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3.0.0(DOC79页).doc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3.0.0(DOC7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3.0.0(DOC79页).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中 国国 移移 动动 通通 信信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家家庭庭网网关关终终端端技技术术规规范范版版本本号号:3.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 -发发布布- - -实实施施QB-QB-T T e e c c h h n n i i c c a a l l S S p p e e c c i i f f i i c c a a t t i i o o n n f f o o r r H H o o m m e e G G a a t t e e w w a a y yQB-QB-I目录1. 范围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和缩
2、略语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 设备总体定义设备总体定义.9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94.2. 接口定义 .104.3. 设备类型 .105. 接入型家庭网关接入型家庭网关.115.1. 接口要求 .115.1.1. 网络侧接口.11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11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125.1.1.3. PON 接口要求.125.1.1.4. TD-SCDMA 接口要求.125.1.1.5. TD-LTE 接口要求.125.1.2. 用户侧接口.12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125.1.2.2. WLAN 接口.125.1.2.3. USB 接
3、口(可选).125.2. 功能要求 .135.2.1. 数据通信要求.135.2.1.1. IP 协议要求.13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135.2.1.3. DNS 功能要求.145.2.1.4. IPv4 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145.2.1.5. IPv6 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165.2.1.6. IPv4 NAT 要求.165.2.1.7. ALG 要求.175.2.1.8. 组播要求.175.2.1.9. 其他功能要求.175.2.2. 安全要求.175.2.2.1. 防火墙 .175.2.2.2. 登陆 WEB 页面的安全要求.175.2.2.3. 设备安全
4、性.185.2.3. QoS 要求.185.2.4. VLAN 功能要求.195.2.5. USB 扩展及管理(可选).195.2.6. 设备发现要求.195.2.6.1. UPnP .195.2.6.2. DLNA(可选).19QB-QB-II5.2.7. WLAN 要求.205.2.7.1. 支持 WLAN 的开启和禁用.205.2.7.2. 基本要求.205.2.7.3. 多 SSID 要求.205.2.7.4. WLAN 安全要求.205.2.7.5. WLAN QoS 要求.215.2.7.6. WPS 要求.215.2.8. 基本应用要求.225.2.8.1. WLAN 共享.22
5、5.2.8.2. 家庭存储(可选).235.3. 性能要求 .23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235.3.1.1. 吞吐量 .235.3.1.2. 地址学习.235.3.1.3. 缓存大小.235.3.1.4. 连接数量要求.245.3.2. WLAN 无线性能要求.245.3.2.1. WLAN 吞吐量性能要求.245.3.2.2. WLAN 覆盖性能要求.245.3.2.3. WLAN 接收灵敏度要求.245.4. 管理和维护要求 .24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24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245.4.1.2. 用户分级管理.255.4.1.3. 系统信息管理.25
6、5.4.1.4. 基本配置.255.4.1.5. 高级配置.265.4.1.6. 设备管理.275.4.1.7. 网络诊断.27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275.4.2. 远程管理要求.29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30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30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305.4.2.4. 设备告警功能.30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315.4.2.6. 软件远程管理.31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315.4.2.8. PON 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315.4.3. 日志功能要求.325.5. 预配置要求 .335.
7、5.1. 预配置要求.335.6. 硬件要求 .345.6.1. 基本要求.34QB-QB-III5.6.2. 硬件能力要求.34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345.7. 软件要求 .345.7.1. 基本要求.345.7.2. 软件基本架构.355.7.3. 软件接口要求.355.7.4. 用户登录要求.365.7.5. 系统升级要求.365.8. 配置界面要求 .365.8.1. 配置界面要求.36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365.9. 设备标识要求 .385.10. 外观及附件要求 .395.10.1. 运营商 Logo 要求.395.10.2. 设备标签要求.395.10
8、.3. 网关指示灯要求.405.10.4. 开关与按键要求.415.10.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415.10.6. 设备接口要求.415.10.7. 附件要求.415.11. 运行环境要求 .425.11.1. 供电要求.425.11.2. 环境要求.425.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425.11.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425.11.5. 过压过流保护.425.12. 认证要求 .436.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436.1.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宜居通的功能要求(内置 433M 模块).436.1.1. 433M 模块要求.436.1.2. 外
9、围设备要求.436.1.3. 业务功能描述.436.1.3.1. 安防功能要求 .446.1.3.2. 家电控制功能 .446.1.4. 接入型家庭网关配置界面要求.456.1.4.1. 配置界面要求 .456.1.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466.2.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基于低功耗 WIFI的物联网功能要求.486.2.1. 设备接入功能要求.486.2.1.1. WiFi 接入.486.2.1.1.1.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486.2.1.1.2. 外设要求.496.2.1.2. DHCP 流程要求 .49QB-QB-IV7.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497.1. 类型
10、描述.497.2.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497.3. 分体机应用设备(机顶盒)要求.507.3.1. 硬件要求.507.3.1.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507.3.1.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537.3.1.3. 电源要求 .537.3.1.4. 配件要求 .537.3.1.5. 设备标识要求 .537.3.2. 网络侧接口要求.547.3.3. 业务功能要求.547.3.3.1. 互联网电视应用 .547.3.3.2. 多屏互动功能 .547.3.3.2.1. 概述.547.3.3.2.2. 镜像功能.547.3.3.2.3. 分享功能.557.3.3.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11、).557.3.3.4. 家庭卡拉 OK 功能(可选).567.3.3.5. 语音交互功能 .567.3.4. 软件要求.567.3.4.1. 操作系统要求 .567.3.4.2. 软件协议要求 .577.3.4.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577.3.4.3.1. 编解码能力要求.577.3.4.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587.3.4.4. 屏幕管理要求 .587.3.4.5. 防刷机要求 .587.3.5. 管理要求.597.3.5.1. 操作管理 .597.3.5.2. 软件管理 .607.3.5.3. 文件管理 .607.3.5.4. 配置管理 .607.3.6. 其他要求.617
