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课件.ppt
《园林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一、环境的基本概念自然环境生境人工环境二、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一)生态因子的分类1非生物因子(1)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2)土壤因子土壤的物理性质, (3)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2生物因子(1)植物因子植物之间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2)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3)微生物因子3、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等。,二、生态因子的分布特征(一)垂直变化 有些生态因子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2、而变化 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二) 水平变化(三)时间变化和周期变化,第二节 生态因子的作用原理与规律,一、基本原理(一)最小因子律最小限制因子率是德国化学家J.Liebig(李比希)在1840年提出的 。“水桶原理”,(二)耐性定律亦称为谢尔福德(V.E. 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生物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受性范围。 ( 1 )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2 )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 3 )同一
3、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4 )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5 )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三)限制因子理论(1)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2)限制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3)任何一个因子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二、作用规律,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生态因子的直接、间接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第三节 非生物因子对园林植物的作用,一、光照对园林植物的
4、作用1.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饱和点 当光强度到达某一数值时,光合速度不再加快,干物质的积累也趋于停止,即出现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强度就称为光饱和点. 所谓光补偿点 是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的光照强度. C4植物 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的植物。如玉米、甘蔗等。 C3植物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则称为三碳植物.CAM植物 荒漠肉质植物。又称景天酸代谢植物(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lsnt)。包括景天科和仙人掌属等一类荒漠肉质植物。他们的特殊代谢方式首先
5、在景天科植物种得以发现,故称之。这类植物夜间开启气孔用PEP羧化酶捕集CO2,贮存起来;白天关闭气孔,依靠贮备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特别适应干旱气候条件。他们是荒漠地带的重要植物品种,经人工栽培后也是园林绿化中有观赏价值的品种。,(1)阳性植物阳性植物喜强光,不耐蔽荫,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最大的观赏价值。如果光照不足,则枝条纤细,叶片黄瘦,花小而不艳,香味不浓,开花不良或不能开花。阳性植物包括大部分观花、观果类植物和少数观叶植物,如一串红、茉莉、扶桑、石榴、柑橘、月季、棕榈、橡皮树、银杏、紫薇等。(2)阴性植物阴性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高山阴坡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课件 园林 生态学 园林植物 生态 因子 关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