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油田作业区二氧化碳采油工艺安全经验分享ppt课件.pptx
《陆上油田作业区二氧化碳采油工艺安全经验分享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上油田作业区二氧化碳采油工艺安全经验分享ppt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汇报内容,一、二氧化碳采油过程中发生的三次事件二、二氧化碳采油工艺存在问题和风险三、二氧化碳采油工艺安全措施及下步打算,一、二氧化碳采油过程中发生的三次事件,2012年11月份以来,陆上作业区先后出现了G104-5P7套管闸门铜套断裂;LB2-21-3、LB2-5、LB2-7三口二氧化碳驱受效井压力突增;N15-18井生产闸门冻裂险情。由于应急抢险及时,险情均得到控制。,现将二氧化碳采油工艺三次事件发生经过、应急情况、问题分析进行总结、分享:,(一)G104-5P7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1、事件经过 G104-5P7井为高浅北区Ng6小层的一口油井。该井2012年9月30日进
2、行二氧化碳吞吐施工,10月4日二氧化碳吞吐305方、挤水45方后,关井闷井33天。 11月7日上午巡井落实井口油压 0.8 MPa,套压 6 MPa。 2012年11月7日11:00 时,采油三区接工艺所注水室G104-5P7井放压通知后,安排G17转中心站检查井口流程。上午11:20左右,G17转中心站技术员张星到井口检查流程,发现流程油套连通阀门下法兰垫子处有冰,并有气体刺漏声音,怀疑套管阀门不严内漏,用手搭在套管闸门外流程管线上,感觉有气体流动,于是用管钳紧固套管阀门,刚一用力,铜套连同丝杠、手轮一同弹出,井内高压气体从油套连通下端垫子处刺出。,1、事件经过 张星立即到站上汇报正在参加中
3、心站班前讲话的副经理文斌,文斌立即组织中心站员工吴津芳、王林、朱振阳用铁丝对阀门手轮与本体进行加固,防止弹出;并立即汇报生产指挥中心、监督站,并且启动采油三区应急预案,组织下游人员撤离,关闭井站明火,封路,并组织员工穿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场进行气体检测,未发现H2S、天然气。11点30分,当套压降至4MPa时,刺漏处见水。 监督站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应急队伍进行抢险。12 点 10 分,抢险队伍到达现场;13 点 20分,从该井套管另一侧套压表阀门连接好地面管线,进行放(压)喷进罐; 14点 10 分,井口液量及压力降至零,观察半小时井口油套无异常,抢险队伍开始更换套管阀门;15点05分,阀门
4、更换完毕,抢险结束。,(一)G104-5P7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2、事件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 该井闸门铜套有内伤(见图1),无法发现,紧闸门过程中,造成铜套断脱,闸门失控,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图1 断裂的闸门铜套,(一)G104-5P7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经过调查、查阅资料分析,此闸门铜套断裂处暗红色位与铸件冷裂裂纹极度吻合(见图2注释),是由于铸件表面缺失、尺寸与形状偏差以及温度等原因引起应力集中所致。【锻造工程-铸件裂纹形成的原因分析,文章编号:1673-3320(2010)04-0012-04)】,图2 铸件的冷裂裂纹,(一)G104-5P7
5、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2)间接原因 采油井区检查发现套管闸门外流程结冰现象,怀疑闸门内漏,在未考虑井筒内压力、二氧化碳低温的影响,未进行分压、泄压的情况下采用管钳紧固套管阀门不符合闸门的检查与安装规范SY/T 4102-95中“4.1.6 闸门试验时,应由一人正常的体力进行关闭”。属于操作不当致使铜套断裂。 该井二氧化碳吞吐施工时井口最低温度为-18左右,注气完后又挤注活性水45方,温度约为40左右,即温差为60左右,急剧的温差变化对自身气密封性就差的铸件影响较大,可能造成密封部位被气体侵入后密封不严。,(一)G104-5P7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3)管理原
