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
《黄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报告人:李淑菊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病害的概念,植物受到不良条件的影响或病原物的侵害,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外部或内部表现出病害,局部或全株死亡,并且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就叫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侵染性病害具有传染性病害是植物、不良环境条件和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角关系;人为因素的存在-四角关系 病害造成的损失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 、限制农作物的栽培,主要黄瓜病害,黄瓜侵染性病害总计20多种病原种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发病特点、表现症状、传播方式、防治措施各异黄瓜生理病害,一、真菌性病害,1、黄瓜霜霉病(Psendopernonsp
2、ora cubensis)黄瓜最常见的病害专性寄生菌引起,气传病害条件合适就发病低温,15 25 最适高湿,叶面结露3小时多次再侵染,危害大品种间抗性差异大保护地品种抗病性不理想露地品种抗性较强,霜霉病的症状识别症状的早期识别病害防治的关键症状因发病条件及品种差异而不同,急性发生症状,非典型症状,抗病品种,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保护地品种抗病性不理想,露地品种抗性较好代表性品种:津杂系列,津春2-5号,津优10号等农业防治栽培防治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结露时间地膜覆盖,通风降低田间湿度高温闷棚抑制病菌的扩展高温高湿,给其它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施用磷钾肥或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页面喷施,霜霉
3、病的化学防治常规预防阴雨天,浇水前后注意预防,叶面结露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以烟雾剂或粉尘为主45%白菌清烟雾剂(或 百速)7天熏一次40达科宁悬浮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 72.2%普力克液剂,发病后防治药剂防治注意叶片的正、背面,均匀,周到当叶背面有霉层出现时,霉层是喷药的重点部位发生严重时喷药与烟熏结合时间间隔:视病情而定,一般7天左右,主要的药剂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72克露可湿性粉剂;52.5%抑快净水分散性粒剂;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阿米西达,灭克,银法利等,2、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褐斑病、靶斑病目前为仅次于
4、霜霉病而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北方以保护地为主南方露地普遍发生病菌来源:病残体,种子;发病条件:最适发病温度2530C,湿度大,发病重;,病菌传播:种子可带菌,远距离传播空气传播为主再侵染:多次再侵染,病害加重由于识别不准确、药剂防治等问题,造成损失大,成为生产中重要病害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症状识别典型症状小黄点,生产上通称黄点病因品种、发病条件不同呈现不同的症状表现,设别难度大易与炭疽病混淆,同一品种发病情况,不同品种发病情况,病害防治利用抗病品种:津优3号,津优35号、津优38号、津优303号等为高抗品种;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引起育种家的注意农业防治清除病残体;通风排湿,化学防治棚
5、室消毒;种子消毒;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请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咪鲜胺等。45%百菌清烟剂,亩用量250g,3、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检疫性病害北方保护地发生为主;为害瓜条,失去商品价值;为害龙头造成秃桩;药剂防治不利;严重时造成绝产,为害部位及症状特点幼嫩的叶片、茎、叶柄、卷须、幼瓜、龙头等叶片病部褪绿色,近圆形病斑,后期开裂,穿孔,星状,湿度大时灰黑色霉层-黑星病瓜条染病,病部凹陷,流胶,生长慢,另一侧生长快,瓜条弯曲,畸形;病部后期开裂,呈星状,失去商品性植株龙头染病,严重时造成秃桩该病可造成绝产,病菌来源病残体在土壤
6、中越冬、种子带菌;初侵染分生孢子从幼嫩部位侵入;发病条件低温高湿,1522 ,25 以上发病轻,30 不发病病菌传播空气传播再侵染:多次,防治方法抗病品种最经济有效,抗病品种少种子消毒5560 ,5min;50%多菌灵500倍20min无病土育苗,棚室消毒定植前710天,硫磺加锯末,熏蒸烟雾剂预防发病后喷药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 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3、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低温高湿病害秋冬、越冬及冬春保护地重要病害为害瓜条为主,失去商品性防治难度大病菌存在于土壤中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病菌来源病菌土壤中越冬,空
7、气传播初侵染病菌从开败的花侵入,扩展,造成烂瓜(花)再侵染发病的花瓣落到茎、叶等部位,通过接触传染使这些部位发病。病部产生大量的病菌,随空气传播,造成多次再侵染。发病条件1823 ,25 发病轻,30 以上不发病,病害防治无抗病品种定植前棚室消毒硫磺加锯末熏蒸田间发现中心病瓜后及时摘除,减少田间菌量环境条件的控制通过地膜覆盖,浇小水,放风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初始菌量。通过栽培技术,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做好预防夜温长时间低于20 (11月中旬开始),注意黄瓜灰霉病的预防一般采用烟雾剂或粉尘进行防治,每7天1次;发病后防治重点:开败的花防治方法喷药(蘸花)与烟雾剂防治相结合 杀灭病部及空气
8、中的病菌,主要化学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0%施佳乐悬浮剂;65%腐霉灵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药剂使用过程中注意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4、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土传病害,重茬栽培,病害加重保护地倒茬难,为害重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症状表现结瓜期发病叶片:局部或一侧叶片均匀黄化茎部:出现褪绿色条斑,后期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粉红色的胶质物及分生孢子层。植株:出现半边枯萎、半边正常的现象,最后整株枯死,病菌来源土壤中病残体种子可能带菌初侵染根部侵染;一般无再侵染;嫁接黄瓜:没有断根,嫁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瓜 病害 识别 防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