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矿)调工作方法ppt课件.ppt
《区(矿)调工作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矿)调工作方法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区(矿)调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第一部分 区(矿)调工作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 沉积地层调查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三部分 沉积地层调查的基本内容,提 纲,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第一部分 区(矿)调工作方法与思路一、概述二、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三、区(调)调工作方法与思路四、路线地质调查五、地球化学勘查六、地球物理勘查七、自然重砂测量八、遥感异常提取九、矿产检查十、物化探资料再处理十一、综合研究与编图,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
2、9),4,地质调查:对某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一、概述,1、基本含义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测量或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矿产远景调查矿调(采用综合方法),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5,2、特点区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地质工作。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强、服务领域广等特点。矿调是以寻找矿产资源为目的前期基础工作。,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6,3、目的区调:不仅为矿产地质普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国民经济各
3、部门、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规划、国防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应的地质科学依据。矿调: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的区域找矿工作。解决矿产勘查后备选区紧缺问题,为政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矿产可持续供给能力提供基础保障,为提高国家勘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服务。,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7,4、任务区调通过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矿调通过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
4、感调查和轻型山地工程揭露,解剖各类异常,确定物探、化探异常及矿化范围,提供找矿靶区和新的矿产地,对调查区资源潜力做出评价。5、成果原始性资料、实物资料;分幅地质图与说明书、分幅或联测区调报告、专题报告;数据库,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8,5、区调和矿调工作意义属于基础性、应用性地质调查,尤其是基础性更明显。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和先行步骤,是推动地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发展地质科学理论,是保证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调
5、查往往同步进行、辅相成,互相促进。,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9,(1)前沿性地质科学研究,特点:探索性、战略性强、难度大;目标:认识地球,攀登科学高峰,为地质科学技术长期发展开辟道路。如:地球演化生命起源与地外生物学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0,(2)应用基础性地质研究,特点:紧密结合地质勘查和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需求,围绕某些基础性地质问题进行科学攻关;目标:解决地质勘查中地质疑难问题,为地质勘查提供理论支撑。如: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构造及演化盆地分析与盆山系统超大型矿床的成矿理论生物成矿理论与海相成油理论,2022/12/
6、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1,(3)地质立典性研究,特点:对典型地质现象或专门科学问题进行精细调查研究,取得高于一般的科学成果目标:为地质工作提供范例,为地质对比提供标准和尺度。如:地层划分对比,建立全国地层系统不同类型典型沉积盆地分析对比澄江动物群、热河生物群研究冀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建造序列与年代学研究,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2,6、地质图分类按用途或专业(普通)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基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灾害地质图、旅游地质图等按照精度的不同通常分为:小比例尺1:100万(国际分幅经6、纬4)、1:50万中比例尺1
7、:25万、1:20万、1:10万大比例尺1:5万、1:2.5万、1:1万其他不同的精度(1:5000、1:2000),大、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选区一般应符合下列原则国民经济建设或国防建设需要的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并已具备前期地质工作相适应的研究程度;自然经济地理条件较好,或已有中、近期国家建设的发展计划,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地区;确定调查范围时应尽量照顾国际分幅,保持图框的完整性并考虑与邻区图幅的连接。单幅或多幅(2-4幅)测制,周期3-4年。,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3,地质图的表象,图框外内容,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4,2022
