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标准工作手册.doc
《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标准工作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标准工作手册.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工 作 手 册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二OO七年九月前 言 建设部于2007年8月印发了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决定在全国23个城市内试行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为确保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顺利启动和统计质量,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民用建筑统计人员工作手册,以指导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统计人员更好的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可能未全面考虑到建筑能耗统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民用建筑统计人员工作手册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联系。(联系人:
2、丁洪涛 x010-58933102)在民用建筑统计人员工作手册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统计局陶全、梅小慧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民用建筑统计人员工作手册编写组 二OO七年九月 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工作手册编写组负责人:梁俊强、赵惠珍、李 萍编写组成员:张小玲、祝根立、赫迎秋、丁洪涛、郭巧洪、周 辉、田桂清、彭梦月、潘支明民用建筑能耗人员工作手册目 录第一部分 概 述4一、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的目的和作用4二、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组织实施主体及其职责5三、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概念7四、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所采用的统计方法8五、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流程11第二部分 各类报表的
3、填报一五一、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的填报一五二、各类台账的填报19三、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基层表 (基2表)的填报24四、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基层表(基3表)的填报25五、各类综合表的填报26第三部分 能耗统计数据复查方法说明31一、复查方法31二、复查内容32三、基层表复查方法33四、台帐表复查方法37第四部分 统计报表的报送说明41一、报送内容41二、报送程序41附件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试行)的通知(建科函2007271号) 1、国家统计局关于同意制发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的函2、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试行)第一部分 概 述一、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
4、表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建筑用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筑节能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领域。建筑能耗统计数据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从现行的国家统计年报体系中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致使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时,缺乏有效的建筑能耗数据为依据。为推进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实施,建设部于2007年组织制定了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报表制度),并于2007年7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试行两年(有效期至2009年7月)。建立本报表制度是为了适应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指导和规范全国的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尽快建立建
5、筑能耗统计平台和能耗数据采集体系,统计出比较准确的建筑能耗数据,全面掌握我国建筑能耗的实际状况,为建筑节能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施本报表制度所掌握的民用建筑能耗数据,为国家制定科学准确的节能政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建筑节能政策、确定建筑节能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为建立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以及能耗定额管理制度的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同时将成为实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供热计量、节能改造计划的重要基础。二、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组织实施主体及其职责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分省、市两级组织实施,建设部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省级建设行政主
6、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行政辖区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建设部委托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的具体实施与管理。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组织体系见图1. 建设部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辖区内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图1. 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组织体系1. 制定并发布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调查实施方案;2. 部署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3. 确定统计街道(镇、市)抽样样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4. 编制并发放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软件;5
7、. 发放、回收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6. 审核报表数据,汇总和发布全国统计数据,形成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报告;7. 指导、监督地方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8. 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人员培训。1. 向本行政辖区各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部署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2. 培训统计人员;3. 发放并回收统计报表;4. 调查数据的汇总、审核,并对辖区内的数据保存和管理;5. 将本辖区综合表及所有基层数据报建设部。1. 落实并培训基层统计人员;2. 发放并回收统计报表;3. 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审核;4. 监督并督促基层单位建立完整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5. 调查数据的汇总、审核,并对辖区内的数据保存和管理
