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
《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培训,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2.实验室四防措施3.实验室三废处理4.本实验室需注意的危险点5.化学品标识图6.本实验室常见化学品的介绍,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中国已公布的GB13690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品和腐蚀品等。,1.1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高氯酸,1.2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
2、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液氨,乙炔,1.3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 -1823的液体,丙酮,甲醇,二甲苯,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1.4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硫磺,黄磷,氰化钾,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1.5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高锰酸钾
3、,过氧化苯甲酰,1.6 第六类:毒害品,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各种化学农药标准品,1.7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1.8 第八类:腐蚀品,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硫酸,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碱性腐蚀品,苯酚钠,其他腐蚀品,2.实验室“四防”措施,2.1 防火
4、措施2.2 防爆措施2.3 防止中毒措施2.4 防盗措施,2.1 防火措施,2.1.1 灭火器种类1.干粉类的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3.泡沫型灭火器4.水基型灭火器5.卤代烷型灭火器 (如“1211”灭火器),2.1.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注: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2.1.3 实验室防火注意事项(1)防患于未然。根据不同实验地点,准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包括消火砂,石棉布,毯子,各类灭火器材。消火砂要保持干净,不得有水浸入。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更换,保证处在良好状态。灭火器要保证每个人会正确使用。(2)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因除乙醇、甲醇等少数化合
5、物外,大多数有机物比重小且不溶于水。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消火砂、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3)电线着火时要立即关闭总电源,切断电流,再用干粉或1211灭火器熄灭已燃烧的电线,并及时通知电器装配人员。不许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熄灭燃烧的电线。(4)衣服着火时应立即以湿毯子裹住身上着火的地方已熄灭燃烧着的衣服,不应慌张跑动。否则会加强气流流向燃烧着的衣服,使火焰加大。(5)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如安全罩,防护面罩,防护板,预警预报装置,通风橱安装特种玻璃。(6)不得用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装爆炸性物质。(7)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明确所用化学物质的
6、性质和工作中的危险控制点。,2.2 防爆措施,(1)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冰箱或铁柜内,远离火源。室温过高,启用易挥发物时应设法冷却试剂瓶。(2)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如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3)爆炸类物品,如高氯酸和高氯酸盐,过氧化氢,叠氮化钠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得与其它易燃物放在一起。(4)实验室一些常见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2.3 防止中毒措施,2.3.1 毒物的侵入途径化学毒物一般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大部分中毒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的,如各种挥发性大的有机溶剂,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烟雾、或粉尘等。通过消化道侵入
7、人体除误食外,主要是手上沾染毒物,于吸烟或进食时咽入而中毒。如氰化物、砷化物、有机农药等。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中毒,某些毒物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而中毒,如苯胺、硝基苯等。毒物无论从呼吸道、消化道,还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而分布于全身。其中由皮肤侵入通过毛囊吸收,比较缓慢。消化道侵入及从呼吸道侵入两者比较迅速。,2.3.2 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以60kg体重计:砷的急性中毒致死量:0.06-0.2g KCN:0.12gNaCN:0.1g 苯酚:2-15g多氯联苯最低发病剂量每日摄入量:0.4mg,2.3.3 实验室一些防毒措施(1)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标识成分、浓度、溶剂、制备日期
8、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剧毒药品必须实行“五双”制度。(双人保管,双人记账,双人收发,双人双锁,双人领用)(2)剧毒药品撒落应立即全部收起,并把落过毒物的地方洗净。(3)严禁试剂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吸烟,进食。严禁食具与实验用器具代用。(4)如需以嗅觉鉴别试剂时,应将试剂远离,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严禁一鼻子接近瓶口鉴别。(5)对于某些有毒的气体和蒸气,如氮的氧化物、氯气、硫化氢、汞、氢氰酸、吡啶、二硫化碳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处理,头部在通风橱外面。凡有必要使用防毒面具的工作地点应悬挂一个防毒面具,以备急用。(6)用无毒或毒性小的试剂代替有毒试剂。(7)使用填装了适宜过滤性防毒物质的防护口
9、罩与防毒面具。,2.3.4 有毒物质及防毒面具所需填充物,2.3.5 急救措施在化验室里,遇到有人急性中毒,原则上应尽快送医院或请医生来诊治,并报告领导或上级组织。在送医院之前,应迅速查明中毒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急救措施:急性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迅速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如有休克,虚脱或心肺机能不全,必须先作抗休克处理。如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经由口服而中毒需立即用25%小苏打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时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单的催吐办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压舌根,或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 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
