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x
《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设备查勘手册.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查勘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每一项查勘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下进行,因此没有完全一样的查勘,只有类似的查勘。查勘时需要细心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需要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并当场确定解决方案或临时过渡方案。本手册是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手册除了介绍查勘方法和要点之外,还收集了一些查勘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案例,希望对设计人员的查勘,以及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另外,本手册还针对新设计人员、合作单位员工,对基站查勘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规定每个环节必须达到的要求,实现查勘标准化,查勘流程可控制,查勘结果可检查。希望通过传输设备查勘手册
2、的推广使用,使集体的经验得到归纳总结和提炼,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成为帮助查勘人员掌握如何查勘、查勘什么、怎么查勘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助手。目 录1查勘概述11.1 查勘流程11.1.1 查勘前的准备工作11.1.2 现场查勘工作21.1.3 汇报总结工作31.2 查勘注意事项41.3 查勘工具41.4 查勘照片拍摄要求52平面空间查勘62.1 平面布局62.1.1 平面布局包含内容62.1.2 平面查勘注意事项72.1.3 疑难解答72.2 走线架和槽道92.2.1 走线架/槽道简介92.2.2 走线槽道设计选择102.2.3 走线槽道与路由勘察112.2.4 下走线路由勘察113主设备查勘
3、133.1 主设备简介133.2 主设备查勘要求153.3 疑难解答164配套设备查勘204.1电源204.1.1 电源简介204.1.2 电源查勘要求234.1.3 疑难解答254.2ODF284.2.1 ODF简介284.2.2 ODF查勘要求314.2.3 疑难解答314.3DDF314.3.1 DDF简介314.3.2 DDF查勘要求344.3.3 疑难解答344.4 综合机柜354.4.1 综合机柜简介354.4.2 综合机柜查勘要求364.4.3 疑难解答385基站查勘记录的标准化425.1 基站查勘要求表425.2 基站查勘记录单4221 查勘概述查勘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到现场调查察
4、看。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查勘”、“勘察”、“现场勘查”都代表同一个意思,即表示在设计前,到现场进行调查和察看,记录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后面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查勘是设计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查勘所获取的数据是否全面、详细和准确,对设计方案的必选、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输查勘包括线路查勘和设备查勘两大部分,其中根据传输机房的不同,设备查勘又分为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以及核心机房部分。本手册为传输设备查勘手册(一般汇聚点和基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汇聚点和基站机房的查勘方法、常见疑难解答。1.1 查勘流程根据具体的流程,查勘工作分为查勘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查勘工作和查勘结束后的汇报
5、总结工作三个部分。1.1.1 查勘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工程所在地移动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工程的建设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理由及对质量和进度的要求。(2) 明确本期工程的设计内容及近、远期规划情况。(3) 明确本工程设计与其他专业(如电源、管线、交换、无线、数据等)的分工界面和配合关系。(4) 若为扩容工程,应借阅以前的相关设计文件,熟悉并研究原设计内容。(5) 对委托函/任务书的内容、性质、规模等问题不够明确或需要建议补充完善的问题,应与拟定委托函/任务书的单位或部门联系,予以明确和补充。(6) 熟悉本工程的合同文本、设备配置、机架面板图和分工界面,列出各站点配置的设备数量、需新增的配套设备
