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doc
《毕业论文之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之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探析学 生: 学 号:专 业:导 师: 学校代码: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六年十月声 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若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专家小组的复审中,查出本论文有抄袭现象,则本次论文成绩为不及格,均需重修,按照网络学院规定交纳10个学分的重修费,其他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一切后果也均由本人承担,导师及学院均不对
2、论文中出现的抄袭现象负责。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探析摘 要公务员激励机制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并引导和制约其行为目标的制度性措施,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挖掘公务员潜力、提高行政效率、顺应行政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现有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弊端出发,对公务员的激励原则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现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开始已成为关系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也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和肯定。扑面而来的信息革命浪潮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对我国政府部门提出
3、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要求,就需要依靠强大的高素质人才资源。而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关键词:国家公务员 激励机制ABSTRACTThe encouraging policy of civil servant is a systemic measure for an aim of inspiriting positivity and limiting activity. It is also the basilic part of civil servant management. It help for Digging potential, impr
4、oving the executive efficiency and adapting the executive circumstance. This text is basis on the abuse of the policy, settling the principle, also discussing the availability way of establishing the encouraging policy of civil servant. In Economic date, a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economy, en
5、hancing the people of source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society, Jiangzeming tabled “people is the first resource”, this thesis is proved and affirmed by practice. Facing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entering WTO, our government stated a higher require. It depend on a more powerful people
6、resource to answer the challenge. The focus of empoldering and conducting the people resource reasonable is establishing a efficacious encouraging policy. 目 录摘要 ABSTRACT第一章 对现存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分析 1第节 现存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传统延承性 1第节 现存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第二章 公务员激励机制依赖的原则 8第1节 利益原则 8第2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9第3节 同步激励原则10第三章 寻求公务员激励
7、机制的新思路 13第1节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想模式 13第2节 公务员激励形式的再选择 13第3节 辅以较完备的法律约束机制 15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第一章 概述 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指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行政资源分配给国家公务员或行政组织的过程。(1)简言之,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观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挖掘公务员潜力、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政府稳定、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节现存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传统延承性
8、我国现存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带有明显的干部人事管理特征。(2)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管理经验基础之上,借鉴苏联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干部”队伍呈现多元化,对其进行科学的多元分类管理进入了政府的议程当中。经过十年的酝酿,1993年作为国家公务员总法则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正式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制度。但是公务员激励机制却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的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激励机制。因而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色彩”,这种激励制度上的不匹配极大地影响着公务员的积极性以及公务员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直接后
9、果是政府管理混乱,无序行政,公务员假公济私,滥用权力。(3)中国的干部队伍自1949年开始逐渐形成一套特有的激励机制,具有“官本位”体制和等级消费及特权化的倾向。在当时,一个人的身份、职工可以代表他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消费上,就带有浓厚的等级性的色采,即所谓的“单位货币含金量”不同。这种等级性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平均分配方式的不足,对稳定干部队伍激励干部努力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传统的干部激励机制也给中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因为消费水平、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不完全与消费者收入有关,而是与职务大小紧密相关,这显然容易形成官司本位体制。“学而优则士”,人们都以做官为荣,从事其他行业为耻
10、。即使从事其他工作,也况相在职务上攀比。许多应退休的干部即使提了工资也不愿退休,原因很明显,退休之后一些等级性消费就随之消失了。其次,等级性消费的长期执行,必然会形成特权化消费。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追求更高的物质、精神消费,从而更加疏远了群众,并导致了党内严重的腐败现象。陈希同、王宝森的腐败堕落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中国的行政人员开始由干部转化为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人员。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反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消费多元化,封闭式的等级消费逐步解体,金钱逐渐成为衡量人们富裕程度和社会地位的量重要标准。对金钱的追求使得勤政、廉政的公务员意识日益淡薄,甚至滋生了“有权不
11、用,过期作废”,“只吃不拿,谁奈我何”等等风气,传统的干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日益失去了效用。第2节 现存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形成至今,正处于不断地完善过程中。但对于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却一直没有系统地规范起来,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干部激励机制,以精神激励为主。这种传统的干部激励机制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确实曾发挥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但随着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务员的经济收入相对减少,等级消费淡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心理失衡加剧。原有的干部激励机制日趋失去其强大激励作用,日渐暴露出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激励形式单调、老套我国目前实施的
