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材料工业包含冶金、建材及其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为推动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地区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及形势(-)取得的成效。综合质效跃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材料工业企业超过IIoO家,总产值达到3233亿元,培育百亿级企业4家,新材料占材料工业总产值比重比十二五末提升2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间,化解钢铁产能816万吨、电解铝18.5万吨、水泥42
2、0万吨,烧结砖10亿标砖,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创新驱动激发新动能。创建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成立轻量化材料产业联盟,建成3家智能工厂和27个数字化车间,3家企业获评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和创新示范智能工厂,4种产品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绿色发展引领新趋势。在地区率先开展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水泥、墙材行业协同处置利废逾千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余万吨,建成绿色工厂19家、节水型企业22家。(二)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看,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加
3、快推进,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加速引领周边地区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为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依托一带一路和经济带,构建起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国际贸易大通道,为材料工业要素集聚和产品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地区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国内两大制造业基地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聚集、优化配置,为材料工业强化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基础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材料工业转型升级锻造新优势提供了强劲动力。从挑战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影响深远,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碳以及能耗双控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任务
4、更加紧迫;行业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新旧动能转化亟待加快,高端产品供给仍显不足;空间布局仍需完善,要素成本提升预期加强,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挑战依旧艰巨。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材料工业跨关口、培优势、上台阶的战略决胜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底线思维,紧紧抓住战略契机,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谋划,推进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眼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供给高端化、发展绿色化、智造数字化,统筹传统
5、材料和新材料发展,深化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信息技术赋能,为我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平台,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力度,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向智能、高效、服务方向转变。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社会发展及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材料工业体系。坚持生态优先。以经济带绿色发展为引领,绿色制造为重
6、点,鼓励研发绿色低碳新材料;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坚持集群发展。依托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完善产业生态链,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国家重要轻合金、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以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钢铁、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材料产业。坚持开放引领。加大新材料招商力度,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通过引资、引智、重组等方式,提升研发、制造、应用和服务水平,构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三)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三大特色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三大前沿新
7、材料产业,做优做精两大先进基础材料产业,重点围绕轻合金、先进钢铁、装配式建筑三条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材料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再造取得成效,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重点方向(-)做大做强三大特色新材料产业。1.先进有色合金。围绕打造轻合金产业链,重点发展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产业,做大做强铜产业,有序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等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打造1800亿级先进有色合金产业集群,其中轻合金产业链超
8、过1500亿元。专栏2先进有色合金重点板块铝合金:引导氧化铝、电解铝绿色低碳发展,稳步发展再生铝,构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原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铝加工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新能源汽车用铝、轨道交通用铝、船舶用铝,支持发展电子电器用铝、新型包装用铝、建筑用铝、装饰装修用铝、全铝家具等高附加值铝合金精深加工产品。镁合金:重点开发面向新基建、电子信息、汽车、电动工具、油气开采等领域应用的型材、板带材、压铸件等。鼓励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开发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耐蚀镁合金等产品。支持综合利用项目和先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改造。钛合金:鼓励发展钛合金棒、线、板、带材,加快钛合金生产企业现有产
