;2015年人口95万人;2020年人口110万人。3 .机动车保有量发展预测:湘潭市中心城区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157642辆。4.2 对外交通客货运量预测1 .湘潭市公路运量预测:预测湘潭市2010年公路客运总量4249万人、货运总量26.13亿吨;2020年公路客运总量将达到6691万人、货运总量达到60.63亿吨。2 .湘潭市铁路运量预测:预测湘潭市20
14、10年铁路客运总量168.55万人、货运总量802.68亿吨;2020年铁路客运总量将达到205.71万人、货运总量达到1202.65亿吨。3 .长株潭城际轨道客运量预测:2020年湘潭城际轨道客运总量城际2.05万人,城区36.30万人。4 .航道需求预测:根据湘江航道发展规划报告,预测湘潭市2010年湘江航道客运总量150万人次、货运总量1.2亿吨;2020年湘江航道客运总量200万人、货运总量L8亿吨。5 .航空运输量预测:根据黄花机场总体规划预测到2040年客运量将达5350万人次,货运量达150万吨。4.3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2009年早高峰时段出行交通量411721人次,折算为标准
15、机动车71468辆。目标年(2020年)早高峰时段出行交通量746303人次,折算为标准机动车165792辆。5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研究5.1 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整合5.1.1 一体化的轨道客运系统1 .一体化轨道客运系统总体架构多网协同,内外衔接的轨道客运系统;公铁联运,加强同城化地区集聚效应;空路联运,加强长沙黄花机场、韶山机场两大机场客流的集散;构建以汽车东站、新株洲站为入口的东西快速通道;都市区轨道构筑城市交通骨架。2 .高速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铁路在湘潭境内路线长87km,分别在九华地区和韶山以南地区设站。3 .普通铁路湘黔铁路(复线)东西横贯湘潭市区、湘乡市,在境里程约
16、H8kmo规划建设河东货站为地区性大型铁路货运中心。京广铁路(复线)由北往南,从市境东北部穿越,途经易家湾和昭山,在境里程约15km。韶山铁路规划延伸至长沙宁乡,延伸湘潭镒矿支线铁路至长沙望城,联系石长铁路与湘黔铁路,作为长沙湘潭之间的货运通道。洛湛铁路(单线)在湘乡市西北角挂角而过,在境里程约15km。板易联络线规划建设连接京广和湘黔铁路。九华货运线由九华中心港至九华西侧规划镒矿铁路货运站,形成水陆联运专线。4 ,城际轨道长株潭城际铁:湘潭境内走向为:从长沙万家丽站接入易家湾地区、沿芙蓉大道东侧往南,于板塘地区接入沪昆铁路走廊,近期沿铁路桥跨湘江接入火车站,湘潭境内设昭山、荷塘、板塘和湘潭火
17、车站四站,远期接到湘乡、娄底。长厦铁路:城际铁路长沙西环线:本条线路为长株潭城际铁路规划近中期建设工程。始于重庆,途经黔江、张家界、常德和大河西先导区引入湘潭火车站,经河东高新区、五大桥至易俗河东部新城区接入株洲天元站,终点站为福建厦门,在湘潭境内设科大站、厂前站及湘潭南站三站;规划向铁四院提出了远期方案从长沙往南经湘潭市姜畲地区,并设雨湖新城站,在沿二环线往南至易俗河和株洲。5 ,都市区轨道1号线北接长沙地铁一号线,东接株洲天元站,远期预留延伸至昭山片区的支线,加强昭山片区、荷塘片区和河东片区的联系;2号线西接汽车西站,南接易俗河天易汽车站,远期预留延伸至羊牯片区的支线。5.1.2区域公路系
