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油脂ppt课件.ppt
《食品化学:油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化学:油脂ppt课件.ppt(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概述油脂的结构与组成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在储藏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油脂的质量评价油脂加工化学油脂中的功能性成分油脂代用品,第四章 油脂,第一节 概述,存在于生物体中或食品中微溶于水,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99是酰基甘油,一、油脂的分类,1、按物理状态(常温)分: 脂肪 油2、按化学结构分: 简单脂质; 复合脂质; 衍生脂质。,3、按来源分: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油脂。,4、按不饱和程度分: 干性油:碘值130,如桐油、亚麻籽油、红花油等; 半干性油:100碘值130,如棉籽油、大豆油等; 不干性油:碘值100,如花生油、菜子油、蓖麻油等。5、按构成的脂肪酸分: 单纯
2、甘油酯, 混合甘油酯。,二、油脂的功能,1、生命功能:能量贮存形式;2、营养功能:必需脂肪酸、热量、脂溶性维生素;3、风味功能:风味、塑性油脂、传热介质。,第二节 油脂的结构与组成,一、脂肪酸的结构和命名,(一)脂肪酸的结构 1、饱和(saturated) 脂肪酸(fatty acid) 主要是长链(碳数14)、直链、具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 但在乳脂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短链脂肪酸。,2、不饱和(unsaturated) 脂肪酸 常含有一个或多个烯丙基结构(非共轭双键),多为顺式。 在加工和贮藏中,油脂的部分双键会转变为反式并出现共轭双键,这种形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无营养。,(二)脂肪酸的命名,
3、1、系统命名法: 含有羧基和双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羧基端开始编号,并标出不饱和键的位置: CH3(CH2)7CH=CH(CH2)7COOH 9-十八碳一烯酸(油酸),2、数字命名法 n : m (n为碳原子数, m为双键数) 如 18 : 1 18:19(甲基端开始编号)3、俗名或普通名 如花生油(20 : 0),棕榈酸(16:0)4、英文缩写 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三)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植物油脂的脂肪酸主要是16和18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含量大于10%为主要脂肪酸);动物油脂的不同碳链脂肪酸则分布较广(422个碳原子),但以16和18个碳原子为主。,
4、二、油脂的结构和命名,(一)油脂的结构:主要是甘油与脂肪酸生成的三酯,即三酰基甘油。,Sn-1,Sn-2,Sn-3,(二)三酰基甘油的命名(Sn命名法),此法规定甘油的写法: 碳原子编号自上而下为13,C2的羟基写在左边。则三酰甘油的命名为:1、数字命名: Sn-18:0-18:0-18:02、英文缩写: Sn-StStSt,3、中文命名: Sn-甘油-1-硬脂酸酯-2-硬脂酸酯-3-硬脂酸酯 1-硬脂酸酯-2-硬脂酸酯-3-硬脂酸酯- Sn-甘油,C1位和C3位称为位,C2位称为位。,第三节 油脂的物理性质,一、气味和色泽,纯洁的脂肪是无色无味。天然油脂黄绿色是由脂溶性色素引起的。多数油脂无
5、挥发性,油脂的气味是由非脂成分引起的。 芝麻油的香气:乙酰吡嗪, 椰子油的香气:壬基甲酮, 菜油受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黑芥子苷。,乙酰吡嗪,壬基甲酮,黑芥子苷,葡萄糖基,二、油脂的晶体特性,(一)油脂的晶型同质多晶现象:同一种物质具有不同固体形态的现象。固态油脂具有同质多晶现象。,天然油脂一般都存在3-4种晶型。熔点增加的顺序依次为: 玻璃质固体(亚型或型),型,型和型。其中型,型和型为真正的晶体。,型 熔点最低,密度最小,不稳定,为正六方堆积型。和型 熔点高,密度大,稳定性好。 型为正交排列; 型为三斜型排列。,经X衍射发现: 型的脂肪酸侧链无序排列型和型脂肪酸侧链有序排列 特别是型油脂的脂
