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ppt课件.ppt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辛继湘 教授,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2、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小学生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
2、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第二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第三阶段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小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小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发展,(三)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小五到小六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3、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一些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哈特尔(SHarter,1982)要求儿童在认知能力、社会能力、运动能力、普通的自我价值四个方面评价自己的能力。结果发现:小学三年级儿童已能在喜欢或不喜欢项目上认识自己;儿童对其不同领域的能力作出重要区别,因此其自我评价依赖于情境;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与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相一致。,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4、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增高。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小学生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4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自尊心。自我体验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其发生和发展是不同步的。,2、小学生的社会认知,儿童在社会性认
5、知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小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儿童对他人的认识首先是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儿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往往受情境因素的人格品质的影响。在小学时期,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观点,并进行评判。儿童的友谊概念表现了儿童对社会关系认识的一个特点。儿童对权威关系的认识则更多反映了儿童对成
6、人儿童关系的认识特点。,小学生的社会性交往,父母儿童关系首先,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一方面,儿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其次,在小学时期,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再次,在小学期间,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也减少了。除此之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小学生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
7、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生的友谊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6、7岁的儿童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伙伴;911岁的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朋友关系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塞尔曼(Selman)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小学生的同伴团体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之为“帮团时
8、期”在学前期,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同伴团体。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同伴团体往往是非正式的,通常是由儿童自发形成的,同伴交往缺乏正式的规则,团体成员经常变换。从中高年级起,同伴团体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同伴团体的压力日益显著,开始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生的集体主要是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和集体生活,他们还没有形成集体的意识一年级下学期时,儿童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二年级的小学生已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名成员,能逐步把集体的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二年级时,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能
9、力较强的儿童成为班上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师生关系根据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的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教师的期望罗森塔尔实验教师对学生有高期望时,他们就表现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言语、教学材料、赞扬与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的期望和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控制程度也影响教师的期望。,小学生的择友标准:1、直接接触关系;2、接受关系;3、敬慕关系;4、其他关系。,(四)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