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P-S-OGP-PL-016-XXXX-2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222件.docx
《CDP-S-OGP-PL-016-XXXX-2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222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P-S-OGP-PL-016-XXXX-2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222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DP-S-OGP-PL-016-2011-2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件I(目次和前言页码为罗马数字,且连续)前 言本文件是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用技术规范。本文件在制定中参考了ISO 15590、SY/T 5257等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著名企业标准,同时吸收了近年来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用弯管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标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有关规定编写。本文件分为13章,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定义和符号;第4章,基本参数;第5章,原材料及制造工艺;第6章,弯管性能要求;第7章,尺寸、几何形状和允许偏差;第8章,工艺质量和缺陷修整;第9
2、章,检验和试验;第10章,标志;第11章,涂层和保护层;第12章,质量证明书;第13章,弯管装运。本文件的附录A、B、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文件替代CDP-S-PC-PL-016-2009/B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技术规格书。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迎来、池强、霍春勇、赵新伟、巨西民、王鹏、庄传晶、吉玲康、韩新利、李记科、李为卫、方伟、徐婷本文件由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联 系 人: 刘迎来 联系电话:029-88726390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
3、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咨询中心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11号院中国石油管道大厦9层 邮政编码100053联 系 人:胡莹联系电话:010-69217714电子邮箱:huying_cdpI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CDP文件编号: CDP-S-OGP-PL-016-2011-2第1页 共 24 页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通用技术条件 目 次前 言1目 次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定义和符号34基本参数45原材料及制造工艺56弯管性能要求67尺寸、几何形状和允许偏差108工艺质量和缺陷修整139检验和试验1410标志
4、1811涂层和保护层1812质量证明书1813弯管装运18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制造工艺规范19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首批检验21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标志的说明23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弯管无损检测24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用直径不大于1219mm感应加热弯管的基本参数、原材料、制造工艺、材料性能、几何尺寸与允许偏差、工艺质量与缺陷修补、检验与试验、标志、涂层与保护、质量证明书及装运等要求。1.2 按本标准制造的弯管适用于输送符合GB 17820二类气质要求的天然气、SY 7513油质要求的的原油及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的成品油。本标准不适用于
5、输送酸性天然气或其它腐蚀性介质的管道。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IDT ISO 6892)GB/T 229 金属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IDT ISO 148)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IDT ISO 7438)GB/T 4335 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
6、验方法(ISO 6507-1)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ASTM E112)GB/T 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渣物显微评定方法(ASTM E45)GB/T 17600.1 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 17820 天然气JB/T 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ASME V 无损检测规范)SY/T 5257 油气输送用钢制弯管GDP-S-OGP-PL-017-2011-2 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母管通用技术条件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PI Spec 5L:2007 管线管规范ASNT No.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ASTM A