12、.3.6.1. 供电要求 .617.3.6.2. 环境要求 .617.3.6.3. 噪声要求 .627.4. 一体机设备要求 .62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62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627.4.3. 业务功能要求.627.4.4. 软件要求.627.4.5. 管理要求.627.4.6. 硬件要求.62QB-QB-V7.4.7. 其他要求.627.4.7.1. 供电要求 .627.4.7.2. 环境要求 .637.4.7.3. 噪声要求 .638. 编制历史编制历史 .63附录附录 A A省公司代码省公司代码.64附录附录 B B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13、).65B.1B.1 告警编号规则告警编号规则.65B.2B.2 设备告警信息列表设备告警信息列表.66附录附录 C CWIMOWIMO 协议说明协议说明.67C.1 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67C.2 网络连接.68C.3 设备连接.69C.4 媒体格式要求 .70C.4.1 视频编解码流程.70C.4.2 M-JPEG 视频编解码方案.70C.4.3 H.264 视频编解码方案.70C.4.4 音频编解码流程.70附录附录 D D手机遥控接口说明手机遥控接口说明 .72D.1 设备发现.72D.2 配对请求接口 .73D.3 配对连接接口 .74D.4 发送遥控器键值接口 .74D.5 发送
14、文本接口 .76D.6 发送心跳接口 .77D.7 断开连接接口 .78D.8 配对成功广播发送接口.79D.9 配对断开广播发送接口.80附录附录 E E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80附录附录 F F家庭网关命名规则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80QB-QB-VI前言本标准明确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需求,是家庭网关终端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是实施家庭业务的依据之一。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和维护要求、软硬件系统要求以及运行环境等要求。本标准是家庭网关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
15、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2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3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4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5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6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本标准需与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浩、梅海波、李建坤、刘聪、郭毅峰、陈心昕、黄薇、周丹、殷端、张彪、杨彦、刘松鹏、
16、封栋梁、金波、叶朝阳QB-QB-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备形态、接口、功能、管理、安全、性能、运行环境、设备软硬件、基本应用和用户界面等要求,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是开发研制接入型和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技术依据。本标准适用于2G/3G/4G移动网络、有线宽带网络环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序号标准
17、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邮电部2YDN 069-1997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邮电部3YD/T 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邮电部4YD/T 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邮电部5YD/T 968-2002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邮电部6YD/T 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邮电部7IEEE 802.1D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IEEE8IEEE 802.1pLAN Layer 2 QoS/CoS Protocol
18、for Traffic PrioritizationIEEE9IEEE 802.1Q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IEEE10IEEE 802.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IEEE11IEEE 802.11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IEEE12ITU-T G.168Digital network echo cancellersITU
19、13ITU-T G.711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ITU14ITU-T G.7227 kHz audio-coding within 64 kbit/sITU15ITU-T G.723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ITUQB-QB-2序号标准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6ITU-T G.729Coding of speech at 8 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
20、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CS-ACELP)ITU17ITU-T G.984.1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ITU18ITU-T G.984.2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PMD) layer specificationITU19ITU-T G.984.3Gigabit-capable Pas
21、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specificationITU20ITU-T G.984.4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pecificationITU21USB 2.0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USB22GSM 11.11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22、s system (Phase 2+);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3GPP23DLNA 1.5DLNA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sDLNA24UPnP IGD1.0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25GSM11.11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23、 Module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ETSI26GSM11.12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Specificationof the 3V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ETSI27RFC 1750Randomness Recommendations for SecurityIETF28RFC 2046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
24、ensions (MIME) Part Two-Media TypesIETF29RFC 2131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IETF30RFC 2132DHCP Options and BOOTP Vendor ExtensionsIETF31RFC 2236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2IETF32RFC 2327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IETF33RFC 2373IP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IETFQB-Q
25、B-3序号标准标准名称发布单位34RFC 2460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SpecificationIETF35RFC 2462IPv6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IETF36RFC 2472IP Version 6 over PPPIETF37RFC 2516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PP Over Ethernet (PPPoE)IETF38RFC 2617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 Authenticati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家庭 网关 终端 技术规范 v3 0.0 DOC7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