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网络安全分析报告书.docx
《国际网络安全分析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网络安全分析报告书.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度中国网络安全分析报告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安全中心2008年12月30日目 录一、网络安全简析41.1、国际网络安全简析41.2、国内网络安全简析91.3、全球网络安全十大威胁10二、国内网络安全现状142.1、政府网络安全162.2、企业网络安全192.3、个人网络安全282.4、十大网络安全威胁30三、国内计算机病毒现状383.1、2008年十大流行病毒393.2、计算机病毒疫情统计463.3、病毒产业的互联网化493.4、病毒互联网化造成的后果54四、国内黑客攻击事件总结614.1、2008年度国内被黑统计614.2、黑客攻击手法分析624.3、2009年黑客趋势预
2、测70五、结束语715.1、2009年十大网络安全威胁715.2、2009年网络“云安全”77六、附录82一、网络安全简析1.1、国际网络安全简析1、全球网络安全分析从1988年世界上第一个蠕虫病毒感染了10%的网络用户开始,时值今日恶意软件问题的规模已大幅增长。现在的因特网攻击讲究组织化且专门以窃取消费者和企业的信息资源为主。目前,由于越来越多的组织在电子邮件网关设置保护,使得网页成为网上罪犯用来感染计算机的首要途径。于是,网上罪犯开始在无辜的网站植入恶意代码。这种全球范围的犯罪活动规模惊人,每4.5秒便会发现一个新的被感染网页,然后同样的事在一年365天里重复上演。除此之外,全球网络安全威
3、胁分析机构每一天都收到将近20,000个新的可疑代码样本。在2008年,我们见证了恶意软件不再只是微软的问题而已。网上罪犯却已开始将魔爪伸向其它操作系统(如Apple Macintosh)和脆弱的跨平台软件,而且这样的攻击趋势应该会延续至2009年。有鉴于此,企业仍然不能松懈,务必对他们的事业展开全面的防护,不能只保护电子邮件和网页网关。企业应当对网络、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建立广泛的防护,才能抵挡由地下罪犯所发出的大量威胁。1)网页威胁在最近几年,网站取代电子邮件系统,成为网上罪犯的主要攻击媒介。藉由缺少防护的合法网站的漏洞,黑客能够将恶意代码植入网站,稍后再趁机感染每一个网站访问
4、者。许多著名企业的网站在2008年都曾经沦为这种攻击的受害者,无论企业大小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目标。在这种态势之下,强调全面实施正确的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攻击手段而言,SQL注入攻击是2008年新闻头条的常客。这类攻击利用网站安全弱点然后在执行网站的数据库中植入恶意代码(脚本代码标签),从而掷出恶意指令感染网站数据库。同时,黑客们已经发展出自动化的工具,利用如Google等搜索引擎来找出可能存在弱点的网站,然后将代码植入其服务器中。而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散播恶意软件的网站中,有将近四分之三来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另外,据研究表明,使用匿名代理服务器很可能增大受到恶意软件感染的机会。2)电子邮
5、件威胁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监测显示经由电子邮件附件散播的威胁数量已有所减少。在过去12个月内基于网页的威胁有成为恶意软件重心的倾向,2008年里每714封邮件便有1封带有恶意附件。这是因为由垃圾制造者发动的若干次大型恶意软件攻击在本年度占据了很大比例。这段期间声名大噪的攻击事件包括Invo-Zip木马程序冒充FedEx和UPS等公司寄出包裹投递失败通知、Agent-HNY木马程序寄出垃圾邮件伪装成Apple iPhone计算机游戏Penguin Panic,以及EncPk-CZ木马程序佯装成Microsoft安全补丁。而在利用恶意邮件附件的同时,网上罪犯仍不断在电子邮件中嵌入恶意链接,并且发出新
6、式且即时的攻击,专门以好奇的用户为猎物。3)恶意软件网上罪犯在2008年最常用来非法敛财的方法是利用伪装的防病毒软件,也称为恐吓性软件(scare ware)或欺诈软件(rogue ware)。这类攻击利用用户对IT安全的恐惧,让他们误以为计算机发生问题,其实计算机一切安好。通常,恐吓性软件会以弹出式广告或冒充下载程序的形式置入在网站上。仅在其中一个垃圾邮件捕捉陷阱里,每天就可以侦测到约5000封这类电子邮件。经由U盘来传输恶意软件的比例也在增加。同时,2008年的恶意软件比从前更喜欢利用社交网络来散播。8月时,Facebook坦承有多达1800名用户的用户文档已遭到秘密安装的木马程序窜改。除
7、了找寻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弱点来下手以外,黑客同时也在其它普遍使用的程序和工具(例如Adobe Flash和PDF)中寻找安全漏洞。研究发现,恶意软件总共有44种不同的语言,其中英语系国家占据24.5%,汉语则占据11.6%。4)垃圾邮件垃圾邮件仍然是企业的严重问题,研究发现所有企业邮件中竟有97%是垃圾邮件。全球的垃圾邮件捕捉陷阱每天可以接收到成千上万的新邮件。2008年,有240个国家送出垃圾邮件。美国的垃圾邮件问题确有稍微缓和,但仍以17.5%的垃圾邮件转发份额位居全球之首。大部份这类垃圾邮件来自计算机被僵尸网络控制的不知情的家庭用户。电子邮件并不是垃圾邮件唯一的传输途径。网络博客因邀请访客