8、/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5,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6,7、地形底图用于地质填图的地形图。8、野外手图在野外用于填制、勾绘各种地质内容的地形底图。是野外第一手资料。9、实际材料图将野外填的各种地质内容、地质要素、地质界线、地质点、填图路线等转绘到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底图上的综合地质图件。是野外第一手资料。,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7,实际材料图,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8,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19,二、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区域地质调查的进展,基本反映了一个国家地质工
9、作程度和地质学的研究程度。各国都很重视。英、法、德、日1:20万早已完成,1:5万已基本完成(并不断更新或填制更大比例尺地质图)。美国1:50万完成,1:25万完成国土面积的50%,1:6.3万(5万)30%多。前苏联80年代初1:20万基本完成,1:5万完成35%,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0,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1949年前:少数中外学者在秦岭、南岭、祁连山、天山以及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做过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在北京西山、江苏宁镇、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填制过大、中比例尺区域地质图;1949-1957年: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地质图为主,部分省、自治区进
10、行了1:20万区调试点;1958-1966年:完成了东部地区的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工作,广泛开展了1:20万区调,并在个别省、自治区开始了1:5万区调试点;,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1,1966-1980年:除西藏外全国已基本完成1:100万区调工作;大多数省、自治区已陆续完成了1:20万区调工作,并开始对部分1:20万区调图幅进行修测再版。在已完成1:20万区调的省、自治区开展1:20万区调成果资料总结。在成矿远景区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试点;1981-1986年:以1:5万区调为重点,在边远高寒地区进行1:20万区调;部分省、自治区开始编写区域
11、地质志和区域矿产总结;1986-现今:1:5万区调工作快速发展时期,出版了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和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目前正在开展了1:25万、1:5万区调和工作。,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2,三、区(调)调工作方法与思路,沉积岩(地层)填图工作方法岩浆岩填图工作方法变质岩填图工作方法构造填图工作方法矿产调查工作方法化探工作方法物探工作方法遥感工作方法数字填图技术与方法,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3,一)前期资料准备工作 1、地形底图的准备地形底图作为手图、实际材料图和
12、地质图的底图,其精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图和制图的质量。因此,区域地质调查对地形底图有严格的要求:野外手图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应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不允许将小比例尺地形图机械放大。2、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交通、地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钻孔、遥感与专题、论文等资料存在问题工作方法与思路,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4,二)论证立项,一、概况1.项目名称、承担单位2.计划项目单位、实施单位二、项目起止时间三、立项依据与背景四、以往研究程度五、目标任务及实现可行性论述六、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七、具体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 安排建议八、预期成果九、主要实物工作量,十
13、、质量保证十一、组织管理十二、经费预算十三、单位资质情况十四、专用仪器购置可行性证十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附图与附表,附图:地质矿产草图、工作部署图,立项论证提纲,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5,三)设计编写阶段任务:野外踏勘和卫片解译踏勘路线应尽可能垂直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目的:了解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前人已有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式;初步确定填图单位方案;编制(矿产)地质草图;提出地质、矿产调查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设计所需的实物工作量、材料、人
14、员和仪器配置及经费预算,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以及最终必须提交的地质成果等。成果:设计报告、地质(矿产)草图、工作部署图、物化遥解译图、工作程度图。设计编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简详合适。,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6,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7,四)野外调查阶段(含异常查证与矿点检查),任务: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各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物探测量(不同方法)、化探测量(水系、土壤、岩石)、遥感解译、轻型山地工程(探槽、浅井、钻探)、自然重砂、各类样品的采集等。成果:野外地质图(矿产图)、物探测量成果图、化探测量成果图、实际材料图
15、、各类剖面图及各类标本、样品。,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8,异常查证与矿点检查,物、化探与矿化点查证大比例尺扫面(填图、化探与物探扫面)综合剖面测制(地质、岩石、化探、物探等)轻型山地工程(槽探、浅井、深剥土、钻探等),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29,五)续作项目年度工作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二、项目起止时间三、项目执行情况(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成果与认识、质量评述、存在问题)四、年度安排方案(续作必要性论证、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年度工作量安排、预期成果)五、年度经费预算,年度工作方案提纲,2022/12/25,区(矿)调工
