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 企业合并会计课件.ppt
《高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 企业合并会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 企业合并会计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企业合并会计,本章基本要求1、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掌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3、熟悉企业合并的购买法与权益集合法及适用范围; 4、了解企业合并的涵义、原因与方式,了解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 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一、企业合并的涵义与原因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业务合并也视同企业合并。 业务,是指企业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资产的组合,该组合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回报或是用于降低成本及带来其他经济利益,一般是具有投入、加工处理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支出或者所产生的收入,
2、但不构成独立法人资格的部分。比如,企业的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部等。,二、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控制股权或多数股权 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企业合并后能够通过所取得的股权等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并自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中获益。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兼并或吞并 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创立合并
3、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三、合并日或购买日的确定 企业应当在合并日或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合并日或购买日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转移给合并方或购买方的日期。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通常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一)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通过。 (二)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批准。 (三)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转移手续。 (四)合并方或购买方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
4、付剩余款项。 (五)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四、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如企业集团的母公司。 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1年以上(
5、含1年)。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购买法与权益集合法及 适用范围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基本方法 主要有三种: 1、购买法(Purchase Method):核算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或资产等方式完成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2、权益集合法(Pooling of Interest Method):又名权益结合法、联营法,是核算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通过权益性证券交换而完成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3、 新起点法(the
6、Fresh-start Method):假设合并后的企业是新成立的,对所有资产都按公允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购买法下,合并被当作是一项实际发生的交易(犹如购买一般的机器设备)。在收购方的账面上或收购方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上,被收购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都按购买日的公允市价而不是历史成本反映。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要确认一些资产项目的升值(这些升值项目要按各项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实际支付的购买成本与被收购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需确认为商誉并按期摊销或进行减值评估。 在权益集合法下,合并不是被当作双方企业之间的交易而是双方股东之间的交易,此时在收购方企业的账面上或合并会计
7、报表上,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都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不会出现资产项目的升值,也不会出现外购商誉。与购买法相比,按权益集合法编制合并报表可得到较小的资产总额和较大的合并报告收益。,新起点法把合并后的企业当作是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在这种方法下,不但需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在合并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价,还需要对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在合并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因为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很小,在三种方法中,这种方法能得到最大的合并资产总额和最小的合并报告收益。,主张采用购买法的理由: (1)绝大多数企业合并中可辨认的收购方获得了对另一家公司的资产的控制。因此,收购交易已发生因而应采用收购法。 (2)一项
8、企业合并是以对有关的各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讨价还价的正常交易的结果。 (3)企业合并总是以支付现金,其他资产,或负债进行购买而实现的。因而不可能以账面价值而只能以公允市价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4)购买法报告了交易的实质,因此坚持了资产购置传统的会计处理原则。 (5)权益集合法缺乏正确的概念基础。到目前为止,对该方法的定义都是不成功的。 (6)权益集合法使得管理界在年末安排企业合并和出售合并公司的资产获得“即时收益” 。,主张采用权益集合法的理由: (1)在进行股票交换的企业合并中,各股东团体将他们的资源、优秀管理人才和风险结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主体以便继续以前的业务和
9、继续获得收益流量。各成员股东团体共同分担风险是股权交换式企业合并的重要原因。通过权益集合,每一个团体继续维持以前投资的风险要素,与此同时,共同分担交换的风险和利益。 (2)权益集合法与历史成本会计和持续经营概念相一致。 (3)权益集合法很容易实施,而购买法则存在客观确定发行股票、收到资产和承担债务的现行价值的困难。 (4)购买法下只有被购公司进行了重新计价。这种同类资产(或负债)或按历史成本计价或按公允价值计价的做法是极不对称的。,二、各种合并方法的使用范围 1、购买法可以用来核算任何形式的合并交易,不管是新设合并还是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不管合并代价支付采用何种方式,购买都可以很好的胜任它们的
10、核算工作。 2、权益集合法将合并视为双方股东的交易,因此这种方法只能用于以换股方式完成或主要以这种方式完成的合并交易。当购买方以增发股份的方式去换取另一企业的所有股份或大部分的股份时,可以采用权益集合法进行核算。 3、新起点法将合并后的存续企业视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以公允价值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但是,一般只能用于新设合并的情形。,三种合并会计方法的适用范围 应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限制企业滥用权益集合法,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目前都已废止了权益集合法,只允许企业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同一控制下
11、的企业合并,在合并中不涉及自少数股东手中购买股权的情况下,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 1、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含原已确认的商誉)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2、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计量。 应当注意的是,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
12、发生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即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不影响合并当期利润表。 4、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的,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应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 并且,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以合并方的资本公积(或经调整后的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部分)为限,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调整,将被合并方在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二、
13、会计处理 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合并方在合并日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第三条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或者: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有
14、关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等) 有关负债类科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作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或者: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合并方一般应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合并
15、资产负债表 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并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发生的交易,应当作为内部交易进行抵销。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是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的,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应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将被合并方在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大于被合并方在合并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盈
16、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作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小于被合并方在合并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贷方余额为限,将被合并方在合并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作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例1、A、B公司分别为L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 A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自母公司L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
17、合并后B公司仍然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合并,A公司发行了45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假定A、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A、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A公司在合并日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0万 贷:股本 45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500万 A公司在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其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为18000万元(7500万+10500万),并假定其中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金额13500万元。 则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作调整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9000万 贷:盈余公积 3000万 未分配利润 6000万,(2)合并利
18、润表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利润表时,应包含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当期发生的交易,应当作为内部交易进行抵销处理。 合并方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下应单列“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 合并日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合并利润表的编制原则相同。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参与合并各方的内部交易等,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处理。,(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主要涉及如下两个问题: 1、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 合并方
19、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和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统一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确认。 2、合并差额的处理 合并方在确认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后,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以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
20、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例2、207年6月30日,T公司向F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18.5元)对F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F公司净资产。当日T公司、F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下表所示。,资产负债表(简表) 207年6月30日 单位:万元,续表,假定T公司和F公司为同一集体内两家全资子公司,合并前共同的母公司为N公司。该项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为N公司最终控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自20
21、7年6月30日开始,T公司能够对F公司净资产实施控制,该日即为合并日。 因合并后F公司失去其法人资格,T公司应确认合并中取得的F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假定T公司与F公司在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则T公司对该项合并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借:货币资金 900万 存货 510万 应收账款 4000万 长期股权投资 4300万 固定资产 6000万 无形资产 1000万 贷:短期借款 4500万 应付账款 600万 其他应付款(其他负债) 600万 股本 2000万 资本公积 9010万,(三)合并方为进行的企业合并发生的有关费用的处理 合并方为进行的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级财务会计 第四章 企业合并会计课件 高级 财务会计 第四 企业 合并 会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