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治疗课件.ppt
《鼻咽癌的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的治疗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 徐 国 镇,肿瘤医院放疗科,2009年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CCN)中文版,鼻咽癌治疗原则,病期偏早:以根治性放射治疗为主中、晚期:以放疗并用综合治疗为好,包括 1, 放射治疗 2, 化疗 3, 靶向治疗 4, 放疗后残存、复发必要时辅以手术, 影像学的发展清楚揭示原发肿瘤及外侵范围、淋巴结转 移区域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使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能达到合理设野与剂量分布,符合放射物理原则 放射分割方法与分次剂量的调整 放疗与化疗,及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 对头颈部肿瘤生物学行为有进一步认识并指导临床 Int J Radiat O
2、ncol Biol Phys 2007;69(2),S8S11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07;85(1)1 6, Changes in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Head & Neck Cancer:A 30-year Perspective New developments in Radiotherapy of Head & Neck Cancer,近年耒鼻咽癌治疗结果,单位/地区 5年总生存率 % stage I II III IV 总计 香港 90 84 75 58 75 上海 88.2 74.8 65.9 52.4 6
3、7.4 (IVa)广州 (4yr) 89.3 81.8 77.1 65.0 75.7 福建 100.0 75.9 66.5 49.3 67.6医科院 95.5 87 76.9 66.9 76.1肿瘤医院,合理应用非常规分割方法治疗鼻咽癌,非常规放疗分割、分次方法,分割方法 剂量Gy/次 周分割数(次) 治疗间隔(小时) 超分割 1.11.2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加速 先1.82.0 5 24 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1.6 超分割* 后大野 1.6 10 68 加速分割 1.82.0 67 24,超分割照射的理论基础,1.哺乳动物细胞
4、受幅射线照射后的亚致死损伤修复约2-4小时,若两次放疗间隔大于4小时,则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大于正常细胞2.较少剂量一日多次照射可提高晚反应组织的耐受量,可加大部分早反应肿瘤的损伤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处于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比例增加,NPC常规与超分割放疗5年局控率比较(MGH),期别 n 局控率(%) 疾病专项生存率(%)常规放疗 T1-2 71 71 60 T3-4 54 47 35 T1-4 125 60 49 N0-1 58 57 52 N2-3 67 64 47超分割放疗 T1-2 77 72
5、70 T3-4 57 65 70 T1-4 134 69 69 N0-1 57 68 76 N2-3 77 68 63,鼻咽癌非常规分割结果,台湾JEN等报告一组222例鼻咽癌病例结果 其中:88例非常规分割照射(76例超分割;12例加速超分割);134例常规照射结果: 非常规分割组 常规分割组 5年局部控制率 T13 93.2 % 86.4 % T4 43.5 % 36.9 % 5年区域控制率 87.3 % 80.3 % 5年局/区控制率 82.7 % 66.6 % 超分割照射总量增加1000cGy有好处 非常规分割照射早反应略高,晚反应相似,Int J Radiat Oncol Biol
6、Phys 2002,54(1);1422,加速超分割目的,1.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 2. 减少肿瘤干细胞再增殖机会 (增加局控率但早、晚期反应可能增加),NPC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结果比较(MGH)(1),分割法 5年局部控制率 T1-2 T3-4 T1-4加速超分割 89% 77% 85% (60例)常规分割 55% 45% 52% (58例) =0.0021 =0.026 =0.001加速超分割:1.6Gy/f/Bid至38.6Gy时休2周总量64Gy;常规分割:70-72Gy c.c.wang Cancer1989;63:2461-2467,NPC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疗效比较(MGH)(2
