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水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docx
《2022-2023年水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水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2023年水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水污染治理,加快水生态修复,促进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根据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深入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以水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助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二、主要目标2022年、2023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In类比例分别达到72.3%、76.6%,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n类比例达到国家年度目标。2
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8个县级城市和区建成区黑臭水体。2023年底前,11个县级城市和8个县改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三、重点任务(-)强化水资源管控1 .保障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全面落实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细则,制定出台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逐步构建河等七河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质与水量联动考核机制,协同共促流域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有效保障重点河流生态流量。2 .推动重点河流生态复流。全力推动生态复流、支流生态复流。推动市河湖贯通,逐步实现河生态复流。打造一体化经济区综改示范区生态廊道。积极申报国家美丽河湖试点。3 .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
3、水平,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优先用于工业生产、城市绿化和市政杂用,鼓励再生水用于河湖生态补水,2022年设区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率平均达到24.8%以上,市再生水利用率力争达到20%o鼓励基础好、积极性高的设区市申报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4 .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平。深化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2022年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5 .推进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2022年,以市为试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4、,开展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2023年在设区市因地制宜推广实施。推进清污分流,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IOO毫克/升的城市,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明确管网排查改造、工业废水和工程疏干排水清退、溯源执法等措施,提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清水可用于城市绿化、市政杂用及河流补水等。(二)深化水环境治理6 .强化工业废水深度治理。河流域新建工业企业生产废水不得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已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废水应当逐步退出。其他地区已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废水,经评估认定为污染物不能被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
5、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依法限期退出,退出前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水质需达到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开展沿黄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排查整治,加快推动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安装水质在线监控,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加强焦化、化工类工业企业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动实现厂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不外排、化工园区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蒸发后杂盐合理处置,杜绝产生二次污染。7 .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短板。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或已超过设计处理能力80%的,实施新建或扩容工程。2022年底前完成县(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工程建设,完成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保(提)温工程建
6、设,加快推进县(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或扩容及保(提)温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保障冬季低温天气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尚未完成厌氧一缺氧一耗氧(A20)工艺改造、未建进水调节池、未实现深度分离、未实施双回路供电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于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实现清零8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类治理,有效缓解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对重点河流断面水质改善的影响。县城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通过管网收集入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农村万人集聚地区可实施连片治理,人口少于千人且分散的村庄可就地收储,罐车转送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确保正常运
7、行率达80%以上。(三)细化水生态修复9构建流域生态治理新格局。制定印发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22-2025年),以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河为重点,按照源、点、环、带治理思路,全面指导黄河流域生态化治理。编制实施消劣行动方案。10 .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化治理。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潜流湿地建设,人工潜流湿地应具有冬季保温措施,保障出水稳定达地表水In类水质。鼓励人工湿地与设施农业相结合,通过种植水稻、蔬菜等解决用地矛盾。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建成区或山区等地区可采用高效生物膜滤池代替人工潜流湿地净化水质。11 .推动打造生态化治理节点。积极推动在沟、渠、支流等入干流河口处
8、建设堤外人工湿地。在充分考虑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用蓄水湿地和堤外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自然型水流,构建生态护坡,利用生态手段提升河流纳污及自净能力,防止汛期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支流入干流水质。对山谷地带用地不足的情况,因地制宜挖掘边坡、河堤等空间建设人工湿地。12 .建设重要湖库消落带生态环状屏障。针对重要湖库,开展环湖库岸带、水源涵养生态化改造建设,构建多梯度的生态景观空间,提升河湖岸带生态系统完整性。积极开展入湖(库)支流人工湿地建设,提升水质净化能力,有效发挥湖(库)城市雨洪水蓄集能力。13 .强化河(湖)岸生态缓冲带保护与修复。在重点河流和重点湖库两岸以及划定的河湖库管理范围线之外3
9、0-50米建设生态缓冲带,宜林地段结合堤岸防护营造防护林带,优先选择本地生水生植物、低杆植物,恢复湖库生态功能,实现水域、陆域生境联通,保护生物多样性。(四)优化水管理体制14 .加强河流水系整治。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组织实施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面清理河道内垃圾等废弃物。严禁在河道内开展机械车辆的清洗、加油等作业,严控石油类物质漏洒,严禁在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污。15 .实施水质预警通报制度。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日预警、周研判、月通报的调度通报机制,建立与各市数据共享和推送机制,对水质超标断面督促各市及时响应,排查溯源污染来源,采取科学精准的应急布控与水污染
10、治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国考断面水质超标风险。全面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协同共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6提升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平。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推动污染源一入河排污口一国考断面一体化智慧化水环境管控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平。深化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实施一口一策,坚持分类治理,明确每个排污口整治措施和责任主体,按月组织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对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溯源整治,限期达标。四、专项行动17 .开展冬春浇期间农业灌溉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严禁农田灌溉退水直接入河,严控农田灌溉退水排污口超标排放,加强农村沟渠黑臭水体存蓄清理。在干支
11、流国考断面氮磷污染物超标的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和氮磷来源解析,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指导试点。18 .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巩固设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水质管理,坚决防止返黑返臭。精准开展11个县级城市、8个县改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面摸清区域黑臭水体现状,采取截污纳管、沟渠塘清淤清垃圾、边坡绿化等措施,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沿黄、沿8个县级城市和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并完成验收。2023年底前,全面消除11个县级城市和8个县改区建成区黑臭水体。采取省级核查和市级自查的方式,每年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
12、保护行动。19 .开展雨污分流改造专项行动。2022年底前,完成设区城市城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沿黄及河流域县城城区改造完成剩余量的70%以上,其他县(市)城区改造完成剩余量的50%以上;2023年底前,城市及县城城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全部改造完成。利用箱涵、涵洞收集污水的应全部改为管道收集,市区地区应于2023年底前完成改造。加快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老旧管网检漏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工程建设。20 .开展汛期水质管控专项行动。每年开展汛期排水管控专项行动,加强汛期排水管控,通过雨污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管网清淤、积存污水清空、调蓄池建设运行、进水阀门精准管控等措施,加强城市缓洪池泵站、排
