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ocx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慈云实验中学高二生物选科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3次作业)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选题(2分)(1)1.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是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的标志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A B C D2.在哪一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A1978 B1982 C2005 D2010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
2、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事物结构A. 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4、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A.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6. (2003年江苏卷)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
3、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7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毒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8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 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2)9.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A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循环再生 C废物资源化 D生物相互依存10.发生在湖泊和水塘的“水华”
4、是因为()A水体富营养化所致 B重金属污染所致 C有害农业污染所致 D工业废水污染所致1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12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药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科学研究价值 D潜在使用价值13.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 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
5、小的种群14.下列属于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的价值是()工业原料 科学研究 美学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药用价值 野生生物数量,太多不利于生态平衡A. B. C. D.1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16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17.某个生态系统中,因为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池塘中首先减少
6、的物质是()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18.都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A.人畜粪尿、脂肪 B.农药、纤维素 C.人畜粪尿、蛋白质 D.塑料、农药19、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A. 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B. 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C. 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D.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20人们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始材料,应该( ) A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二、多选题(3分)21(2001年上海卷)下列关
7、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第二部分:非选题 22阅读下列三个事例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 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事例三:一种原产日
8、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和 开发利用。(3)事例三说明:由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2324题为第四章到第五章)23(8分)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1)写出该生态系统最简单食物链:_。(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的是在图中的哪一点?_; 繁殖速度在AB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生态环境 保护 第一节 人口增长 影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