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沟通—准备赢得一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与沟通—准备赢得一切.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评书的作者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做过大学教授,到美国后创办了第一份华文报纸,创办了国际集团公司。准备赢得一切不仅是对罗文精神的形象阐释,同时也可看做是作者对个人成功经历的另一种表述。上帝把奖励发给谁?读周绪庚先生准备赢得一切目前的图书市场上,有关职场志、企业管理的书藉可谓汗牛充栋,每一个有志于了解现代企业发展,学习一些职场实际经验提升自己的人,都渴望从书藉里获得“真经”。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逛书店时都有相似的经历难免要在名目繁多、眼花缭乱的书堆面前举棋不定。从类似基业常青、从优秀到卓越这样的重头“经典”,到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再到各类发奋励志、鼓吹成功的小册子,图书市场良莠
2、不齐、菁芜杂陈。想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又怎一个“难”字了得?而在这方面,周续庚先生所著的准备赢得一切,是一本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对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都颇有教益和启发性的好书。“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将来主人/必定是我们”这是一首鼓舞青少年理想主义的歌曲,于上个世纪5、60年代广为传唱。如今我们来读准备赢得一切,便知道这世界已经沧海桑田了。然而,“准备”二字并没有因为这世界的变迁而失却了它的重要性!诚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说:“本书第一次将准备这个概念上升到管理理念的高度。以此为视角,着重探讨准备与效率的问题,即员工和管理者如何通过准备成为一个高效的执行者”。如果成功是上帝对某类人的奖励
3、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分析出太多成功的条件,诸如勤勉、敬业,诸如机遇、偶然性等等,但是在这本书的框架里,没有什么因素能比“准备”更为根本更为核心的了。谁配得到上帝的奖励?毫无疑问,只有那些准备好了的人。著名的致加西亚的信早已是职场上尽人皆知的必读宝典,“罗文精神”这是现代企业的绝对精神“美国总统麦金利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大多数的阐释者和读者都领会了其中关于“执行”的涵义:不问任何愚蠢的、带有先决条件的问题,不打折扣、不推三阻四,而是坚定地去推进执行。可是在准备赢得一切中细读这个故事,读者就会发现,本书作者对“罗文精神”的讲述与强调同阿尔伯特哈伯德并不
4、完全相同。在准备赢得一切这本书里,“准备”并不是对局部条件的强调,也不是对某种盲目盲从的绝对精神的倡导。套用一句大家经常说的话:它不是在技术层面上做文章,而是对一种精神的提炼。这种精神当然需要很多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做保证,但是从“准备”到推进实施,获得成功的奖励最终必然要诉诸人的素质与信念。而这也正是包括职场员工在内的所有人成功的先决条件。当然,“准备”并不必然导致成功。在逻辑上说,“准备”只是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我相信,一定有太多做好了准备的人没有获得他们向往的成功,他们以自己默默无闻、艰苦卓绝的努力给那些极少数成功的人做了坚实的分母;同样的道理也让我坚信,那些极少数成功的分子,没有
5、一个不是做好了毕生的准备去等待和迎接机会的垂青。假如进入一座殿堂的必要条件是穿好西服打上领带,而这座殿堂什么时候开门却没有人能够预知。那么你所能做的是什么呢?你只能按照要求穿戴整齐守候在门口。可以想象,有太多的人因为穿戴不够整齐不被充许入内,更经常的情形是,在你守候了大半辈子觉得辛苦觉得拘束觉得沉闷时,难免会脱下西装解开领带放松那么一会儿,可就在这时,大门突然开启让你一下子措手不及举止失当,你就因此痛失良机。这里的教训是:对于一个追求成功渴望成功并且有可能成功的人来说,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了不再需准备的时候!你要切记,人的一生都在“准备”之中。与基业常青、从优秀到卓越这样的企业管理经典相比,准备
6、赢得一切只是一本“小书”,然而,它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却是前者不能覆盖与替代的。在我有限的企业管理书籍阅读经验里,基业常青堪称是最好的几本书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基业常青是写给老板们看的书。它从里到外都高悬着高级管理者的视角和立场。而准备赢得一切可以看作是写给普通员工的书,它朴素而亲切,生动而透彻,在你通向职场成功的道上帝并不是一个随时济困扶穷的老好人,他有一幅严厉得近乎残酷的心肠,他的奖励只发给那些用一生做准备的从不懈怠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福民今年流行的成功秘诀:“准备”就能赢评准备赢得一切数年前,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轰动一时,成为商海职场热门图书,一时洛阳
7、纸贵。现在,准备赢得一切这本书出版,可以预见肯定会成为职场受欢迎的读物。谁都知道“准备”重要,中国传统这方面的古训俗语就多得很,诸如“磨刀不误砍柴工”,“卧薪尝胆”,“枕戈待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类,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准备,甚至要早早做好准备。现代的教诲则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仓促上马,没有不败的。这些都属于老生常谈,人们早已耳熟能详。问题就在于,真正要听进去,而且又知道怎么做的,怎么去做准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这个世界上就都是成功人士了。这本书不只是讲道理准备如何重要,而且同时在教你怎么准备。这本书是对罗文精神的生动阐释。罗文的故事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在美西战争期间,一个士兵接
8、过美国总统的信,在不可想象的情形下,把信送到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手中。罗文能做到这一点,正在于他平时善于做好准备。这个故事经由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篇题为致加西亚的信的小文章中讲述而传遍全球。无数的企业管理者认为,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得要的启示。甚至军事院校也把这篇文章编成教材,政界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现总统布什,在1998年读过小册子后赞叹道:“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现在,作者周续庚先生也是运用罗文的精神作为他的思想的启示,写作这本书,对现代企业和职场的奋斗竞争,提出了最有针对性的方案。作者周续庚显然是有资格来谈的这个问题,这个曾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才子,现在是美中国
