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规范及技术方案书.docx
《某公司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规范及技术方案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规范及技术方案书.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坤达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规范及技术方案书1. 通信调度系统技术规范1.1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
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N0651997范书YD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1.2 术语和定义 1.2.1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 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1.2
3、.2 有线通信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完全以有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 1.2.3 井下广播系统通过IP网络后者电话线路实现数字或者模拟广播和扩音功能。1.2.4 井下视频监控系统 通过光纤或者电缆信号线实现对井下各处视频进行监控的功能。1.3系统要求1.3.1有线及其设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符合MT209、MT/T1004、MT/T1008、MT287-92、MT209-90、GB3836.1-3836.4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按照国家安标证使用规定取得“MA”安全标志。1.3.2有线通信系统及其设备应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应为本质安全信号。1.3.3调度机房及入井通
4、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1.3.4电源波动适应范围:-10+10%(地面);-20+10%(井下)。1.3.5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通信功能:1.3.5.1通信系统应具有保障所有设备和终端、井下固定电话和地面固定电话之间互联互通的功能;1.3.6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管理功能1.3.6.1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1.3.6.2井下固定电话与地面调度室具有直通功能;1.3.6.3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保证调度通信畅通无阻,具有最高优先级;1.3.7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总容
5、量不少于200门; 1.3.8井下各种通信设备的备用电源必须达到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1.3.9 调度功能技术要求 1.3.9.1 能够实现音频视频的联动,能实现广播的同时自动打开现场的视频进行现场的调度和指挥。 1.3.9.2 能够实现远程视频调度功能,能够实现在视频电话机,视频手机,移动视频终端对井下的视频摄像机、广播、音频话站进行广播和调度,能够通过视频终端查看现场的同时,进行广播和通话。 1.3.9.3 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语音终端进行广播和同时在调度台监控多个井下的视频终端,可以实现在观看井下视频的同时,同步对视频现场进行语音调度功能。1.3.10 通信系统要求具备的功能 1.3.10
6、.1 通信基站要具备光纤冗余环网功能、千兆交换机功能、视频通信接入功能、广播和电话接口。1.3.11系统具有紧呼功能,可实现全呼、组呼功能,使井下方便地实现与地面指挥部的联系,迅速的汇报现场情况。1.4 安装及维护1.4.1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井下主运输皮带转载点、集中配电点、主要巷道分支处、溜煤眼上口、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1.4.2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1.4.3在井下避难硐室(
7、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1.4.4井下电话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1.4.5通信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1.4.6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线路,严禁利用大地做回路;1.4.7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当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两小时时,应及时更换;1.4.8通信电话电线严禁与其它动力电缆、安全监控设备等电缆共用。1.4.9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发生故障,必须在2小
8、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断电撤人;矿井某一作业点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立即更换;1.4.10新建、改扩建、改造等矿井的通信联络系统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矿井建设进入二期工程施工前,必须安装矿井通信联络系统。1.4.11通信联络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产。1.4.12调度中心站的通信主机、调度交换机主板、广播主机、话筒必须双机热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设备发生故障时,备份设备必须在5min内投入工作。1.4.13调度中心站应24小时有专职维护人员值守,应认真记录通信系统的使用情况,发现故障及时维护;1.4.14 调度中
