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分析解读ppt课件.ppt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分析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分析解读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疗法的合理应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目录,在慢性气道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疗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气道疾病重症患者中超过95%的患者进行雾化治疗2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与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相比,有多种优点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696-2708.Ehrmann S,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13 Jun;39(6):1048-56.,雾化吸入,起效迅速,疗效佳,无需患者刻意配合,全身不良反应少,但雾化吸入疗法在我国临床中应用却存在 “问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2、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696-2708.,影响患者疗效,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规范雾化吸入疗法在的合理应用,新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重磅公布,2016年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2年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以下均称“新共识”,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历经6个月,召开4次会议,新版共识撰写层层把关,旨在提高我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中华医学会临床
3、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组组织全国临床药学领域专家,从临床药学角度阐明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药学监护要点等,旨在提高我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目录,新共识推荐雾化吸入装置仍为3种,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输送装置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10mL,因人而异:常用雾化吸入装置的性能对比,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6
4、96-2708.,目录,新共识指出: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四大基本原则,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雾化吸入药物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的颗粒直径,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使药液形成粒径0.01-10的气溶胶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发挥治疗作用雾化颗粒直径对药物沉积位置有直接影响,有效雾化颗粒直径:0.5-10m,口咽部:5-10m,肺部:3 -5m,肺泡:3m,50 60沉积于肺泡,不同雾化颗粒直径的沉积位置不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2:雾化吸入
5、药物需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药物经雾化吸入后可产生局部及全身作用,理想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在肺部和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副反应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常见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特性对比,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可必特说明书 富露施说明书 博利康尼说明书,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3:雾化吸入用药混合雾化原则多种雾化吸入药物同时使用需具有相容性和稳定性,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国内仅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乙
6、酰半胱氨酸有专用雾化吸入制剂,:有临床研究确证特定混合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 :来自生产厂家的报告确证特定混合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例子不适用于综述,通过包装内的说明或与厂家直接沟通确认;:有证据确认或建议,特定混合物不能配伍;I:评价配伍稳定性证据不充分,除非将来有证据证明可行;CD:配伍稳定性数据有争议,与旧版共识相比,新共识对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应用描述更加全面,冯玉麟.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D. , 2012.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配伍药物更多,新增:阿福特罗、福莫特罗、左旋沙丁胺醇、多粘菌素、妥布霉素
7、、氯化钠溶液新增CD配伍定义:配伍稳定性数据有争议,新共识删除“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有用于雾化吸入的复方溶液(Combivent, 勃林格殷格翰), 其药品说明书中指出, 不要将本品与其他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2012年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基于可必特新版说明书,新共识对于可必特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更新,可必特说明书,新版,2018年5月10日更新,新版说明书强调:建议不需要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旧版,新版共识推荐: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联合方案,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8、治疗地位:ICS,支气管扩张剂乙酰半胱氨酸无论何种联合治疗方案,支气管扩张剂(如SAMA和SABA)为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物,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4:非雾化吸入制剂使用原则,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非雾化吸入制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临床比较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不推荐以下使用,静脉制剂含防腐剂,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非雾化吸入制剂因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在肺部,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吸入制剂使用传统“呼三联”方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 雾化吸入中成药无雾化吸入剂型:抗病毒药物、干扰素 、低分子肝
9、素 、氟尿嘧啶、顺铂、羟喜树碱、生物反应调节剂,等,注射剂与雾化制剂存在差异,不适用于雾化吸入,1.孙雅丽, 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 v.13;No.100(04):7-13.2.雷婷婷 等.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6;14(3):1-53 苏顺说明书,注射剂用于雾化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均不明确2,沙丁胺醇注射剂所含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可诱发支气管痉挛3,目录,新共识推荐: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黏液溶解剂,吸入性糖
10、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和药学特性,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ICS,PelaiaG,etal.Pulmon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6,40:15-21.,常用ICS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ICS,常用ICS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前中国已上市的雾化吸入ICS有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禁忌证等相似,但也存在药效学、药动学等差异,ICS,单独应用ICS不能有效改善肺功能,Chan C H. Asian Pacific J
11、ournal of Allergy & Immunology, 1993, 11(2):97.,单独应用布地奈德不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需与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联合使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纳入14例稳定期慢性气流受限的受试者(平均年龄66)接受安慰剂治疗4周,随后接受布地奈德400g吸入治疗8周,评估布地奈德对FEV1的影响。,短效2受体激动剂目前中国上市2种药物,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SABA,单纯增加SABA剂量临床获益不明显,SABA,沙丁胺醇7.5mg和2.5mg均显著改善急性哮喘患者FEV1,但两者疗效之间无差异,一项随机双
12、盲研究,该项研究纳入160例急诊科的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口服60mg强的松,然后随机接受2.5mg或7.5mg沙丁胺醇(每20分钟一次,一共3次),主要检测每次治疗后的肺功能,一项随机双盲研究,该研究纳入86例因慢阻肺急性加重24h内入院患者。每隔20分钟增加患者接受沙丁胺醇的剂量,依次接受0g,200g,400g,800g,1600g,3200g沙丁胺醇,并在每次用药后15分钟记录FEV1和吸气峰流速。之后患者随机接受沙丁胺醇2.5 mg或5mg雾化治疗,每4h一次,直至急性加重恢复。主要评估两组患者的获益状况,沙丁胺醇5mg和2.5mg相比,使患者恢复PEFR所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
13、05,1.EmermanCL,etal.Chest,1999,115(1):92-96.2.Nair S , et al. J. Chest, 2005, 128(1):48-54.,P=0.684,异丙托溴铵主要通过拮抗乙酰胆碱而缓解气道痉挛,且为相对选择性的M受体拮抗剂,1 Peter J. Barnes et al. Asthma and COPD (Second Edition) 20092 kistemaker.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5, 36(3):164-171.,异丙托溴铵与气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结合,阻断胆碱能神经引起的
14、气道痉挛1,异丙托溴铵与M受体主要亚型的解离半衰期对比,异丙托溴铵为相对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与M受体主要亚型的结合解离时间:M3M1M2,SAMA,SAMA15分钟内起效且持续时间更长目前中国上市的药物有异丙托溴铵及其复方制剂,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SAMA,SAMA:一般在15min内起效,1-2达峰值 ,疗效持续4-6,一项研究证实:异丙托溴铵500g与沙丁胺醇5mg疗效相当,一项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例65岁以上COPD患者(平均基线FEV1预计值为33%),旨在评估单用异丙托溴铵500g雾化和单用沙丁胺醇5mg雾化的疗效差异。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雾化 吸入 合理 用药 专家 共识 分析 解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