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 南京大学 第十章ppt课件.ppt
《国际金融学 南京大学 第十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学 南京大学 第十章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大学商学院,国 际 金 融 学,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章主要分四部分来讲授:第一节主要讨论国际金本位制;第二节主要讲授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节主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制度;第四节主要学习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服务贸易协议。,主要内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学重点,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及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及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进和缺陷,牙买加体系及主要内容,广场-卢浮宫干预协定,国际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国际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原因、牙买加体
2、系的主要内容、国际金融机构组成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教学难点,南京大学商学院,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汇率制度安排,即各国货币间汇率的决定与变化机制。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选择何种货币以满足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供应的需求。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世界各国公平地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国际收支恶化的国家摆脱窘境。国际货币金融的协调。即协调国际间货币金融活动,使其能够在国际金融组织制定的、各国认可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和协调。,南京大学商学院,第一节国际金本位制,一、 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二、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三、
3、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南京大学商学院,一、 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及相应规则,(一)国际金本位制的演进 从1816年英国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后,各国纷纷宣布实行金本位制,到1879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因战争原因,纷纷放弃金币本位制。战后,各国相继恢复金本位制,但除美国实行完整的金币本位制外,英国和法国开始实行金块本位制,而前西德等三十几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南京大学商学院,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内部经济的均衡,放任国际收支的失衡,不愿遵守游戏规则,甚至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当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大危机来临时,各
4、国便纷纷放弃了不同形式的金本位制,导致国际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图101显示一战以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数目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战后金本位制处于鼎盛时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南京大学商学院,资料来源:选自Barry Eichengreen著: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6,图10-1 19211937年:一战后选择金本位制国家数的变化,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相应规则,1、金币本位制的主要规则有: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铸币的重量、形状和成色;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权,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熔化;各国之间国际结算使用的货币是黄金,国际储备货币也是黄金;各国货币相互之间汇
5、率根据“铸币平价”(mint parity)决定。 2、金块本位制的主要规则有: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金币仍然作为本位货币但不在国内流通,国内只流通纸币,纸币有无限法偿权;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和黄金官价,但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有在国际支付需要或工商业用途时,可有条件的用纸币向中央银行兑换数量有限的金块;等等。,南京大学商学院,3、金汇兑本位制的主要规则有:法定国内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纸币,纸币与法定含金量保持等价关系,禁止铸造金币;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但可以兑换成外汇,用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这也被称为金汇储备制;可以纸币向中央银行请
6、求兑换金块,金币或外汇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对外支付,但受到中央银行的管制,因而外汇买卖不是自由的,外汇供求是受到控制的。,南京大学商学院,(三) 罗纳德I麦金农对国际金本位制时期游戏规则的归纳: 1. 铸币平价是各国决定汇率的基础,并允许以铸币平价进行货币的自由兑换。 2.对私人的黄金流出入或在国际交易中使用黄金不施加任何限制。 3.发行货币和铸币必须以黄金为准备,而且将本国银行存款的增长与本国可运用的黄金储备相联系。,南京大学商学院,4.在出现因黄金外流而导致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中,中央银行应按较高的利率自由地向国内银行提供贷款支持。 5.假如暂时中止履行规则1的义务,应尽快恢复按最初铸币平价进行兑
7、换。 6.作为上述实践的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价格水平将由全世界黄金的供求内生地决定。,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1、汇率自动稳定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条件下,存在着两种国际结算方式:外汇结算或黄金结算。由于外汇市场上汇率是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的,对进口商而言,当国际结算的成本超过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费用时,进口商便会改变结算方式,用本币购买黄金并输出黄金进行国际结算,导致黄金输出;如果是出口商,结算方式的改变将导致黄金输入。因而汇率波幅不会超过黄金输出点或输入点,最大波幅为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总费用。显而易见,国际金本位制必然形成国际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波幅很小的