10、液(催吐剂)。使之迅速将毒物吐出。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吐出物中基本无毒物为止。再服解毒剂,一般解毒剂有鸡蛋清,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另外有些特殊解毒剂专对某种中毒而用。如磷中毒时用硫酸铜,钡中毒时用硫酸钠,氰化物中毒时用硫代硫酸钠等。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请各专科医生处理。,2.4 防盗措施,(1)安装必要的防盗门窗(2)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3)原则上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如进入实验室(实验区)必须经过允许并由相关人员陪同;(4)加强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管理;(5)明确岗位责任。,3.实验室“三废”处理,实验室应有安
11、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措施和程序,保存相关处理、处置记录。3.1 废气处理:(1)在进行一般实验时,对产生较少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是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得到及时更新,减小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2)在进行可能产生强烈刺激性或毒性较大气体的实验时,处理时实验操作人员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保证通风良好。,3.2 废液处理(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不得直接倒入下水道,必须按照无机废液、重金属离子废液、有机废液分类倒入废液桶,并做好登记 (2)废液桶上应有分类等相应标识。(3)废液桶装满后可交由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统一处理。,3.3 废渣处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统一收集,按其
12、毒性、危害性的情况采取相应 的处理,尽可能减其毒害性,再统一处理。,4.本实验室需注意的危险点,4.1 化学品伤害4.2 高压易燃气体钢瓶伤害4.3 高温伤害,4.1 化学品伤害,4.1.1 在做纤维含量化学分析,干洗色牢度,偶氮染料,甲醛含量,有机锡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含量等项目时难免都会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使用不当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甲醛,二甲基甲酰胺,4.1.2 实验室化学品储存不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实验室化学品存放守则化学药品的存放1. 普通化学药品必须存放在化学药品仓专用储存室(柜)里,化学品标准溶液应当存放于专用柜中,并由专人负责。2. 储存化学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3、化学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1米左右),不得超量储存。化学品仓的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 爆炸品(如高氯酸等)b. 易燃液体(如丙酮、甲醇等)c.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氢化钾等)d. 氧化剂和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e. 毒害品(如氢氟酸等)f. 腐蚀药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及氢氧化钠等)。,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不得存放于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地点。经光照后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或气体应当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药品,不得存放于同
14、一储存室内。3. 所有化学品及盛放容器都必须有清楚明确的标签。4. 保持化学品仓库有良好的通风及温湿度,配备相应的空调及温湿度计并且定期检查。5. 化学药品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6. 化学药品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相应的消防及灭火设施,以及必要的通讯报警装置。,4.1.3 化学药品的检查1. 有明确、清晰的标签。2. 无过期药品试剂。3. 各种药品要求有完好的包装。4.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正确摆放各种药品,性质相互抵触的药品应当分开存放,不得超量存储。5. 剧毒药品试剂要求实行“五双”制度。,4.2 高压易燃气体钢瓶,本实验室气瓶间内有乙炔,液氩,高氦等气体。其中乙炔为高度易燃易爆气体,液
15、氩,高氦为高压气体。高压气瓶使用规则(1)禁止敲击、碰撞;气瓶应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以防滑到。(2)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出气口的侧面,气瓶应直立,然后缓慢旋开。气体必须经减压阀减压后使用,不得直接放气。(3)高压气瓶上选用的减压阀要专用,安装时螺口要上紧并试漏。(4)开启高压气瓶阀时,应用手或专门扳手。,(5)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氧气瓶附近也不得有油类存在,操作者必须将手洗净。(6)可燃气瓶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有困难,应有可靠的隔热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7)高压气瓶应避免暴晒及强烈振动。(8)使用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气瓶工作地点,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9)气瓶内
16、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剩余压力一般应为0.2MPa。,4.3 高温伤害,实验室的烘箱间烘箱一般温度为105,在取样时应当带手套并小心,防止高温烫伤。1迅速避开热源;2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续30分钟以上,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泡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烧烫伤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案;3创面不要用碱面、酱酒、牙膏等乱敷,以免造成感染;4水泡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转运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值得注意的是:烫伤发生后,千万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化学 安全 防护 救护 知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