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构建方案.docx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构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构建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建构方案J 跨越时空界限突破传统教研方式的瓶颈J 构建信息生态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构建方案 网络教研中心 网络课程中心 教育资源中心中教育星(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11月目 录一、方案整体规划与设计理念11.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整体规划12.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设计理念33.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建设目标5二、方案功能设计的着眼点61.采用“以人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62.资源层面:采用“教研驱动”的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63.课程层面:打造区域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最佳环境;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制作、展示、交流的舞台64.协作教研层面:突破区域限制,形
2、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75.学校基地建设:构建学校教学教研的网上根据地76.学科基地建设:方便同学段学科教师交流,学科教学教研的主要场地7三、方案对教师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71.方案对教师个体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72.方案对教师团队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83.方案对学校团队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94.方案对区域团队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10四、方案功能模块介绍111.教师工作室:全面整合教学教研业务,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器!112.教师协作组:互动、交流、共享,教师协作研修共同体!133.学校教研中心:研究、指导、服务,校本教研的根据地!154.学科网站群:建用并举、教研合一的交互式学科资源建设应用环境!
3、165.区域教研中心:人人、天天、点点,教研无极限!176.本地资源中心:教研驱动,创建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新模式!187.精品资源中心(独立系统):全面有效地管理区域精品教育资源!198.网络课程中心(独立系统):网课制作、展示、交流、评比的舞台!229.网络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为区域集备插翅添翼!2410.教研视频系统:课堂实录点播,网络听课评课的支持平台!2511.系统管理特色功能简介26五、方案特色介绍261.功能优势262.技术优势27- 27 -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建构方案一、方案整体规划与设计理念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的发展,我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逐渐从工具观、
4、环境观,过渡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在信息生态观的指导下,构建区域教育信息生态环境强调将人的网络(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物质环境的网络以及实践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教研活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1.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整体规划本方案立足于构建一个生态化的区域资源、教学、教研环境,能够为区域内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协作交流、资源建设、专业发展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促进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整体结构如下图所
5、示: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整体结构1)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生态圈”教育信息生态环境中,从教师个体到教师群体,从学校到区域,形成了多层次的“生态圈”(用户团队),平台为各层次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源、工具、环境的支持和服务。 个人业务空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信息细胞教师个人业务空间为广大教师进行学习、教学、教研、资源建设提供方便的、个性化的服务,集成与教师个人业务相关的一系列的功能,这里不仅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生成性资源的源泉。教师可自主地创建个性化的栏目、选择合作伙伴、书写教研文章、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成果,还可发布到教师协作组或者共享给其他教师,所有的教学教研成果还可通过内容集成、交
6、流评选,成为学校、学科、区域特色资源的组成部分。 教师团队组织: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协同信息组织l 自由团队:教师、学生间可自由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团队,如按学科、年级、主题、兴趣等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组。组内成员可共享组内资源,可非常方便地开展研讨交流,包括组织教研活动、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评写教育叙事等,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积淀与展示组内研究成果。l 学校团队:同校教师组成学校教师联盟,能够为校内各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评价提供决策的基础管理数据,更利于本校各项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积淀本校优质资源。l 学科团队:同学科教师可组成学科教师联盟,突显学科的教学特色,加速学科教师
7、间的协作交流,促进学科教学教研更好更快地发展。l 区域团队:区域团队是由若干学校团队形成的更大规模的协作群落,能够集成和涵盖各级团队教研活动的精华,全面展示区域网络教学教研的优秀成果。区域教研团队可从宏观的角度对各学校团队进行指导与引领,各学校团队可互联互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突破“本校”、“本区域”的局限,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目标。2) 教育信息生态系的自生长机制在生态圈内部,教师个人业务空间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信息细胞”,教师团队组织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协同信息组织”。这些“细胞”与“组织”的活跃程度对系统的自生长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方便地利用个