8、;6. 将本辖区的综合表及所有基层数据按照上级要求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三、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概念(一)报表制度本报表制度属于政府部门统计调查,是建设部对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地方和单位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收集,并避免与国家已有的统计调查相重复。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报表制度的内容,组织实施,按时报送。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级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必须认真执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是由建设部确定的23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唐山、哈尔滨、沈阳、南京、常州、福州、厦门、济南、郑州、鹤壁、武汉、广州、
9、深圳、海口、三亚、成都、绵阳、西安。(二)统计报表本报表制度包括三类报表: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表、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表和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表。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表反映民用建筑的基本情况,是统计民用建筑能耗量的基础数据;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表反映民用建筑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表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民用建筑的集中供热(冷)的量。本报表制度分为基层表和综合表,其中基层表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指定具体承担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的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填报;综合表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填报。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填报基层表并汇总
10、填报综合表。四、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本报表制度将对23个城市中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以及为民用建筑提供集中供热(冷)的锅炉(机)房(制冷站)进行调查,采取全面调查方式与抽样调查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统计以单栋建筑物为基本单元。考虑到本报表制度的目的是要通过调查统计获得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的基本情况,因此对于难以界定为“单栋建筑物”的复杂建筑,应以便于调查统计建筑能耗为原则确定调查统计单元。(一)调查方法1、全面调查方式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信息和能耗统计采取全面调查方式。对每一栋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立“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2、抽样调查方式对居住建筑、中小型公共建
11、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以及为民用建筑提供集中供热(冷)的锅炉(机)房(制冷站)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并对调查对象建立相应的台帐。(二)抽样方法(1)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抽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定进行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的街道(镇)范围,已由建设部按照一定比例抽样确定(见表1)。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确定的统计范围进行局部调整,并向建设部报告相关情况,共同确定建筑能耗统计范围。第二阶段,确定进行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的样本建筑。首先将第一阶段所确定街道区域内的民用建筑进行分段,即对居住建筑和公共
12、建筑分别进行分段归类。居住建筑按照建筑物的层数划分为低层居住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中高层和高层居住建筑共三类;公共建筑按照建筑功能划分为办公建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宾馆饭店建筑以及其他公共建筑共四类。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筑的建造年代进行分层,即每一类建筑按建筑的竣工时间划分为1990年前(含1990年)竣工的、1991-2000年(含2000年)竣工的以及2001年至今竣工的共三层。对于不同时期的各类建筑均按20%进行随机抽样,抽出的建筑确定为建筑能耗统计的样本建筑,即为统计对象。当按20%的抽样率确定的建筑栋数少于1栋时,确定样本量为1栋;当某种类型的建筑在一个时期内不存在时,样本
13、量为0(抽样过程见图2)。同时按照相同的原则,抽取各类建筑作为备份样本。在数据收集期间,遇到无效样本时,即无法从样本中获取统计所需的相关数据,可从备份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同一时期、同一建筑类型的建筑替代。(2)锅炉(机)房(制冷站)为城市中抽样确定的街道(镇)范围内的所有锅炉(机)房(制冷站)。按20%随机抽样按20%随机抽样居住建筑1-3层居住建筑4-6层居住建筑7层以上居住建筑按20%随机抽样2001年以后建成建筑生成一个以上样本建筑生成一个以上样本建筑生成一个以上样本建筑公共建筑非政府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宾馆饭店建筑其它建筑七类建筑均按以上方法划分3个层面并按20%随机抽样,并产生一个以上样本
14、建筑图2. 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统计样本建筑的抽样选定过程1991-2000年建成建筑1990年(含1990年)前的建筑五、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流程(一)填报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表(简称基1表)1、发放城镇民用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基1表可以从建筑能耗统计网站上下载或由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下发。2、组织填报基1表。(1)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街道或县(市)为单位全面调查城市中的所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由统计人员填报基1表。(2)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核对建设部抽样确定的街道(镇)作为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调查范围
15、。如果需要对街道(镇)进行调整,应及时报告建设部,共同协商确定。3、以所确定的街道(镇)为统计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内的所有民用建筑,由统计人员填报基1表。(二)确定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样本建筑1、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回收基1表,并对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审核后,形成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清单,以及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清单。2、对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清单按照报表制度确定的7类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每一类建筑按照3个时期分成3组,对每一组建筑按20%比例随机抽样确定能耗统计样本建筑,形成样本建筑清单。此项工作由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软件完成。(三)锅炉(机)房(制冷站)调查对所