18、统与城市对外通道1 .高速公路规划由“三纵三横一环两支”共9条线路组成高速公路网:“三纵”京珠高速公路湘潭段、京珠高速公路西线湘潭段、益娄高速“三横”沪昆线湘潭段、沪昆南线湘潭段、长娄高速公路,一环”宁花高速公路湘潭段“两支”长潭西线、韶山高速2 .干线公路分为主线和支线二个层次,主线由“九纵十一横一环”共21条路线组成;支线由39条重要的县乡公路组成,总规模为706公里。3 .市区对外道路设施(1)高速公路:城区外围通过京珠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在建的京珠高速西线及上位交通规划确定的沪昆高速公路南线共同构成中心城区外围高速公路环线。(2)环城快速路:环城快速路由东二环路、西二环路、南二环路
19、和北二环路组成。(3)对外公路:东面有株荷大道、红易大道、板霞路与株洲对接;南面有GlO7、海棠路、潭花线与衡阳及外围组团对接;西面有原G320、北二环路、杨梅洲大桥西连接线;北面有潭镒路、长潭西线、九华大道、芙蓉大道、滨江大道与长沙对接。(4)过境交通组织:外围高速公路环和环城快速路承担主要机动车交通流的过境组织;107国道东迁,由荷塘接东二环路,经五大桥过湘江继续向南,在谭家山接回原线路;320国道由湘乡东山开始改道南迁,经石潭、杨嘉桥接环城南路,由株洲回原线路。5.1.3 区域水运规划湘潭境内湘江段位于衡阳至城陵矶区段,将按Il(3)级航道建设,远景涟水按4级航道建设,规划九华中心港区、
20、荷塘港区、铁牛埠港区、易俗河港区、马家河港区和河西旅游客运港区六个港区,改造湘潭公路一桥,将其净高提高到10米,以满足H级航道所需。5.1.4 机场远景规划(1)长沙黄花机场规划为中部地区区域性枢纽机场,预测旅客吞吐能力达到2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80万吨/年。(2)长株潭第二机场(韶山机场)初步选址于湘潭县云湖桥镇,以充分发挥韶山的旅游资源。5.2城市骨干道路骨架5.2.1 城市路网骨架城市路网形态由“一轴一环四射线”的对外道路骨架和“四横两纵”的内部道路骨架组成。L对外道路骨架一一轴一环四射线 一轴:南北快速交通轴 一环:城市快速交通环线 四射线:对外交通射线2.内部道路骨架四横
21、两纵 一横:贯通九华东西,跨江连接昭山组团; 二横:联通羊牯组团和赤马组团,跨江连接岳塘组团; 三横:联通河东组团和双马组团; 四横:贯通易俗河东西; 一纵:沿湘钢外围,联通河东组团和易俗河组团; 二纵:贯通湘潭南北,连接九华组团、赤马组团、河西组团、河东组团和易俗河组团。522城市路网功能在城市内构建以南北快速联系通道为轴,客、货运骨架道路为网,片区道路为补充的“一轴两网”分层次的道路网络结构。5.3城市工业与物流空间布局及货运通道布局5.3.1 湘潭市五大产业发展片区根据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的发展,确定湘潭市五大产业发展片区,分别为九华先进制造业基地、昭山文化创意产业、楠湖军工产业转化基地、
22、下摄司循环经济产业园、湘潭高新技术区。5.3.2 湘潭市物流园区布局到2015年规划布局5个物流园区,分别为九华物流园、双马物流园、砂子岭物流园、易俗河物流园、荷塘物流园。5.3.3 湘潭市物流对外交通节点布局根据城市的产业布局、用地规划以及交通情况,确定城市的对外交通节点为7个,分别为九华综合货运枢纽、荷塘综合货运枢纽、湘潭火车货运东站、铁牛埠港口货运中心、双马港口货运中心、砂子岭货运中心、易俗河货运中心。5.3.4 湘潭市货运通道的架构以“Y”字型+三座桥的道路货运通道为中心骨架,以城市京珠高速东西线、沪昆高速南北线为外部支撑,以湘江水运为纵轴,以湘黔铁路为横轴,构建湘潭市多种运输方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潭市 城市 综合 交通 体系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