9、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两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1.4.15调度中心站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设施。1.4.16 应建立以下文档:设备、仪表台账;设备故障记录表;检修及巡检记录;通信系统运行日(班)报表; 1.4.17 应绘制通信联络系统设备线路布置图、通信联络系统图,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布置图中应标明设备名称、型号、安装地点、数量、线缆长度、芯线对数以及型号等,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电子版),每季度更新书面图纸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存档。1.4.18 矿井通信系统的配件应配备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系统技术方案书1. 需求分析近几年煤炭企业频繁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
10、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政府和企业因此共同将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工作提上空前的高度,煤矿企业安全可靠有效的通信系统建设也被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要求煤矿要建设完善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包括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煤矿应装备矿用通信调度系统,积极推进应用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
11、灾通信系统。矿井调度通信系统一般由矿用本安型防爆调度电话、井下扩音广播、井下通信基站、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IP-PBX软交换系统、调度台、电源及电缆组成。其中,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含安全栅)、IP-PBX、调度台、井上交换机和井上电源设置在地面,矿用本安型防爆调度电话、本安电源和通信基站设置在煤矿井下。煤炭生产主要在地下作业,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区域狭小、照明差、潮湿、有腐蚀性),不安全因素多(主要有水、火、瓦斯、顶板等事故的威胁),人员、设备流动性大等诸多特殊的因素,从生产作业流程上看,在井下还具有多工种运输,安装,调试配合要求很高,信息传输必须及时,准确,有效。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
12、大事故时发现几个共性的问题: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进行精确人员定位;井下险情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报告给井上调度中心,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调度设备老化:存在设备容量小、交换绳路少、稳定性差。2) 调度机型繁杂:调度机设备的种类和制式繁多,各矿井调度机相互兼容性 差、备件不宜互换,调度机一旦出现故障,修复时间较长。3) 组网模式滞后:井下通信终端不能与井上调度机组网通信,生产指令和险情不能及时下达和反馈。4) 设备质量不过关:井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使
13、用寿命和性能欠佳。5) 现场维修不及时:井下设备,如电缆,电源,话站没有定期检查,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维修,安全隐患多。 针对以上情况,北京坤达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KT118煤矿通信调度系统。KT118集成了矿用有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通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无线通信调度系统、视频调度监控系统、矿用信号接入系统、井下千兆交换机、光纤冗余环网等功能于一体,网络建成后,可以大大降低煤矿企业的投资总额。上述系统对煤矿通信特别是井下通信做出长远规划、逐步实施、适时调整,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并且兼顾煤矿的经济承受能力,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实时性。北京坤达的KT118通信系统设备和综合通信分站具有通信通讯功能,实现
14、多网合一,形成一个基于以太网架构的有线和无线接合的综合高效通信通讯数据平台。符合数字化煤矿建设的行业和国家标准,提供多种功能的集成,特别是井下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建设成本,降低了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科学高效地组织指挥安全生产。实现了安全生产上有线通讯和无线移动通讯的融合,日常生产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通讯的融合,用户信息状态显示和位置信息显示的融合,语音、视频和信息的融合,综合自动化测控系统和智能通讯系统联动报警的融合。凭借全数字综合三网合一平台设计本身的优越性,坤达KT118系统提供矿山多系统的融合和接入,例如交通灯控制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 为了落
15、实国家关于建设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等级,山西省近年来不断的通过发布各种文件,强化自身的管理,为建设煤炭大省,煤矿安全强省不断地努力,在安全和通信方面,做出了长远的规划。山西潞安集团蒲县黑龙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霍西煤田西南端,行政区划属山西省蒲县黑龙关镇管辖,地理座标:东经11112341111540、北纬361159361535。本区交通以公路为主,黑河公路由井田东部与中部通过,距南同蒲铁路临汾煤焦发运站70Km,同时可达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井田内有乡级公路通往各村庄,交通尚属方便。根据目前煤矿生产系统技术现代化发展趋势,利于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
16、、通讯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通过对各生产安全环节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引入矿井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全矿安全生产各子系统监控信息远程集中管理,将黑龙煤业有限公司建成一个基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山西潞安集团蒲县黑龙煤业有限公司,经重组整合后,将由原山西蒲县黑龙强肥煤有限公司、原山西蒲县南湾强肥煤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蒲县玺鑫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蒲县西屯煤业有限公司,以及原山西蒲县屯里煤业有限公司五个地方煤矿组成。其中,原山西蒲县黑龙强肥煤有限公司为基建矿井,井田面积4.7441km2,原山西蒲县南湾强肥煤有限责任公司为生产过渡矿井,井田面积9.5419km2,原山西蒲县西屯煤
