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docx
《9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 包装合理化l 包装合理化的表现形式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包装合理化包装合理化的表现形式包装合理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1)包装应妥善保护内装的商品,使其质量不受损伤。这就是要制定相应的适宜的标准,使包装物的强度恰到好处地保护商品质量免受损伤。除了要在运输装卸时经受住冲击、震动外,还要具有防潮、防水、防霉、防震、防锈等功能。 (2)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应当安全无害。包装材料要避免有聚氯联苯之类的有害物质,包装容器的造型要避免对人引起伤害。 (3)包装尺寸标准化,包装的容量要适当,要便于装卸和搬运。一要根据托盘或集装箱的尺寸确定包装模数;二要根据包装模数,用容器长度容器
2、宽度的组合尺寸(有的还加上容器的高度)确定包装模数尺寸(标准包装尺寸)。 (4)包装的标志要清楚、明了。 (5)包装形态大型化。采用集合运输包装,如集装袋、托盘和集装箱等。 (6)包装费用最小化,包装费用要与内装商品相适应。购买材料时,充分调查价格和市场行情,合理组织采购;在保证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档次,节约费用开支。 (7)包装材料经济化。包装内商品外围空闲容积不应过大,提倡节省资源的包装。加大包装物的再利用程度,加强废弃物包装的回收,减少过剩包装,开发和推广新型包装材料和方式,减少包装材料使用等。 (8)包装要便于废弃物的处理。 l 包装标准化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包装合理化包装
3、标准化包装材料标准化少用或不用非标准材料。根据包装材料的种类、强度、伸长每平方米重量、耐破程度等进行合理选择。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情况,结合生产需要有选择的采用。包装容器标准化严格规定包装外形尺寸、运输包装的内尺寸以及产品包装的外尺寸。包装工艺标准化严格规定包装箱、桶等内装产品数量、排列顺序、衬垫材料。木制包装箱必须规定箱板的木质、箱板厚度、装箱钉规格、钉距离等。纸箱必须规定如何封口、腰箍材料、腰箍松紧及牢固度等。装卸作业标准化制定装卸作业标准,选择合适的机具。集装包装标准化制定集合包装标准,实行标准化包装。 物流包装技法l 基本包装技术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基本包装技术放置、固定和加
4、固放置:将商品放入包装容器,通常要根据商品的特性、形状进行放置。对于薄弱的产品要进行加固或固定,商品之间要有合理的间隔。压缩主要对松泡产品进行处理的包装技术。捆扎主要是指针对外包装使用的包装技术,将单个或数个经过包装的商品捆紧或扎紧,以便进行装卸、运输和储存。l 特殊包装技术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特殊包装技术防震包装技术(缓冲包装)全面防震包装法:内装物和外装之间全部用防震材料填满进行防震的包装。部分防震包装法:局部装填泡沫塑料防震垫、充气型塑料薄膜等防震材料进行包装。悬浮式防震包装法:用绳、带、弹簧等将被装物悬吊在包装容器内。防破损包装技术捆扎及裹紧法:将货物紧紧捆扎在一起或用包
5、装材料裹紧。集装法:为了减少与货体接触,进行集中包装。高强度保护材料法:使用高强度抗损材料包装。防锈包装技术油防锈蚀包装法:将产品涂上一层特制防锈油以保护产品。气体防锈包装法:将产品放入一定的容器并充满气体以防止生锈。防虫包装技术使用驱虫剂,如苯、对位二氯化苯、樟脑精等。真空包装、充气包装、脱氧包装法。堆放地点防虫法:将货物堆放在害虫无法生存的环境中防止虫害。防潮包装技术通常采取的措施有:用刚性容器密封包装,加干燥剂密封包装,不加干燥剂密封包装,多层密封包装,负荷薄膜真空包装等。防潮包装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有:柏油纸、蜡纸、塑料薄膜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均可用于防潮包装。防霉腐包装技
6、术真空包装法:将产品装入容器并保持容器内真空。冷冻包装法:将产品进行冷冻处理。高温灭菌法:对产品进行高温杀菌。放置防霉剂。危险品包装技术对于毒性产品包装严密不漏、不透气。对于腐蚀性产品,防止产品和包装材质发生化学变化。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与空气隔绝。特种包装技术充气包装:利用某种不活泼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置换包装容器内的空气,以防止商品霉变、变质、氧化。真空包装: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包装容器中,在封口之前抽出容器内的空气,使物品处于真空状态,以减少脂肪氧化、抑制细菌生长。收缩包装:使用收缩薄膜包装物品,然后对薄膜进行适当加热处理,使薄膜收缩而紧贴于物品。收缩包装可突出被包装物的形状,既
