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docx
《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V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大作业题目: 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课 题 类 别:工艺设计说明书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业(全称):化学工程与工艺指 导 教 师: 2011年 4月18日 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产品是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反应主要由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两部分组成。由于脲醛树脂胶的原料是尿素和甲醛,原料来源丰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胶接性耐水性好、固化速度快、胶层无色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很快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粘合剂,目前约占木材工业用量的80%以上,但随着应用领域和用量的增加。脲醛树脂胶制品中散发出来的游离甲醛污
2、染环境,特别是用该板材制成家具和进行家庭装潢后会释放出残留甲醛和挥发性有机物(VOC),对人体皮肤、呼吸道和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因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本工艺专门针对如何降低散发游离的甲醛和改性脲醛树脂做了合理设计。脲醛树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氨基树脂两个反应是先加成后缩聚,但又没有明显的界限,受反应条件影响只是在弱碱性条件下加成反应占优势,在弱酸性介质中缩聚反应进行的较顺利。本设计是年产900吨氨基树脂工厂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厂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物料流程图、生产车间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关键词: 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尿素; 车间设计;工厂设计目 录摘 要I第一章 绪论
3、11.1 厂址及气象条件11.2 工厂设计可行性分析11.2.1 设计任务和依据11.2.2 氨基树脂的应用及发展概况11.2.3 具体生产产品的确定21.2.4 本课题预解决的主要问题2第二章 产品与原料的性质与规格32.1 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质量标准和规格32.2生产脲醛树脂的原料的特性与规格3第三章 合成工艺设计和分析53.1 游离甲醛的来源53.2 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的途径53.3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的合成73.4 合成过程中原料对反应结果的影响73.4.1 甲醛与尿素摩尔比的影响:73.4.2三聚氰胺用量的影响83.5不同工艺条件下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结果103.5.1加
4、成反应阶段各工艺参数变化对改性脲醛树脂的影响113.5.2缩聚反应阶段各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改性脲醛树脂的影响113.6 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路线12主要反应123.7 合成脲醛树脂树脂工艺133.7.1 反应阶段143.7.2 脱水阶段143.7.3 后处理阶段143.7.4 生产工艺流程叙述14第四章 工艺计算154.1 原始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154.2 物料衡算154.2.1对反映釜进行物料衡算:164.2.2对蒸发器做物料衡算:174.2.3对整个系统做物料平衡计算17第五章 设备工艺计算及其选型185.1 搅拌反应釜的设计185.1.1 物料衡算:185.1.2热量衡算:195.1.3
5、材料选择225.1.4釜体的设计计算225.1.5 封头的设计选型235.1.6 封头与釜体的连接形式245.1.7 支座形式245.1.8 反应釜的液位245.19 搅拌装置的设计245.1.10 传动装置设计255.1.11 传热装置设计255.1.12 反应器上的接管及尺寸265.2 蒸发器 单效蒸发器275.2.1对蒸发器做物料衡算:275.2.2原料液流量275.3 泵的选择295.3.1输送甲醛的泵295.3.2 输送成品泵295.4 换热器选型295.5 储罐的设计305.5.1 储罐305.5.2 高位计量槽305.6旋风分离器选型30第六章 工厂布置316.1工厂布置的基本任