6、肪酸侧链均朝一个 方向倾斜。,三酰甘油 Sn-1、Sn-3位 与Sn-2位上的脂肪酸方向相反,在晶格中三酰甘油分子排列成椅式。在晶格中,脂肪酸以两种方式排列: 一种是两倍碳链长(DCL),-2型 一种是三倍碳链长(TCL),-3型,(二)影响油脂晶型的因素,1、油脂分子的结构:单纯酰基甘油酯型结晶,-2型, DCL排列。混合酰基甘油酯型结晶,-3型,TCL排列。,2、油脂的来源: 不同来源的油脂形成晶型的倾向不同。 易结晶为型的脂肪有: 大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橄榄油、玉米油、可可脂和猪油。 易结晶为型的脂肪有: 棉子油、棕榈油、菜籽油、乳脂、牛脂及改性猪油。,3、油脂的加工工艺:熔融状态的油
7、脂冷却时的温度和速度将对油脂的晶型产生显著的影响。油脂(熔融状态) 型 融化 型 融化,逐渐冷却,缓慢加热,逐渐冷却,缓慢加热,逐渐冷却,型,实际应用的例子:,巧克力:表面光滑,35以下不变软,入口内时容易熔化,无油腻感。 可可脂: 晶体熔点为35左右。 加工中要求严格的条件, 形成稳定的晶型、 不使晶体颗粒过分粗大。,在油脂加工中,期望通过这种精制过程得到尽可能多的稳定晶型,这种方法称为调温。,可可脂,55,全部熔化,缓慢冷却,29,加热,33,缓慢冷却,29,加热,33,型结晶,三、油脂的热性质,1、熔点 一般的化合物,熔点=凝固点。 具有粘滞性的同质多晶体,凝固点熔点。 油脂的凝固点比其
8、熔点低1 5。,油脂中熔点: 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高,熔点越高。反式结构的熔点高于顺式结构,共轭双键比非共轭双键熔点高。天然油脂的熔点一般为一范围,油脂一般为混合物,并有同质多晶现象。一般油脂的熔点 37 ,消化率达96%,熔点高于37 越多,越不易消化。,2、沸点一般在180200之间。油脂的沸点: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一酯游离脂肪酸。沸点随脂肪酸碳链增长而增高。,3、烟点、闪点、着火点 衡量油脂在接触空气加热时的热稳定性。 烟点:在不通风的情况下观察到试样发烟时的温度,一般为240; 闪点: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但不能维持燃烧的温度,一般为340; 着火点:
9、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并能维持燃烧不少于5秒的温度,一般为370。未精炼的油脂, 特别是游离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 烟点、闪点和着火点都大大下降。,四、熔融特性,1、熔化单纯甘油酯熔化得到的热焓曲线。,脂肪在熔化时体积膨胀,在同质多晶型转变时体积收缩,比体积的改变(膨胀度)对温度作图得到膨胀曲线。存在几种不同熔点的组分,熔化的温度范围很广,得下图所示的膨胀熔化曲线。,固体在X点开始熔化, Y点全部变为液体,b点是上的任何一点其对应温度为t。,在该温度下,固液比为ab/bc(又称固体脂肪指数,SFI),2、油脂的塑性,油脂的塑性: 在一定外力下,表观固体脂肪具有的抗变形的能力。油脂的塑性取决于:
10、(1)脂肪的晶型 (2)SFI (3)熔化温度范围,(1)脂肪的晶型 型时,可塑性最强,因为型在结晶时将大量小空气泡引入产品,赋予产品较好的塑性; 型结晶所含的气泡少且大,塑性较差。(2)SFI 固液比适当时,塑性最好; 固体脂过多,则过硬,塑性不好; 液体油过多,则过软,塑性不好。(3)熔化温度范围 从熔化开始到熔化结束之间温差越大,脂肪的塑性越大。,塑性油脂有良好的涂抹性(涂抹黄油等)和可塑性(用于蛋糕的裱花),用于焙烤食品中,具有起酥作用。在饼干、糕点、面包生产中专用的塑性油脂称为起酥油,具有在40不变软,在低温下不变硬、不易氧化的特性。,五、油脂的液晶态,(一)油脂的液晶态在固态时,脂
11、类分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高度有序的结构,在液态时,脂类分子处于几乎完全无序的状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相,这种相称为介晶相或液晶态。,形成液晶态的原因是: 油脂加热至最终熔点到达前,烃区域先熔 化(即它转变成类似液态的无序状态), 极性区不熔化, 形成液晶态。 因为极性基团之间存在的一些较强的氢键, 烃链之间仅存在着相当弱的范德华作用力。,有水存在时,在烃区域熔点以上的温度时,三酰甘油烃链转变成无序态,而水穿透至有序的极性基团之间。在脂类水体系中,液晶结构主要有3种: 层状液晶、六方液晶和立方液晶。,层状液晶结构类似生物双层膜,一层水被夹在两层排列有序的脂类分子层中间
12、。层状液晶在加热时具有转变成六方形或立方形的介晶相的倾向。,六方液晶结构中脂类以六方形排列成柱状。在六方形结构中,非极性基团朝着六方柱内,极性基团朝外,水处在六方柱之间的空间中。在六方形结构中,水被包裹在六方柱内部,油的极性端包围着水,非极性的烃区朝外。,六方形液晶水稀释,形成球状胶囊,六方形液晶不可能用水稀释的。立方液晶脂类分子组成的棒状体搭建成三维晶格,水围绕在晶格之间。,六、油脂的乳化及乳化剂,油、水本互不相溶,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形成介稳定的乳浊液。其中一相以直径0.150m的小滴分散在另一相中,前者被称为内相或分散相,后者被称为外相或连续相。乳浊液分为水包油型(O/W,水为连续相
