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送审稿)修改5.docx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送审稿)修改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送审稿)修改5.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备案号: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14- - 实施2014- - 发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送审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la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CSG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子站系统技术规范25主站系统技术规范86安全防护要求14附录A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图形数据交换格式规范17附录B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主站与子站系统安全分区软件实现方案27附录C南方电网保信子站通用日志文件格式交换规范28前 言继
2、电保护信息系统提供了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和故障录波器的分析平台,有利于调度及运维单位迅速掌握电网实际故障状况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有助于提高调度及运行管理的水平。为了规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为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设计、验收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刘之尧、高宏慧、陈宏山、王峰、华煌圣、张龙、武芳瑛、丁浩川、林青、杜杨华、狄军峰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地区及以上
3、调度机构、区控(集控、监控)中心、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220kV及以上并网发电厂的继电保护信息系统。 110kV以下变电站、用户变电站及110kV及以下电厂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57.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篇:传输帧格式(IEC60870-5-1,IDT)GB/T 18657.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IEC60870-5-2,IDT)GB/T 1
4、8657.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IEC60870-5-3,IDT)GB/T 18657.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IEC60870-5-4,IDT)GB/T 18657.5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EC60870-5-5,IDT)GB/T 22386-2008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IEC 60255-24:2001,IDT)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C60870-5-101:
5、2002,IDT)DL/T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3部分:传输规约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EC60870-5-103:1997,IDT)DL/T 634.5104-200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IEC60870-5-104:2006,IDT)DL/T 720-201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 (屏)通用技术条件Q/CSG 110031-2012南方电网故障录波器及行波测距装置技术规范Q/CSG 110005-2012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6、继电保护信息系统 Rela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由安装在厂站端的保信子站系统、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的保信主站系统和提供信息传输用的电力系统网络及接口设备构成的系统。简称保信系统。3.2保信子站系统 Slave Rela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指安装在厂站端负责与接入的继电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通信,完成规约转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保信主站系统发送信息的硬件及软件系统。是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简称保信子站。3.3保信主站系统 Master Relay Protection In
7、formation System指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负责与保信子站通信,完成信息处理、分析、发布等功能的硬件及软件系统。是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简称保信主站。3.4保信分站系统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主站的下一级保信主站系统,简称保信分站。4 保信子站系统技术规范4.1 保信子站系统配置110kV及以上变电站、220kV及以上电厂应配置保信子站。220kV及以上变电站和电厂的保信子站应配置双机。双机配置的保信子站可采用双主工作方式或热备工作方式(在保信子站双机同步技术成熟的情况下