8、人业务空间进行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系统就能够有效地捕获和沉淀信息;而协作空间组织好后,整个系统的自组织部分就更加灵活了,信息就会逐层聚类并流动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良性循环、动态增长,最后形成教师个人空间(自组织的基本信息细胞) 协作组(自组织的协同信息组织) 学校团队(干预性的协同信息组织) 区域团队(干预性的整体信息组织)的信息聚合机制,如下图所示:系统生长机制与日常工作关系在生态圈外部,区域教育资源中心为区域教育信息生态环境提供了基本的“养分”,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活动,还可方便地对资源进行编辑和修改,并将其上传回学校资源中心,形成学校的特色资源库。教师还可利用资源制作网络
9、课程,并将其上传发布,在整个区域内展示自己课程制作成果,从而汇聚形成与本地课程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网络课程中心。形成课程展示中心后,教师们会针对网课资源进行讨论交流,区域内各学校会组织展开优秀资源、优秀教师的评比评选活动,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域资源建设。因此,区域教育生态环境还应提供区域网络教研中心,从而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信息生态环境。通过教研中心的各种评比评选活动,不断去粗取精,筛选出的精品资源经分类整理后再补充到区域资源中心,为更多的用户服务,从而形成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循环进行、不断深入的有机整体,形成区
10、域教育信息生态环境的良性演化机制。2.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设计理念1) 一个宗旨:从资源环境、课程环境、协作教研环境三个层面为区域教学教研业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在资源环境层面,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积淀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在课程环境层面,打造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同时提供精品网络课程制作工具,搭建各级教师网课展示交流的舞台;在协作教研环境层面,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网络,搭建跨学科、跨地区、多角度的协作研修平台。实施基于网络教研平台的区域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编织出一张突破时空的教研网,形成“人人、天天、点点”都可网络教研的生动局面 开展
11、跨校区的学科资源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参与本地化教材资源体系建设 2) 两种机制:提供协作交流机制与知识管理机制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提供了协作交流机制以及知识管理机制。通过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组织协调、社会支持的协作交流机制,能够形成协同教研的良好环境;通过知识管理机制,能够全面展现一线教师蕴藏在教学、教研实践中的教学经验、智慧等隐性知识。 协作交流机制l 同伴合作l 专业引领l 组织协调l 社会支持 知识管理机制引入知识管理机制,汇聚区域众多教师多年积累的教研经验和心得,将蕴藏在教学实践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见的教育教学能量! 通过参与各种教师协作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区域内各校教师可自由进行协作
12、交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一课题、项目。教师还可将日常的教学心得、日常反思活动等记录下来,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3) 三个立足点:立足于以教师为本、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主要包括以下途径:教师个体自我反思、研修团队的同伴互助、专家梯队的专业引领、学生家长社会支持以及企业社区合作与交流等。网络教研平台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服务;立足于同伴互助,提供针对教师团队的协作式学习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为梯队专家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3. 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的建设目标本方案立足于构建一个生态化的区域资
13、源、教学、教研环境,为区域内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协作交流、资源建设、专业发展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l 为教师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交流评比、成果展示等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 l 通过跨越时空的交流,使教研工作打破地域限制,推进教研民主、共享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 l 通过平台汇聚众多教师多年积累的教研经验和心得,全方位展示区域教研成果,尽显区域教研实力。l 教育局统一规划管理,为各学科教师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保障教学教研资源系统化再生,形成与本
14、地课程完全配套、实现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特色资源平台。l 促进教师日常教学教研活动同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使得资源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最终形成区域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的有机整体。二、方案功能设计的着眼点1. 采用“以人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l “以软件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传统城域网上提供了各类业务系统,教师将自己的资源、网课分别上传到资源库系统、网络课程系统,各类资源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中,而自己却“什么也没留下”。l “以人为本”的软件应用模式: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为每位教师提供个人业务空间,这里集成了与他相关的各种功能模块。他的各类教学反思文章、特色资源、集体备课成果、参与的各种教研活动都保存在
15、个人空间中,形成自己的宝贵积淀。其他教师只要进入到个人空间就能了解到他的各种教学教研成果,了解到他的专业成长轨迹,从而体现“软件为人服务”这一核心理念。2. 资源层面:采用“教研驱动”的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 采用“教研驱动”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与业务指导的优势,将资源建设、使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资源应用与共享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l 借助传统教研组织的力量,将资源建设、使用与教师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各种活动带动教师参与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为资源的动态生成创建常态途径,使得资源建设成为有源之水。l 提供强大的
