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工艺与夹具第1章教案.docx
《机制工艺与夹具第1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工艺与夹具第1章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15章节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教学目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及步骤和内容工件的定位及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误差的计算夹紧机构及夹紧装置、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顺序的安排、机床的选择、工时定额的计算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直线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难点:尺寸链、工序尺寸计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时分配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第一节 基本概念 2课时第二节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课时第三节 毛坯的确定 1
2、课时第四节 工件的定位 4课时第五节 工件的加紧 2课时第六节 工艺路线的拟定 2课时第七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 1课时第八节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2课时讲授法章思考题1、试述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2、何谓“六点定位原理”?“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是否均不能采用?为什么?3、什么是可调支承?什么是辅助支承?它们有什么区别?4、试分析三种基本夹紧机构的优缺点。主要参考资料兰建设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0备注教案
3、(课时备课)第 1 次课 3 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1.1 基本概念1.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及步骤和内容重点难点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1.1 基本概念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二、工艺过程的组成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概念二、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三、零件要素的工艺性四、零件整体结构的工艺性讲授法作业
4、布置P74:3、4主要参考资料兰建设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7王先逵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相关说明课程名称:机制工艺与夹具 考试课 课时:48课时作业要按时交,平时成绩占30(包括考勤、作业、期中测验成绩),期末测验占70将设计图纸转化成产品,离不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精密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亚微米级,而超精密加工已经进入0.01级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夹
5、具:在生产过程中,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包括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零件的机械加工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装夹和产品的装配两个方面。(1)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包括整台机械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一是提高切削用量,采用高速切削、高速磨削和重磨削。二是改进工艺方法、创造新工艺。三是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高度自动化。(3)降低成本:要节省和合理选择原材料,研究新材料;合理使用和改进现有设备,研制新的高效设备
6、等。教学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包括定位和基准理论、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和误差分析理论、表面质量和机械振动理论等)和夹具设计方法及典型结构,注重建立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具体应用,学会对较复杂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夹具设计的方法。2)具有制定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夹具、制定一般产品的装配工艺规程和主管产品工艺的初步能力。3)树立生产制造系统的观点,了解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发展方向和一些重要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以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提高工艺等制造技术水平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及就业能力。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1)实践性强。2)涉及面广及内容丰富。3)灵活多
7、变。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讲授新课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的目的是将毛坯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通常,毛坯需要经过若干工序才能转化为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一个相同结构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经济、最合理的。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采用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合理地安排加工工艺路线以获得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这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重点。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到成品制造
8、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对机器制造,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和其它表面处理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油漆和包装等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相关的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称为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工序组成,工序又分为:安装、工步、工位、走刀。毛坯零件根据学生车工实习引出加工工艺的概念。教学过
9、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固定和工作连续。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2.安装工件加工前,使其在机床或夹具中相对刀具占据正确位置并给予固定的过程,称为装夹。(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两过程)安装是指工件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安装一次,也可能需要安装几次。工件在加工时,应尽量减少安装次数。因为多一次安装,会增加安装工件的时间,也加大加工误差。3.工位工位是指在一次装夹中,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位
10、置上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下图为在三轴钻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按四个工位连续完成每个工件的装夹、钻孔、扩孔和铰孔。多工位连续加工 复合工步采用多工位加工,可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被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4.工步当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步。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为了提高生产率,常常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这样的工步称为复合工步,如上图所示。5.走刀走刀(又称工作行程)是指刀具相对工件加工表面进行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每个工步可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举例:加工一简单轴,通过两种方案,判断它们所用的工序,引出工序区分的依据。教学过程教 学
11、 内 容教学方法第一次走刀第二次走刀第一工步在,第二工步在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生产纲领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计划期通常为1年,所以生产纲领也称为年产量。对于零件而言,产品的产量除了制造机器所需要的数量之外,还要包括一定的备品和废品,因此零件的生产纲领应按下式计算:NQn(1十a)(1十b)举例:让学生判断工步和走刀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式中 N零件的年产量(件/年);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该零件的备品率;b该零件的废品率。2生产类型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人们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