7、可用作销售包装,也可用作运输包装。拉伸包装:由收缩包装发展而来,利用机械装置在常温下用弹性薄膜围绕被包装物进行拉伸、紧裹,然后在其末端进行封合。由于不需要加热,拉伸包装所消耗的能源仅为收缩包装的1/20。脱氧包装。l 防霉包装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防霉包装防霉包装技术1化学药剂防霉腐包装技术 化学药剂防霉腐包装技术主要是使用防霉防腐化学药剂将待包装商品、包装材料等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后,再进行包装。 2气相防霉腐包装技术 气相防霉腐包装技术是使用具有挥发性的防霉防腐剂,利用其挥发产生的气体直接与有害微生物接触,杀死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商品防霉防腐的目的。3气调防霉腐包装技术
8、 气调防霉防腐是生态防霉腐的形式。有害微生物与生物性商品的呼吸代谢都离不开空气、水分、湿度这三个因素,只要有效地控制其中一个因素,就能达到防止商品发生霉腐的目的。气调防霉防腐包装技术的关键是密封和降氧。 4低温冷藏防霉包装技术 低温冷藏防霉包装技术是通过控制商品本身的温度,使其低于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界限,抑制酶的活性。它一方面抑制了生物性商品的呼吸、氧化过程,使其自身分解受阻,一旦温度恢复,仍可保持其原有的品质。另一方面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繁殖来达到防霉防腐的目的。按温度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分冷藏和冻藏两种:(1)冷藏防霉防腐包装适用于含水量大,又不耐冰冻的易腐商品,短时间在0左右
9、的冷却储藏,如蔬菜、水果、鲜蛋等。 (2)冻藏适于耐冰冻含水量大的易腐商品,较长时间的在1618左右的冻结储藏,如肉类、鱼类。 5其他防霉腐包装技术 (1)干燥防霉腐包装技术。这是通过降低密封包装内的水分与商品本身水分,使有害微生物不能得到生长繁殖所需水分而达到防霉防腐目的。 (2)电离辐射防霉包装技术。能量通过空间传递称为辐射,射线使被照射的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称为电离辐射。 (3)紫外线、微波、远红外线和高频电场防霉包装技术。待包装商品和包装容器或材料在一定距离内经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即杀死商品表面和容器表面的有害微生物,从而可延长包装的有效期。 防霉包装材料的选用(1)抗霉性较好的材料,主要
10、指金属材料和钙塑瓦楞纸箱。 (2)半抗霉性材料。半抗霉性材料大多是一些塑料及其复合材料。 (3)不抗霉材料。纸、纸板、油毛毡、木材、棉麻纤维织物、绳索等几大类材料都比较容易长霉,属不抗霉材料。 不抗霉的材料进行防霉处理时,最好在材料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把防霉剂直接加入制成防霉材料后使用。方法是:浸渍或涂刷防霉剂溶液;浸渍或涂刷防霉剂涂料。l 防霉包装技术的选择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防霉包装技术的选择防霉包装等级的选择按国家标准,防霉包装分 I、IV四个等级。分级的标准是以包装件长霉试验结束后,打开包装检查内装商品,依长霉的情况为划分依据。防霉包装具体等级及其要求见下表:防霉包装具体等级
11、及其要求合理选择防霉包装等级的原则:一是满足商品的运销、使用;二是尽量减少费用,经济合理。在具体选择时,应根据商品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防霉包装技术的类型防霉包装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密封包装,另一类为非封包装。 (1) 密封包装。其主要技术方法有: 1)抽真空置换惰性气体密封包装。 2)干燥空气封存包装。 3)防氧封存。 4)挥发性防霉剂防霉。 (2) 非密封包装。其主要技术方法有: 1)商品经有效防霉处理后,外包防霉纸,然后再包装。 2)包装箱开通风窗。 防霉包装技术的选用要求正确选用防霉包装技术应考虑以下因素: (1)防霉包装等级。 (2)商品的特点。 (3)内外包装材料的特点。 (
12、4 ) 物流目的地的气候环境与季节。 (5) 整个运输、装卸和储存环境条件等。防霉包装技术的质量要求防霉包装的技术要求包括对包装质量、包装材料和包装环境条件等三方面的要求。 (1)根据商品的性质、储运和装卸条件,设计防霉包装结构、工艺和方法,使包装的商品在出厂后2年内应符合防霉包装等级要求。 (2)密封包装要求在出厂后2年内,能控制包装容器内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60。应保证在容器内外压差为0.2kPa的情况下没有漏气现象,所包装的商品有效期内不生霉。 (3)非密封性包装可在包装中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霉措施,使所包装的商品在出厂后2年内达到专业商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防霉等级要求。 (4)商品经检查,确认
13、其外观、性能及质量符合专业商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防霉包装技术对材料的要求 (1)与商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不允许对商品有腐蚀作用,亦不允许使用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材料。 (2)用于防霉包装的各种材料,必须是耐霉的。 (3)应选择吸水率和透湿度较低的包装材料进行防霉包装。 (4)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及同类材料制成的包装容器必须干燥。 (5)用硅胶作干燥剂时应选择细孔型的硅胶,其吸水率应大于33。l 防湿包装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防湿包装防湿包装的等级与技术要求1. 防湿包装的等级 依据被包装商品的性质、贮运期限与贮运中温湿条件,防湿包装分三级,其等级与贮运条件见下表:防湿包装的等级与