16、统一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有效地管理教师在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同时构建教师个人、协作组、学校、区域多级资源中心。l 提供精品资源、课程、优秀教师的评比评选机制,筛选出的各类精品资源经分类整理后还可补充到精品资源中心,使资源流动起来,最终形成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的有机整体。3. 课程层面:打造区域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最佳环境;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制作、展示、交流的舞台l 打造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凝聚集体智慧。l 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l 构建网络课程教学中心。l 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4. 协作教研层面:突破区域限制,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交流
17、网络形成教师个人工作室教师协作组学校团队区域团队多层次的用户团队。个人工作室以教师个人的影响力形成的信息网络,以学科、年级协作组形成的学科领域信息网络,以有了共同课题、共同研究方向的群组形成的信息网络,这三个网络形成了独特的信息交换网络,纵横交织,而形成教研的生态发展系统,各自发展却又互相影响,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实现教研的均衡发展。通过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组织协调、社会支持的协作交流机制,形成协同教研的良好环境,全面展现一线教师蕴藏在教学、教研实践中的教学经验、智慧等隐性知识。5. 学校基地建设:构建学校教学教研的网上根据地 以校为单位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可与本校教师组织衔接,更利于各项教研活动
18、的组织和管理。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为区域内每所学校提供校级门户网站,构建各校校本研修的网上根据地,学校管理者可发布校内新闻公告,一线教师可及时参与本校各类教研活动,搭建起校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带动本校教师共同成长,同时还能够积淀本校优质教育资源。6. 学科基地建设:方便同学段学科教师交流,学科教学教研的主要场地 相同学段学科的老师在一起教研是教学研究的最好方式,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提供了学科网站群模块,这是以服务该学科教师研修为宗旨的工作平台,是学科教研的主要场地,将各学科的文章、资源、教师的工作室、协作组集中起来,突显学科的教学特色,加速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教研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
19、、方案对教师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1. 方案对教师个体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生态化教学教研环境为教师开辟一个集学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提供教师研修的各种服务和工具,让网络教研真正与教师日常工作融合在一起。工作室是生成性资源的源泉,教师可以自主地创建个性化的栏目、选择合作伙伴、书写教研文章、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展示教研成果,还可发布到教师协作组或者共享给其他教师。教师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年青教师可随时向区域名师、学科带头人请教,教师还可订阅站内或站外的各类的文章、资源、讨论话题。系统提供灵活的定制功能,个性化界面、功能、插件可自由选择。这既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
20、器。1) 教研员可引领的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举例 组织专题在线研讨活动,及时汇总研讨成果,形成研讨报告在网上交流; 围绕本学科教研撰写文章,推荐优秀文章在网上发布; 交流听课实录及点评; 交流与教学同步的单元教学案例和评析意见; 交流教研会议精神的综述或简报; 发布学科教研工作的专题总结; 提供单元或模块的评价方式和阶段测试题目; 提供典型的教师教学计划、总结和反思; 在网上发布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对学校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复; 积极倡导教学问题的互动研讨,不断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2) 教师可在个人工作室中发布的教学教研内容举例 个人学期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 学校学科性或综合性
21、校本教研互动信息,参与教研室、学校定期的网络教研主题的讨论; 网上热点、难点问题讨论; 论文、案例等评比项目的网上评价; 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的讨论; 教师学习资源:教案、案例评价、课堂实录、专家点评、优秀论文、学术报告等; 同步教学资源及评析意见; 教学评价方式建议及测试题目; 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性意见; 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问题的回复; 学科区域内外教研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与传达; 各类教研、培训活动的综述或简报; 参与教研室的学科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推荐给其他教师的优秀论文和精美文章。2. 方案对教师团队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教师协作组是由几位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交流和共享空间。教师间可自由组合成不同
22、类型的团队,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组:既可以学科划组,也可以年级、课题、兴趣划组。教师可以创建、管理自己的教师协作组,还可以加入教研协作组、家校交流协作组等各种形式的协作团队中,参与到各种教研协作团队中,扩展视野。教师在协作组中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实现组内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具体包括发布备课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评写教育叙事等,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积淀与展示组内研究成果。教师协作组中集成短信等通讯功能,协作组成员之间可在聊天室、论坛自由讨论交流,研讨记录可方便查阅。 建构名师群引领下的教师协作组,既可以让校内、区域内各名师走在一起,又可以吸引或邀请
23、校外名师加盟,它能凝聚强大团队力量,实现对教师个体的有效帮助。以协作组的方式建设学科教研主页、精品网络课程,让优秀的教研员成为相关协作组的组长,成为区域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建立网上互动交流专业引领团队:团队由教育专家、行政领导、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职责是点评教师文章、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课例研讨、主持专题研讨、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积淀与展示组内研究成果等。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学科协作组教学问题专题互动交流,由协作组组长、教研组长、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引导开展整体研讨,支持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3. 方案对学校团队教学教研业务的支持以校为单位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教学 教研 环境 构建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