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电磁感应技术》-(征.docx
《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电磁感应技术》-(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电磁感应技术》-(征.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43.040.10T 35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3部分 电磁感应技术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Part 3: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2、4概述25分类26互操作性37系统总体要求58通讯79电击防护710磁场无线充电系统的特殊要求811电力电缆组件要求812结构要求813材料和部件的强度814服务和测试条件815电磁兼容性(EMC)1116标记和说明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磁场无线充电系统A(MF-WPT系统A)12附录B(资料性附录)磁场无线充电系统B(MF-WPT系统B)21附录C(资料性附录)磁场无线充电系统C(MF-WPT系统C)29附录D(资料性附录)参数定义32附录E(资料性附录)WPT系统磁场无线充电系统E(MF-WPT系统E)36附录F(资料性附录)控制环路41前言DB44/T XXXX- 201X电动汽车无线
3、充电系统分为十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通信协议;第3部分:电磁感应技术;第4部分:接口;第5部分:安全;第6部分:管理系统;第7部分:电能计量;第8部分:地面设施;第9部分:车载设备;第10部分:充电站。本部分为DB44/T XXXX- 201X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4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3部分 电磁感应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磁场无线充电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条件,电气安全要求,功率等级要求,对齐要求,以及电磁兼容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磁耦合方式
4、向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的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B44/T XXXX.1-201X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DB44/T XXXX.2-201X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通信协议IEC 62196-1:2014 Plugs, socket-outlets, vehicle couplers and vehicle inlets Conductive charging
5、 of electric vehicle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ISO 534:2011 Paper and board 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density and specific volume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3.1.1磁场无线充电 Magnetic Fiel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F-WPT)通过磁耦合方式从电源向电力负载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充电方式。3.1.2原边线圈 primary coil原边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绕组,该绕组生成感应磁场进行磁场无线输电。3.1.
6、3副边线圈 secondary coil副边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绕组,该绕组与原边线圈生成的磁场进行感应耦合,完成磁场无线输电。3.1.4工作频率 system frequency指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功率传输的频率范围,其带宽覆盖标称频率,但带宽中心不一定为标称频率。谐波不包括在工作频率带宽内。3.1.5标称频率 nominal frequency系统设计的最优工作频率。对于可调频率系统,当原副边对齐且所有部件都以设计参数稳定工作时,系统将工作于标称频率。3.2 缩略语MF-WPT:磁场无线充电(Magnetic Fiel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4 概述本标准描述磁场无
