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docx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省锡中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 必修1 必修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测试要点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具体测试内容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1、读下图“三大类岩石循环示意图”,回答:(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名称:A B C (2)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3)从_到形成各种_,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测试要点2: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具体测试内容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1观察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是一张皱褶的示意图,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B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背斜和向斜,图中A处是背斜
2、, B处是向斜C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D在地貌上,背斜一般发育为山岭,但不少背斜由于顶部受到强烈的张力,常被外力侵蚀为谷地。2观察右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张断层示意图,主要是岩层受到强大张力和压力后断裂位移而形成的。B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为主,则其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了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C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泰山、喜马拉雅山D有断层发育而成的山体称为断块山,它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具体测试内容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下图所示的
3、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B CD ( )4、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5、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成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测试要点3: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测试内容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具体测试内容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A表示 辐射,(2)B表示 辐射,它是大气 、 的热源。(3)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是 (填字母),它表示 。大气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
4、为大气吸收B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C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4)运用: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 是 ( )A晴天地面辐射作用强 B晴天夜晚地面辐射作用弱C晴天大气的散射作用微弱 D晴天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微弱具体测试内容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大气的运动方向(2)比较四位置的气压高低,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形式。(4)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在下图 中画出大气的运动方向 测试要点4: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具体测试内容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
5、移动规律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气压带的名称 。A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在其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点是 。(2)请在图上风带内画出风向(3)由于 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移,冬季 移。具体测试内容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4、读右图,回答相关问题(1)请在甲乙两图上标出东亚地区的风向。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的是 ,理由是 。(图中阴影部分为高压中心)(2)东亚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具体测试内容3: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读上图,回答AB(1)图中A所示的气候是 ,分布规律是 ,它的形成原因 。特点:
6、夏季受 控制,气流 , ;冬季受 控制, 。(2)图中B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是全年受 控制,终年 ;气温年变化 ,冬不冷夏不热。测试要点5: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具体测试内容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6、读下图,回答:(1)根据图示判断:甲为 锋,乙为 锋。图中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2)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 (甲、乙)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另外我国夏季的 也与该系统有关。(3)当图示中甲图所示系统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具体测试内容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7、下列四种天气系统中,能促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环境 中的 物质 能量 交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