7、),分割法 5年局部控制率 N0-1 N2-3加速超分割 79% 90%常规分割 58% 46% =0.11 =0.0021*毒性反应:以咽喉痛、口腔粘膜炎、口乾为主*反应出现峰期在放疗开始后23周 c.c.wang,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目的,肿瘤干细胞在受幅射线照射4周左右时,加速再增殖可能最为明显,故采用后加速超分割,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结果,LCAF 组(%) CF组 (%) P5年局控率 89.8 70.1 0.0085年总生存 68.2 59.6 0.363,结论:鼻咽癌LCAF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CF,长期生存率 无差别,患者能耐受LCAF治疗,不增加远期毒副反应,陈晓钟等 中华放
8、射肿瘤学杂志2005,178例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长期随访治疗结果,何霞云等报告(上海): 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87.7 % 颈部5年局部生存率: 67.9 % 5年远控制率:85.7 % 5年远处转移率: 26.1 % 颅神经损伤:8.99 % 疗中鼻咽粘膜损伤: 0度:2例;I度:43例;II度:78例;III度:52例; IV度:3例 Radiotherapy 85,2935,中、晚期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分割放疗远期结果,朱小东教授等报告:计496例,常规组:269例;后加速组:227例 治疗方法:第一阶段两组均采用常规剂量照射,至36-40Gy缩 野照射时,常规组继续按原剂量照射,
9、后加速组1.5Gy/次,日 两次,间隔6-8小时,总剂量为:68-76Gy 结果: 组别 5年原发 5年无瘤 5年总 5年鼻咽 5年颈部 5年远处 控制率 生存率 生存率 复发率 复发率 转移率后加速组 65.4% 61.5% 68.1% 8.8% 4.8% 10.6% 常规组 52.8% 49.4% 57.5% 14.9% 5.6% 8.6% p值 0.006 0.006 0.031 0.05 0.05 0.05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7;16(5),321-324,改良(大小野)加速超分割放疗头颈部T3鳞癌,改良加速超分割照射优点1.减少正常组织反应2.提高正常粘膜耐受量3.在疗中中断
10、治疗时巳给予肿瘤一较大剂量4.提高局部控制率与5年生存率,改良(大小野)加速超分割照射方法,常规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隔6-8小时,照射野不变(BID)改良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隔6-8小时,第一次照射用小野针对原发肿瘤,第二次照射改用大野,包括可能受侵范围(MBID),常规与改良加速超分割照射比较,BID(n=144) MBID(n=69)加速超分割剂量 1.6Gy/f/Bid 1.6Gy/f/Bid照射野 大野大野 小野大野中位休息时间 14天 11天中位休息时剂量 38.4Gy 48.0Gy中位治疗时间 43天 42天中位总剂量 67.2Gy 72
11、.4Gy5年局控率 67% 83%5年生存率 64% 84%*总例数:213例;部位:口咽癌、声门上区喉鳞癌(T3),鼻咽癌同期大、小野加速超分割放疗,胡超苏等教授报告一组鼻咽癌随机研究结果 研究组(24例) 常规组(24例) p值5年局部控制率 100% 75.0% 0.055年总生存率 62.5% 58.3%研究组的急性粘膜反应高于常规组,但能耐受,未见严重晚期并发症发生。,总的治疗时间改变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总的放射治疗时间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Suwinsky等报告868例头颈部癌的结果:OTT 例数 % 5年无复发生存率% 危险度 p值50天 103 12 53% Int J
12、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56:399412,NPC每周6天照射(AF)与每周5天(CF)照射的疗效比较,组别 3年总 3年无复发 3年无远转 T3-43年 局控率 生存率 生存率 局控率CF组 77% 63% 79% 62%(167例)AF组 83% 74% 90% 87%(158例) =0.07 =0.02 =0.03 0.01*急性反应3级 CF组13%,AF组72% p0.01#325例NPC总剂量66Gy,总分割33-37次,1.8Gy-2.0Gy/次 Lee et al Radiother 58:121130,100例头颈部鳞癌用7天/周(CAIR)