9、际集团公司的领导人。长期从事美中之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工作,被誉为从事美中交流的民间大使。周续庚显然不只是有很好的文笔,更重要的商海职场磨炼,使他对现代企业精神有深刻而精湛的理解,他紧紧扣住现代企业强烈的竞争关系来论述“准备”问题。有准备就能在现代企业和人事竞争中赢得一切,无准备就必输无疑。不管是对现代企业,还是对于进入职场的员工来说,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时代正如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的那样:不是比谁做成功的事情更多,而是比谁犯的差错更少。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些阐述都极富有启示录。这本书不是以论述方式讲大道理,也不都是警句格言,而是非常生动的案例分析。现在时髦而受欢迎的M
10、BA教学都是案例分析,与其花费几万元或几十万元读一个速成的MBA班,不如花十几块钱买这本书看看,肯定是又生动又是有收获。作者选择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都是国际大公司,如微软、IBM、麦当劳、克莱斯勒、诺基亚、爱立信、韩国三星、王安电脑等,也有中国人熟悉的本土公司,如联想、TCL、巨人、秦池等等。作者的分析具体生动,引人入胜,把深刻的道理融入那些实战事例。都认为微软的比尔盖茨是IT行业的天才人物,但殊不知他是经过耐心的准备才步入个人计算机行业,到今天为止,盖茨时常说,一个公司要垮下去,只需要一八个月。依然是枕戈待旦,时刻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诺基亚在2000年3月飞利浦芯片公司遭遇火灾的情形下,能胜
11、过爱立信,就是于诺基亚做好精心准备,把工作做在前面。相反,爱立信则在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形下失去了市场份额,终至于败北。韩国三星原来不过是二三流的公司,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但三星会长李健熙提出了“学习”与“准备”的发展策略,三星才成就为一流的受人尊敬的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三星在中国的手机研发和销售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手机行当,日本所有手机产商几乎无法与三星相提并论。中国本土最成功的“准备”案例是“联想”,联想之所以能在2004年成功收购IBM的个人PC业务,就在于联想长期励精图治,有精心而长远的准备。相形之下,不少国内本土企业,就缺乏良好的“准备”精神,随波逐流,投机取巧,好大喜功,不自量力,结果遭遇
12、失败,这些教训值得记取。这本书当然不只是分析大公司的案例,其中更多是针对个人的,谈的是企业,但对应的都是个人。那些关于个人“准备”的故事,尤其感人。事实上,这本书讲都是个人的准备,因为公司的准备最终都要通过个人来执行和实现。在企业的“准备”中,需要每个人随时做好准备。对于每个人来说,时刻准备好,才能为企业的竞争做出有效的贡献。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还是个人之间的机会把握,都需要每个人始终做好准备,始终保持准备精神。这本书显然不只是适用于商海职场中的人士,所有的行业,所有的职业的人,教师、学生、公务员、演艺人员、老板和员工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当然,这本书在具体的案例的分析中,已经非常具体地告诉人们如
13、何做好准备。不只是懂得准备的重要性,同时要做到有效的准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准备,特别是有智慧的准备。正如书里面写到的那样:成为卓越的员工并不困难,就是每天多准备一点,做得扎扎实实,用自身的智慧发现问题的核心关键所在。这样的准备工作,必然会使拥有美好的前程。“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卡耐基如是说,而“准备赢得一切”,就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阐释,它很快就会成为2005年的成功秘诀。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文学评论家 陈晓明还有无数加西亚等你到来评准备赢得一切励志图书已经成为最畅销的图书品种之一。这种图书的畅销隐含了年轻人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企望成功或以求一逞的急切心理。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开放的社会
14、环境和市场经济为有志青年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于是那些极力鼓吹“成功术”的书籍,无论是“成功秘诀”还是“葵花宝典”,无论是应该按图索骥还是应该姑妄听之,都鱼龙混杂粉墨登场。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抱负再大志向再大,机会只垂青有备而来的人。于是,准备赢得一切才应运而生,也许它才是梦想成真的开始。上个世纪,“共产儿童团”的口号是“时刻准备着”,虽然是口号,却激励了几代纯洁的青少年忘我地为一个目标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准备赢得一切也是讨论成功的书籍,但这个成功是实现个体价值的成功,是讨论在残酷的竞争环境里如何理智、清醒地蓄势待发。于是,准备就是“善其器”,就是磨刀霍霍
15、枕戈待旦以求一逞。这是一本张扬或形象阐释罗文精神的书籍。罗文的故事发生于一八98年美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战争期间。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利有一封重要无比的秘密信件要交给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但加西亚此时正转战在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军事情报机关推荐了一个名叫安德鲁罗文的年轻中慰来承担任务,三个星期之后,加西亚从罗文手中接到了这封信。这个故事后来由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一文中的转述而传遍世界。特别在企业界,那些从事管理的精英阶层从中发现了他们需要的启示:仅仅敬业和勤奋是不够的。罗文面对的不仅是敌人的子弹和复杂的地形、恶劣的天气,而且他也没有见过加西亚,也不知道加西亚的准确地址。阿尔
16、伯特后来分析说,罗文做到了一切,是因为他具有一种提前意识准备。这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本书的作者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做过大学教授,到美国后创办了第一份华文报纸,创办了国际集团公司。准备赢得一切不仅是对罗文精神的形象阐释,同时也可看做是作者对个人成功经历的另一种表述。在这本只有一八0页的书中,作者不仅从技术层面讲述了“有备无患”的成功案例,比如“微软”、诺基亚、爱立信、三星、联想、巨人等,他们都经历了精心准备才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另一方面,作者更注重阐释“准备”的精神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人的全面素质,是罗文精神的本质。当年罗文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并没有问加西亚在那里,他是通过自