8、、具有自动稳定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度。,南京大学商学院,2、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条件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出现大幅度逆差,因为黄金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的规则,使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得以形成,并能保证国际收支失衡能够自动纠正和汇率的稳定(如图102) 。,南京大学商学院,图102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南京大学商学院,3、外部平衡的制度安排。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部平衡成为金融管理当局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金融管理当局保证本国货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自由的输出入,不能采取冲销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和货币投放,以确保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汇率自动稳定机制的有
9、效运行。 4、制度的非歧视性。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各国主动承诺在暂时中止货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后尽快恢复按最初平价的兑换,由于有这样的共同承诺,一旦出现大量的贸易逆差,和短期融资需求,只要有较小利率变动就能引起跨国资本大规模流动,自发地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说,由于在货币创造上各国都是被动的,其供给量受到黄金储量和开采量的制约,那么世界价格水平即由货币的供求内生地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金本位制无视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对所有国家都是一视同仁 的。,南京大学商学院,三、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一个明显缺陷是:黄金的自律并不构成人类对清偿力增长的自律。这是因为: 1、从理论上看,一价
10、定律保证了黄金必然依据“黄金输送点”构成平价,黄金的流动将自动调节全球国际收支的平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金铸币往往被遵循金本位的模范国家(英国)的关键货币(英镑)所替代。国际金本位制实质上是英镑黄金本位制,并且英镑替代了黄金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南京大学商学院,2、当英镑(纸币和铸币)充当世界货币时,英镑的供给就不单纯取决于本国货币存量,还与黄金价格以及准备金率有关。如果货币供给为M,本国货币存量为G,黄金价格为g,准备金率为r;则有:即MGgr,表面上从未被违背的金本位“游戏规则”,其实早就被英镑纸币的膨胀和准备金率的下降所取代(WFetter;1965)。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而纸币的供
11、给是无限的,纸币的迅速扩张所形成的清偿力相应的膨胀日益侵蚀着国际金本位制的根基。,南京大学商学院,3、英镑得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起因,在于英国经济上的强大和英国必须模范遵守按金平价自由兑换的规则。但是,一旦英镑获得这样的声望便有可能产生滥用其特权的冲动,这终将危及金本位制度本身。由此可以看出,当纸币替代黄金成为主要清偿力时,纸币信用的盲目扩张促成恶性通货膨胀是国际金本位制度解体的根本原因。,南京大学商学院,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及特点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进和缺陷,南京大学商学院,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夕,美国和英国政
12、府就在着手研究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重建方案。美国的财政部长助理哈里怀特(H.D.White)提出了“国际稳定基金方案”,亦称“怀特计划”;同期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国际清算联盟方案”,又称“凯恩斯计划”。,南京大学商学院,(一) 怀特计划,1、由各国缴纳资金(以黄金、本国货币和政府债券缴纳50亿美元,)来建立基金组织; 2、各国的投票权取决于各国缴纳份额的多少; 3、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叫“尤尼塔”(Unita)的国际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一个尤尼塔的含金量相当于10个美元的含金量; 4、各国货币与尤尼塔保持固定比价,并应该努力维持这
13、一平价关系; 5、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汇率,并对成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凯恩斯计划,1、成立一个“国际清算联盟”的世界性中央银行; 2、由国际清算联盟发行不可兑现的货币“班柯”(Bancor)作为结算单位,各成员国规定本国货币与班柯的汇率平价; 3、各国通过班柯存款账户来清算相应的官方债权债务,各国在国际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的平均进出口贸易额计算,但成员国不需缴纳黄金或现款,而只在国际清算联盟开设往来帐户; 4、当某一成员国国际收支有顺差时,就将顺差实现的收入存入该账户,发生逆差时,则按规定的份额申请透支,透支额为300亿美元,或用
14、自己账户中的余额支付。,南京大学商学院,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方案,形成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文件,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诞生。,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及特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 1、美国承诺固定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即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各成员国可以这个官方价格在美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 2、固定本国货币与黄金或与一种与黄金挂钩货币的官方平价。 3、在短期里,汇率可围绕平价进行1的波动;在长期里,如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可以对本币的平价进行调整。,南京大学商学院,4、允许在经
15、常账户交易下货币自由兑换,但可以实施资本管制措施来限制货币投机。 5、可以运用官方储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来弥补短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并且可以冲销外汇市场干预对国内货币供应带来的影响。 6、允许各国自主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各成员国追求其自身的价格水平目标和就业目标。,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1、黄金美元本位制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即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通过本币与黄金的价格间接的固定了本币与美元的比价,这就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由于美国向世界承诺锁定美元与黄金的价格和自由兑换,意味着美元与黄金一样,是各国的储
16、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并成为各国货币之间汇率决定的基础,因而也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称为黄金美元本位制。,南京大学商学院,2、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处于“霸权国”地位,美元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在美元在获得等同于黄金的世界货币特权的同时,美国也要肩负着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的关键性责任和义务,美国须向成员国中央银行作出以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即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的价格双向无条件自由兑换的承诺,以保证各国的国际清偿力;同时还要承担保持美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美元汇率,从而保证世界商品价格稳定的责任。,南京大学商
