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7章 狭义相对论课件.ppt
《大学物理第7章 狭义相对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第7章 狭义相对论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相对论 概述7-1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7-2 相对论的提出7-3 相对论效应7-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7-5 广义义相对论,1,概 述,19世纪末页,物理学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Maxwell方程;以及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正如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的文章中说到:,2,热辐射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为一埸革命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埸春雨,浇灌着两朵鲜花。,3,普朗克量子力学的诞生,相对论问世,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2、,微观领域,高速领域,4,爱因斯坦: Einstein现代时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5,相对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相对论时空观的建立是人们对物理现象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相对论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6,1、爱因斯坦建立起来的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局限于惯性参考系的时空理论,即只考虑物质、运动对时空的影响。,广义相对论 推广到一般参考系(加速参照系)和包括引力场在内的理论,此时时、空还受到物质分布的影响。,7,“宇,弥异所也”,“久,弥异时也”。 -墨子墨经,前句是:空间是不同地点的总称;后句:时间是不同时刻的总
3、称。 “弥” 普遍,即:空间源于物体的广延性,时间源于过程的持续性。,2、爱因斯坦之前关于时空问题的一般认识,我国古代对于时空的认识,牛顿的时空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战国的著作尸子,8,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时空概念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尤其是对时间概念的革新。初学者对相对论理解上发生的几乎所有困难,均是由于对新的时间概念不能充分理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说明我们看到的现象,或对事物的描述随观测角度而异。描述一个物理过程,也离不开参考系。这就是事物的“相对性”,面对事物的相对性,可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1)、只承认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4、否认还有其它可能性。如最初人们对球形大地的认识。中国古代 “天圆地方”,后来又产生出盖天说。,3、爱因斯坦的时空观,9,(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是非标准。这在哲学上属于“相对主义”的派别。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相对主义完全是两回事。,(3)、不变性:超越从个别角度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寻求不同参考系内各观测量之间的变换关系,以及变换过程中那些不变性。达到此境界,观察或描述问题的角度(参考系)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不变性”,即自然界中与观测者无关的客观规律。,相对论中的概念:相对性和不变性。,相对性:是指观测的相对性,对于一个给定的现象,由于观测者不同而不同。,E.P.维格纳
5、说:“爱因斯坦最大的贡献是指出了不变性。爱因斯坦所认识的不变性,就是自然定律到处都一样。”,10,现代物理学就是要超越自我认识上的局限性,把握物理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是这方面杰出的典范。,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受日常生活里形成的朴素“常识”的束缚,受狭隘经验的束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并非总能够实现,尤其不易由一个人亲自去实现。超越自己的认识和朴素常识的局限性,不能没有想象力。学习相对论,要有丰富的想象力。,11,想象两个人玩排球,甲击球给乙。乙看到球,是由于球发出的光到达乙的眼睛。令甲乙相距 ,光速为 。在甲即将击球之前,球暂时处于静止,球发出的光对地速度是 ,乙看到此情景
6、比实际时刻晚 。,甲,乙,在极短的冲击力下,球出手速度达到 ,由速度合成得球发出的光对地速度 为 ,乙看到球出手的时刻比实际时刻晚 。显然 ,就是说,乙先看到球出手,后看到甲即将击球。,会有人说,由于c 很大, 相差很小,观察不到说明不了问题,下面来看一个天文例子。,7-1 经典力学局限性,7.1.1 速度合成问题,12,7.1.1 速度合成问题-光速不变与伽利略变换的矛盾,1 光速c不符合伽利略速度变换2 电磁场方程组不服从伽利略变换,蟹状星云,金牛座上的“蟹状星云” 900多年前一次超新星爆发,欧洲南方天文台“庞然大物”望远镜拍摄的“蟹状星云”,13,1731年一英国人在南方夜空的金牛座上
7、发现了“蟹状星云”. 从膨胀速率(每年0.21/ ) 推算其膨胀开始的时刻应在1060年左右.,我国史籍里宋会要记载:“嘉佑元年(1056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超新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金牛座附近),昼见如太白(金星),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次超新星爆发从1054年至1056年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按伽里略变换的计算值:,l=5千光年,25年,矛盾,14,当时人们认为不是伽里略变换不对,而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不服从伽里略变换。当时的解释:超新星发出的光,其传播速度与爆发物的速度无关,只与传播介质的运动状态有关。这种介质称为“以太”。,
8、可将以太比喻为无处不在的大气,观察者乘坐着地球在茫茫以太海洋中漂泊,应该感到迎面吹来的以太风,如果在地面上让光线在平行和垂直于以太风的方向上传播,它们应有不同的速度。,1887年迈克耳逊、莫雷一起完成了这样一种实验。但结果是否定的。测不到想象中的“以太风”对光速的影响。,15,光 源,M1 镜,M2镜,半反半透镜,观察屏,7.1.3、迈克耳逊-莫雷的实验分析,16,干涉条纹,M1,M2,迈克耳逊 莫雷实验,假设: “以太”相对太阳静止,17,迈克耳逊 莫雷实验的零结果,预计干涉条纹移动,迈克耳逊 莫雷实验,假设: “以太”相对太阳静止,18,迈克耳逊-莫雷的实验分析,(1)使干涉仪的2臂沿着地