7、线充电系统,基于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之间的交变磁场进行电源至电动汽车的电能传输。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给出了四种不同的磁场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例子。5 分类5.1 磁极结构MF-WPT系统根据磁极结构分为如图1所示的类型。一对一多对多多对一副边线圈气隙原边线圈图1 磁极结构5.2 谐振电路拓扑MF-WPT谐振电路图例如图2所示,原边、副边均可采用这些谐振拓扑。谐振拓扑串联并联并联串联串并联串并联副边绕组气隙原边绕组串联并联串联并联串并联并联图2 谐振电路拓扑结构5.3 传输功率等级根据MF-WPT系统的输入功率等级,MF-WPT系统按如表1进行分类。电网输入的功率不应该超过对应功率等级的功率
8、限制。表1 MF-WPT输入功率等级等级MF-WPT1MF-WPT2MF-WPT3MF-WPT4MF-WPT5MF-WPT6功率/kWP 3.73.7 P 7.77.7 P 2222 P 3030 60MF-WPT输入功率等级细分如下:a) MF-WPT1:系统的最大额定功率小于3.7kW;b) MF-WPT2:系统的最大额定功率介于3.7kW至7.7kW之间;c) MF-WPT3:系统的最大额定功率介于7.7kW至22kW之间;d) MF-WPT4:系统的最大额定功率介于22kW至30kW之间;e) MF-WPT5:系统的最大额定功率介于30kW至60kW之间;f) MF-WPT6:系统的最
9、大额定功率大于60kW。6 互操作性6.1 概述仅当地面设备与电动汽车之间建立了正常的互操作性时,无线充电系统地面设备才能向电动汽车进行安全且高效的能量传输。地面设备和电动汽车满足以下条件时,为可互操作的:a) 功率等级符合表2的要求;b) 相同的工作频率;c) 磁耦合方式相匹配;d) 电路拓扑结构相兼容;e) 调谐;f) 合理的系统效率;g) 并且符合:1) EMC要求;2) 地方法规和标准;3) 防护要求;4) 输电过程使用兼容的通信方式。6.2 功率等级相同功率等级和不同功率等级之间的互操作性要求,如表2所示。表2 功率等级的互操作性原边设备副边设备MF-WPT1234561必需支持建议
10、支持(建议设备商支持)待定待定待定待定2建议支持(建议设备商支持)必需支持待定待定待定待定3待定待定必需支持待定待定待定4待定待定待定必需支持待定待定5待定待定待定待定必需支持待定6待定待定待定待定待定必需支持6.3 标称频率可互操作的地面设备和电动汽车应使用相同的标称频率。6.4 磁耦合根据不同的磁通形状,对MF-WPT系统进行分类。磁通由线圈产生。原边线圈产生时变磁通,穿过副边线圈的绕组。从而,相互靠近的两个或多个线圈能够进行功率传输。无线充电系统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通过气隙相互作用。通常以气隙中间平面为界将气隙分为两个区域,原边线圈处于其中的一个区域,而副边线圈则处于另外一个区域。根据磁
11、通形状的不同,线圈的类型如图3所示。注: 一种线圈有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磁通形状。图3 磁通形状示例磁通形状的详细说明在本标准的附录中给出。要互操作工作,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在磁场特性上应匹配。6.5 谐振电路原边设备的谐振电路拓扑应与副边设备相匹配。6.6 调谐(可选)若有必要,工作频率应调谐。调谐的实质是防止系统出现超调。原副边错位,气隙波动以及元件特性的散射可通过频率调整进行校正。6.7 系统效率互操作性需要系统的最低效率满足7.1条款的规定。一致性通过使用相应的参考设备进行检验。由于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不可能总是最优对齐,WPT系统需要工作在一定的偏移量内。偏移量见Error! Referen
12、ce source not found.以及本标准的附录部分。7 系统总体要求7.1 系统效率在标称工作点上,系统效率不应低于9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最大偏移条件下,系统最低效率应不低于85%。效率应在标称输入功率下进行测量。某些特定的系统应用场景(比如,高功率等级或者高磁通等)强制需要辅助负载(比如,温度管理或者异物检测),辅助负载的功率消耗应包含在系统效率的计算中。某些特定的系统应用场景不强制需要辅助负载,并且不允许部分载荷,在测量程序和类型认证文档中应有明确的说明进行确认。7.2 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的结构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的结构要求在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给出了四种不同
13、的磁场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例子。7.3 磁场无线充电系统的功能7.3.1 磁场无线充电系统功能MF-WPT系统应具有下述功能,具体参见DB44/T XXXX.2-201X:a) 待机和唤醒功能;b) 兼容性检查功能;c) 初始对齐检查;d) 启动功率传输;e) 定时功率传输;f) 执行功率传输;g) 终止功率传输;h) 用户发起终止功率传输;i) 安全监测与诊断,包括:1) 功率传输情况的连续监测;2) 指令以及控制通讯的连续监测;3) 安全情况的连续监测。7.3.2 功能详细介绍7.3.2.1 待机和唤醒功能一种典型情况是,车载设备发信号唤醒地面设备。7.3.2.2 兼容性检查功能根据初始化阶
14、段交互的信息,检查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之间的兼容性。a) 表2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列出的功率等级;b) 工作频率;c) 磁耦合;d) 电路拓扑;e) 调谐。7.3.2.3 初始对齐检查MF-WPT系统应确定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之间是否对齐。7.3.2.4 启动功率传输MF-WPT系统应能够根据电动汽车的请求进行从原边设备到副边设备的功率传输。MF-WPT系统应在指令和控制通讯正确建立并且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对齐之后,才进行功率传输。7.3.2.5 执行功率传输MF-WPT系统应根据电动汽车的功率要求进行从原边设备至副边设备的功率传输。MF-WPT系统