17、己的积累起来的准备完成任务的。本书并不是一部讲述大道理的著作,它的通俗性令人倍感亲切、可读性让人欲罢不能。那些成功的个案不再遥不可及,伟大的成功者也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加西亚将军已经离开人世,但仍有无数加西亚等待有准备的“罗文”到来。在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是痛苦的抱怨、无奈的等待,还是从现在开始“准备”,在需要寻找加西亚的时候能够三个星期就找到他?对成功者来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准备”仍然是第一要义。因此,本书不仅适用于商海职场各界人士,它应该适用于所有读过它的人。著名评论家 博士生导师 孟繁华(狼图腾封底语的撰写人)做一个学习型组织,必须学会“准备”读准备赢得一切北京市管理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18、马仲良近来我一直在研究学习型组织问题。世纪兰台图书研究所向我推荐一本书:准备赢得一切。读后深受启发。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准备”。全书的主题是:“准备”在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中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作者认为,准备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必须踏踏实实地从准备做起。准备赢得一切从讲述致加西亚的信的主人公罗文的故事开始,分析了罗文的成功来自做什么是都做好充分准备,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之后,作者逐渐深入,着重论述了“每一项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一论点,强调: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像罗文这样的人,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需要具备罗文精神,而员工
19、需要在工作中重视准备,企业也需要在经营中重视准备。接着,准备赢得一切论述了准备与执行效率的关系,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到企业内部一直难以解决的执行效率低下问题的原因。有的员工虽然忠诚、敬业、勤奋、主动等,但却一直效率不高,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准备。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个善做准备的员工,才是效率最高的员工;一个善做准备的主管,才是效率最高的主管。”强调忠诚、敬业、勤奋、主动仅仅是工作态度,准备却是方法。高效能的员工都是善做准备的员工。该书运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一个企业在生产、资金、人才、危机管理、市场调研等方面缺乏准备所造成的危害,力图帮助企业找到自己与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缺少准备。在此基
20、础上,作者告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准备,也就是准备的方法和技巧,从目标、计划、要事第一、细节、抓住事情的关键点等方面指导员工怎样才能有效地做准备,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准备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作者强调,掌握这些准备的方法是成为一个卓越的职业人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一个职业人能否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使他们真正明白,在工作中认真准备,提高效率的最终受益者还是自己。本书的一个特色之处是大量运用了对比,将在同类事项上有准备的员工和无准备的员工进行比较;有准备的企业与无准备的企业进行比较,从他们之间的差距中说明了准备的重要。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学习型组织,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就是把不断
21、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作为组织发展的关键,由个人学习带动组织学习,又由组织学习带动个人学习。其实,做准备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做准备。无论是学习还是准备,都是为了提高人的自觉性。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组织的学习和准备越来越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准备赢得一切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值得每一位干部和员工学习。让我们做好准备!准备赢得一切!上一页返回目录第一章 真正的罗文精神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准备能够使你赢得一切。一切从准备做起。一、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1)真正的罗文精神不仅仅是勤奋、敬业、忠诚、主动,最重要的是要一切从准备做起。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
22、能成为致加西亚的信中罗文一样的人。长久以来,“罗文精神”已经成为了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其实,在这些优秀品质背后,还蕴藏着大多数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深刻的理念:准备。有一家银行,分别贷巨款给四位20岁的青年,条件是:他们必须在30年内还本付息。第一位青年心想,突然有了一笔款,可以放松了。于是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还不到5年,他的钱花光了他一无所得。这位青年的名字叫“懒惰”。第二位青年很兴奋,每天忙忙碌碌,恨不得每周工作8天!但是办事不用脑子,差错不断他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多,得到的却很少。勉强坚持到11年,还是赔了本。他的名字叫“蛮干”。第三位青年小心谨慎,凡事服从,总是等到命令才动手。常常临时
23、抱佛脚,结果事倍功半。累死累活才在30年后还上本钱。他的名字叫“盲从”。第四位青年工作积极,他懂得准备的重要,因此工作效率很高。只有他,不仅在第十年头上还本付了息,还可以拿出余款贷给别人。谁都知道,他的名字叫“效率”。当年,给他们贷款的银行,叫“工作银行”。其实,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人生的贷款,是要自负盈亏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需要像第一位青年那样的员工,他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又怎么能期待他为别人服务呢?同样, “蛮干”和“盲从”类型的员工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益处,他们缺乏准备的习惯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为了企业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重用那些名叫“效率”的员工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具有忠诚、敬业、主动精