12、、投入生产的批量,可将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单件生产 单个生产不同结构和尺寸的产品,很少重复甚至不重复,这种生产称为单件生产。特点: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而同一产品的产量很小,工作地点、加工对象经常改变。成批生产 一年中分批轮流制造几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工作地点的加工对象周期性地重复,这种生产称为成批生产。特点:产品的种类较多,有一定的生产数量,加工对象周期性地改变,加工过程周期性地重复。同一产品(或零件)每批投入生产的数量称为批量。根据批量的大小又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小批量生产的工艺特征接近单件生产,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特征接近大量生产
13、,中批生产的生产特点介于小批生产和大批生产之间。大量生产 同一产品的生产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按一定节奏重复进行某一零件的某一工序的加工,这种生产称为大量生产。特点:同一产品的产量大,工作地点较少改变,加工过程重复。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一定格式固定下来的技术文件。它是在具体生产条件下,本着最合理、最经济的原则编制而成的,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的法规性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序内容、切削用量、采用设备及工艺装备、工时定额等。如新产品试制、维修车间的配件制造和重型机械制造等都属此种生产类型。如一些通用机械厂、某
14、些农业机械厂、陶瓷机械厂、造纸机械厂、烟草机械厂等的生产如自行车制造和一些链条厂、轴承厂等专业化生产即属此种生产类型。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1工艺规程的作用(1)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起生产的指导作用;工艺规程是在结合本厂具体情况,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理论和必要的工艺实验后制订的,它反映了加工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工人必须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2)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即生产计划、调度、工人操作和质量检验等的依据;工厂进行新产品试制或产品投产时,必须按照工艺规程提供的数据进行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以便合理编制生产计划,合理调度原材料、
15、毛坯和设备,及时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科学地进行经济核算和技术考核。(3)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主要技术资料根据工艺规程,可以确定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工人、基建面积以及生产资源等。总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每个机械制造厂或加工车间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生产前用它做生产的准备,生产中用它做生产的指挥,生产后用它做生产的检验。2工艺规程的格式(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此卡片的特点:是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这种卡片包括零件各个工序的名称、工序内容,经过的车间、工段、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工时定额等。它是生产管理的主要技术文件。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单件
16、小批生产以及生产管理中。(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它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其内容介于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之间。它用来指导工人进行生产和帮助车间干部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工艺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比较重要的零件或工序。(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此卡片的特点:在工艺过程卡片的基础上按每道工序所编的一种工艺文件,主要用来具体指导操作工人进行生产的一种工艺文件,一般具有工序简图,并详细记载了该工序加工所需的资料,如定位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基准选择、工序尺寸及公差以及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等。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大批大量
17、生产中所有零件,中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和单件小批生产中的关键工序。3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研究零件图样,了解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找出其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及主要技术要求,并了解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依据,审查其结构工艺性。2)选择和确定毛坯。3)拟订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等。4)详细拟订工序具体内容:确定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5)对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6)填写工艺文件。第二节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概念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
18、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它包括零件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如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切掣加于篙手艺性。由此可见,零件结构工艺性涉及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必须全面综合地分析。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进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标注、零件的组成要素和零件的整体结构等三方面来阐述。二、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和公差的标注对切削加工工艺性有较大的影响,它是零件结构工艺性的一个重要内容。1按照加工顺序标注尺寸,避免多尺寸同时保证2由定位基准或调整基准标注尺寸,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3由形状简
19、单和易接近的轮廓要素为基准标注尺寸,避免尺寸换算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归纳小结三、零件要素的工艺性零件要素是指组成零件的各加工面。显然零件要素的工艺性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工艺性。零件要素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要求:1)各要素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面积应尽量小,规格应尽量标准和统一。2)能采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且刀具易进入、退出和顺利通过加工表面。3)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明显分开,加工面之间也应明显分开。四、零件整体结构的工艺性零件是各要素、各尺寸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更应考虑零件整体结构的工艺性,具体有以下五点要求:1)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借用件和相似件。2)有便于装夹的
20、基准。3)有位置要求或同方向的表面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4)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便于采用高速和多刀切削。5)节省材料,减轻重量。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概念2、工艺过程的组成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及其作用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教案(课时备课)第 2 次课 2 学时课目、课题1.3 毛坯的确定1.4 工件的定位(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工件的定位及基准工件六点定位原理重点难点工件的定位及基准工件六点定位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1.3 毛坯的确定一、毛坯的种类及其选择二、毛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三、毛坯形状与尺寸1.4 工件的定位一、基准及其分类二
21、、工件的定位方法三、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讲授法作业布置P74:6P75:7主要参考资料兰建设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7王先逵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0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复习导入讲授新课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概念2、工艺过程的组成3、生产纲领的概念4、生产类型有哪几种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第三节 毛坯的确定选择毛坯,主要是确定毛坯的种类、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精度。毛坯的形状、尺寸越接近成品,切削加工余量就越少,从而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制 工艺 夹具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