14、贮运条件上表中的气候分为三种,是依据包装贮运气候与环境的温湿条件来划分的,见下表:气候的划分2.防湿包装的技术要求 为满足各个等级防湿包装的技术要求,特别注意以下的事项: (1)防湿包装的有效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 (2)商品以及进行防湿包装的作业环境应干燥、清洁,温度不高于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且温度不应有剧烈的变化,以免产生凝露。 (3)商品若有尖突部,应预先采取包扎等措施,以免损伤包装容器。 (4)防湿包装作业应尽量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包装操作。 (5)商品运输条件差,易发生机械损伤时,应采用缓冲衬垫卡紧、支撑或固定,避免擦伤防湿包装容器。 (6)包装附件以及商品的外包装件等也应保持干燥
15、,并充分利用它们来吸湿。 (7)尽量减小防湿包装的总表面积,使包装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达到最小。防湿包装方式的选择防湿包装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密封包装。但根据商品的性质与实际流通条件,可适当地选择不同的包装方式。(1)绝对密封包装。(2)真空包装。(3)充气包装。这是将包装容器内部的空气抽出,再充以惰性气体,可以防止湿气及氧气对包装物产生不良影响,充入的气体应进行过滤干燥。(4)贴体包装。用抽真空的方法使塑料薄膜紧贴在商品上,并热封容器封口。 (5)热收缩包装。用热收缩塑料薄膜包装商品后,经加热薄膜可裹紧商品。 (6)泡罩包装。采用全塑的泡罩包装结构并热封,避免商品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 (7)泡塑包
16、装。将商品先用纸或塑料薄膜包裹,再放入泡沫塑料盒内或就地发泡。 (8)油封包装。机电商品涂以油脂或进行油浸后,金属部件不与空气直接接触。 (9)多层包装。采用不同透湿度的材料进行两次或多次包装,从而在层与层之间形成拦截空间。 (10)使用干燥剂的包装。防湿包装技术设计1防止包装商品失水的防湿包装设计 这类防湿包装的设计,要根据被包装商品的性质、防湿要求、形状和使用特点来合理地选用防湿包装材料。设计包装容器和包装方法,要对防湿性进行必要的测算。 2防止被包装商品增加水分的防湿包装设计 防止被包装商品增加水分的防湿包装方法是在包装内存放适量的干燥剂。这类防湿包装必须采用透湿度小的防湿包装材料。3防
17、湿包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防湿包装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包装容器各处的物料吸湿性不同。(2)恰当确定包装容器内及包装作业环境的湿度。(3)选择有效的包装工艺。(4)合理地选定包装材料。(5)恰当设计包装容器的结构与外形。包装材料透湿性的要求与选择包装材料的透湿率是指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透过的水蒸气的重量。 包装材料的透湿性能取决于选用材料的种类、加工方法和材料厚度。 水蒸气透过包装材料的速度,一般应符合费克气体扩散定律(分子扩散定律费克定律),即:由(1式)和(2式)可知,对于一定的包装材料,扩散速度主要决定于材料两面的水蒸气压力差,因此测定过程必须控制两面的水蒸
18、气压力差接近恒定,才能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当包装材料相同时,其透湿率与厚度成反比的关系,厚度大时透湿率小,反之则大。经复合后的包装材料透湿率如下表所示:除上述表中所列主要材料的透湿率指标外,其他常用包装材料,如 玻璃纸(30g/m2)/ 铝箔40/聚乙稀(20m)、聚乙稀/ 铝箔/纤维细布。 聚乙稀/ 铝箔/涤纶、聚乙稀/ 铝箔/人字玻璃布、聚乙稀/ 铝箔/亚麻布等的透湿率均为0。l 防震包装技术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防震包装技术防震包装的作用与类型防震包装的作用主要是克服冲击和振动对被包装商品的影响。缓冲是克服冲击的常用方法,所选用包装材料叫缓冲材料。克服振动而采用的方法通常叫防
19、震、隔震,所用材料叫防震材料、隔震材料。防震材料是防震包装中的关键要素之一。(1) 防震材料的形状划分,防震包装材料有如下类型:1)松散状。2)流动性衬垫状。3)袋状。4)成型品。 5)板框架状。6)防震结构,主要指螺旋型弹簧、板状弹簧等。 (2)按防震材料的材质划分,防震包装材料有如下类型:1)纤维素类。2)动物纤维类。3)矿物纤维类。4)气泡结构类。5)纸类。 6)防震装置类。 包装作业及流通加工管理物流包装技法防震包装技术全面防震包装法全面防震包装法,是指内装物和外包装之间全部用防震材料添满来进行防震的包装方法。根据所用防震材料不同,包装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压缩包装法。(2)浮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包装 作业 流通 加工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