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第一章 历史 历史观历史学课件.pptx
《史学概论 第一章 历史 历史观历史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 第一章 历史 历史观历史学课件.pptx(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历史 历史观 历史学,第一章 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 一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 二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 三史家撰写的历史 第二节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二历史学的相关学科 三历史学的功能 第三节 什么是历史观 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二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历史观,什么是历史,一、“历史”的两种基本涵义 1.客观存在的过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2.对既往事情的记载和研究梁启超: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二、古汉语中的“史” 1. 字形演变 2. 讨论:请说出下列材料中粗体字部分的“历史”与“史”的涵义。 材料1礼记玉藻(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材
2、料2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材料3 北史:道元第四弟道慎,字善季,涉历史传,有干局。位正平太守,有能名。迁长乐相。卒,赠平州刺史。,材料4 隋书:史者,编年也,故鲁号纪年。 材料5 新唐书: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刘子玄)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材料6 明史: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着焉矣。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卷如右,而各以
3、后附焉。,材料7 明史:近世论史者,莫过于日历,日历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史官姚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韦执谊又奏撰日历。日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犹有春秋遗意。至于起居注之说,亦专以甲子起例,盖纪事之法无逾此也。,3. 讨论总结: 1)古汉语中无“历史”一词 2)古汉语中“史”的涵义 官名 史书 史学 史家 史事,4. 西文中的历史 “历史”一词的希腊语为“”,原义为“调查、探究(而获得的知识)”。 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在英语为History,在法语为Histoire,在义大利语为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及腊丁语的Historia,其初义本为“问而知之”;由
4、是而指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录出来的东西亦云,遂有纪录的意义了。,历史在德语为Geschichte,在荷兰语为schiedenis,有“发生的事件”的意义。综起来看,“历史”一语的初义,因国而异;而行用既久,滋义甚多,则中国与欧洲诸国同然。但是概括观之,“历史”一语的初义,都是指事件的纪录而言;足征历史学的起源,实起于纪录的历史。,(18891927)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时又是杰出的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所著史学要论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讨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
5、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史学与其相关学问间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等专题,是当时最重要的史学理论著作之一。,三、“历史”引入中国 古汉语无“历史”一词,古籍中见到的“历史”,实际上是“历”与“史”两个词。通常认为,是日本先用“历史”来对应History,然后留日学生再将“历史”一词引进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改名为“历史”。,四、自然史与人类史:两种客观存在的过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
6、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 二者的共同性 就时间属性来说,自然史和人类史都属 于“过去” ,一去不复返。 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历 史,不是所谓“精神”的产物。,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第53页,由恩格斯撰写,马克思修改补充(右下角),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作于18451846年。该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2. 二者的差异,自然史的时间节奏显得十分缓慢。 自然史与人类史相比,在时间上要
7、久远得多,在范围上也要广泛得多。 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自然是没有意识的存在,它没有任何预期的自觉的目的,自然历史规律最主要的是因果规律和某些统计规律,几乎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自觉意图和预期目的。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动机、追求等,最终又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和支配。,3.自然史与人类史有着内在联系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自己的历史的。 自然环境指位于一定气候带的土地、矿藏、气候和动植物资源,也包括人们生存和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这些自然条件,是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象和劳动环境。,人类在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的同时,也影响和改造着自
8、然,并且影响和改造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些影响和改造不一定都是积极的,生态恶化现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五、史家撰写的历史 1.过去不重来,史家无法直接考察过去 2.史料是史家认识、撰写历史的根据 3.史料与客观历史的关系 史料不能完全呈现客观历史,假定过去是A,对过去的所有记载是B,流传下来的记载是C,流传下来且能被解读的记载是D,既流传下来又能被解读且能被史学家搜集到的记载是E,很明显,就范围而言,AB C D E,而史学家就是利用E进行工作的。,客观过去是不变的,但史料的形成与整理带有主观色彩,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也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此,历史著述通常是两次“主观化”的产物。,A,B,C,D
9、,E,六、讨论 请先阅读下列资料: 心理学家W.H.乔治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报道过一个实际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被之后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引用来说明观察的易谬性。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哥廷根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外冲进一个人,其后面又追着一个手里拿着手枪的人。两人正在屋子的中央混战时突然响了一枪,两人又一起冲了出去。,这一过程从进来到出去总共经历了20秒钟的时间。主席立即请所有与会的心理学家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这件事是事先安排的,经过排演并全部录像下来,尽管这一情况与会者并不知道。 但是,应当说,这次观察的条件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整个过程十分短暂,其场景又惊人得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其细节
10、又是事后立刻记录下来的,而且记录者又都是惯于做科学观察的科学家。,但是,所交上来的40篇“观察记录报告”中却错误百出。在这40篇“观察记录报告”中,只有1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20%,14篇有20%40%的错误,而其余25篇则有超过40%以上的错误。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观察记录报告”中,有半数以上的报告中有10%以上的情节纯属臆造。,问题: 相对于客观过去而言,史料只是冰山之一角,并且从上面的例子看,即便训练有素的学者亲身观察记载的史料都充满错误,而史学家又只能依靠史料来工作,因此,历史真相是不可能得知的。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注意: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认识,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而