8、留言也沦为散布工具,一般是利用自动化的僵尸网络搜索有弱点的网页。而在2008年里,垃圾制造者证明他们勇于尝试各种新方法来散播他们的广告信件和恶意软件。社交网络,例如Facebook和Twitter,渐渐成为他们经常使用的媒介途径。5)Mac用户威胁加深相较于Windows用户的处境,Apple的恶意软件问题还算轻微。但是,自从2007年年底在Mac OSX上出现了第一个带有敛财目的的恶意软件以后,黑客们已多次尝试感染Mac计算机。2008年2月,新问世的Flash型木马程序Troj/Gida-B专门恐吓用户,促其购买伪造的安全软件。这个恐吓性软件所使用的中毒网页广告在Mac和Windows计算
9、机上同样有效。于2008年6月发现的OSX/Hovdy-A 木马程序,也有能力感染Mac OSX计算机并且企图窃取密码、开启防火墙并停用安全设定。就目前情势而言,针对Mac计算机的恶意软件将继续出现,而用户应该继续遵循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最佳使用方式,例如执行防病毒产品和保持最新的安全补丁。6)攻击蔓延至无线设备虽然iPhone上已发现简单的恶意软件,但尚未成为明显的攻击目标。然而,Apple的手机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和其Safari网页浏览器已发现安全性缺失,而该公司也因为上述缺失的补丁仅供执行Mac OSX的计算机使用而忽略手机部份招来非议。同样地,使用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电
10、话T-Mobile G1也可能遭受试探性攻击,移动电话用户本身若习惯新增第三方应用程序却疏于防范,其装置受感染的风险会更大。7)数据泄密数据泄密是2008年常见的头条新闻。2008年8月,美国政府控告11人涉及一场黑客行动,窃取超过4000万份信用卡和借方卡卡号。在另一起事件中,英国内政部已证实,含有约130,000位已判有罪的罪犯未加密个人资料的U盘已经遗失。专家建议控制用户对待信息的方式。个人用户必须停止任何有风险的行为,例如传送未加密的信息到U盘之中。而公司机构应当扩大他们的反恶意软件基础建设,以便控制信息的使用,保证作业有效进行,并确保符合法规要求。8)国家支持的网络犯罪各国之间互相刺
11、探情况以获取政治、商业和军事利益,因此我们不应该天真的以为他们不会利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来助长情报刺探。2008年有更多怀疑是国家支持的网络犯罪报告。尽管要证明某国认可某次攻击行动难如登天,但2009年仍会有更多人主张各国透过因特网互相攻击和刺探。9)遏止行动与法律面向国际间各个计算机犯罪权责单位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在过去一年中有更多涉及情节重大的计算机犯罪且非法获取报酬的罪犯被逮捕并处以重刑。例如:2008年1月,三个男人精心设计了一场电子邮件诈骗,窃取逾1200万美元,由纽约法院裁定有罪。2008年3月,中国法庭对于利用木马程序窃取网络银行账号信息的四人处以6年半至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2008年
12、9月,疑涉及信用卡资料盗窃的一群歹徒,据称从Calgary一家公司窃取180万加币(约169万美元),已遭加拿大警方逮捕。10)美国是2008年最多恶意软件的国家安全公司Sophos近日发布2008年年度安全报告称,2008年期间,来自美国的恶意软件和恶意网页数量已超过了中国,居全球首位。相较于其它国家,在美国的网站上有更多的恶意软件,而且美国的计算机亦转发了更多的垃圾邮件。最好的证明就是,当美国一家网络公司被控告与垃圾邮件制造者和黑客狼狈为奸,并因此在11月中断网络联机以后,垃圾邮件的数量以惊人的幅度下降了75%。在2007年,有逾50%的网页型恶意软件来自中国的主机。然而,在2008年美国
13、已抢走这个排名。 最大宗的恶意软件威胁-针对网页的数据注入 (SQL Injection) 攻击以及恫吓软件数量大增。 新的网页感染-Sophos每4.5 秒即发现新的被感染网页(发现速度比2007年快了三倍)。 恶意邮件附件-2008年底的数量比年初多出5倍。 美国的主机含有最多的网页恶意软件(37 %),超越2007年中国的名次。 美国的计算机转寄最多的垃圾邮件(17.5 %)。 认为网络犯罪有国家支持的主张渐多,其中中国、朝鲜、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被指控透过网络进行情报刺探和攻击。以下是2008年十大恶意软件所在国:1. 美国 37.0%2. 中国 (含香港) 27.7%3. 俄罗斯 9.1
14、%4. 德国 2.3%5. 韩国 2.1%6. 乌克兰 1.8%7. 英国 1.7%8. 土耳其 1.5%9. 捷克 1.3%10. 泰国 1.2%总结:根据调查研究,我们预计未来的网络安全态势将主要体现于:恶意攻击的多样性和数量会继续增加,数据泄密,被入侵的PC,不安全的网页,恶意电子邮件,身份窃盗等几个方面。计算机用户保护和控制计算机所面临的挑战不会中断。但无论如何,若管理得当,便没有不能克服的问题。健全的安全习惯、最新的防护和积极接收信息将有助于在未来一年里保护企业及个人网络。另外,对于新的不明恶意软件威胁的前瞻性侦测永远是最重要的,而细心保护计算机的用户能大幅降低风险。1.2、国内网络