6、因 该井250采油树,是2004年投产时安装的采油树,当时存在多厂家供货,均为低价中标进入冀东市场,未有明确的采油树工程技术指标及参数要求(耐温、耐腐蚀等)。 由于冀东油田目前在用采油树比较杂乱,现在井下公司井控车间,查询不到生产厂家和任何发放使用记录;且目前采油树没有报废使用年限,也没有对采油树的内损、腐蚀等相关的鉴定手段,造成采油树使用多年受地层出砂冲蚀、流体腐蚀等因素影响而“带病”生产。 采油树日常保养不到位,未有保养记录。,(一)G104-5P7井二氧化碳吞吐后套管闸门铜套断裂事件,(二)二氧化碳驱受效油井压力突增事件(LB2-21-3、LB2-5、LB2-7),陆上油田作业区2011
7、年底完成二氧化碳重力驱注入准备工作(11口受效油井均换成承压25Mpa耐二氧化碳低温、腐蚀防喷盒),两口注入井LB1-28、LB1-16分别于2011年11月22日,2012年1月8日开始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截至目前两口井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4740吨。 二氧化碳注入后,LB2-9、LB2-7等井先后受效,监测出二氧化碳且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关井观察。,1、事件经过 2012年11月27日上午9:45,陆上油田作业区采油二区巡井发现位于L19-18平台的LB2-21-3井压力突增至22Mpa,汇报工程技术科及主管领导后,工程技术科组织队伍应急上罐准备放压(控压)。准备工作就绪后4mm油嘴控制放压,出
8、口为二氧化碳,5分钟后停止出气,出口持续返液,压力下降缓慢。 LB2-21-3井放压准备期间,安排蚕三平台二氧化碳注入井(LB1-16、LB1-28)停注,现场落实压力LB1-16关井压力为12.5Mpa,LB1-28关井压力为3Mpa。同时检查同平台受效油井,查两口井压力异常:LB2-7井油压18.5Mpa,套压18.5Mpa;LB2-5井油压10Mpa,套压14Mpa,立即组织应急队伍对这两口井也开始放压。,(二)二氧化碳驱受效油井压力突增事件(LB2-21-3、LB2-5、LB2-7),1、事件经过 11月29日LB2-21-3现场落实该井油压0.4Mpa,套压11Mpa,液量32.7吨
9、,油0.1吨,含水99.7;关井检查油嘴,发现油嘴及正对的丝堵被携砂液刺损,丝堵刺损孔眼最大内径36.8mm,险些击穿;油嘴内径最大刺损至12mm,刺损较为严重(见图3),检查坏损部位细砂清晰可见。,(二)二氧化碳驱受效油井压力突增事件(LB2-21-3、LB2-5、LB2-7),图3 LB2-21-3井丝堵、4mm油嘴被刺损图,2、此次事件经验教训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二氧化碳驱带来的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极大,管理及应急难度也极大,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点: (1)应急反应时间短。 二氧化碳受效油井基本上都是受效后压力突增,目前柳北二氧化碳受效油井基本上都是250型铸件采油树,若井口自身再存在些
10、许质量问题,可能造成应急队伍在未赶赴现场时就已失控。 (2)应急处理难度大。 主要因为二氧化碳受效后油井停井观察,油管内的油受二氧化碳低温影响基本上都冷凝结蜡,压力异常后,无法进行洗压井作业,有效控压办法只有装油嘴放压控制。考虑安全,放压过程中需要频繁检查油嘴,对于受二氧化碳影响的高压油井,频繁操作井口极易出现G104-5P7井闸门坏损失控险情。,(二)二氧化碳驱受效油井压力突增事件(LB2-21-3、LB2-5、LB2-7),2、此次事件经验教训 (3)应急管理及后期治理工作量较大。 为确保安全,对可能受效的油井及以后新增的4口二氧化碳驱注入井可能影响的油井,有必要将原井250型铸件采油树更
11、换为气密性较好350型DD级采油树,并更换普通防喷盒(耐压15MPa)为耐二氧化碳低温、腐蚀防喷盒(耐压25MPa);对于已受效或气窜的油井,需要择机上作业起出目前生产管柱,完井下入喇叭口改为压力监测井或自喷生产管柱。 对于已受效、压力不高、液面已在井口而不开井生产油井,为确保冬季安全,根据各井情况对井口进行包裹防冻,如有必要安装电加热带保温防冻处理(由于油管内液满,为防止井口冻裂进行防冻包裹处理)。,(二)二氧化碳驱受效油井压力突增事件(LB2-21-3、LB2-5、LB2-7),(三) N15-18井生产闸门冻裂井喷未遂事件,1、事件经过 N15-18井隶属于采油六区N38中心站D4平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上 油田 作业区 二氧化碳 采油 工艺 安全 经验 分享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