12、激励形式以内容为标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激励,如增加或减少工资、奖金、福利和补贴,以及随着职务升降而引起的物质利益的变动等;另一类是精神激励,如口头表扬、书面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奖章以及职务晋升带来的精神满足等。迄今为止,我国对公务员的激励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相对忽略物质激励。对于公务员的行政激励和道德激励,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绝不能忽略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决定的。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经济,每个主体都内在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这种精神实质必须反映到公务员激励机制中。虽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但劳动仍是取得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13、“每一位干部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存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的确按照党和国家和要求,发扬了高度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而忘我工作、艰苦奋斗,留下了大量的感人事迹。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恰恰正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为后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不说明他们已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共产主义者。但大量不切实际的宣传与许诺毕竟离实际太遥远,因而,虽然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但当我们发现,不仅美好的生活只能等到遥远的未来,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与西方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时,这种宣传和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就走到了尽头。”(4)但换个角度而言,政府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毕竟非
14、常有限,他们被置于公仆地位,不能明确地追求个人利益,而只能多讲奉献、少谈利益,这就使他们的自利动机受到了限制。这对矛盾使得公务员的自利动机以其他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1)追求政府规模的扩大化。因为扩大政府规模可以增加谋求更多预算的筹码,从而增加自身的经济能力;同时政府规模越大,个人提升的机会也就越多。(2)谋求政府部门支出的增长。政府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但其活动大多不计成本,这就为政府扩大支出、公务员以权谋私留下了余地,“权利寻租”可以看作是政府公务员逐利动机的外在表现。长期以来,公务员的激励形式囿于这些传统模式,缺乏创新,而且这些精神激励、特质激励只能满足公务员较低层次的需求,仅能起到暂
15、时的激励作用,缺乏公务员自我激励的自觉性、责任性,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构建公务员的利益激励机制迫在眉睫。2、激励范围狭小、集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党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这种传统的选人用人机制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旧的选人用人机制存在存在了诸多弊端,诸如知人渠道不宽,识人视野狭隘,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干部选拔处于封闭化、神秘化状态,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导致了我国公务员队伍受激励范围缩小。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干部选拔上,基本上满足国家统包统分,政府成了人才的“蓄水池”。一大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历很高、
16、能力平平的人混入国家干部队伍,从而导致选拔缺少生机和活力。其二,选拔干部中非正当竞争问题。“由少数人员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干部不按程序办事,搞神秘化,搞时时会议,决定人选在前,授意考核在后,使干部考核流于形式;在用人问题上不是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出发,而从个人私利出发,选拔自己的人;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搞交易,你提拔我的人,我提拔你的人,收受贿赂,买官卖官等等。如我国目前存在的跑官现象,在这种职务升降的“暗箱”操作中,懂得送礼、行贿的人,使能得到重用,这种“激励”机制,严重破坏了公平合理原则,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甚至违反了最基本的公正、公平、正义。其三,忽视普通人员的激励。
17、现在出现这么一种现象:一旦某人某年度做出特殊贡献,本年度随之而来的一切荣誉都非他莫属,甚至“泽被”到下一年度。这种只重典型效应的激励,忽视了对其他兢兢业业的普通人员的适时激励,因而不能达到使所有人员都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励目标。受激励的待业应是有助实现政府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政府形象、服务社会公众的行为,当一些不公正甚至违反法纪的行为得到漠视甚至认同,其激励效度为零或负数。可见,这种传统的选人用人机制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给公务员激励的合理实施带来了很多不便,也是造成政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确立并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竞争激励机制。3、激励过程迟缓、简化激励过程可分为激
18、励导向、激励检测、资源分配和住处反馈四个步骤。激励导向就是政府向国家公务员传播激励标准。它是将激励标准化、制度化的过程,是使对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评价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组织标准。同时,也是使国家公务员了解组织激励标准,并引导国家公务员按照组织激励标准规范来激励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激励检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政府内部制度化的考核与评价;二是社会和公众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查和评价。政府部门必须以对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检测结果为依据进行资源配置。也就是说,给予不同类型的激励。资源分配的结果必须与检测结果相一致。符合组织激励标准的国家公务员应给予激励,分配较大的组织资源
19、。如果出现资源分配的结果与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那就是分配不公、激励失范或不当,必须影响激励效果。信息反馈就是把资源分配的结果反馈给领导部门,对整个激励机制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改进激励办法。在具体的公务员激励过程中往往存在程序迟缓简化人弊端,忽视公众参与,对应受奖惩的行为处重不及时,不以量化评估为依据,缺乏信息反馈的步骤,从而造成各种激励形式因缺乏民众基础而丧失公开性、公正性,因无视绩效评估而造成激励中的平均主义,因步骤不全而丧失激励的可信度。激励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了公务员激励的有效实施,打击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工作效率。4、激励效度低下、短暂激励形式按影响方式分为正向激励和反向
20、激励。正向激励,亦称“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种行为得以巩固、保持;而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消退,则是反向激励,或称“负强化”。正确运用强化手段可以对人员的行为进行定向和控制,最后引导至预期的良好状态。社会心理学派总结出的行为原则是:对好行为及时奖励,对坏行为不予理睬;如果要惩罚,则必须过量。(5)但在我国政府部门中存在激励过程繁琐、办事拖拉、奖惩迟缓的缺陷,对应及时奖励的人或事,三审五批;对应受奖励的不同的人或事,“一视同仁”;对犯错误的人的“坏行为”经常给予理睬;而对一些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行为,则熟视无睹或打击不力,因而造成激励效率短暂或根本不能发挥其作
21、用。这些弊端的存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务员在传统中被当作公共权务的代表者,是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人。不少人认为只要拥有权力就拥有了一切,只重“人治”观念,不重“以人为本”,加上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使得公务员缺乏竞争压力,无视个人发展,忽视个人潜力挖掘。因而不能形成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埂现行法制规范粗化。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只对应受奖励和处分的类型和等级进行了列举,而没有对其所应采取的程序、方法给予细致的规定,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形式化。硬相应改革力度不够。为适应新形势,我国政府改革大幅度进行,如机构精简、政务公开、领导科学、公务员培训等,取得了
22、显著成效。但在此过程中对公务员激励机制却重视不够、改革力度不强,未能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和研究热潮。这也是笔者之所探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因之一。第二章 公务员激励机制依赖的原则 为确只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激励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利益原则。国家公务员作为个体,必须有个人目标,这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和动力。如果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互相协助,即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亦会达成个人目标,对国家公务员会有较强的激励,使之积极主动地工作,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敢担风险,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工作有成效。反之,则激励作用很小根本没有。“经济人”特性客观地存在于社会实践中,而传统的计划经济却是以否定“经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国家公务员 激励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