16、作思路(79),30,六)阶段性整理与野外验收及补课,综合研究,肯定成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尔后进行野外加深研究与野外验收。野外补课。野外验收简报、地质矿产草图,七)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对所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制各种成果图件,最后编写出地质调查报告等;最终验收后报告、图件修改与完善,八)资料汇交,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1,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2,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3,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4,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5,经费预算
17、提纲,项目概况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测算依据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甲类项目预算按投入的工作手段逐项计算,并汇总编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预工2)。如有委托业务、专用仪器设备购置、出国等费用,要单独列示并编制相应明细支出附表;乙类项目预算按费用科目逐项计算,并汇总编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费用归集汇总预算表(预工1)和相关附表(预工附115)。,项目设计阶段:甲类项目预算以申报阶段编制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
18、预算表(预工2)为基础,编制全部附表(预工附116),并分析归集有关费用编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费用归集汇总预算表(预工1)。乙类项目预算如无重大调整,不必另行编制设计预算,对立项阶段预算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直接执行。,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6,四、路线地质调查,1、各岩类区填图方法沉积岩区:岩石地层单位填图法火山岩区:岩石地层火山岩相双重填图法侵入岩区:侵入体(“岩性+时代”或“岩性+时代+典型命名地”)变质岩区:构造地(岩)层(如岩组、岩群)事件或构造岩石-事件法填图第四纪地质:岩石地层单位或成因单位构造:构造解析法,2022/12/25,区(矿)调工作
19、思路(79),37,2.填图单位的初步确定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根据有关规范的精度要求(不同比例尺)和测区实际情况,在野外踏勘和实测剖面及典型区段解剖的基础上确定填图单位。各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与地面的交线为地质界线。填图单位确定的是否合理,将影响地质填图质量,故要求所有测量人员都要明确并掌握填图单位,以便分组工作时按统一标准进行,同时与相邻地质填图路线(或相邻填图组)进行衔接。一般情况下填图单位不能大于地质调查精度所要求的最大地层单位范围;一个填图单位的特征与其它填图单位要有主观上的区别;同一填图单位内部不能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2022/12/25,区(矿
20、)调工作思路(79),38,每个填图单位在图上的表示的宽度不应小于1mm;被不整合限制的填图单位(包括侵入体)出露宽度在图中不足1mm时,应适当夸大表示,不能与相邻填图单位合并。基岩区小于1km2和沟谷宽度小于100m一般在地质图不表示。特殊的则适当夸大表示);大片第四系区,基岩露头无论多大,在地质路线上均要描述并夸大标示。1/5万地质图上只标定D100m的闭合体;宽度50m,长度10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39,3.地质路线布置地质路线(又称填图路线):在野外工作中,为完成某项地质任务而部署的一系列观察线路,即实际行
21、走的线路。野外按实际前进方向用带箭头的黄绿色线段勾绘在地形图上,路线上标汇地质点、地质界线、产状、断层、样品号、矿产等地质内容。路线不能穿过点(d2mm)。地质图是通过将一系列地质观察点确定的地质界线按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完成的。 一系列地质观察点组成了不同的地质路线。按照不同的填图精度要求和具体的地质情况,确定填图路线密度。,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40,1)路线布置方法按规范要求,选择一定路线进行系统野外观察是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路线布置大致包括三种情况:穿越路线:基本垂直于地层或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布置的路线,按一定的间距穿越整个测区。填图人员沿观察路线研究地质剖面并
22、按要求进行其它各项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标定地质界线及各种产状要素。 路线间的地质界线用内插法和“V”字形法测来勾绘,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41,优点:是在较短的距离内能较容易、较全面地查明路线通过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相纵向变化以及地质构造基本特征。不足:是相邻路线之间的地带未能直接观察,连绘的地质界线可能与实际有出入,甚至漏掉某些较为重要的小型地质体及横断层等。,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42,追索路线:沿地质体、地质界线及区域构造线走向布置路线,用于追索标志层、接触关系、断层、化石层、含矿层等。追索路线类型:同向推进过程中的追索。侧向追索
23、法(直线追索、波浪线追索) 优点:可以详细查明地质体、接触关系、断层等的横向变化,准确地勾绘地质界线。此方法主要适合专门性的地质位体的研究。综合路线:是将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结合使用而开展填图工作。 在穿越路线时遇到重要的地质体、地质界线、断层等沿走向适当向两侧追索。,2022/12/25,区(矿)调工作思路(79),43,2)地质路线布置原则地质路线:在踏勘和实测地质剖面的基础上,进行地质路线布置。合理部署关系到工作效率、地质图质量。1、在充分收集和吸收已有成果资料,了解地形、露头、地质复杂程度基础上,结合航卫片解译,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确定路线和地质点的间距。2、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并与矿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方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