7、370 钢制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3 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条件。3.1.1购方 purchaser表示业主并包括其代理人、检查人员以及其它被授权的代表。3.1.2制造商 manufacturer表示按合同提供弯管的制造厂并包括它的设备。3.1.3母管 parent pipe用于制造弯管的直管。3.1.4制造工艺规范(MPS) manufactur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规定母管材质性能、弯制工艺、弯后热处理设备和工艺、无损检测、管段坡口型式及尺寸等内容的技术文件,包括检测及评定结果。3.2 符号D外径,mm;R曲率半径,
8、mm;t直管段名义壁厚,mm;tp与弯管相连的干线管壁厚,mm;tb弯管最小壁厚,mm;t1弯管外弧侧壁厚,mm;h起皱高度,mm;Da平面度,mm;a弯曲角度;Q管端面垂直度,mm;U管端面平面度,mm;f波浪间距,mm;L直管段长度,mm。4 基本参数弯管基本参数(见图1)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弯管基本参数管型外径Dmm曲率半径Rmm弯管最小壁厚tbmm弯曲角度*弯管直管段长度Lmm强度等级直缝埋弧焊50812193D(按设计文件规定)(按设计文件规定)100500L245/BL555/X804D6D5001200(或按设计文件)无缝高频电阻焊7113D(按设计文件规定)(按设计文件规定
9、)100500L245/BL450/X654D6D1001000(或按设计文件)*相同直径,相同弯曲半径弯管的弯曲角度一般应以3为最小分档单位。图1 弯管基本参数5 原材料及制造工艺5.1 原材料要求5.1.1 感应加热弯管母管应采用无缝钢管(SMLS)、直缝埋弧焊钢管(SAWL)或直缝高频电阻焊管(HFW),母管应符合GDP-S-OGP-PL-017-2011-2(油气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母管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也可选用经过工艺验证试验证明可满足弯管综合性能要求,并经业主认可的材料。5.1.2 对接管不能用于制造感应加热弯管。当弯管角度较大,采用定尺长度的母管不能满足弯管生产时,应采用定尺
10、长度加长的母管进行弯管生产;或者与管道设计、施工等负责部门协调,在母管壁厚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小弯曲半径的弯管替代原设计感应加热弯管。5.1.3 弯管用钢管表面应无油污。钢管在制造、搬运、装卸过程中不允许与低熔点金属(Cu、Zn、Sn、Pb等)接触,否则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喷砂)清除。5.1.4 母管应有钢管制造商提供的质量证明书。5.1.5 母管进厂后,弯管制造商应按其批号、规格和技术资料等进行验收,并对钢管原材料的外观、几何尺寸和理化性能等进行抽检。5.2 制造工艺要求5.2.1 制造商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证书、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其它相应资质的质量体系认
11、证证书。5.2.2 弯管的曲率半径(R)、弯曲角度()、壁厚(t)应按设计图规定;弯管两端应保留一定长度(L)的直管段,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1要求,若设计图有规定时,按设计图规定。5.2.3 若采用直缝埋弧焊管或高频电阻焊管生产弯管时,其纵焊缝应放置在弯管的内弧侧,距壁厚基本不变的中性线010范围内。5.2.4 应采用电感应加热弯制工艺制造弯管,并根据所采用母管材料热加工特性选用合适的冷却介质进行弯管成型热煨制。弯管制造过程中弯制应连续不间断进行,不允许中断。5.2.5 弯管可采用整体加热或局部加热两种工艺方式进行生产。L415/X60及以上强度级别的弯管应进行弯后回火或消除应力等热处理,L39
12、0/X56及以下强度级别的弯管应根据弯管综合性能和所选用材料特性确定是否进行弯后热处理。5.3 制造工艺确认5.3.1 制造商取得按本技术条件提供弯管的订货合同前应编制制造弯管的工艺规范的详细说明。制造工艺应包括附录A规定的内容。制造商应将制造工艺规范的详细说明提供给购方确认。5.3.2 合同授予后,制造商如果对提交的5.3.1有变更,应立即以书面资料方式报告购方认可。如果不能按时报告并得到认可,则被视为拒绝执行合同的依据。5.4 首批试验首批生产的弯管应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首批试验,首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若在签订合同前1年内,制造商有可核实的同强度级别、同管径、壁厚负偏差不大于6mm
13、、同弯曲曲率半径的管道建设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产品的供货业绩和完善的首批检验文件资料证明,经购方确认后,可不再重复进行首批检验。其中静水压爆破试验在签订合同前3年内,制造商有可核实的同强度级别、同管径、壁厚负偏差不大于6mm、同弯曲曲率半径的管道建设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产品的供货业绩和完善的首批检验文件资料证明,经购方确认后,可不再重复进行爆破试验。6 弯管性能要求6.1 取样按照图2和表2的要求取样。试样位置及取向:1直管段,管体,横向;2直管段,焊缝,横向;3左过渡区,外弧侧,纵向;3右过渡区,外弧侧,纵向;4弯曲段,内弧段侧,纵向;5弯曲段,内弧侧,横向;6弯曲段,外弧侧,纵向;7弯曲段,外