6、数量及所需的电源负荷等,并准备相关的设计资料。(7) 准备查勘工作中需要的表格、查勘工具、仪表、车辆和费用等。(8) 拟定初步的查勘工作计划、日程及进度安排,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请他们作必要的配合和准备工作(如:提供查勘中需要的资料、派专人协助查勘工作等)。1.1.2 现场查勘工作1.1.2.1 与建设单位联系工作(1) 到现场实地查勘之前,应先赴建设单位,详细介绍本工程的查勘任务、工程的特点、工程设计初步拟定的方案、查勘设计工作计划等,并请他们对查勘设计工作给予指导和协助,派人参加现场查勘工作。(2) 建设单位若要求变更设计任务书或提出有关本工程的其他要求时,应报请下达任务书(委托函)的主管
7、单位及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在未得到明确的指示前,可以按两种方案进行查勘工作。1.1.2.2 现场技术查勘整理调查搜集的资料和研究设计方案是查勘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现场技术查勘时,要与电源、管线、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应该做到边看、边问、边记。及时分析总结和整理调查中所得到的资料,以逐步形成设计方案。一般来说,查勘工作中有新建传输机房和已有传输机房两种情况。新建传输机房(1) 调查了解现有传输网的网络组织情况(通信设备制式、规模、容量、路由及局站分布等),以及传输网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思路(主要是和本工程有关的部分)。(2) 要与交换、电源、管线、土建等专业密切配合,确定机房内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主要
8、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3) 详细查清光缆的进出线路由,调查核对传输机房地面荷载,(平房或一层可以不考虑)、净高、层高及相关的工艺资料(如:槽道、孔洞、空调等)。(4) 征求建设单位维护部门对新设传输机房设备、平面布置的意见,以及对配套设备的选用意见。已有传输机房(1) 核对原有机房的总平面布置图,标注各机房的相对位置及间距(主要指电源、交换、数据、无线等机房)。(2)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的设备布置平面图,记录各列安装的设备情况、排列位置、机列面向、列间距离及其他相关尺寸。无平面图时,需现场测量机房平面尺寸及设备的机列位置、机列面向、列间距离和其他相关尺寸,现场绘制平面图,重点标出电
9、源、接地排、线路侧ODF架的位置。(3) 调查和核对并详细记录传输机房已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纤分配架、列头柜、直流配电屏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端子分布、使用情况及使用方法,并征求建设单位对利旧、更新或新增同类型设备的意见。(4)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槽道/走线架安装图及相关安装尺寸(安装高度、槽道或走线架宽度、地槽及孔洞相对位置等),并商定本工程设备安装方式,初步确定安装工程量。(5) 核对原有传输机房光缆进出局路由、通信系统、公务系统、网管系统、告警系统、同步系统、电源供给系统的组织、布线连接和路由,商定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布线路由和位置。(6) 调查传输机房的活荷载(平房或一层可不考虑),
10、净高及有关的工艺槽道、孔洞等资料,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7) 调查并核算直流供电系的压降分配是否满足本工程新增设备的需要。1.1.2.3 向建设单位汇报并征求意见现场查勘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在离开查勘地点之前,必需将查勘工作的初步结果向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汇报,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设计推荐方案的意见。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初步推荐的本工程新增设备的安装位置。(2) 工程设计的范围和与相关专业的分工。(3) 初步推荐的本工程通信系统和配置的设备与原通信系统和设备的衔接、割接开通方案。(4) 需要建设单位或维护部门配合的其他问题。(5) 确认所需资料齐全、现场查勘仔细,提出设计方案并汇报
