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13章 《浮士德》课件.ppt
《外国文学第13章 《浮士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第13章 《浮士德》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浮士德,约翰沃尔夫冈 歌德( ,),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思想家,德国古典文学与民族文学的杰出代表。出生于法兰克福,父亲曾任律师和宫廷顾问。年,歌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年因病辍学。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乡从事律师工作,其间结识“狂飙突进”运动领袖赫尔德等,并逐渐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1,年,受邀到魏玛公国主管政务;年,游历意大利,后返回魏玛。其后,歌德转向“古典”主义,年与席勒订交,共同开创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晚年的歌德在隐居生活中度过,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年月日,歌德病逝。,2,一、精彩点评 他个人创作的唯一伟大之处在于,
2、在他的创作中,最属个人的东西同来自较普遍的各种运动的并成为他的本质的组成部分的一切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因为最重大的精神现象都成为他的经历,所以这些精神现象可以同他独特的命运相结合并且活动与震撼。这样,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莎士比亚以后最伟大的诗浮士德。(威廉狄尔泰,:)与莎士比亚戏剧、但丁的神曲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样,浮士德是另一部世俗圣典,一部野心勃勃的巨著。(哈罗德布鲁姆,:),3,二、评论文章文学的哲学节选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浮士德更是对德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美国学者古斯塔夫缪勒在文学的哲学一书的相关章节中,正是从这个角度,对浮士德的哲理内涵及风格作了分析。哲理内涵
3、及风格作为一个整体,浮士德完美地体现了歌德的思想理论:它是一种通过对立或冲突的有机生长,一种循环式的进化和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形式则多种多样。,4,第一幕在天堂,两个打赌者对应着结局和救赎。善与恶的对立成为悲剧的背景极点。开始时促使浮士德从自然真实走向道德真实并为格雷琴悲剧作了准备的与魔法有关的数幕,则对应了促使浮士德从思想领域重新返回到实际的现世事务中来的海伦悲剧之后的与魔法有关的数幕。作为第一部中心的格雷琴悲剧则对应着作为第二部中心的海伦悲剧;浪漫的瓦普及斯之夜,远离格雷琴之路,则对应着古典的瓦普及斯之夜,远离海伦之路。第一部的结尾,绝对的主观和孤独,则对应着第二部的开端,浮士德社会
4、经验的完全外在化和客观。,5,第一部作为一个整体将一种内在的感情反映于外,第二部作为一个整体则将世界驱向主体,因而后者就成了普遍形式和现实思想的一员,并在一切生命所爱的社会中达到顶点。第一部的诗体是音乐的、直感的、温暖而充满活力的;第二部的诗体是幻觉的、饱和的、简洁的、柔和的、明晰的,甚至流动在永远变化着的标准和节奏之中。但这种作为直觉的生命有机进程的美虽然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却仍然遗留下最重要的问题没有回答。浮士德的哲理内涵是什么?它的世界观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理解上帝、浮士德和靡非斯特之间的关系。,6,“天堂里的序幕”是从上帝的优越地位来看世界大剧场的。天使们就像第二部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士德 外国文学第13章 浮士德课件 外国文学 13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