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ppt课件.ppt
《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一、课程内涵二、课程类型三、课程论四、课程的标准与实施五、课程改革,课程导学案,一、简答1.课程的含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什么变化?2.什么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你赞同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吗?3.什么是潜课程?潜课程的提出有何意义?4.什么是课程目标?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如何陈述课程目标?二、思考1.教材中提出了五种课程论,你更喜欢哪一种课程论?为什么?2.你知道吗?学生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如何理解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网络查询 你知道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吗?利用网络工具查找一下。这个问题相当重要!,一、课程内涵,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 1.课程是
2、知识 2.课程是经验 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 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2.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到强调各因素的整合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二、课程的类型,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课程类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
3、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科学、哲学、艺术)选择一定的内容,并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课程。,分科课程的优势: (1)分科课程由来已久,被称为传统课程。 (2)分科课程是今天各国学校课程的主体类型,并将在日后继续发展。 (3)分科课程能够使人通过学习,较系统地掌握某一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 (4)分科课程重视教师的作用。,不足: 容易忽视学生心理的逻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生对学习易产生厌烦心理。,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
4、和能力为基础,侧重于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优势(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主动的。(2)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3)由于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各种能力、乃至人格、民主意识等都得到发展。(4)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因此,儿童年龄越低,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不足忽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忽视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显课程:是指要在教学中明确陈述的、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2 潜课程:是指难以预测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可起到潜移默化式影响的内容。,潜课程又称“隐
5、性课程”、“非正式课”、“隐蔽课程”潜课程包括,物质层面: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行为层面: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制度层面: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观念层面: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 (1)在学习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2)在计划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
6、织的学习活动。 (3)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分科课程,1、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主张实行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采用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以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于是产生了一种综合的课程或叫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主题的课程。,2、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以社会为中心,即由教育者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
7、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这个中心就叫做核心,这样编订的课程就叫做核心课程。,3、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 必修课程 指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它要求同一学年的学生都必须修习。 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必修课程中内含着的是民族、国家和人类共同的文化要素。,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两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
8、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特征: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2、地方课程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地方特色而设立的课程,具有地域性、针对性和现实性。3、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三、课程论,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它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哪一类知识最有价值? 第二,如何编排这些知识最好?,(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1、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主张自然科学知识是所有活动中最有价值的知识。,2、赫尔巴特: 编制课程应以人类“客观的文化遗产”科学为基础,以发展人的 “多方面的兴趣”为轴心,
9、设置相应的学科。 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兴趣,由此开设六类课程: 经验兴趣(自然、物理、化学、地理) 思辨兴趣(数学、逻辑学、文法学) 审美兴趣(文学、绘画、音乐) 同情兴趣(语言课程) 社会兴趣(公民、历史、政治、法律) 宗教兴趣(神学课程),3、要素主义 30年代美国要素主义对进步主义(19世 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思潮,代表人物 为杜威)的儿童经验论持批判态度。强调以 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恢复各门 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 统编写教材。二战以后,以科南特为代表的 要素主义提出了改革美国教育的一系列建议。,4、永恒主义 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
10、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传统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5、布鲁纳的结构化课程 布鲁纳等人认为,每门学科都有其内在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由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是学科的核心。教育应以这些结构性知识为重点。 学科结构有三种结构组成: 组织结构 实质结构 句法结构,学科中心课程论的特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选自各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只是辅助形式。教师是评价主体。,(二)经验主义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
11、,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卢梭:与学科中心对垒 “发现儿童” 浪漫的自然主义课程论(1) 课程教学思想核心在于创造性发展儿童内部 的“自然力”,即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成熟的阶段,又要适应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2) 重视“直接经验”,认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3) 把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论:(1)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2)教学过程应成为解决问题、思维训练的过程。(3)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在活动中展开课程。(4)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杜威儿童与课程,经验主义课程论的特点:以直接
12、经验的形式实现对现实生活文化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以活动为组织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指导。评价主体的多元的,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单纯依靠结果评价;评价方法多样。,(三)存在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是人本化课程论的另一表现形式。从行动的角度去面对学习学习是存在者的自觉行动学生有学习的自由,因而也负有学习的责任,课程应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识是人实现自由的工具,能增进人的自由。对于纯粹的职业训练课程,存在主义是坚 决加以拒斥的,在他们看来,课程的重点是人格世界而不是事物世界。存在主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思维关心的是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原理 第七章 课程ppt课件 教育学 原理 第七 课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1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