11、,认真填写ISO9001现场查勘记录表,在双方达成共识后,请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1.1.3 汇报总结工作查勘结束回院后,需将查勘的全部情况向项目总负责人、审核人做详细的汇报,提出对工程设计推荐方案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查勘回院后,应先着手绘制平面图,便于建设单位安装光纤配线架或其他配套设备等,同时统计配套设备的数量,包括ODF、DDF、列头柜、直流配电屏及槽道。1.2 查勘注意事项查勘工作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在查勘时,除了要广泛的搜集资料,细心的记录现场的每一点一滴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建设单位提出的超越任务书范围内的要求,应立即向部门主管
12、或项目总负责人进行汇报,不能随便答应建设单位的要求。(2) 对于一些未能取得统一的看法,应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把问题尽快在编制设计文本前解决。(3) 对于查勘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并从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法。(4) 勘察结束后,一定要向建设单位汇报查勘的情况,并请其在查勘报告上签字确认。1.3 查勘工具为确保现场查勘数据的准确性,查勘时必须携带必要的勘察测量的仪表、机具。传输设备专业查勘一般应配备的查勘工具详见表1.3-1,查勘人员可根据具体查勘内容选择携带必要的查勘工具。提别提请注意:出发之前一定要检查查勘工具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表1.3-1 查勘工具列表序号查勘
13、工具用途1钢卷尺测量机房及设备尺寸、线缆长度等2激光测距仪对于较长距离、钢卷尺不方便测量的可使用激光测距仪3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帮助记忆4指北针确定机房朝向5绘图板、白纸方便记录6水笔、彩色笔不同颜色代表不用内容,方便查看此外,还应准备“工程咨询设计现场勘察记录”表、身份证和工作牌,对于已有传输机房查勘,为方便记录和提高效率,还应在出发前打印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路由图、电源图、ODF和DDF等图纸。1.4 查勘照片拍摄要求查勘时随手拍下机房、设备的照片,是“纸笔记录”方式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有效弥补“纸笔记录”的缺陷和不足,拍照已成为查勘的一项重要工作。查勘拍照不同于摄影,只要能真实、明确地
14、反映出所拍摄物的现状即可,拍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照片上最好显示拍摄日期;(2) 应在每天查勘结束后及时整理当天的查勘照片;(3) 拍照后应马上检查拍照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补拍;(4) 连续查勘多个站点时,可在正式拍摄某个站点前,先在纸上写明站名并拍照,或直接拍摄平面图上的站名信息;在连续拍摄多个类似设备时,也应先拍摄设备标签信息,帮助后期归集整理;(5) 拍摄近距物体时,可使用近距、防抖动模式,但需谨慎使用闪光灯,防止反光;(6) 对同一物体(如机房空间)可进行多角度拍摄;(7) 对查勘拿不准的地方,也可拍摄下来,再与建设单位或其他设计人员讨论定夺;(8) 拍照只是辅助手段,并不能完
15、全代替“纸笔记录”,只有正确、有效地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才能圆满、高效地完成查勘任务。2 平面空间查勘2.1 平面布局2.1.1 平面布局包含内容平面布局是指整个机房内各设备的安装摆放。其中既要考虑现有设备的布置,也要考虑未来机房发展预留设备位置,同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平面布局一般分为新建机房及现有机房加装设备两种。2.1.1.1 新建机房对于新建机房,涉及到的各种设备包含光传输设备、数字配线架、光配线架、交直流电源设备(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开关电源、列柜),如何安排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不能只考虑目前设备需求,需要进行长远规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考虑传输机房与其他机房楼层间上下连
16、接的孔洞的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维护的便利性。(2) DDF架、ODF架是关键的公共设备,它与架间布线、与不同专业之间的布线都有很大关系,应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最短路由,使各种线缆长度尽可能的短。(3) DDF架进出的信号线比较多,靠近DDF区域的走线槽内走线比较多,因此要考虑走线槽的容量和负荷的分摊。(4) ODF尾纤走线原则上尽量与普通信号线分开,可适当考虑单独的尾纤走线槽。(5) 各区域接地排的设置:接地铜排作为所有设备必须连接的电源设备,在布局中应当注意尽量靠近机房设备,对于较大机房,可考虑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接地铜排,以方便设备地线布放。(6) 对于一些较小的传输汇聚节点,机房面积不大,布线