14、弧侧,横向;8弯曲段,内弧侧焊缝,横向;9弯曲段,壁厚基本不变中性区(非焊缝侧),横向图2 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试样取样位置及取向表2 试验项目及试样取样位置要求的试验类型试样位置直管段过渡区弯曲段内弧侧弯曲段外弧侧弯曲段焊缝弯曲段中性区12d33456789管体横向焊缝横向外弧侧外弧侧纵向横向纵向横向焊缝横向壁厚基本不变中性区横向拉伸试验维氏硬度试验金相检验a夏比冲击试验b导向弯曲试验c压扁试验d生产中硬度试验ea 金相试样可以用硬度试验的同一试样,低倍照相可用4倍或其它放大倍数,金相照相可以用100倍或更高的放大倍数,显示每个位置试样的近外表面、壁厚中心和内表面的显微组织。试样应保留至合同完
15、成后一年;b 每个位置的每个试验需要3个试样;c 仅对埋弧焊弯管;d 仅对非整体加热的电阻焊弯管;e 每个位置最少35个等间距的硬度读数。6.2 拉伸性能6.2.1 弯管管体拉伸性能弯管弯曲段管体、直管段的管体试样,以及直管段与弯曲段过渡段的管体试样的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拉伸性能要求管体焊接接头b钢级屈服强度Rt0.5MPa抗拉强度RmMPa屈强比Rt0.5/Rm伸长率Aa抗拉强度RmMPa断裂位置minminmaxminminL555/X805556250.94GB/T 17600.1或API 5L/ISO 3183625报告L485/X704855700.93570报告L4
16、50/X654505350.93535报告L415/X604155200.93520报告L390/X563904900.93490报告L360/X523604600.93460报告L320/X463204350.93435报告L290/X422904150.93415报告L245/B2454150.93415报告a 表中拉伸试样伸长率A值应根据试验所采用的标准体系,分别从对应的标准中查取。对于试样标距长度小于标准规定的试样,应将断裂后侧得的伸长率转换为标准规定长度的伸长率。b 直缝埋弧焊、电阻焊弯管。6.2.2 弯管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焊接接头全壁厚矩形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的要求;若采用多个分层
17、试样,同一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层矩形样的拉伸强度平均值应大于表3规定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最小值,且一组全壁厚分层样中任何一个分层拉伸试样若断在焊缝或熔合线以外的母材上,其单个试样的抗拉强度数值应大于表3规定抗拉强度最小值的95(碳素钢)或97(低合金钢)。6.3 夏比冲击韧性当弯管外径不小于114.3mm,或者壁厚不小于6 mm时,应按照规定试验温度进行夏比冲击韧性试验。夏比冲击试验温度选取原则:弯管夏比冲击试验温度应考虑当地最低环境温度,试验温度应低于管线通过地区当地最低环境温度,试验温度一般取- 10、 - 20或- 30 ,且冲击功应满足表4的要求。当最低环境温度低于 - 30时,试验温度取-4
18、5,或和采取保温或伴热等工艺措施,确保采取工艺措施后管道壁温度不低于- 30。冲击功也应满足表4的要求。埋地弯管应在5下进行夏比冲击韧性试验;非埋地弯管应按照A、B、C、D等四个级别要求,按照设计所选定的级别进行夏比冲击韧性试验。其中A类级别夏比冲击试验为10,B类夏比冲击试验温度为20,C类级别夏比冲击试验为30;D类夏比冲击试验温度为45。6.3.1 弯管弯曲段管体和直管段管体横向试样(包括内弧侧增厚区、外弧侧减薄区、壁厚基本不变区)、直管段与弯曲段过渡区(左右过渡区)管体纵向试样在规定试验温度下的夏比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6.3.2 弯管弯曲段管体和直管段的焊缝横向试样(包括
19、埋弧焊、高频电阻焊的焊缝中心及埋弧焊的热影响区)在规定试验温度下的夏比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夏比冲击韧性要求试样位置试验温度强度级别夏比冲击试样断口剪切面积SA%夏比冲击功(10mm10mm55mm)J单个试样最小值三个试样平均值单个试样最小值三个试样平均值弯管管体510203045L555/X80L360/X52提供数据供参考提供数据供参考6090L320/X46L245/B4050焊缝及热影响区L555/X80L485/X70提供数据供参考提供数据供参考5075L450/X65L360/X524050L320/X46L245/B30406.4 硬度6.4.1 弯管直管段及
20、弯曲段(包括内弧侧、外弧侧、壁厚基本不变中性区)管体,以及弯曲段与两侧直管段过渡区外弧侧管体横截面上靠近内外表面(1.5mm)及壁厚中心处各3点(图3.a)的维氏硬度值应满足下列要求:强度级别X80/L555300 HV10强度级别X70/L485280 HV10强度级别X65/L450265 HV10强度级别X60/L415B/L245255 HV106.4.2 有缝弯管焊缝横截面(图3.b)上各点(116)的维氏硬度不应超过6.4.1的硬度规定要求。6.4.3 弯管弯曲段(包括内弧侧、外弧侧及焊缝区)在制备力学性能试样前利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或等效的其它硬度计(应提供文件经购方确认)进行宏观
21、硬度试验,三个区的宏观硬度试验平均值作为6.4.4生产硬度试验的参照值。6.4.4 生产中每热处理炉不低于20比例的弯管,至少沿内弧侧、外弧侧及焊缝区三个位置利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进行宏观硬度试验。三个区的宏观硬度平均值与6.4.3对应区测定的硬度平均值的波动不大于15%,并且弯管管体任何部分最大硬度、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最大硬度值均不超过6.4.1的硬度规定要求。图3.a 管体维氏硬度横截面位置a-b热影响区与未受热影响母材边界(腐蚀后可见);c-d焊缝金属与焊缝热影响区边界(腐蚀后可见),称为熔合线,即熔合边界注:硬度压痕2、6、10和14点应完全在热影响区,并应尽量靠近熔合线;1、8、9、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DP OGP PL 016 XXXX 油气 管道工程 感应 加热 弯管 通用 技术 222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