24、神的人。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致加西亚的信中,关于罗文的故事非常简单,当时正值美西战争(作者注:一八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利(美国第25任总统)有一封极为重要和秘密的信件,要尽快交与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以期与他取得联系并获得和他的合作。而加西亚正转战在茂密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中尉承担送信的任务。故事的结局是:加西亚从与死亡同行了三个星期的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正是这个故事促成了致加西亚的信的诞生。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一版再版,甚至在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
25、上最畅销图书第六位。有一天,阿尔伯特哈伯德和朋友聊天时,朋友说:“罗文所完成的这件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道依靠的只是敬业和勤奋吗?”这个问题使阿尔伯特陷于沉思。的确如此,当时罗文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敌人的子弹,还有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他甚至根本没有见过加西亚,也不知道他当时确切的地址。要克服这些困难,只凭敬业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阿尔伯特认定: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才促使罗文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些敬业、勤奋只不过是一种素质的外在表现,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正是因为他具备一种提前意识准备,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阿尔伯特在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决定再写一本
26、书,把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灌输到大多数对此还没有清醒认识的人们的头脑中,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效率低下。他开始着手翻阅以前的资料,走访当时一些事件的亲历者,准备静下心来好好完成这一意义非凡的“工作”。遗憾的是,由于那次让人诅咒的海难,他并没有完成这件工作。直到他去世几年后,小伯特才从尘封的阁楼里看到了这部尚未完成的手稿,上面只有一些简单的大纲和零散的感悟,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阿尔伯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准备赢得一切!”虽然书稿最终没有完成,但阿尔伯特通过查阅资料的发现,印证了他的分析: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正是这种时刻充分的准备,才给了罗文强大的自信。尽管任务异常艰巨,但充分的准
27、备让他坚信,他能够完成任务。准备使一些在别人眼中看似不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关于罗文的记载虽然很少,但得到确认的是: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他把准备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处。正是有了平时的培养,这种意识才会在关键时刻闪现它的光芒。其中就有这样一件事:一次,罗文和几名士兵接受一项运输一批重要的军用物资的任务。接到任务后,罗文利用出发前的时间,了解了途经道路的情况;查看了途经地区以往的气象资料,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罗文从资料中分析到,途经地区的雨季即将来临。为了安全,罗文决定提前一小时出发。顺利的话,他们可以在天黑之前通过最险的路段,这样就可以避免万一下雨可能造成
28、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而恰恰是这提前的一小时救了他们。由于行使途中,一辆汽车轮胎被尖利山石扎破耽误了时间。而天气突变,眼看大雨就要来临。他们拼命赶路,等最后一辆车冒雨驶离盘山路不久,后面的一段路就塌掉了。第二天,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从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得知,昨天他们经过的地方由于泥石流,发生了惨重的伤亡事故。返回目录下一页一、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2)如果罗文按原计划出发,那事故就无法避免了。正是准备让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保证了任务的完成。也许有人会说:准备?不!我们要的是行动!立即行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使行动真正有效的,恰恰就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
29、路。有这样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从前,有两个教士威廉和汤姆,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教堂里。山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去溪边挑水。就这样一晃5年后的一天,汤姆没有下山挑水,威廉没有过多地在意。谁知第二天,汤姆也没出现,第三天也一样。就这样过了1个月后,威廉终于按捺不住了,要去看个究竟。威廉来到了汤姆的教堂,看到汤姆正在十字架前祈祷。威廉好奇地问汤姆:“你已经1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汤姆笑着说:“我带你去看看,你就会明白了。”于是,汤姆带着威廉走到教堂的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祈祷后,都会抽空来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
30、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自己挑水喝吗?又会有谁能为我们挑水喝?所以,我从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现在终于成功了,我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威廉后悔,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就可以让工作更轻松,生活更美好。要保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天天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还能源源不断,就要具备事先准备的意识。没有什么能比忙忙碌碌更容易,但很多人没有考虑到,这种忙碌后的效果如何。要知道,缺乏准备的忙碌只是在白费力气。汤姆的做法和罗文的做法不谋而合,汤姆的准备使他在有生之年都可以不再为水源的问题发愁,而罗文的