13、)和油包水型(W/O,油为连续相)。牛乳是典型的O/W型乳浊液,而奶油为W/O型乳浊液。,(一)乳浊液的失稳机制乳浊液是热力学的不稳定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分层,絮凝,甚至聚结,主要因为:1、重力作用导致分层;2、分散相液滴表面静电荷不足导致絮凝;3、两相间界面破裂导致聚结。,(二)乳化剂的乳化作用1、增大分散相之间的静电斥力2、增大连续相的黏度或生成有弹性的厚膜3、减小两相间的界面张力4、微小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5、形成液晶相,(三)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可根据衡量乳化性能的指标亲水亲脂平衡(HLB)性质选择。HLB值可以表示乳化剂的亲水亲脂能力,具有代数加和性。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可通过计算得
14、到。通常混合乳化剂比具有相同HLB值的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四)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1、甘油酯及其衍生物2、蔗糖脂肪酸酯3、山梨酸酐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4、丙二醇脂肪酸酯5、大豆磷脂,第四节 油脂在储藏加工过程 中的化学变化,脂解氧化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辐照,一、油脂水解,油脂在有水存在下,在加热、酸、碱及脂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游离脂肪酸。,+ H2O, 3RCOOH,动物油脂应该尽快熬炼,因高温熬炼可使脂酶失活,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大多数植物油脂在收获时油脂已发生明显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在精炼时需要加碱中和。,在油炸过程中,食品中含有大量水分、温度较高,脂解成为较为重要的反应
15、。油炸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引起油脂发烟点降低,油脂品质变劣,风味变差。游离脂肪酸比甘油酯对氧化更为敏感。,乳脂水解产生一些短链脂肪酸,产生酸败味。在有些食品的加工中,轻度水解是有利的,如巧克力、干酪及酸奶的生成。,二、 油脂氧化,油脂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期间,空气中的氧气、光照、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苦涩味和一些有毒的化合物的现象,油脂的氧化(酸败)。,油脂,氢过氧化物,分解,聚合,小分子化合物,有毒物质,油脂氧化的初级产物氢过氧化物;其形成途径有自动氧化、光敏氧化和酶促氧化。氢过氧化物不稳定,易进一步发生分解和聚合。,1、油脂自动氧化的机理油脂自动氧化活化的含烯底物(
16、如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生的游离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3个阶段。,(一)自动氧化,(1)链引发(2)链传递(3)链终止,RH,引发剂,R + H ,R + O2 ROO ,ROO + RH ROOH + R ,R + R RR,R + ROO ROOR,ROO + ROO ROOR + O2,2、氢过氧化物的形成,(1)油酸酯,(2)亚油酸酯,(3)亚麻酸酯,3、单重态氧的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主要途径为自动氧化,阐明氢过氧化物的形成和分解的链反应;但很难解释开始进行反应时所必需的起始自由基的形成。活性单线态氧(1O2)可引发油脂的光氧化变质。,一对自旋平行的电子,自旋大小为
17、+1或-1一个自旋电子如为1/2,则与它自旋相同的为1/2,自旋相反的为 1/2 s为总自旋,电子的总角动量为2 s1。单线(重)态氧2 s12( 1/2 1/2 )1=1三线(重)态氧2 s12( 1/2 1/2 )1=3,(二)光敏氧化,光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线态氧直接发生氧化反应。食品中存在的天然色素,叶绿素、血红蛋白是光敏化剂,受到光照后可将基态氧(3O2)转变为激发态氧(1O2)。,单线态氧具有极强的亲电性,以极快的速度与脂类分子中具有高电子密度的部位(双键)发生结合,形成六元环过渡态,双键位移形成反式构型的氢过氧化物。生成的氢过氧化物种类数为2双键数。,激发态氧(1O2)的能量高