8、推荐采用热备工作方式):1)双主工作方式下,保信子站的双机同时与保护、故障录波器等装置通信。保信子站双机均支持与保信主站进行通信。对于由保信子站主动发起控制方向命令的应用功能(定值自动召唤与核对、主动召唤录波文件等功能),可只在其中一套保信子站投入。2)主备工作方式下,保信子站双机中仅一台机与保护、故障录波器等装置通信,当主机异常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机。保信子站双机应有完善的主备判断机制,当主机正常运行时,备机拒绝保信主站的TCP连接。4.2 保信子站系统构成保信子站系统一般包含主机、工作站及相关网络通信设备。保信子站系统双主机和单主机配置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双主机配置保信子站
9、系统结构示意图4.2.1 保信子站主机负责与保信主站及接入保信子站的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等装置通信。4.2.2 保信子站工作站用于现场调试和就地信息显示,负责就地调取、显示及分析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等装置信息,查询历史信息,完成保信子站主机及网络通信设备等装置的配置。4.2.3 保信子站系统应配置工作站或具备工作站功能的显示终端,界面尺寸不小于17吋,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dpi。保信子站工作站或显示终端的运行应独立于保信子站主机,宜安放在保信子站屏柜内。4.2.4 在保护装置通信口支持的情况下,厂站内保信网络与监控网络宜独立组网。4.2.5 原则上,厂站内的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均应接入
10、保信子站,保信子站根据各级调度保信主站要求,转发相应装置的信息。4.2.6 保信子站系统与所有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应采用直接连接方式,不应经过保护管理机转接。特殊情况下,保护装置需经过规约转换才能与保信子站正常通信的,可采用保护管理机转接。4.2.7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接收串口、IRIG-B等形式的时间同步信号。4.2.8 保信子站系统的网络通信采用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以太网接口应满足工程需要且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接口,用于小室间联接时应具备光纤通信口。图2单主机配置保信子站系统结构示意图4.3 保信子站系统总体要求4.3.1 保信子站系统不得影响厂站内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保信子站系统的任
11、何异常或与其它设备的通信异常不得影响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4.3.2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软件异常时应具备自恢复能力。保信子站应设有自复位电路,在正常情况下,保信子站不应出现程序死循环的情况,在因干扰而造成程序异常时,应能通过自复位电路自动恢复正常工作。复位后仍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发出异常信号或信息。4.3.3 保信子站软件系统结构应为开放式设计,功能模块可自由组合。除数据库组件外,其余应用组件应可以根据应用需要任意组合。对部分应用功能的升级不能对软件系统产生整体影响,软件的版本更替不得破坏历史数据。4.3.4 保信子站系统应具备配置工具软件,用于保护及故障录波器装置的接入,该软件应
12、使用简便,易于操作;保信子站系统应配置保信子站信息管理、查询软件,支持配置信息、日志记录、保护运行及历史信息的查看、检索及分类统计。4.3.5 保信子站主机面板、工作站及管理软件均应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并对维护操作日志进行存储。4.3.6 保信子站系统主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辅助设备除外)应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在装置直流电源消失时不应丢失已记录信息。4.3.7 保信子站主机及采集单元应采用嵌入式装置,配备足够数量的串口、以太网口。各以太网口之间相互独立。内部数据存储介质为固态硬盘。4.3.8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适应各种类型的微机装置接口,适应不同保护及故障录波器厂家的不同版本的通信规约。4.4
13、 保信子站系统功能要求4.4.1 保信子站信息配置保信子站配置信息中需包含以下保信子站装置自身的信息:1) 装置参数:保信子站型号、保信子站版本号、单机或双机配置情况、出厂日期、投运日期、系统容量等;2) 模拟量: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系统剩余容量;3) 告警信息:容量告警、GPS失步告警、检修态告警、与保信主站通信中断告警;4) 保信子站的其他信息。4.4.2 保护装置接入4.4.2.1 原则上要求保信子站与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方式通信。4.4.2.2 在继电保护装置支持的情况下,保信子站系统应能够从装置正确取得各类运行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分类存储、检索,信息类别如下:1) 装置参数,包括软
14、件版本、校验码、程序时间、IP地址等;2) 保护装置定值区号(含运行定值区号和编缉定值区号)及各区定值;3) 保护装置软压板;4) 保护装置采集的模拟量;5) 保护装置开关量状态;6) 保护装置出口动作信息;7) 保护装置启动和复归信息;8) 故障量,包括故障相别、故障测距、故障相电流、差动电流、零序电流、故障相电压、接地阻抗、相间阻抗等;9) 保护装置的告警信息;10) 保护装置的录波文件(对于保护装置中同一次故障的分段录波,保信子站应进行合并);11) 保护装置的其他信息。4.4.2.3 保信主站召唤保护装置的装置参数、定值区号、各区定值、软压板、模拟量、开关量、录波文件、历史信息时,若在
15、主站端选择从装置召唤,则保信子站应立即召唤保护装置的相应信息、上送保信主站,不以子站数据库中已存数据响应。4.4.2.4 保信子站系统中保护定值的初始化方式可供用户选择,并支持以下两种方式: 1) 以上一次召唤的定值作为基准;2) 以在保信子站中输入的装置定值作为基准。4.4.2.5 保信子站系统应具备定值自动召唤(召唤周期可由用户设定)及定值核对功能,当保信子站发现当前区保护定值与基准定值不对应时,应向保信主站发送定值不对应事件。4.4.2.6 在继电保护装置支持的前提下,保信子站系统应能够正确响应保信主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如下操作:1) 远方读取和修改任意区保护定值;2) 远方切换定值区;3