13、水泵站等管理,定期对池内清淤,最大程度减少汛期雨水携带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在完成片区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的前提下,采取增设调蓄设施、快速净化应急处置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污染,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人民政府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深刻认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政策保障到位,逐一明确和落实每个国考断面水质提升改善措施,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特别是十四五新增劣V类国考断面及不能稳定达标的断面,必须强力攻坚。(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
14、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申请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大力争取政策性银行、政府债券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系统推动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三)严格执法检查严格水环境执法检查,加强污染源监测监控,严厉打击涉水企业偷排漏排,对无证排污、超标排放以及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查重处,保障水环境安全。(四)严肃考核监督严格按照黄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管理办法(试行)水污染防治量化问责办法规定,对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国考断面水质改善不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市
15、、县(市、区)予以约谈、通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措施不力、未完成水环境目标任务的市、县(市、区)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五)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正面典型宣传,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及时曝光被通报批评和约谈的负面典型。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民意畅通、回应有力。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力度。空气质量再提升2022-2023年行动计划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巩固
16、提升空气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结构优化调整,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散煤治理等当前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突出大气环境问题,强化区域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全面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和水平,促进环境空气质量再提升。二、主要目标(一)约束性指标。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二)努力争取性指标。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力争降到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力争降到10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力争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各设区市年度目标根据国家下达
17、的任务另行分解。三、重点任务(一)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能耗双控、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倍量削减等要求,坚决控制两高项目体量,为转型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对在建、拟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管,坚决叫停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推动在建和拟建两高项目能效、环保水平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除属于2021年分类处置清单范围内完善手续的两高项目外,周边1+3(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不再审批新建焦化和传统烧结、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项目(产能置换项目除外)。2 .积极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持续推进城市(含
18、县城)建成区钢铁、焦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退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对城市(含县城)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异化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3 .加快淘汰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加快已备案上大关小大型焦化项目建设,加速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2022年关停退出本年度建成大型焦化升级改造项目置换的4.3米焦炉,2023年底前全面关停退出4.3米焦炉。严格落实国家粗钢产量总量调控要求,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能耗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以及空气质非名靠后城市企业的粗钢产量。鼓励长流程钢铁企业通过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逐步淘汰1200立方米以下高炉、
19、IoO吨以下转炉、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以及半封闭式硅镒合金、银铁、高碳铝铁、高碳镒铁电炉,市2022年底前淘汰未达标排放的独立球团企业。(二)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4 .加快推进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高质量实施独立焦化企业(不含已备案上大关小大型焦化项目和计划关停的4.3米焦炉企业)和水泥企业(水泥熟料和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2022年10月底前及周边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保留焦化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10月底前保留焦化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2年底前11个设区城市规划区、及周边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的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底前
20、水泥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完成后,要在半年内完成评估监测工作。鼓励焦化、水泥企业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启动焦化行业干法熄焦工艺升级改造,将全干法熄焦作为焦化行业的准入条件,所有上大压小新建焦炉要全部配套建设常用、备用干熄焦装置;现有5.5米及以上焦炉,2022年底前完成常用干熄焦装置建设,具备条件的要配套建设备用干熄焦装置;列入淘汰计划的4.3米焦炉,不再实施干熄焦改造;在资金和政策上对干熄焦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未按期完成干熄焦改造的焦化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异化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5 .实施钢铁、焦化行业深度治理。城市建成区及周边20公里范围内钢铁、焦
21、化企业率先实施深度治理。钢铁企业烧结机机头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mgm3s5mgm3x35mgm3o焦化企业焦炉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煌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mg/m3、15mgm3x50mgm3x60mgm3;装煤、推焦、炉头烟、干熄焦地面站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IOmg/m3、20mgm3o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范围内的现有钢铁企业烧结工序和焦化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鼓励其他区域钢铁、焦化企业分步实施深度治理改造。6 .深入开展工业窑炉和锅炉综合治理。出台耐火材料、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铸造、石灰、砖瓦、煤化工、无机
22、化工、化肥、有色等行业综合治理,对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脱硝一体化等低效治理工艺的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以及采用单T氐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非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采用单一喷淋吸收等低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工艺的企业实施升级改造。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回头看,2022年底前完成燃煤、燃气、生物质、醇基锅炉达标排放情况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分类处置,对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实施动态清零;对未达标排放的各类锅炉实施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前不得投入运行;对长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2022年采暖季前完成热源替代。2022年底前保留燃煤锅炉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联网。7 .开展
23、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一群一策制定整治提升方案,按照疏堵结合、分类施治的原则,对独立球团、耐火、法兰、陶瓷、活性炭、玛钢、玻璃器皿、金属镁、镒渣冶炼等特色产业集群,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治。(三)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8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耗煤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严格落实耗煤项目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燃煤机组新增装机规模,鼓励通过关停规模小、煤耗高、服役时间长、排放强度大的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建设支撑性煤电项目。支
24、持自备燃煤(砰石)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9 .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以平原地区、散煤清零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按照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其他城市要对标散煤清零目标,查遗补漏。进一步优化清洁取暖路径,以热电联产、工业余热集中供热为主要方式,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优先采取分布式集中供热,实施连片改造;偏远山区因地制宜采取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方式作为补充;探索开展地热能清洁取暖改造试点。对水泥熟料企业、列入2022年淘汰计划的4.3米焦炉以及未达绩效分级B级及以上企业实施供热解绑,2022年采暖季前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水环境 质量 提升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