6、务316.1.1工厂布置原则316.1.2 厂区布置总图说明336.2车间布置336.2.1车间布置基本原则和要求:336.2.2车间布置图说明35第七章 公用工程367.1 通风367.2 采暖367.3 照明36第八章设备一览表37第九章 设计小结389.1小结38第十章 参 考 文 献39致 谢4039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 年产3万吨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设计第一章 绪论1.1 厂址及气象条件1. 厂区位置:合肥经济开发区2. 地势:厂区地势平整3. 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力二级4. 气温: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105. 冻土深度:10cm6. 地下水位:25m7. 运输条件:公路,
7、铁路1.2 工厂设计可行性分析1.2.1 设计任务和依据本次设计根据章祥林老师的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课程结课课题年产3万吨腐植酸改性脲醛树脂的工艺设计设计任务书,联系自己在大学三年中所学的各种知识及实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并且在参观了安利合成革、丰乐农化、氯碱化工厂的生产车间及初步了解化工生产的过程以后进行该课题的设计。1.2.2 脲醛树脂的应用及发展概况脲醛树脂又称尿素甲醛树脂,是由尿素与甲醛缩聚而成的热固性树脂性物质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氨基树脂。一般是无色到浅色液体或白色固体,无味,硬度高,耐油,抗霉,耐光性好。若在树脂中加入纤维素则可增进其机械性质,变为玻璃似的透明度的乳浊性物体,极为美观。
8、脲醛树脂终端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工业及家具行业作粘合剂和胶粘树脂,广泛应用于木器加工、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人造板材的生产及室内装修等行业,其消费占脲醛树脂消费的80%左右 。还在农业、园艺上用作缓效肥料、用作膜塑材料、纸张和纺织处理剂、涂料以及用作保温材料和吸音材料及建筑材料的发泡制品等。此产品还可用来制作化妆品和药品的容器盖、餐具、照相器材部件、钮扣和长效肥料,尿素树脂在国内各大胶合板厂及涂料、塑料、机械工业有需求。目前,世界上脲醛树脂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地区是美国、西欧、日本。多年来,上述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国内脲醛 树脂90%以上 用作脲醛胶生产,脲醛胶大约
9、80%是 由木材加工企业自产自用,只有大约20%是 由化工企业生产再销售给木材加工 企业。国内脲醛树脂生产企业中,万吨/年以上的企业较少,多为木材加工企业自己配套的小脲醛树脂装置 。国内木材加工企业多达3000余家,脲醛胶的生产极为分散,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特别是游离甲醛含量高,污染严重。随着国家从2002年开始执行新的室内装饰材料卫生标准等相关法规,脲醛胶的生产格局正在发生以下变化:环保型脲醛的产量迅速提高、脲醛树脂的比例逐渐提高、粉状脲醛树脂的比例逐渐提高。目前我国脲醛树脂产量约为160万吨,环保型脲醛树脂全国生产能力大约20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脲醛树脂产量将达到200万吨,
10、需求量将达到240万吨左右,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其中环保型脲醛树脂在国内的发展潜力更大。 1.2.3 本课题预解决的主要问题脲甲醛树脂。英文缩写UF。耐弱酸、弱碱,绝缘性能好,耐磨性极佳,价格便宜,但遇强酸、强碱易分解,耐水性和电性能较差,耐热性也不高,所以要解决的是降低甲醛释放量,改变脲醛树脂特性。本设计将通过合适的工艺,使用腐植酸(umic-acid以下简称HA)代替部分尿素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使对HA 进行羟甲基化改性,可减小芳环上的位阻, 提高其分子结构中氰基和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活性,从而能有效降低UF 中游离甲醛释放量。由HUF 胶粘剂压制的人造板, 其甲醛释放量达到GB
11、18 580-2001 标准中E1级指标要求。第二章 产品与原料的性质与规格2.1 改性腐植酸脲醛树脂的质量标准和规格pH值 7.58.0游离甲醛% 2,确保二羟基脲的生成;第二批尿素加入后U/F=1.8-1.9,使加入的甲醛尽量反应充分,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第三批尿素的加入,使产品的游离甲醛进一步降低。通过上述方法使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低于1%。同时应控制合适的介质LB 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使反应达到最佳效果。(2) 加入复合改性剂通常UF 树脂的F/U 物质的量比降低时,会同时带来以下一些问题:树脂胶粘性能下降、树脂的储存期缩短、树脂的水溶性降低、树脂的初粘性下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12、在树脂合成时要添加各种改性剂。据报道,复合改性剂有PQ 复合添加剂、聚乙烯醇(PVC)和木质素磺酸盐类等。改性剂加入后与在缩聚阶段产生的羟甲基碳正离子进行缩醛化反应,其作用是控制树脂的胶联度,不断与反应过程中游离出的甲醛进行反应。(3) 对体系微观过程和体系的动力学研究应用脲醛树脂胶体理论,从主要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大量实验,研制低游离甲醛含量的脲醛树脂。实践证明,为改善树脂的微观结构,适当降低缩聚阶段的PH 值,有利于加快缩聚反应速度和减少反应体系的羟甲基的相对含量,从而减少了在微观结构上形成二甲基醚或醚结构的几率。国内也有对反应釜内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报道。搅拌过程是一产生流体复杂动力学的过程,