16、) 远方投退软压板;4) 远方广播或单独复归装置。 5) 未许可开展远方控制的保信子站需将远方控制功能可靠闭锁,远控功能可在厂站内通过硬压板方式投退,当远控功能硬压板退出时,远控功能不可用。6) 保信子站的所有远方控制操作和功能投退记录均要有详细的日志记录,该部分日志记录在保信子站退运前不得删除。4.4.2.7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监视保信子站与保护装置的通信状态,并对通讯异常记录进行存储。通信状态改变时,应向保信主站发送相应事件。4.4.2.8 检修状态要求保信子站系统应具备对保护装置及保信子站自身进行“置检修态”操作的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1) 运行状态改变应主动上送保信主站系统;2) 保信子
17、站应有“检修”指示灯(在保信子站自身置检修及子站对保护装置置检修未复归情况下,均应点亮“检修”指示灯);3) 置检修时,不影响保信子站对保护的通信;4) 检修状态下生成的信息为检修状态信息,保存在保信子站历史数据库,不向保信主站转发。5) 在保信子站或保护装置恢复运行状态后,保信子站不主动上送其检修状态下生成的信息。4.4.2.9 在保护装置支持的前提下,保信主站可通过保信子站直接召唤保护装置中的历史信息(包括动作事件、告警信息)和故障录波,并执行同4.4.3.3的录波召唤策略。如保护装置不支持按时间段召唤录波列表或不支持区分故障录波和启动录波,则保护装置的所有录波均需保存在保信子站。 4.4
18、.3 故障录波器接入4.4.3.1 原则上要求保信子站与故障录波器采用以太网方式通信。4.4.3.2 保信子站系统能够从故障录波器正确取得如下信息:1) 故障录波器定值;2) 录波简报,在故障录波器支持的情况下,录波简报应包括录波文件名称、访问路径、时间信息、故障类型、故障线路、测距结果、故障前后的电流、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开关变位情况等;3) 录波文件列表,录波文件列表应包含一段时间内的录波文件名称的列表;4) 录波文件。4.4.3.3 保信子站从故障录波器获得录波文件列表,根据录波文件名中是否含有保护出口标识,执行不同的召唤录波策略:1) 保信子站主动召唤有保护出口标识的录波,保信子站召唤
19、成功后的录波及该条录波的文件名保存在保信子站。保信子站召唤录波完毕后,发录波简报给保信主站;2) 对于无出口标识或标识为启动的录波,保信子站不主动召唤;3) 用户需要查看时,可在保信主站端选择从保信子站或从故障录波器召唤录波列表。若保信子站未保存该录波文件,则需选择从故障录波器召唤,召唤成功后的录波保存在保信子站。再次查看该录波时,可从保信子站调取。4.4.3.4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监视保信子站与故障录波器的通信状态,并对通讯异常记录进行存储。通信状态改变时,应向保信主站发送告警信息。4.4.4 信息存储4.4.4.1 保信子站系统应采用数据库存储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信息,并实现灵活、方便、快速
20、地数据查询和报表输出功能,以便相关人员进行各种数据统计和查询,制作各种报表。数据库应基于商业数据库建立,并满足接口标准、高效、界面友好、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的要求。4.4.4.2 保信子站系统应能通过软件实现就地的实时及历史数据查询,并具备导出历史信息和录波文件的功能。4.4.4.3 保信子站系统必须为所联接的所有保护装置预留足够的缓存和信息存储空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保护报文时不得丢失信息。4.4.4.4 保信子站配有网络存储器的情况下,保信子站需将网络存储器容量纳入保信子站容量管理范畴,网络存储器的通信状态需上送保信主站。网络存储器故障或异常,不应影响保信子站的正常运行。4.4.5
21、与保信主站系统通信4.4.5.1 一般情况下,保信子站系统与保信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采用调度数据网传输,不具备调度数据网条件的采用协议转换器+2M通道接入。条件允许的地区,也可同时采用调度数据网和2M 通道传输。4.4.5.2 与保信主站通信应遵循南方电网已发布的相关通信规范或工程实施规范。4.4.5.3 负责保信子站系统与保信主站系统通信的每个以太网络口只允许设定一个IP地址。4.4.5.4 保信子站系统可以同时连接的保信主站数量应不少于5个,并能满足不同调度机构的信息定制及安全防护要求,支持10张不同的信息定制表。4.4.5.5 保信子站系统向保信主站端传送保护信息时,应保留保护报文的原始时
22、标,并携带保信子站接收到该信息的时间,报文的语义不得丢失,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和多路数据转发功能。4.4.5.6 保信子站系统配置发生变化时,保信子站应主动上送配置变化事件至保信主站。4.4.6 设备与图形建模保信子站系统可对站内图形进行建模,并将生成的文件传送至保信主站系统。保信子站系统图形建模应符合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图形数据交换格式规范”(附录A)的要求。4.4.7 日志记录4.4.7.1 保信子站日志包括:1) 运行日志:记录保信子站在运行中的关健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2) 操作日志:记录远方控制操作,永久保存;3) 维护日志:记录保信子站配置改变(修改保信子站配置时由保信子
23、站自动写入日志)、软件升级历史,永久保存。4.4.7.2 日志记录格式应符合“南方电网保信子站通用日志文件交换格式规范”(附录C)的要求。4.4.7.3 单个日志文件的大小不大于5M。4.4.8 远程维护保信子站系统应支持远程维护,通过调度数据网远程对保信子站系统进行配置、调试、复位等。保信子站系统进入远程维护状态时,允许保信子站系统短时退出正常运行状态,但不能影响到各个接入设备的正常工作。4.4.9 异常告警4.4.9.1 保信子站系统应配有信号灯,指示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灯应包含运行灯、告警灯、检修灯、与各保信主站通信状态指示灯。各指示灯应有明确的标识。4.4.9.2 保信子站应具备不少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方电网 保护 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 送审 修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4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