31、准备让他成就了美国战争史的一段辉煌。其实,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都包含着必然的因素,而准备却可以使偶然出现的机会变成必然的成功因素。让一个人去做一件没有准备好的事情,那么,这件事的失败在行动前就已经注定了。现在,致加西亚的信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员工的必备读物。但如果不能领略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这一点,那就无法真正体会准备的重要性,没有准备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付出的努力越多,失败的代价也就越大。没错,准备能赢得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罗文精神!我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
32、交给加西亚的人。阿尔伯特哈伯德二、准备是成功的保证(1)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一个年轻的猎人带着充足的弹药、擦得锃亮的猎枪去寻找猎物。虽然老猎手们都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废话!”他嚷道,“我到达那里需要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仿佛命运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往在这种情景下,猎人们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够他们吃上一个礼拜的。可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
33、,此时野鸭发出一声鸣叫,一齐飞了起来,很快就飞得无影无踪了。他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真糟糕,一桩不幸连着另一桩不幸:霹雳一声,大雨倾盆。猎人浑身上下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猎人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家去了。在看到猎物的时候才去装弹药,连作为一名猎手最起码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收获了。没错,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
34、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经过又一次欧洲考察之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
35、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
36、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我们可以看到,阿尔伯特的成功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所以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正是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是工作效率的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值得庆幸的是,不久之后,“你准备好了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显而易见。然而
37、所有的一切都在19一五年与被德国水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一同沉入了海底,过早地结束了。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重担落到了刚刚而立之年的小伯特哈伯德身上。小伯特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他完全丢掉了父亲阿尔伯特赖以成功的准备意识,丢掉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原本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没落。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小伯特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阿尔伯特的那本致加西亚的信正是来自小伯特的启发。小伯特曾经说过:“那场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就是罗文,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是,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小伯特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意识到了罗文精神中忠诚、敬业、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一面,并没有意识到隐藏在罗文精神中最有价
38、值的准备意识。对罗文精神的这种片面理解,虽然使小伯特养成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但也造成了他忽视准备,盲目冲动的习惯。当阿尔伯特发现了小伯特这一致命的弱点后,就经常提醒他:“准备赢得一切!一个意识不到准备的重要性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但是,小伯特却从没有把父亲的话真正放在心上,他认为准备太简单了,根本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玄妙,一个人要想成功,只要勤奋、敬业就成了。二、准备是成功的保证(2)阿尔伯特去世后,面对家族企业中繁重的工作,小伯特毫不畏惧,他立志要完成父亲还没有完成的事业。于是,小伯特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面对困难永远勇往直前,忙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39、但是,他的劳动却没有得到回报,漠视准备的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他对图书的构成和运作规律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有去留意过家具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成熟的思路。日益忙碌的他悲哀地发现,他付出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企业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当时,管理层的意见又极不统一,这更让小伯特无从下手。他不熟悉公司的业务,不懂市场,公司很快陷入了混乱状态。由于小伯特的影响,公司原本形成的“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已经荡然无存;员工们也开始像小伯特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先做了再说。长此以往,工作效率自然极其低下,使得公司的危机不断扩大。阿尔伯特因对准备的极度重视而赤手打下一片天地;小伯特因对准备的重要性浑然无知,白白