13、与5天/周(CF)放疗随机比较(1),组别 3年总局控率 3年局控率 3年总生存率 T2 T3 T4CAIR(51例) 82% 100% 90% 63% 78%CF(49例) 37% 64% 36% 22% 32% 0.0001 0.0001*总的治疗时间缩短14天,总局控率提高46%,相当于每缩短1天疗程,3年局控率提高3.2% Skladowski et al Radiother 55:101-110,288例鼻咽癌常规放疗(CR)与每周7天(CAIR)放疗随机比较结果,CF 组(146例) CAIR组(142例) P 总生存率(3yr) 75% 84% 0.021局控率 (3yr) 85
14、% 95% 0.003,结论:CAIR作为一种鼻咽癌治疗中的新的放射治疗模式,患者能够耐受,肿瘤3年LCR及OS好 陈晓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14(2):153155.,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的作用,每缩短治疗疗程一天,可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为1%3%,Skladowski等提出改良方法,每周七次照射,但每周治疗日五天,其中周二及周五用日二次放疗,该二天用上、下午照射,两次间隔时间为6小时8小时,1.8Gy/次,总治疗时间相同。,IMRT伴用超分割照射在头颈部癌应用(1),Maguire等报告临床II期硏究结果(20062008) 入组病例:39例 入组病种:口腔、口咽、下咽
15、及喉癌等(IIIIva期) 剂量安排:高危区PTV:1.25Gy / f / bid / 70Gy 中危区PTV: 1.07Gy / f / bid / 60Gy 低危区PTV: 0.89Gy / f / bid / 50Gy 同步化疗:每周一次方案,DDP 30mg/ m 2/ w, 第一周起用 结果: 中位生存期:37.5月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1;79(4):10811088,IMRT伴用超分割照射在头颈部癌应用(2), 结果: 3年总生存率 80 % 3年无瘤生存率 82 % 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 87 % 并发症发生率: 3级粘膜反应 38
16、% 倦劳感 28 % 进食困难 28 % 白细胞下降 26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1;79(4):10811088,改变放疗分割方式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获益率,治疗模式 5年绝对获益* 降低风险* P改变分割方式(N=6,515)1 3.4% 8% 0.003 超分割 8.2% 22% 加速超分割 剂量 1.7% 6% 0.02 剂量 2.0% 3% (HF vs AF)*相对于常规局部、区域放疗 Bourhis et al,Lancet 2006,鼻咽癌适形/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是IMRT理想的治疗对象,1. 鼻咽癌治疗以放射治疗手段为主2. 大
17、体肿瘤形状极不规则3. 周围危及器官多,且与靶区的解剖关系重叠或交义4. 不同大体靶区内所需肿瘤控制剂量应有差异5. 治疗体位固定可靠、且器官无相运动重复性好6. 生存期较长,生存质量应予以提高,头颈部癌局部控制率提高可增加总生存率,Wadsley等报告英国14个相关机构8233例结果: 增加 10%的2年局部控制率 可增加 6.7%的5年总生存率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60:14051409,人体恶性肿瘤治疗后局部失败对远处转移的影响,病种 期别 例数 远处转移率% 局部控制 局部失败乳腺 I-IV 1175 922 6790肺 T1T3N0 1
18、08 724 6790头颈 IIV 9866 329 1741前列腺 A2C 2936 2441 4977妇科 IIV 3491 430 4690直肠 B1C3 306 332 5093肉瘤 IIV 828 2541 5671,2648例头颈部癌放疗后局部/区域控制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治疗后6个月评价),部位 局部-区域控制 局部-区域失败 值 远转发生率% 远转发生率%口咽癌 24% 39% 0.001(863例)口腔癌 21% 33% 0.002(532例)声门上喉癌 30% 43% 0.003(265例)声带癌 8% 24% 0.001(439例) Int J Radiation Onco