15、安全简析根据公安部十一局举办2008年度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显示,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比例继前3年连续增长后,今年略有下降,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比例为62.7%,同比下降了3;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85.5,同比减少了6,说明我国互联网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多次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50,多次感染病毒的比例为66.8,说明我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仍比较薄弱,对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发生安全事件的类型中,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依然十分突出,占72,其次是网络攻击和端口扫描(27)、网页篡改(23)和垃圾邮件(22)。攻击或病毒传播源来自内部人员的比例同
16、比增加了21;涉及外部人员的同比减少了18,说明联网单位对外部网络攻击防范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单位内部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测主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占66.28%,同比增加了13,说明网络(系统)管理员安全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而通过安全产品发现的比例同比减少了8,原因是目前计算机病毒、木马等绕过安全产品的发现、查杀甚至破坏安全产品的能力增强了。未修补网络安全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的最主要原因(54.63%),同比上升了5。21%的被调查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同比上升了7,说明各单位对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视。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奥运结束,全国没有爆发大范围计算机
17、病毒疫情。网络用户密码被盗同比增加了4.5;病毒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的比例下降了14%,说明用户防范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意识有所增强;但通过网络浏览下载感染病毒的比例却大幅增加了44%,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站被大量“挂马”,这已成为病毒木马传播的主要方式。公安机关提醒网络用户,应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及时打补丁消除安全漏洞,警惕网站“挂马”。针对网站“挂马”猖獗、计算机病毒肆虐等情况,为确保奥运期间互联网信息安全,公安机关网监部门奥运期间在全国开展了集中打击网络攻击破坏活动,破获了“制作贩卖大小姐木马”等系列重大案件,有力震慑了贩卖计算机病毒木马犯罪团伙,为奥运期间信息网络安全运行创造了良好
18、的条件。1.3、全球网络安全十大威胁美国安全培训与研究机构SANS在二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列出了2008年的十大网络安全威胁。位列其中的有袭击互联网浏览器数量的增多、Botnet (僵尸网络)的泛滥以及更加先进的网络间谍技术。1、网络浏览器威胁针对网络浏览器,尤其是Flash和QuickTime这样的插件程序的袭击被列为最大威胁。这些浏览器插件之所以成为黑客袭击的目标,原因在于它们分布范围广泛,而且不能随着浏览器的更新而自动更新,这使其非常容易受到攻击。2、黑客工具增多另外,网络罪犯提高了其攻击手段,他们会自动搜索网络上存在的可利用的漏洞。网络黑客工具MPack为10%到25%的成功的黑客攻击
19、提供了帮助。袭击者还成功地将恶意代码或软件放到用户信任的网站上,这使得很多著名的防病毒工具也变得收效甚微。3、僵尸网络泛滥数量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的BotNet位列榜单第二位。2007年1月通过邮件传播的 Storm Trojan病毒在发布一周后就感染了大量电脑。Storm和即将出现的Nugache都通过加密的对等网络运行,这意味着中心服务器无法关闭这种病毒,因而botnet的传播也很难被阻止。4、网络间谍技术2007年最大的安全新闻之一就是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通过间谍软件窃取美国大量资料数据。在2008年,尽管安全监管措施将加强,但是这种情况仍然不可避免,目标增多以及间谍技术的更加成熟使得