40、地葬送了一个企业。父子两个人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相反,没有准备的工作是毫无头绪的,也无法判断结果,当然会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就这样,罗依科罗斯特公司几经风雨飘摇,最后终于被并股和收购。现在,罗依科罗斯特人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但这一切似乎和哈伯德家族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了,哈伯德家族的股份仅占罗依科罗斯特公司极少的一部分。所以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41、,我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我想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是啊!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那么,你做好准备了吗?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拿破仑希尔三、一切失败的根源:准备不足(1)你可能会为失败找到无数个理由,但一切失败的最终根源其实只有四个字:准备不足。坦率地说,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当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被证明是漏洞百出时,当销售人员费尽唇舌依然没有签到合同时,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的团队是一盘散沙时,那种沮丧、失落的心情确实令人难过。也许他们可以用无数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运气不好,一时疏忽,配合不力等等。
42、但事实可以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些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准备不足。在吸引了几乎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押在了泰森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都敷衍了事。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
43、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泰森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了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在和朋友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从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是的,每一件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
44、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你不犯或少犯错误。足球教练莫里尼奥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他担任葡萄牙球队波尔图的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欧洲冠军联赛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杀入决赛,更别提夺取冠军了。但结果却使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从队员到主教练都藉藉无名的俱乐部,竟然得到了欧洲足球的最高荣誉。确实,波尔图的队员们和皇马、米兰等大牌球队的球星相比,无论从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相差悬殊;当时的莫里尼奥和里皮、弗格森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莫里尼奥却有一个胜利的武器:对准备工作超乎寻常地重视。他几乎观看了所有对手最近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所有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最近的状态
45、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场地草皮的状况,他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决赛当天,他使用的队员、阵型、战术打法都直指对方的软肋,就像他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而研究了多少场比赛,准备了多少资料,筹划了多少方案,你们就会认为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莫里尼奥的成功只是运气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队在对无名球队时缺少重视和兴奋感,才让他捡到了一个冠军。其实,莫里尼奥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准备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为对准备超乎寻常地重视,才使他站到了欧洲足球之巅。功成名就的莫里尼奥在夺冠的第二年来到了英超球队切尔西,这里汇集了很
46、多世界级的大牌球员。当莫里尼奥和这些队员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球员:从技术风格、进球数、身高体重甚至详细到哪些是左脚打进的,哪些是右脚打进的都了如指掌。莫里尼奥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球星。不过,这只是开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这种近乎完美的准备工作会使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是的,在莫里尼奥的带领下,切尔西队不管是在国内联赛、杯赛还是在欧洲冠军联赛,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莫里尼奥出名了,但他在赢得别人尊重的同时,又被许多对手厌恶。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上帝第二”,讨厌他的人却称呼他“魔鬼”。一个又一个让人始
47、料不及的成功,使他成为了“现象”。现在,不管是欣赏他还是厌恶他的人,都开始研究莫里尼奥。他们总结了很多条,比如,善于用人、阵型选择合理、自信等等。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领会到莫里尼奥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反之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就像莫里尼奥所说的:“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三、一切失败的根源:准备不足(2)英格兰国脚兰帕德这样评价莫里尼奥:“我从未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渴望,对准备工作又是如此的痴迷。”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还使他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练。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最终决定成败的因素并不是能力、运气、环境而是平平常常的两个字“准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