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件提纲.docx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件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件提纲.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电子教案总论环境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环境艺术(Envir
2、onmental art)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环境艺术综合设计(Environmental Art Design)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
3、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基本观点1、以满足人和人类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的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追求满足人类各类活动需要,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2、加强环境的整体观。现代环境设计的立意、构思、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景”与“情”的统一,环境包括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
4、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许多方面,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但是不应局限于视觉环境,对声、光等物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它们相互之间有许多前因后果,或相互制约和提示的因素存在。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3、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现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又一个基本观点,是在创造环境中高度重视科学性,高度重视艺术性,及其相互的结合。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的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必须充分重视
5、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环境的设施设备。现代环境综合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并已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和绘图。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总之,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
6、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平衡和综合。第1章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概论1.1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发展背景我国环境艺术作为学科和行业,是自1985年起步的。1985年,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中青年建筑师座谈会。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性质,在会上引起广泛的重视,与会的建筑师重温了华沙宣言(1981年第1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主题为建筑人环境),会后,撰文探讨有关环境艺术问题。1987年,中国美术报专门召开了以环境艺术为主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开始筹建中国环境艺术学会。1988年,环境艺术丛刊创刊号问世。1989年,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筹)等举办中国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评选,在海内外引起
7、很大反响。1992年10月8日,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成立。该会宗旨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美学、造型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界人士携起手来,为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创造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保障人类健康永续发展而努力。1995年元月,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19841994)评选结果公布。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空前地加速加大。城市建设、住宅区的建设速度与规模也是空前的。城市广场、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宅开始加强环境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1.1 社会环境与
8、环境设计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所以也有人把社会环境称为文化-社会环境。从宏观整体看,城市景观与环境,总是能全面反映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着时代的印记,但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需要强调自觉地在设计中体现时代精神,主动地考虑满足当代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1.1.2 人类文明与环境设
9、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设计这一最古老的人类创造活动起源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可以这样说,设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产物。“文明”的最初概念是指人类在物质、精神和社会结构方面所达到的进步状态。这里的进步状态也是最初意义上的进步。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有着特定标志,诸如礼仪、宗教、文字系统、城邑国家、制造工具等等是“文明”的标志;“人类文明起源以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长为前提,是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社会形态的整体转变”。自古以来所有人类生产活动和奋斗,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生
10、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设计活动是由原始人类在与自然奋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行为,经不断发展、演变、充实、积累成为一门学科。但是,无论是原始人简单的设计打磨,还是现代人复杂的设计创新都仍然是为了同一目标-提高人类生存质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人类社会的所有层面都离不开设计活动,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一门跨越科技与艺术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1.1.3 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地域性是指在环境设计中吸收民族的、民俗的以及不同地区形成的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种种文化因素。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专属性、具体性并因为地域的不同形成较强的可识别性。越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11、就越具有世界性,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条件特点、地域文化、自然条件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才使整个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中国南方建筑的乖巧细致,海派建筑的兼收并蓄,还有少数民族的各具特色住宅,以及由这些地域特点形成的各种文化,都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中,在生活居住、旅游休息和文化娱乐等类型的环境里,都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味,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并不能简单地只从形式、符号来理解,而是广
12、义地涉及规划思想 , 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特征,甚至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和观点。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为东京奥运会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竞技馆,尽管是一座采用悬索结构的现代体育馆,但从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的整体效果,确实可说它既具时代精神,又有日本建筑风格的某些内在特征;阿联酋沙加的国际机场,同样的,也既是现代的,又凝聚着伊斯兰建筑的特征,它不是某些符号的简单搬用,而是体现这一建筑和室内环境既具时代感、又尊重历史文脉的整体风格。1.2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相关理念1.2.1 视觉艺术艺术并不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人们感觉的产物。视觉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视觉艺术的概念“在于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
13、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说过
14、:“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
15、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1.2.2 文化遗产在浩瀚的人类文明宝库中,有着已知与未知的大批文化遗产。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该公约将对人类的整体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名录在1978年第一次公布,一共有12项,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754项,数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6、。世界遗产在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当中,遗产的项目也在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类型。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类别: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这样
17、,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蛾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路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有机进
18、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胜
19、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1.2.3 相关设计专业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专业内容的边缘性、综合性、设计方法的规划性、融通性,决定了它与相关设计专业不可分离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专业 、风景园林专业及造型艺术专业等。1.3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实施的内容1.3.1 总体控制的设计内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总体控制的设计内容,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大地景观、城市建筑,以及城市雕塑、建筑小品等,目的是环境场所总体空间视觉形象的优化,属于规划
20、理念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体现,是协调各类专业设计。1、总体控制对象与要素所谓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总体控制对象分为自然环境要素与人类环境要素两大类别。前者是设计的基础要素,后者是设计的主体要素。(1)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和植物等。地形的不同,形成的景观差异就较大,平地形成的景观一般较缓,而坡地形成的景观则起伏较大,故较丰富。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条件相差较大,气候条件的不同,同时会影响城市的许多设施和生活习惯,如建筑形式,用水标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往往形成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北方的桦树,南方的榕树等,还有一些城市选特定的植物作为市花、
21、市树。(2)人工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的主体包括建筑,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等。现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创造环境。2、宏观控制的内容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宏观控制的内容包括:空间形体控制、比例尺度控制、光照色彩控制、材料肌理控制等内容。空间形体是由空间限定要素组成的界面围合而成,包括实体的界面与被围合的虚空。在环境设计的层面,界面由建筑组构,虚空则是连续建筑之间的街道、广场、绿地。空间形体控制,在于相对有限视觉范围内单个实体与相邻群体之间的统一和对比。比例尺度是空间形态存在的一个重要界定特征,和谐的比例与尺度是环境
22、艺术综合设计的必要条件,环境设计实际上是空间尺度、比例、布局的设计与空间渲染问题,了解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与合理设计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设计出的空间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和不,.在环境空间中,应该遵循空间的比例与尺度的控制,空间界面的处理控制。光照与色彩是空间造型最终得以在人的视觉中显现的重要要素。应当根据特定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光照与色彩的适度选择,总体原则是整体的和谐。材料肌理是材料通过人类视觉或触觉作用表现出的物质形式,形态丰富多样同的材料肌理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诸如瓷器光滑细腻;织物柔软舒适;玻璃光洁;石材坚硬;木材质朴温馨等等。因此在环境设计中根据设计意向选择不同的材
23、料肌理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3、微观控制的内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微观控制的内容包括:建筑界面控制、植物品种控制、公共设施控制等。建筑界面是建筑的物质组成,构成了建筑空间的边界,也反映了建筑形态的一切表征特点。作为建筑界面的微观控制,应当在建筑设计开始就融入环境概念,使其能够发挥与环境相配的视觉效果。植物品种控制,应尽力维护植物栽种的天然形态与生态特征,尽可能兼顾观赏效果与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1.3.2 选项控制的设计内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协调关系的本质设计内容,决定其选项控制的多元设计内容。作为设计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全面广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选项控制。1、城市空间设计系统城市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艺术 综合 设计 课件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