16、确定的街道(镇)范围内的锅炉(机)房(制冷站)进行调查登记,形成锅炉(机)房(制冷站)清单。(四)建立能耗统计台帐1、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简称台1表)(1)依据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清单,对每一栋建筑建立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由样本建筑的物业管理部门等单位负责填报台1表。(2)依据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样本建筑的清单,对每一栋样本建筑建立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由样本建筑的物业管理部门等单位负责填报台1表。2、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台帐(简称台2表)依据锅炉(机)房(制冷站)清单,对每一座锅炉(机)房(制冷站)建立台2表。由锅炉(机)房(制冷站)负责指定专人填报台2表
17、。(五)填报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基层表(简称基2表)1、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的填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一年上报两次台帐表。2、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台帐数据的录入、审核。3、在对台1表相关数据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填报基2表。(六)填报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基层表(简称基3表)1、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台帐的填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一年上报两次台帐表。2、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台帐数据的录入、审核。3、在对台2表相关数据进行汇总累加的基础上,填报基3表。(七)市级统计报表的上报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表(基1表)、城镇民用建筑
18、能耗统计基层表(基2表)、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基层表(基3表)和各类台帐表。(八)填报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综合表1、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基层表(基2表)和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基层表(基3表)分别进行数据汇总、审核。2、在基层表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分别形成各类综合表,包括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分类综合表(综1表)、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综合表(综2表)、城镇居住建筑能耗统计分类综合表(综3表)、城镇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统计分类综合表(综4表)、城镇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分类综合表(综5表)、城镇中小型公共建筑(不含政府办公建筑)能耗
19、统计分类综合表(综6表)。3、在报表制度规定的时间内将各类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综合表,以及全部基层报表和数据报送建设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中所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通过抽样确定的街道(镇)范围内的所有民用建筑均应填报此表为每栋建筑建立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台帐(台1表)调查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调查抽样确定的街道(镇)范围内的所有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对建筑进行抽样,选定建筑能耗统计对象(样本建筑)各类综合表汇总,形成全国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汇总和城镇民用建筑总能耗量和单位面积能耗量 填报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录入台帐数据,形成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基层表(基2表
20、)图3 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工作流程确定所在城市所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名称,以及抽样街道名称基层表数据汇总,形成各类综合表 确定抽样街道(镇)范围内的所有锅炉(机)房(制冷站)为每个锅炉(机)房(制冷站)建立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台帐(台2表)录入台帐数据,形成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冷)量基层表(基3表)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 第二部分 各类报表的填报一、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的填报(一)作用和统计范围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基层表(基1表)反映了统计范围内的每栋民用建筑的基本信息情况。23个城市中的所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所确定的街道(镇)范围内的
21、所有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都应填报基1表。(二)统计指标基1表中需要填报的主要统计指标有:民用建筑的详细名称、详细地址、竣工时间、建筑类型、建筑功能、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供热方式、供冷方式等。统计指标反映了每栋民用建筑的基本情况。(三)指标名词解释和填报 1、所属街道(镇)行政区代码:不需填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2、建筑物详细名称(A栏):经地名主管部门核准使用的建筑物名称。填报单位应按照地名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物名称核准证上填写的建筑物名称填报。如果没有到地名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过建筑物名称核准,可填报现用名。居住建筑应写明住区名称和楼号。3、档案代码(C栏):地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每栋建筑所赋
22、予的唯一编码。如未设置档案代码,可不需填报。4、建筑详细地址(D栏):以地名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地名为依据,及公安机关负责设置的楼牌、门牌。5、竣工时间(E栏):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时间。6、建筑类型(F栏):按照民用建筑分类划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本报表制度又将公共建筑分为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能耗统计。报表中规定只填报建筑类型代码,即居住建筑填报“1”,中小型公共建筑填报“2”,大型公共建筑填报“3”。(1)居住建筑:供居住使用的房屋。本报表制度范围内特指住宅建筑。下部为商场或办公区域,上部为居住区域的商住两用混合建筑,纳入居住建筑范畴进行能耗统计。(2)公共建
23、筑:包括办公建筑(如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等),以及其它建筑(如邮电通讯建筑、机场车站建筑等)等。本报表制度按照公共建筑的不同规模将公共建筑划分为大型公共建筑、中小型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单栋建筑面积大于2万m2的公共建筑;中小型公共建筑是指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2万m2的公共建筑。7、建筑功能(G栏):是指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公共建筑中,办公楼、商场和宾馆饭店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能耗量较高,因此本次民用建筑能耗统计选择了这三类公共建筑作为主要统计对象,并将其余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都归入“其他建筑”,共分成四类进行公共建筑能耗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用建筑 能耗 统计 人员 标准 工作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