17、业有限公司为生产过渡矿井,原山西蒲县玺鑫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蒲县屯里煤业有限公司为省批准关闭矿井,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瓦斯涌出量小,属低瓦斯矿井,无淋水,涌水量不大,受紫金山大断层影响,井田内次生断层比较发育。 为了完成山西潞安集团蒲县黑龙煤业有限公司的建设目标,北京坤达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施工经验,特制定如下技术方案,提供现代化的通讯调度系统,系统建成后,将提供地面有线通信,井下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视频调度,多系统联网等诸多功能。 考虑到潞安矿业集团黑龙煤业现有通信的需求,矿井实现IP语音通信,有线调度通讯系统前期建设一套IP-PBX软交换系统,调度电话初装容量为210门,地面
18、按键式电话机配备500部,井下本安话机配备300部,配置触摸屏调度台一套的要求。总线初装容量按500线进行设计,后期系统最大支持2000线以上用户的接入。在设计时,同时充分考虑将来电话容量扩大需求。为通信系统主机设置了维护终端、计费终端、管理终端和告警终端。为满足矿井通信需求,并适应通信系统的发展,有线调度通讯系统选用国际上知名企业的软交换平台,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组网能力强,扩展、升级灵活,维护便利。其服务指标满足YDN-065-1997标准6.2的规定,时钟满足第三级以上等级要求。本期新建的有线调度通讯系统提供1个2M数字中继线路与集团行政专网实现无缝对接,全网统一管理;通过SI
19、P软交换模块与扩音广播系统对接,通过1个2M的数字链路接口与无线调度系统对接,并同时充分考虑了将来电话容量扩大需求,设置了维护终端和测量台等。为满足矿井通信需求,并适应有线调度通讯系统的发展,我公司提供的电话选用软交换技术,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组网能力强,扩展、升级灵活;在基本语音业务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补充业务、多媒体业务和统一消息业务;支持开放的接口和灵活的组网;满足电信级性能要求;提供完善的QoS 保证,及冗余备份、负荷分担、过载控制和断电逃生功能;并提供强大的管理工具,方面用户进行操作维护。1、总体设计原则KT118提供的核心设备为行业用户专门设计和开发的一款电信级VoIP网
20、关设备。可直接应用于任何NGN网络或VoIP电话网络,完成PSTN/PLMN与NGN/VoIP网的媒体流和信令流的互通。1.1先进性:该产品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高速率,能适应多媒体应用需求,及将来发展的应用。1.2可扩展性:本系统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可以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1.3高可靠性:行政调度通讯系统是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本系统产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1.4标准化:通讯协议和接口符合国际标准,适合今后的发展主流。1.5开放性:本系统可以容纳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1.6实用性:系统拓扑结构完全满足黑龙矿井行政调度实际使
21、用需要各种应用要求。1.7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我们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工作环境。1.8由于布线系统有很长的使用期,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消耗,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适当超前,一次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2、设计依据1、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3、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4、
22、山西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5、煤矿安全规程(2011);6、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7、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07);8、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9、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1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20001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2-200012、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199013、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09-199014、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BG6510-8515、 通信网技
23、术标准汇编 GB 84 1989.10.3、设计目标与原则系统以“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可靠性”为设计原则,打造“统一指挥、无线传输、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综合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应对煤矿生产及各类突发事件,可对任意采区、巷道、硐室进行视频、语音、无线的全方位覆盖。平时可利用该系统进行安全宣传、防灾知识、生产通知等播报。在地面上,采用了有线调度交换机,可以跟PSTN网络无缝连接,实现系统内的任何一部分机或者手机,都可以实现与PSTN手机盒电话通讯的功能。设计原则3.1先进性与适用性充分考虑到电子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着眼超前。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公司 通信 调度 系统 技术规范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