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报告1.docx
《环境评价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评价报告1.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由来11.2 编制依据11.2.1 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11.2.2 环评有关技术规定31.2.3 与本规划有关的资料及文件31.2.4 建设项目有关资料41.3 编制目的及原则41.3.1 编制目的41.3.2 编制原则51.4 评价的目的和原则61.4.1 评价的目的61.4.2 评价的原则61.5 评价的范围7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71.6.1 评价的内容71.6.2 评价的重点81.7 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81.7.1 环境质量标准8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1.8 评价技术路线15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172.1 自然
2、环境概况172.1.1 河流、水系172.1.2 地形、地貌182.1.3 地质、地震192.1.4 水文地质212.1.5 气候、气象232.2 社会环境概况23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232.2.2 社会环境242.2.3 交通运输262.2.4 土地利用现状27第三章 建设项目概况293.1 基本情况293.2 建设内容293.3 产品质量指标及原料理化性质293.4 总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293.5 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293.6 公用工程293.6.1 给水293.6.2 排水293.6.3 供电、通讯及报警293.6.4 供热303.6.5 储运313.7 主要生产设备31第四
3、章 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324.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324.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34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365.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365.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365.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375.4 施工期间噪声影响分析375.5 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385.6 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分析38第六章 清洁生产分析396.1 清洁生产概述396.2 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406.3 清洁生产的措施406.3.1 实施产品绿色设计406.3.2 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406.3.3 实施材料优化管理41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427.1 环境风险预测结果427.2 风险管理447.2.1
4、风险防范措施447.2.2 应急预案457.2.3 应急系统组织45第八章 总量控制478.1 总量控制因子478.2 总量控制建议47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489.1 三废及噪声治理措施489.1.1 废气489.1.2 废水489.1.3 废渣509.1.4 噪声509.2 环保投资估算50第十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5110.1 概述5110.2 环境保护费用51第十一章 公众参与5211.1 公众调查的目的与作用5211.2 公众调查概况5211.3 公众参与统计5211.4 公众参与要求和建议55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分析5612.1 环境管理5612.2 环境
5、监测计划56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5713.1 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5713.2 总结论5757第一章 大总论1.1 项目由来为促进工业园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于2003年下发布了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对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此规范指引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化工项目建设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清楚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对今后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对区域建设以及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为了完善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环境管理,实现开发区的可
6、持续发展,按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区域环境评价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 第120号);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通知(水保2004387号);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保20043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年8月22日);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4号,200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函19985号,1998年1月12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务院2005年12月2日);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10月);关于发布实施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3年12月2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
8、水资源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5月31号);自治区2012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12年7月16)。1.2.2 环评有关技术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HJ/T1252003);规划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1.2.3 与本规划有关的资料及文件新疆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奎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奎屯市人民政府);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城区总体规划(2000年2020年);奎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5年);关于同意设立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的批复(新政函2006128号);奎屯市统计年鉴(2011,奎屯市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独山子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独山子区环境保护局
10、,2005.11);奎屯市环境保护规划(奎屯市环境保护局,2005);关于对奎屯环境功能区划技术报告的批复(奎屯市环境保护局,2002);新疆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总体规划(2007年1月);新疆奎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新疆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总体规划(2007年1月);浅层地震方法工作报告书;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供水初步规划方案(2007年3月);关于对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供水初步规划方案的批复(新水规计200734号);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报告(2006年8月)。1.2.4 建设项目有关资料本
11、项目为一催化裂解制乙烯厂设计一座C4综合利用分厂,采用来自新疆独山子石化100万吨乙烯装置的C4,先进行丁二烯的抽提,然后将剩余的混合C4烯烃进行催化裂解制丙烯和乙烯。1.3 编制目的及原则1.3.1 编制目的本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化工拟建设项目的建设行为,其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以强化环境管理,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项目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以下目的:(1)从宏观角度对本项目的选址、规模、性质等进行论证,分析其利弊,扬长避短或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对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2)为
12、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调整或筛选提供依据;(3)了解区域的环境状况及化工建设项目对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进行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规划,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4)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作为化工新建项目的审批依据和区域内工程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减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兼顾区域宏观特,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指导性。1.3.2 编制原则(1)同一性原则化工拟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纳入到区域环境评价中,与区域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一致。(2)整体性原则化工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区域开发规划中拟进行的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评估,并且追溯到所有
13、产生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各个部门、工段、车间,并且还须全面评估拟规划进入区域内各建设项目的开发行为以及各开发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以整体的观点认识、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提出各种缓解措施和协调开发与环保的对策,提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区域开发的各种影响集中控制的对策与措施。(3)综合性原则评价工作不仅要考虑社会和经济环境,还要考虑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因此,在评价分析中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以期得到全面正确的评价结论。(4)实用性原则在制定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对策方面,应该是技术上可行合理、效果上可靠,能为建设部门所采纳。(5)战略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从战略层次,评价区域开发
14、规划拟进行的活动与其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区域拟进行的活动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并按总量控制的限制提出建设项目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和削减方案。(6)可持续性原则化工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通过对区域开发规划拟进行的活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帮助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确保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1.4评价的目的和原则1.4.1 评价的目的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评价拟规划石化工业园方案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提出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而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4.2 评价的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
15、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保护措施充分融入到规划中。(3)整体性原则: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行业政策、发展规划、环保要求及已经实施的相关规划,从整体上评价拟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情况(4)公众参与原则: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规划项目区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5)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6)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使评价
16、结论具有可操作性。1.5 评价的范围评价范围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按不同环境要素及其规划建设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本项目厂区、周边地域以及与建设活动直接联系的区域。(2)建设活动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域等重要区域必须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并应保持环境功能区的完整性。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石化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规划区外展8km空气环境规划区外展5km及奎屯市城区规划区(32km2)和独山子区城区规划区地表水奎屯河、泉沟水库及大石化污水库地下水规划区
17、域及奎屯市城区范围,重点关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地下水水质情况声环境规划区区域外扩100m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1.6.1 评价的内容根据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周围环境特点,确定本次评价内容为:(1)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2)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环境资源(水、大气)承载力分析。(
18、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的影响。(6)针对规划方案的影响情况,给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7)开展公众参与。(8)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9)从环保角度对规划的合理性做出结论性意见。1.6.2 评价的重点本次评价工作重点确定为:(1)规划分析;(2)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及大气环境容量;(4)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5)风险评价及风险防范措施。1.7 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1.7.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规定。非甲烷总烃参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19、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即4.0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详如表1-2所示。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mg/m3)备注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0.240.120.08TSP0.300.20PM100.150.10H2S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NH30.20HCl0.05C2H43.00前苏联标准甲苯0.6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非甲烷总烃4.0参照GB 162971996(2) 地表水环境
20、奎屯河和泉沟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如表1-3所示。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污染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锌总磷III类标准695641.00.2(湖、库0.05)污染物氟化物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铜硫化物III类标准1.01.00.05201.00.2(3) 地下水环境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见表1-4。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
21、cument.-4 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单位:mg/L污染物pH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III类标准6.58.53.02500.20.02污染物总硬度挥发酚类氰化物六价铬硝酸盐氮III类标准4500.0020.050.0520(4) 土壤环境质量本规划主要为石化工业园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主要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中的三级质量标准,其中多氯联苯的评价标准采用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当中的标准值50mg/kg,氰化物、挥发酚的评价标准参照荷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关标准值如表1-5所示。表Error! No text of sp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评价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