11、非得出标准答案。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你的思考、论证以及与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什么是历史观,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1.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 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黑格尔: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17701831)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德国著名哲学家,在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辩证法等方面都卓有建树。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
12、、历史哲学 等等。马克思曾深受黑格尔影响,并吸收他的一些思想。他的唯心主义则被马克思所批判和扬弃。,2. 历史观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方向 1.历史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最初的历史观,带有朴素的、直觉或直观的性质,因为它们只是对部分历史现象或具体历史进程的零碎、片断的认识和反映。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和不同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社会生活,因而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之间,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历史观。,2.历史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仅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观,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历史观也不是单一的。即便同一个历史学家,他的历史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历史观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李大
13、钊: 历史观是随时变化的,是生动无已的,是含有进步性的。同一史实,一人的解释与他人的解释不同,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不同,甚至同一人也对同一史实的解释,昨日的见解与今日的见解不同。此无他,事实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而解喻则是活的,与时俱化的。,3.一些类似“历史观”的概念与观点 历史心性 Historicity 参考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文化决定历史 参考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第2期,2004年10月。,二、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的历史观 1.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 天命史观 英雄史观 循环史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分久必合,合久必
14、分 退化史观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黄金时代 人心不古,2. 西方的历史观 神学历史观 人道主义历史观 众多历史观并存的局面3.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特点 从神或精神层面去找原因 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这两种唯心史观的本质完全一致,都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与作用,列宁: 1.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
15、根源;,2.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4.唯心史观在史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产生之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各国家、各民族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尚没有完全形成“世界的历史”,而只有“民族的历史”。, 阶级根源 他们不仅垄断物质的生产,而且还垄断精神生产,并且从维护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极力贬低广大劳动群众在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认识根源 任何一个社会历史现象或任何一个社会历史过程,都不能脱离人的主观意图和自觉活动,没有
16、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就没有人类史。这样,很容易使人误解,似乎整个社会历史的运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特别是“英雄”人物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才智决定的。,毛泽东: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历史学,一、历史学的对象是人类史 1.马克布洛赫:历史是研究时间中的人的科学。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
17、的技艺: 人们有时说,历史是一门有关过去的科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不妥当。,我们已把历史学称为“人类的科学”,那还是太含糊,有必要加上“时间中的”定语。史学家并非抽象地思索人类,在他们的思想中总是自然而然地注入时代的气息。 可参考资料库中历史学家的技艺导读,(18861944) 法国乡村史(法文版)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封建社会、法国乡村史、会魔术的国王们、历史学家的技艺等。,2.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教材关于“历史学”的定义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定义。 此处的“历史”同样指人类史。 这同样表明,历史并非研究
18、“过去”。 “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过程,就意味着关注时间性变化。而“矛盾运动”则意味着辩证法。, “规律性” 表明历史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能为人们所认识,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讨论: 唯心主义的史学家反对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为历史是思想的产物。下面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对意大利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历史思想的一段介绍,请先阅读,然后讨论。,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常识与二元主义的错误就出于误解判断的性质,以为这一类“历史底判断”全是客观底事实,外于人心而存在,无论有无人心思想“拿破仑征服欧洲”,而“拿破仑征服欧洲”总是颠扑不破底事实。克罗齐
19、在逻辑学里已说明判断的性质并不如此。一切判断的主词(例如“拿破仑”)都是自觉所见底个别形相,宾词(例如“是征服欧洲者”)都是概念所生底普遍性或意义,这就是说,一切判断都是事(个别形相)与理(普遍性)的交融。,我们不起知识或思想则已。起知识或思想则单有事不行,单有理也不行,必须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如果不起知识或思想,即不作判断,我们凭什么说某事实是真底,是存在底呢?那就根本无历史可言了。,所谓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就是事与理都在思想的动作中产生,并非在思想之前,事已存在,经过思想,事才出现理或意义。“事实的真理”(Verites defait)原来就是“理性的真理”(Veritesde raiso
20、n)。所以史实不是与历史家相对立底“已在自然中与定”底材料,而是历史家在起知识思想时所下底判断。有思想才有历史,或是说得更精确一点,思想的生展本身就是历史。此外没有另一套历史,比如“拿破仑征服欧洲”一个史实,并没有两种存在,一存于自然,一存于历史家的思想。它只能存于历史家的思想,此外便别无存在。,(18661952 )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著有美学、逻辑学、实践活动的哲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等。其“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段广为人知。,问题: 请大家就克罗齐的观点发表议论。 注意: A.评论别人的观点必须首先读懂别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学概论 第一章 历史 历史观历史学课件 史学 概论 历史观 历史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2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