18、,反应活性大,光敏氧化反应的速度比自动氧化反应速度约快1500倍。光氧化反应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再裂解,引发自动氧化历程的游离基链反应。,(三)酶促氧化,酶促氧化:脂肪在酶参与下所发生的氧化反应。脂肪氧合酶(Lox)专一性地作用具有1,4-顺,顺-戊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1,4-戊二烯的中心亚甲基处脱氢形成游离基,异构化使双键位置转移,转变成反式构型,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氢过氧化物。,酮型酸败在某些微生物繁殖时产生的一系列酶,如脱氢酶、脱羧酶、水合酶的作用下,在饱和脂肪酸的-和-碳位之间发生氧化反应,最终产物酮酸和甲基酮,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CoA SH,H2O,硫激酶,脱氢酶,2H,
19、H2O,水合酶,脱氢酶,2H, H2O,+ CoA SH,脱羧酶, CO2 + CoA SH,酮酸,甲基酮,(四)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及聚合,氢过氧化物不稳定,可裂解产生许多分解产物。氢过氧化物在氧氧键处均裂,产生烷氧游离基和羟基游离基:,+ OH,烷氧游离基在与氧相连的碳原子两侧发生碳碳断裂,生成醛、酸、醇、酮、烃等化合物。,+ R2COOH,+ R1 ,R3O ,+ R3OH,R4H,+ R4 ,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哈喇味,导致油脂酸败。小分子化合物进一步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或多聚体。,3C5H11CHO,(五)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1、油脂的脂肪酸组
20、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比饱和脂肪酸快,花生四烯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40:20:10:1,顺式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比反式脂肪酸快,共轭脂肪酸比非共轭脂肪酸快,游离的脂肪酸比结合的脂肪酸快。在室温下,当不饱和脂肪酸产生明显的氧化酸败时,饱和脂肪酸保持不变,高温下,饱和脂肪酸产生显著的氧化,其氧化速率随温度而定。,2、温度: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在21-63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6,氧化速度加快1倍。3、氧气:有限供氧的条件下,氧化速度与氧气浓度呈正比,在无限供氧的条件下,氧化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4、水分:5、表面积: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与油脂氧化速度成正比。,6、助氧化剂:过渡金属:Cu、Fe
21、、Mn、Co等,可以促进氢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脂肪酸中活性亚甲基的C-H键断裂,使氧分子活化。助氧化顺序:PbCuSnZnFeAlAg。,7、光和射线:光、紫外线和射线都能加速氧化;8、抗氧化剂:即能延缓和减慢油脂氧化速率的物质。,(六)过氧化脂质的危害,油脂自动氧化是自由基链反应,自由基的高反应活性,可导致机体损伤、细胞破坏、人体衰老;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脂质,能导致食品的外观、质地和营养质量变劣,甚至会产生致突变的物质。,1、过氧化脂质几乎能与食品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使食品品质降低2、氢过氧化物几乎可与人体内所有分子或细胞反应,破坏DNA和细胞结构3、脂质在常温及高温下氧化均产生有害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化学 油脂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3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