20、这种袭击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些间谍软件主要针对的是高价值的目标。其袭击经常是通过向个人发送信息的方式来实现的。袭击者会在发给个人用户的邮件中加入一个附件,用户打开此附件后微软Office或其它软件的漏洞就完全暴露出来。5、内部袭击者的威胁无赖雇员和合伙人一直令企业的安全管理者非常担心,而到2008年,这一威胁将会上升,因为企业内部系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高。过去一年,安全公司已经采取了一些防止数据泄漏的措施,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就企业用户的这一担忧做出相应的回应。 6、先进的身份信息窃取病毒现在有一种病毒可以潜伏在电脑上三到五个月,这段时间病毒将搜集用户密码、银行账号、浏览历史
21、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邮件等信息。在得到足够的数据之后,黑客就开始进行敲诈勒索,或者再进行进一步的信息窃取。 Symantec于星期一公布的木马程序Trojan.Silentbanker就是这样一种病毒。这种木马程序可以在个人进行银行账户转账时改变用户输入的转入账号,并悄无声息地将钱转入黑客自己的账户。7、Storm和Nugache等恶意病毒恶意病毒不仅越来越危险,而且其自我保护能力也越来越强。恶意病毒对抗杀毒软件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其行踪更为诡秘。它总是将自己的恶意本性隐藏起来,以便进行更为有效的攻击。8、网络程序的漏洞在2007年之前,很少有黑客会利用网络程序的漏洞进行攻击,因为别的攻击点更
22、容易得到经济利益或高价值信息。不过,有越来越多的希望得到经济利益的黑客开始利用网络程序上的漏洞来潜入重要的组织机构进行窃密活动。上周就爆发了一次利用SQL漏洞进行攻击的事件。专家预计,2008年这种攻击会越来越多。9、以重大事件为诱饵的混合型攻击黑客可能会利用注有煽动性标题的信息来诱使用户打开恶意邮件。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去年10月份,S用户收到了一封假冒的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邮件,邮件打开后用户电脑就被安装了恶意程序。10、移动设备遭到攻击的可能性增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采用USB标准进行连接,并使用了更多存储设备和电脑外围产品,这使得消费者的电子设备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甚至有人会去买一件存储设备拿
23、回家,然后将其感染病毒之后再退回给卖家。很多商家都有购买一周或两周内无条件退货的承诺。更糟糕的是,很多商家会现场对退回来的存储设备产品进行检测,发现其可用后再放到货架上。尽管此类攻击并不会像木马程序那样危害无穷,但是由于这种攻击便于开展,因此它很可能会给普通的用户带来更多的危害。除了USB移动设备受到攻击可能性增大以外,移动电话的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也令人尤为担忧,尤其是iPhone手机、即将上市的Google Android手机以及VoIPT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完全开放的移动平台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安全威胁,开放的研发平台同时为黑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苹果CEO乔布斯可能会在近期发布苹果iPhone手机
24、的软件升级服务,其主要关注的就是如何使iPhone手机变得更加安全。二、国内网络安全现状据NISEC网络安全中心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1月1日起,截止2008年12月30日,中国网站被篡改的数量达58430个。其中政府类网站有8642个;CN域名为11494个,企业类网站为36068个;教育/培训类被黑网站有6781个。图 2008年中国被篡改网站在2008年,几乎每个中国网站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黑客攻击,攻击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以上海、北京、广州三地为被攻击网站最严重地区。网页篡改事件特别是我国大陆地区政府网页被篡改事件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统计显示,2008年全年我国大陆地区被篡改的 网站数量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网络安全 分析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