13、其中很可能存在着非线性浑浊现象。搅拌的关键作用是尽可能使反应釜内的流体流动处于完全混合的状态,这样充分搅拌就能减少反应器内温度和浓度梯度,这与胶的合成缩聚过程的条件相匹配,所以充分搅拌是必要的。制胶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设备的优化问题,如在工业生产中,往往应用了很成功的小试成果,但总达不到小试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业设备放大过程中,只注意了机理过程的相似性,而没有充分考虑达到相同机理所应具备的条件和环境应该相同或相似。人们又往往忽略掉最重要的一条:动力学特征的相似性,即设备放大前后,其动力学特征应尽可能的保持不变。当前,在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着。3.3 腐植酸改性脲醛(HUF)树脂的合
14、成将甲醛溶液和 聚乙烯醇(以下简称PVA) 加入到反应釜中, 边搅拌边用10% NaOH 溶液调节pH值至8.59.0;当温度升至70 时,加入第一批尿素,继续升温至8590 ,搅拌反应30 min;随后用10%氯化铵溶液调节pH 值至4.44.6,9095 反应20 min; 调节pH 值至7.5,85 左右添加第二批尿素,继续反应30 min;冷却至40 以下,出料即可。将褐煤放入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然后缓慢加入 固体NaOH和 碳酸钠,将反应温度调至6575 ,继续搅拌,反应2 h 后冷却出料。往上述溶液加入甲醛溶液,调节pH 值至1011,升温至70,搅拌2 h 即可将腐植
15、酸(HA)进行羟甲基化改性,然后按照m(HA 羟甲基化溶液)m脲醛树脂(UF)=14 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制得腐植酸-脲醛树脂(HUF)。3.4 合成过程中原料对反应结果的影响3.4.1改性前后HA 或UF 的FT-IR 表征与分析图1 为未改性HA、羟甲基化改性HA、未改性UF 和HUF 的FT-IR 曲线。由图1a(未改性HA)可知:3 407 cm-1 处为-OH的伸缩振动峰;1 576 cm-1处出现明显的特征环上C=C 的伸缩振动峰,说明HA 分子中有芳环存在;1 458 cm-1 处为羧酸根离子基(O=C-O-)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1 382 cm-1处为芳香胺的C-N 伸缩振动峰
16、,1 113 cm-1处为醚基(C-O-C)的伸缩振动峰。综上所述, 由褐煤制得的HA 是含有-OH、-NH2、COOH-及C-O-C 等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由图1b(羟甲基化改性HA)可知:与图1a 相比,3 413、1 020 cm-1 处的增强峰分别为-OH、C-O-C的特征吸收峰;2 104 cm-1处新出现-CN 的特征吸收峰,这可能是甲醛上的羰基碳带有部分正电荷(为亲电试剂),氨基接在一个强吸电子基团上,使氨基上的N 带有电负性, 或氨基与HA 苯环上酚羟基邻位碳(未被占用)加成生成-CN 或-N=C=O 所致。在碱性条件下,HA 酚羟基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大, 共轭电子离域也使
17、酚羟基邻位碳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HA 经羟甲基化改性后,其芳环结构上引入了多个羟基, 甲醛与苯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伯羟基,也增加了羟基含量。因此,下一步缩聚反应的活性明显提高,表现为3 413 cm-1处的羟基峰明显增强,1 020 cm-1处的醚键特征吸收峰强而尖锐。由图1c 可知: 未改性UF 和HUF 的FT-IR 曲线非常相似,说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结构;2 1652 175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强而尖锐,这是-CN 基与不饱和键或芳环共轭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6501 700 cm-1为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这是UF 最重要的特征基团;1 1001 150 cm-1 为C-N
18、 的吸收峰,1 0001 050 cm-1 为C-O-C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于HA中含有芳环结构,这些基团与芳环会发生共振作用(改变了键的力常数),故相应的振动谱带有一定偏移。3.4.2 UF 和HUF 的热稳定性分析图2 为UF 和HUF 的TG 和DTG 曲线。由图2可知:UF 热分解主要集中在200300 之间,HUF的热分解温度比未改性UF 高2050 , 说明改性HA 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UF 的热稳定性。3.4.3 UF 和HUF 的DSC 表征与分析图3 为UF 和HUF 的DSC 曲线。由图3 可知:UF 和HUF 的Tg分别为204.4、200.3 , 说明改性HA 的加入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万吨腐植酸 改性 脲醛树脂 工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