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与环境管理ppt课件.pptx
《绿色施工与环境管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与环境管理ppt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色施工理念与要点,2018年6月5日,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同时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到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对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领域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但一直以来我们通常只重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的可持续技术应用,而对项目的施工阶段却重视不够。事实上工程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建筑垃圾产生量多等特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年消耗的水泥和钢材分别占世界消耗总量的55%和25%,建筑
2、施工噪声则占综合城市噪声源的8%以上,噪音污染引起的环境事件中,施工噪音占比51%,施工粉尘也占到了城区粉尘排放总量的22%。,1.1 绿色施工概论,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9月颁发的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的施工活动 ; 另外,对绿色施工,也有这样的定义:“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内涵大概包括如
3、下四个方面含义:一是: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二是: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三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四是:基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设计产品(即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促使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两个阶段的重点: 绿色施工是建筑
4、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评价框架图,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全面应用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在国际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富勒所提出的“少费而多用”原则,也即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合宜的设计和利用,用逐渐减少的资源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需要。20世纪80
5、年代,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施工企业开始逐步实施绿色施工(亦称清洁施工、可持续施工),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我国总结“绿色施工”概念,而且同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理念近似的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多,如:可持续施工、信息化施工以及精益建造等。,1.2 绿色施工进展,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三阶段,2004 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2007 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007 颁布绿色施工导则对建筑施工中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环境保护
6、(简称“四节一保”)。,2009 全国开始绿色施工工程试点。2010 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为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了依据。2011 增设了绿色施工类科技示范工程,从理论研究走向工程实践。,2014 发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为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实施提供了标准和依据。,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可持续施工,信息化施工,精益建造,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1.3、绿色施工过程,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能源的消耗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设计阶段:设计耗能,指建筑在计划及实施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2)施工阶段:施工生产耗能,包括建筑使用的各种材料和设
7、备的生产、加工、搬运等,以及施工全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3)使用阶段:使用能耗,建筑使用过程中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饮食、家用电器、热水供应等日常使用及建筑物日常维修管理所耗费的能源;(4)报废阶段:解体及回收能耗,指建筑寿命结束拆除所耗费的能源及回收节能(负耗能)。官方文件对绿色建筑定义的要点之一是强调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即:绿色思想(四节一环保)应包含在选址、勘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拆除、降解等建筑生命的各个阶段。,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建筑施工生产周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其对自然形态的影响却往往是突发性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集中的。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生产阶段耗
8、能可以占到建筑全寿命周期耗能的23%,在低能耗建筑中甚至高达40%60%,因此绿色施工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定义对比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相互密切关联,但又不是严格包属的关系,目前绿色建筑能产生评价结果,绿色施工仅是写明要点,得不出评价结果,没有评价等级。,第一部分,绿色施工基本理论,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场地、机具、材料、后勤设施等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等。要求全社会(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绿色施工
9、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第二部分,绿色施工总体框架,2.1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1 绿色施工管理,1、组织管理建
10、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2、规划管理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
11、,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4、评价管理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第三部分,
12、绿色施工要点,5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1、扬尘控制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
13、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
14、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2、噪音与振动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15、-90)的规定。施工阶段噪声限值昼间(6:0022:00)75分贝;夜间(22:00次日6:00)55分贝; 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项目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段,且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关规定。需要夜间施工时办理夜施证,合法化施工手续,出具告民通知书,协调周围居民谅解,减少投诉。,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3、光污染控制合理编制施工作业计划,需照明工序尽量避免在晚22:00 至次日6:00 之间施工。尽
16、量选择功率较低的照明设备;照明灯加设灯罩, 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照射方向背离居民。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或者设置固定的加工棚,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夜间施工加班,尽量集中某个区域,该区域设置围挡,防止光照影响周边环境;塔吊等高处的镝灯安装时控开关,夜间不施工时自动关闭;,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4、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
17、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第三部分,绿色施工要点,3.2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雨水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的排水排污系统必需确保雨污分流,污水统一进入市政污水管道进行集中处理,严禁将非雨水种类的其他水体排入雨水管网。雨水应尽量加以收集并循环利用。项目部应合理平面布置有组排水管道、管沟等,确保排入市政管网的雨水未被化学品和油品污染,且无固体废弃物污染。施工污水管理:项目四周设置临时排水设施,临时堆放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施工 环境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