17、学院,3、成员国政府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变动虽然受到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但不存在着自动调节机制,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承担稳定汇率的责任,当汇率波幅超过平价的1时,有关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就必须干预外汇市场,通过调节外汇供求(包括采取其它相应措施)使汇率回落到规定的波幅之内(如图83)。,南京大学商学院,英镑数量时间,图103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南京大学商学院,4、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稳定需要通过有关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切实的承诺和有效的调控方能实现,因此稳定汇率的能力取决于所在国货币金融当局储备资产的规模、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调控汇率的能力等
18、。显然,要求通货膨胀率高、国际收支持续逆差但经济实力和调控能力都很弱的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遵守将汇率变动较长时期维持在硬性的平价1的波幅之内的规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规则2指出,在得到IMF同意的情况下,当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失衡”(fundamental disequilibrium)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改变官方平价加以调节。在实践中,平价变动若小于10,一般可自行调整,只有当平价变动大于10时,才须IMF批准。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又被视为可调整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南京大学商学院,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进和缺陷,(一)美元供给:短缺与过剩 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
19、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复兴造成了大量美元的需求,出现了世界性的美元短缺(dollar shortage),美元短缺造成各国国际清偿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美元短缺,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扩大对欧洲的援助,从1948年到1952年,共向西欧16个国家提供了约170亿美元的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在东西方对抗和朝鲜战争中耗费了大量军费开支,美元大规模外流,等等。这些因素不但改变了美元短缺状况,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美元过剩(dollar glut)的现象。,南京大学商学院,(二)美元危机及应对措施,1、第一次美元危机及应对措施 (1)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0年10
20、月,英国伦敦市场上爆发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投机风潮,当时的金价暴涨到每盎司41.5美元,高出官价的20 。 1961年3月,西德马克和荷兰盾升值使美元再次受到冲击,并危及英镑,使国际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南京大学商学院,(2)第一次美元危机的应对措施 1960年10月的美元危机发生后,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订立了“君子协议”,共同约定以不超过1盎司黄金35.2美元(这一价格等于美国出售黄金的价格,即35美元0.25的手续费从纽约到伦敦的黄金运输成本)的价格相互购买黄金,以稳定黄金和美元的价格。 1961年3月的美元美元危机发生后,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瑞典欧洲八国在
21、巴塞尔签署了另一项“君子协议”,规定当八国中的一国货币出现危机时,其他国家应保持该国货币的头寸,并通过贷款向该国提供黄金和外汇的支持,帮助该国政府稳定汇率。 1961年10月,美国联合欧洲七国共拿出2.7亿美元建立了黄金总库,目的是为了平抑金价,将金价维持在1盎司黄金35.2美元的水平上。,南京大学商学院,1961年11月,IMF与美国、合英国、西德、法国、日本、加拿大、瑞典、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十国(即十国集团group of ten)在巴黎集会(又称巴黎俱乐部),达成一项“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to borrow)协议,规定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时,可以从十
22、国集团借入总额为6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扩大对成员国的借贷以应付货币危机。 1962年3月,美国又同“十国集团”成员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共14个国家)分别签署了总额为117.3亿美元的“互惠信贷协议”,也称“货币互换协议”(swap agreement),协议承诺,一旦需要时协议双方中央银行可按照协议规定的汇率互换本国货币,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清偿力和稳定汇率的能力。,南京大学商学院,2、第二次美元危机及应对措施 (1)第二次美元危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等西欧国家纷纷用美元向美联储提取黄金,致使美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从1950年的250亿美元降至1968年的121亿美元,而同期相对于美国黄金供
23、应的美元债务从50亿美元增加到近400亿美元黄金储备不到同期对外美元负债的三分之一,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导致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爆发,法国巴黎的黄金价格一度暴涨到1盎司黄金44美元,美国黄金储备流失了14亿美元。,南京大学商学院,(2)第二次美元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爆发,迫使伦敦黄金市场关闭和解散黄金总库,各国不再按照官价在黄金市场出售黄金,黄金价格开始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由升降,但同时各国的中央银行仍能以官价用美元向美联储兑换黄金,即形成了“黄金双价制”。,南京大学商学院,经过广泛的讨论协商,IMF于1969年创设了被称之为“纸黄金”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
24、htSDR)。特别提款权既是对黄金的一种节约,又是对美元的一种补充,SDR作为一种储备资产,其价格为1盎司黄金35SDR,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可以用SDR替代黄金和美元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和稳定汇率。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由黄金美元本位制演变为黄金美元SDR本位制。,南京大学商学院,3、第三次美元危机及应对措施 (1)第三次美元危机 到1970年,美国对外美元负债增加到700亿美元,而同期的黄金储备仅有100亿美元,贸易收支开始出现逆差,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以致到1971年5月,爆发了第三次美元危机 。,南京大学商学院,(2)第三次美元危机的应对措施 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学 南京大学 第十章ppt课件 国际 金融学 第十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