17、较少。设备区、电源区和配线区无法有效划分,在规划中尽量按机列分开,在布局中充分考虑各种线缆的走线方便。2.1.1.2 现有机房加装设备(扩容)由于现有机房已安装不少设备,机房的总体规划早已做好。勘察时只是根据原有规划、分区原则等安排本期工程设备位置。一般是考虑机列内的设备布置,原则上传输设备、DDF、ODF分列安装时,应从机列同一端开始摆放,尽量避免从机列中间安排的现象。2.1.2 平面查勘要求(1) 应预先了解本工程安装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可能采用的厂家设备及各设备的尺寸(即高、宽、深),同时要了解设备是否可以背靠背安装。(2) 应事先准备好机房平面,并在现场进行要核实、更新;如没有,在现场要
18、仔细测量。核实机房现有设备、楼板洞、接地排实际位置,并用不同颜色或图例标明本期新增设备安装位置。(3) 如实记录机房平面,特别需要注意机房开门位置,平面南北朝向,楼层及楼层高度等小问题。(4) 设备布置应注意单列设备正面朝向,DDF要标明A面和B面。(5) 对于有防静电地板的传输机房,勘察时需要测量防静电地板的实际高度,计算出本期新增设备所需要的机墩尺寸和数量。2.1.3 疑难解答【问题1】:新建传输机房各区域如何进行划分?【解答】:根据机房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1) 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中间,ODF、DDF设备放在机房两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两侧,如下图:此方案比
19、较适合大中型机房布置,有利于走线槽内布放线缆负荷的分摊,同时设备区和配线区相对集中,方便维护。(2) 传输设备放在机房一侧,ODF、DDF设备放在机房另一侧,这种方案适合机房上下线空洞分布在机房一侧,如下图:此方案适合中型机房,设备区与配线区也可做到有效分开,走线槽内设备电缆符合相对较大。采用此布局要充分考虑机房内空调的安装,应紧靠设备侧以利于节能并提高效率。【问题2】:普通汇聚点如何布局? 【解答】:普通汇聚点由于机房面积较小,所有设备均安装在几十平米的空间内,设备较零散,布局时要综合考虑,尽量避免各种线缆路由的交叉,同时又要注意光缆进线、电源引入、空调摆放、设备预留等问题。下图给出一个典型
20、汇聚点设备布置平面图。2.2 走线架和槽道传输机房的走线路由分为机架上走线(走线架/槽道内走线)和机房下走线(机房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所有线缆走线均从防静电地板下线槽内走线)两种。机房下走线由于线缆全部在密闭、狭小的地板下走线,安全性及维护性较差,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使用,原则上新建机房均使用上走线方式。下面就机房上走线的槽道路由做详细描述。2.2.1 走线架/槽道简介走线架/槽道主要是提供不同设备的机架之间、不同专业机房之间配线的布放安装。对于较小的机房走线槽道含列走线槽、主走线槽(二层设计);对于较大的标准综合机房,走线槽道通常包括列走线槽、主走线槽、过桥走线槽(三层设计),并且要考虑专用走线
21、槽(尾纤槽道、光缆槽道、电源槽道等)。下图直观的反应了机房内各走线槽。2.2.2 走线槽道设计选择2.2.2.1 高度选择目前走线架/槽道高度通常按照200mm选取,宽度为200mm1000mm不等。第一层为列槽道,高出机架顶端50mm;第二层为主槽道或电源槽道,高出列槽道200mm左右;第三层为过桥槽道或其他槽道,高出第二层槽道200mm左右。2.2.2.2 宽度选择列走线槽道有300mm或600mm两种可供选择,根据规划机房机列宽度而定;主走线槽、过桥走线槽道根据走线多少可选择600mm1000mm;尾纤槽道可选择100mm200mm;电源走线槽道可根据走线多少及电源线粗细,在200mm6
22、00mm范围内适当选择。2.2.2.2 加固方式通常,走线架/槽道是设备安装的上加固点,因此,走线架/槽道的安装加固关系到设备安装的稳定性和抗震效果。要求走线架/槽道的两端应直接或间接的机房的柱子或承重墙上,并根据走线架/槽道长度,选择适当的加固点,加固点的间隔一般为1.5米。采用吊挂方式与机房顶部楼板做永久加固,临时加固方式可采用铁撑与地板进行加固。2.2.3 走线槽道与路由勘察要求在平面图上将现有走线架/槽道和需要新增的走线架/槽道画出,将需要安装的设备和需要布放的线缆(含电源线、尾纤、信号线)标示清楚,然后根据机房走线槽道实际情况逐一进行核实,最终确定走线路由及具体位置。再将布放的各种电
23、缆长度进行测量,将最终结果记录在图纸和相关勘察表格上。测量线缆长度应考虑以下问题:(1) 除考虑线缆在走线槽内布放的长度外,还应增加线缆由走线架至设备内的延伸长度,通常从走线槽内延伸到设备机架按3米考虑。(2) 在槽道内布线遇有转弯等情况,适当增加0.51米转弯余量。(3) 最终的线缆长度需要再适当考虑部分冗余,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米左右。走线路由选择的原则为:(1) 节约材料,路由选择尽可能的短,不交叉或少交叉;(2) 考虑未来发展,不占用预留发展机位的出现位置;(3) 各行其道,不同线缆走各自专用槽道;(4) 在电源线和尾纤没有专用槽道的情况下,同一槽道内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区域布放,相互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输 设备 查勘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