19、l Biol Phys1991;21:549-556,IMRT肿瘤控制概率与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之相关性,IMRT处方剂量的战略有利点,IMRT时PTV予以2Gy,GTV处剂量可能达到2.5Gy,物理剂量增加了25%,这可能增加肿瘤处生物剂量,比正常组织处高了40% Acta Oncologica 2000;39(5),569577,P,处方剂量置于何处GTV、CTV、PTV?,参照2004版ICRU71号文件内容4.3.3 Reporting dose distributions in the CTV and PTV4.3.3.1Dose homogeneity required in the
20、 PTVThe dose distribution in the CTV is the Relevantinfomation to which the outcome of the treat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However, Owing to various uncertainties the Dose distri-Bution in the CTV cannot be directly de-Termined, but it is estimated from theDose distribution in the PTV ,IMRT靶区范围划分方法,原
21、发病灶应用IMRT,颈及锁骨上区采用常规照射原发病灶及上颈部应用IMRT,中、下颈及锁骨上区采用常规照射原发病灶和全颈、锁骨上区均采用IMRT (全野IMRT),鼻咽癌原发与全颈、锁骨上区全程IMRT治疗,全程IMRT治疗,颈淋巴结区剂量分布理想,鼻咽癌原发及上颈、锁骨上区全野IMRT治疗,原发灶和全颈、锁骨上区全野IMRT治疗,鼻咽癌IMRT所见之副反应,口干:常规照射:75%,IMRT:25%颈交感N麻痹:0.3%6%, 中位数:1%放射性脑干、脊髓炎:0.2%18%, 中位数: 2%垂体功能低下:比常规放疗少见,尤其是幼童耳聋:单侧:1%7%;双侧:3%骨坏死:1%张口困难:5%10%(
22、用18MV作IMRT可更低)视网膜病:70Gy以上约36%,于24个月至108个月出现软组织纤维变:掌握CTV远离皮肤 2 mm3 mm,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初步结果(1),作者 年 例数 总生存率(%)Nancy Lee 2002 67 88.0(4y)Michael.K.M.Kam 2004 63 90.0(3y) 何侠 2006 157 92.7(2y) 赵充 2006 122 85.1(3y) 潘建基 2006 91 97.1(2y) 袁志勇 2006 76 92.0(2y)Suianne Wolden 2006 74 83.0(3y),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初步结果(2),作者 年 例数
23、总生存率(%) 林少俊 2007 230 94.6(2y) 刘源 2007 148 92.04(3y) 易俊林 2008 147 93.5(3y) Fang 2008 110 85.4(3y) 陈建洲 2009 379 83.7(5y) Lin 2009 323 90.0(3y) 张瑜 2009 190 88.9(4y),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初步结果(3),作者 年份 例数 OS(%)肖巍魏 2010 570 83.3 (5y)SHU-ZHEN LAI 2010 512 75.9(5yDFS)苏胜发 2010 498 87.2(5yDSS)赵充 2010 419 83.3 (5y)潘建基 201
24、0 380 89.0 (3y)林少俊 2010 370 89.0 (3y)韩露 2010 305 89.1 (3y)FRANK C. S.WONG 2010 175 87.2 (3y),鼻咽癌IMRT与化疗同步联合应用,IMRT技术使用后远地转移有待解决 应用IMRT后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且生存质量有改善 鼻咽癌必竟以低分化鳞癌为主,远转机率高 应用IMRT技术后有可能增加患者对同步化、放疗的依从性,晚期鼻咽癌IMRT化疗结果,作者 例数 中位 年 局控 区域 无远转 总生 随访(月) 率% 控制率% 生存率% 存率%Lee等 87 31 4 97% 98% 66% 73%Kwong 33
25、 24 3 100% 92% 100% 100%Kam 64 29 3 92% 98% 79% 90%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2,53:12-22 Cancer 2004;101:1584-1593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60;1440-1450,74例鼻咽癌IMRT治疗结果,Suzanne L.Wolden等报告: 1998年起有74例先前未经治疗鼻咽癌用IMRT行根除性放疗(其中69例伴同步及辅助化疗无远转生存率),中位年龄:45岁;亚洲人占:72%;WHO III占:65% I期:6%;II期: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鼻咽癌 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