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ppt课件.ppt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概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绝大多数病例(90%以上)具有慢粒的标记染色体Ph染色体。慢粒起病及发展较缓慢,大多死于急性变。年发病率为0.36/10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分三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晚阶段为主,脾脏明显增大甚至巨脾,90%以上存在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特点】,临床上以骨髓及其他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粒细胞无限增殖为主要特征。,【发病情况】,在
2、我国,CML占白血病病例1525%,仅次于ANLL和ALL,居第三位;本病好发于2560岁之间,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可见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起病缓慢。,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见总论。 发病机制: Ph染色体 t (9;22)(q34;q11),形成 abl / bcr融合基因,并转录一种新的mRNA,产生异常的蛋白质p210。 p210与慢粒发病有直接关系,而且是慢粒的特异性标志用于鉴别诊断、监测疗效和治疗的靶点。,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9q34)和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22q11)相互易位所致。,9q34的原癌基因C-
3、ABL和22q11的BCR基因融合,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翻译成融合蛋白质。,CML的 t(9;22) 易位,CML病程演变临床分期,周围血或骨髓原始细胞 慢性期 20 目前已将细胞遗传学的变化作为CML克隆衍化的独立指标。,慢粒分期,慢 性 期,加速期,急变期,持续时间 5-6年 6-9月 3-6个月,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渐出现乏力、低热、盗汗或多汗、消瘦等代谢亢进的表现。 2.左上腹不适、食后饱胀、 脾梗塞。 3.脾肿大。2是突出的体征, 一般病人就诊时脾常达脐上下,有的甚至达 盆腔, 但也有极少数病人脾不大(5%)%)。 胸骨中下段压痛。,慢性期,临床表现,4
4、、眼底变化:当白细胞明显增高时可见静脉扩张,充盈迂曲。病程中可有视网膜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出血伴渗出物及结节等。5、慢性期一般约14年,以后逐渐进入加速期(白血病细胞对原来有效的药物发生耐药)、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类似)。6、白细胞淤滞症:呼吸窘迫、头晕、神经精神症状、血栓,加速期 不明原因发热、骨关节痛、贫血、出血加重及 脾脏进行性肿大 、原有治疗药物无效。急变期 CML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 多为急粒变,20%-30%为急淋变, 偶有单核、巨核及红细胞等类型的急性变。 预后极差,慢性期 (CP)没有达到诊断 AP 或 BC 的标准多数病人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加速期 (AP)原始细胞
5、增多嗜碱细胞 20%持续血小板减少感到身体不适。可出 现贫血,白细胞升高或者下降,血小板下降,脾肿大,急变期 (BC)原始细胞明显增多 髓外浸润会感觉疲劳、气短。可出现出血、感染、腹痛、骨痛等。,CML 疾病分期与症状,1、血象 WBC:计数明显增高,可达(10-200)109L或更高, 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 晚幼、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5(加速期及急变期原始细胞增多) 嗜酸、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阴性 RBC:慢性期正常或轻度减少,加速及急变期 PLT:慢性期正常或,急变期,【实验室和辅助检查】,2、骨髓象
6、:慢性期 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 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中性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 原粒10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红系相对减少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 时活性可增高,复发时又下降 骨髓活检:不同程度骨髓纤维化加速期 原粒早幼粒细胞数值介于慢性期和急变期之间急变期 原粒早幼粒细胞30,CML慢性期骨髓象,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CML患者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小的22号 染色体),显带分析为(9;22) (q34;q11)RT-PCR检查:BCR-ABL融合基因(+)5CML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7、,Ph染色体阴性。Ph染色体见于粒、红、单核、巨核、淋巴细胞,是 确定诊断的依据加速及急变期易有附加染色体的异常4、血液生化 尿酸 LDH 溶菌酶,Ph染色体,t(9;22)(q34;q11),图1 RT-PCR Bcr-abl融合基因电泳图注:M:Marker; 1:b3a2;2:b2a2,诊断及鉴别诊断,脾大 血象 骨髓象 细胞化学染色 Ph染色体 有条件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慢粒治疗进展史,治 疗,化学治疗,干 扰 素,伊马替尼,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则着重于慢性期的治疗,力争分子水平的缓解和治愈,慢 性 期,CML疗效评估指标,血液学完全缓解(HCR):
8、血象、骨髓象恢复正常,细胞遗传学缓解,显著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 骨髓Ph阳性细胞35,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 骨髓Ph阳性细胞为0,分子生物学缓解,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 BCR/ABL转录本定量阴性,主要分子学缓解(MMoR) BCR/ABL较治疗前基数下降3log,(一)化学治疗,1.羟基脲 首选化疗药 是S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剂,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需小剂量维持。2.白消安(马利兰) 烷化剂,作用于早期祖细胞 23周后细胞开始下降,停药后仍继续下降2-4周 WBC20109 L时减半量, WBC10109 L时停药 副作用:皮肤色素沉着、肺纤维化、骨髓抑制 目前
9、很少应用,只能达到血液学缓解,不改变生存期(40个月左右),3.靛玉红 从当归芦荟丸主要成分青黛中提取 用药20-40天白细胞下降 副作用:腹泻、恶心、骨关节痛、浮肿等4.小剂量阿糖胞苷 15-30mg/m2.d IVD/IH,连用10天 常与干扰素合用 少数Ph()细胞,甚或转阴,干扰素(IFN-),用法: 300-500万U IH 每周3-7次,持续一年或更长 常与羟基脲、小剂量Ara-C、HHT合用疗效: 血液学完全缓解(HCR):50-70% 细胞遗传学缓解(CyR)30%-40%。 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患者无效 副作用:发热、流感样症状,(二)生物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格,(三)甲磺酸
10、伊马替尼(格列卫),是特异地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 与ABL酪氨酸激酶ATP的结合位点特异结合 竞争 阻断ATP与ABL结合 抑制 ABL将三磷酸腺苷上的磷酸基转移至含有酪氨酸残基蛋白的磷酸化基团过程预防ABL诱导的细胞增生、凋亡所需能量传递还可以抑制其他两种酪氨酸激酶,即PDGF-R和c-Kit,P,P,P,P,P,ATP,Bcr-Abl的信号转导,激酶结构域通过磷酸化激活底物蛋白如PI3激酶激活的底物启动细胞增殖和生存中信号级联反应,Bcr-Abl,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机制,甲磺酸伊马替尼占据了Abl激酶结构域中的ATP结合位点这阻止了底物磷酸化和信号转导信号的缺失抑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粒细胞 白血病 护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