9、能释放和后续产线建设。积极引进精深加工配套企业,延长钛合金产业链。铜产业:做强做大高端铜管,积极发展精密铜带、箔、丝材,新能源汽车及高效电机专用电磁线,支持发展低松比铜粉、复合铜粉、包覆铜粉等铜基粉末材料。鼓励上游原材料供应、仓储和下游铜材加工、检测、应用企业集中布局。2 .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聚焦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轻量化需求,以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探索发展其他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建设250亿级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专栏3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重点板块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纤
10、维及制品,支持发展低介电玻璃纤维电子布、微纤维玻璃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微纤维棉衍生品等。金属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铝镁复合板、铝铜复合板材、钢钛复合材料等,加强铝(镁、钛、铜)等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一陶瓷复合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开发。其他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重点培育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石英纤维等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3 .新能源材料。把握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光伏材料、风电材料和储能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200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专栏4新能源材料重点板块光伏材料:重点发展光伏玻璃、边框、支架等,培育发展宽幅、超薄光伏玻璃,以及太阳能光伏组件。风电材料着力培育风电纱研发生产基
11、地,延伸发展风电叶片;积极引育基体、芯材、涂层材料和金属材料等风电材料。储能材料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及其前驱体,石墨、石墨烯、硅碳等负极材料,高性能隔膜,金属箔及复合箔等电化学储能材料产业体系。探索发展磁储能用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相变储能材料,金属液流电池材料,氢能制造、存储、运输用新材料等。(二)培育壮大三大前沿新材料。1 .气凝胶。以硅基气凝胶为重点,加快推动气凝胶产品设计及应用,聚力开拓下游应用领域,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全国气凝胶产业之都。专栏5气凝胶重点板块硅基气凝胶材料:重点发展高质量、规模化、稳定化、低成本的气凝胶颗粒、绝热毡、隔热板、涂料、纤维等产品。新型气凝胶材料:针
12、对超高温绝热、废水吸附治理、大气污染物过滤、电极材料、催化、生物医药等应用领域,探索发展铝、钛、错基等新型氧化物气凝胶,聚丙烯纤维气凝胶等有机气凝胶,碳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等碳基气凝胶。气凝胶产品设计及应用:加快推动气凝胶在深冷绝热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扩大在工业保温、建筑节能、高端装备、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规模;研发在污染物治理、有机物过滤、超级电容器等非绝热保温应用领域产品。2 .石墨烯。围绕石墨烯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开发,提高石墨烯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加快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复合材料、健康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吸附、过滤、净化等功能的石墨烯环保产品和系统,培育发展电化学、超级电容、
13、燃料电池等领域用石墨烯。突破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单层石墨烯、微片衍生物、高导热功能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传感器材料、改性涂料、医用敷料、抗菌复合材料等,推动石墨烯上下游产业集聚。3 .未来材料。积极引育纳米材料,拓展纳米材料在光电、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范围。加强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液态金属、高嫡合金和新型超导材料等领域探索。面向空天、深海、深地等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三)做优做精两大先进基础材料。1 .先进钢铁材料。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和下游产业升级需求,以高品质绿色建筑用钢、汽车用钢、优特钢、高端不锈钢等为主攻方向,做强13
14、00亿级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专栏6先进钢铁材料重点板块高品质建筑用钢:重点发展耐候钢、大尺寸型钢、海工钢、高强结构用钢,加快建筑结构用高强度抗震钢筋、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等产品开发,支持热镀锌无铝钝化板、无铭彩涂板等应用。汽车用钢:加快推动超高强钢和热成型钢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发展汽车用棒、线材,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等产品开发应用。优特钢:重点发展耐高温钢、耐蚀钢、钝化或耐指纹膜钢、轴承钢、高性能工模具钢、高性能电工钢、非晶合金、高温合金等,鼓励短流程生产优特钢,培育发展高品质铁基合金粉末、半导体用钢等。高端不锈钢:重点发展装饰管、不锈钢流体焊管和无缝管,培育发展高端精密
15、不锈钢板、带、丝、线材等。2 .绿色建材。以发展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绿色建材为目标,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做优做精玻璃、陶瓷和新型墙材产业,打造1500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其中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达到1000亿元。专栏7绿色建材重点板块装配式建筑:水泥产业重点发展低熟料水泥、利废水泥等绿色水泥,做优做强高标号优质水泥,机场跑道、高速铁路等工程专用水泥和低热、低碱、膨胀等特种水泥。支持拓展水泥制品应用领域和范围,积极发展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功能化混凝土等下游产品。砂石产业布局一批千万吨级大型机制砂石生产保障基地,提高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优质和专用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工业 质量 发展 十四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