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ppt课件.ppt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影响 课堂小结,第 3 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此图为宋人所画,根据画面可以想见唐宋时科举考试的情景。,科举考试图,中国第五大发明,导入,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创立背景,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2.隋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魏文帝曹丕187226.6.29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州)人,陈群字长文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九品中正制,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
2、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推荐考察为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王沈传,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诗,只注重门第,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隋炀帝杨广569618文帝杨坚次
3、子,头戴方帻z,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x。,隋朝文官俑,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旧唐杨纂传,zun,科举制正式创立标志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唐朝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分类,“非常之人”,唐太宗李世民599649,sho,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
4、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朝科举制度简表,常科考试程序:州府考试(初试)尚书省考试(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女皇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为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有效,一直沿用至今。为了严防选官舞弊,她还创立了殿试制度。,创设糊名制,开设武举,创立殿试制,武则天长安二年(70
5、2),始置武举制度。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据统计,从唐武科正式开考,迄至清代光绪年间废武科,有史籍可考的武状元共有171名。,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彩绘贴金陶武官俑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唐三彩文官俑陕西省干县章怀太子墓出土,唐朝彩绘釉陶文官俑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曲江流饮,曲江春晓,曲江盛会,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于大雁塔,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大雁塔进士题名帖拓本,大雁塔(陕西西安),雁塔题名,及第后宴曲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举 制度 创立 发展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