15、地面设备的传输功率不能超过最大传输功率限值。电动汽车可以改变请求的传输功率。7.3.2.6 终止功率传输MF-WPT系统应能够根据电动汽车的要求,停止从原边设备向副边设备的功率传输。电动汽车能够要求停止功率传输。7.3.2.7 用户发起的终止功率传输MF-WPT系统可以提供途径允许用户终止功率传输,比如通过按停止按钮。7.3.2.8 安全监测与诊断7.3.2.8.1 概述MF-WPT系统应具有安全监测与诊断功能,可使用但不限于以下安全措施:a) 功率传输监测;b) 热监测;c) 活体保护;d) 故障检测。7.3.2.8.2 热监测WPT系统应符合DB44/T XXXX.1-201X第14.3节
16、的规定;否则,应配备金属物体检测装置,一旦检测出金属物体,应停止功率传输。7.3.2.8.3 活体保护WPT系统可以设计提供活体保护方案。也可以提供活体检测措施,一旦检测出活体,可以停止功率传输。7.3.2.8.4 故障检测当地面设备发生以下情况,地面设备应停止功率传输:a) 短路;b) 接地漏电;c) 过温;d) 绝缘失效;e) 过流;f) 过载。当电动汽车发生以下情况,电动汽车应停止功率传输:a) 短路;b) 过温;c) 绝缘失效;d) 过流;e) 过载。7.3.2.8.5 功率传输监测地面设备应提供方法以监测实际输出功率与预期输出功率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了上述范围,应停止功率传输
17、。电动汽车应提供方法以监测实际输入功率与预期输入功率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了上述范围,应停止功率传输。7.3.2.9 区域通风要求的确定若在功率传输过程中需要额外的通风装置,功率传输时应自动打开通风装置,否则不应进行功率传输。7.3.3 功率传输状态MF-WPT系统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可通过指令和控制通讯交换各自的控制流程状态。8 通讯按DB44/T XXXX.2-201X要求进行。9 电击防护按DB44/T XXXX.1-201X第9章要求进行。10 磁场无线充电系统的特殊要求人体防护需满足: 系统应进行EMF人体安全测试; 系统可进行EMF辐射测试,其辐射值低于ICNIRP参照水平,或
18、者符合ICNIRP基本限制。11 电力电缆组件要求满足DB44/T XXXX.1-201X第11章的要求。12 结构要求满足DB44/T XXXX.1-201X中第12章的要求。13 材料和部件的强度13.1 车辆碾压测试根据IEC 62196-1:2014进行车辆碾压测试。下述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功率等级MF-WPT1和MF-WPT2。其它功率等级的测试方法待定。带供电电缆的原边设备应按照制造商预定的方式安装在平坦的混凝土底板上。碾压力为一只轮胎载荷(5000250)N,采用普通汽车轮胎,P225/75R15或其它类似轮胎,安装在钢轮毂上,胎压(2.20.1)。车轮以(82)km/h的速度滚过车
19、辆连接器或者插头。碾压力应至少施加三次,从设备的一侧开始碾压,通过中间部分,直至设备的另一侧,这样,设备的整个表面都受到碾压测试,同时X方向和Y方向都要进行测试。下一步,碾压方向调转45,进行同样的测试。第三步,再调转45,进行同样的测试。电缆测试时,电缆要平直,施加碾压力在电缆上。如果电缆安装在管道内或者类似情况,电缆的碾压测试不适用。不应有严重的破裂、折损或者变形,以致于:a) 带电部件被符合GB 4208-2008的IPXXC测试探头接触到;b) 机壳的完整性被破坏,以至于不能给设备的内部部件提供有效的机械保护或环境保护;c) 干扰设备正常工作,或破坏设备功能;d) 设备或其电缆夹不能为
20、供电电缆提供合适的拉力;e) 带电部件和可接触到的不带电/接地的金属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隙,低于IEC 61980-1:2014条款12.3中的规定值;f) 其它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触电风险的损害。14 服务和测试条件14.1 测试平台设置测试平台可容纳: 原边设备; 副边设备。它们相对于原点的位置可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改变。测试性能时,需要连接合适的逆变器或者车载电子设备。功率测量通过模拟负载完成。14.2 异物温升的测试体14.2.1 概述测试体用于测量处于工作区域(保护区域1)内的异物,其温度符合相关的温度限制。温度在稳态下测量得到。14.2.2 测试体1表3描述了测试体1的特性,用于测量处于
21、工作区域(保护区域1)内异物的温升。表3 测试体1材料磁性钢 S 235 JR大小100 70 10 (mmmmmm)14.2.3 测试体2在流通中的硬币包含大量的钢,最大的为1元硬币,也作为一个测试体如表4所示。表4 测试体2材料94.35%的铁,5.65%的铜大小d = 10, t = 1 (mm)14.3 火灾风险评估的测试体14.3.1 概述表5描述的测试体,用于检验处于工作区域(区域1)内异物燃烧的抗燃烧要求。测试体按以下方面定义:a) 大小;b) 材料层厚度;c) 材料成分。14.3.2 测试体表5 燃烧测试体材料铝包膜材料,如:纸大小200 200 (mmmm)材料的厚度在IS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电磁感应技术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系统 部分 电磁感应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