9、球轨道运动速度u方向。地球相对以太速度为u,从G1 到 M2 光束的速度为v=c-u ;从 M2 到 G1 光束的速度为v=c+u 。 故光从 G1 点经 M2 返回的时间为t1,19,(2) 设光束从G1经 M1反射回G1共需时间为t2,对上式整理得,光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根据经典相对速度公式,20,则光束(1)与(2)的时间差为,如果把整个装置转动90,即使光束(2)与u平行,光束的时间差为,(3)干涉仪转动前后,光通过两臂时间差的改变量为:,考虑 u/c 是小量,利用近似公式,21,(4)那么转动过程中条纹移动数,迈克耳逊与莫雷在1887年的实验中,使臂长L=11m,所用光波长=5.91
10、0-7m,如果取u=3.0104ms(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预期N0.37条。这就是说,原来是干涉亮纹的地方,现在基本上是干涉暗纹,完全可以观察出来,但多次反复实验都观察不到条纹的移动。实验观测值小于0.01条。,22,有一部分人不相信实验的真实性,继续改进实验设备做实验。而且春天做了夏天做,秋天做了冬天做;平地做了高山做实验精度越来越高,能做实验的人越来越多,乃至几乎每个大学都能做,但结果仍然一样,地球上的光速与地球速度无关。,洛仑兹等人提出,可能是地球拖着“以太”一道运动,但是这一想法又被天文上的“光行差实验”所否定。“光行差实验”否定地球拖着“以太”运动。,还有不少解释.但总有矛盾的
11、地方。这样一来物理学面临着一场危机,对于经典物理的大厦,人们想扶起东墙却倒了西墙,想扶起西墙却倒了东墙。,23,爱因斯坦则抛弃以太(即否定绝对静止参考系的存在),并深刻审察了“同时性”概念的物理学根据,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人们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仍抱着牛顿的时空观不放。抱着伽利略坐标变换不放。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能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就能在大量的实验事实面前创建新的理论。,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前, 洛伦兹已经提出了“洛伦兹坐标变换”, 彭加勒提出了绝对运动在原则上观察不到, 他们已经走到了相对论的大门口, 只是由于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牛顿绝对时
12、空观的束缚, 才没有敲开相对论的大门。,24,7.2.1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到1900年,任何实验都没观察到以太的存在,因此,爱因斯坦认为以太根本就不存在,电磁场不是在媒质中传播的状态,而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在任何惯性系,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不过伽里略变换与旧的时空观必须抛弃。爱因斯坦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1、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或者说所有惯性系都是平权的,在它们之中所有物理规律都一样。把力学相对性原理进行了推广。,2、光速不变原理:所有惯性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光速沿各方向都等于c,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
13、关。,7-2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25,故只要在S系中有,任何惯性系中牛顿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从牛顿力学来看,任何惯性系都是平等的(没有那个惯性系更为优越)。这就是力学相对性原理。,则在S系也一定有,成立,成立,力学相对性原理说明, 无法用力学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所在惯性系相对于另一惯性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还是相对静止。,力学相对性原理,26,2、 光速不变与伽利略变换 与伽利略的速度叠加原理针锋相对,3、 观念上的变革,牛顿力学,与参考系无关,狭义相对论力学,长度、时间、质量与参考系有关(相对性),1、 Einstein 的相对性理论是Newton理论的发展。,讨论:,27,10 伽里略坐标(
14、时空)变换,由 SS系有,由 SS系有,一、伽里略变换,7.2.2 洛伦兹变化,时间标度长度标度 绝对质量的测量,28,SS系,SS系,因为t=t/,故对伽里略时、空变换,两边可同时求导,20 伽里略速度(时空)变换,速度与参考系有关(相对的),29,加速度对伽里略变换不变,因两参考系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30,(一)、洛仑兹变换式的推导,重合,两个参考系中相应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有,二、洛仑兹变换,31,(1)时空是均匀的,因此惯性系间的时空变换应该 是线性的。,(2)新变换在低速下应能退化成伽利略变换。,设 的 变换为:,根据Einstein相对性原理:,的 变换为:,32,原点重合时,从原
15、点发出一个光脉冲,其空间坐标为:,对 系:,对 系:,由光速不变原理:,33,34,(二)洛仑兹时空(坐标)变换关系,正变换,35,由SS 系,由SS系,其中,洛仑兹坐标变换式,36,说明:,1、 L变换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数学表达式。,(各个惯性系中的时间、空间量度的基准必须一致)。,2、 L变换说明了,时空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时、空不再分离,而是统一的整体,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在相对论的时、空观中,不存在空无一物的时、空点。在统一四维时空中的一个时、空点对应着一个具体的事件。,3、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为真空中的光速度 c 。,37,4、 L变换是比G变换更具普遍意义的变换。,当uC
16、时,当uc时,L变换确实回到G变换。 L变换符合相对性原理,所有惯性系平权。,38,(三)、洛仑兹速度变换,39,由洛仑兹时空坐标变换式知,同理,40,逆变换 由 SS系,正变换由 SS系,与G变换不同处,在L变换中,x方向的运动对y,z方向的运动有影响,而G变换中不存在这个问题。,洛仑兹速度变换式,41,一维洛仑兹速度变换式,42,例1:设想一飞船以0.80c 的速度在地球上空飞行, 如果这时从飞船上沿速度方向发射一物体,物体 相对飞船速度为0.90c 。问:从地面上看,物体速度多大?,43,解:选飞船参考系为S系,地面参考系为S系,44,从上例知,从地面上看,物体速度:,洛仑兹速度变换表明
17、:两个小于光速的速度合成小于光速;两个速度中有一个等于光速,或两个速度都等于光速,合成速度等于光速.。这样,普遍结论是:通过速度变换,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也就是说,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45,7.3.1 同时的相对性,“同时”的定义(异地对钟),这就是用光前进的路程来测量时间,而这样定义的理由就是 光速不变,这样的定义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光速相对于所有惯性系中的观测者以不变的速率传播,其惊 人的结果是:时间一定是相对的。,设A、B两处发生两个事件,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发出两光信号,若在A、B的中心点同时收到两光信号,则A、B两事件是同时发生的。,7.3 相对论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第7章 狭义相对论课件 大学物理 狭义相对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