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docx
《本科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docx(2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本科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本科教学根据本科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本科生毕业资格审查以本科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2006年本科培养方案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深化了2002年教学改革会议以来的基本思路: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同时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006年本科培养方案主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第一、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从我校实际出发确定各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三、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地处理理论教学与
2、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第四、合理设置课程,根据整体优化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专业培养特色。2005年本科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须撰写学年论文,在法学专业设置了案例课组和研习课组。在此基础上,2006年本科培养方案主要调整内容如下:第一、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调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第二、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通识教育,增设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作为全校通识必修课,并试行院内通识培养模式;第三、适当调整了专业课设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的内在要求;第四、为了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部分课程实
3、行春秋连续开课,提高了课程的可选性;第五、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法学专业双语课程达到课程总门数的10以上,双语教学语种包括英、日、法、德四种;第六、各专业的所有课程标明英文课程名;第七,调整充实法学专业的研讨课和案例课。一、本科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本科培养方案收入了我校17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个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及全校通选课目录。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制、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考核、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指导性教学进度表等内容。我校各专业的基准学制基本为四年,修读年限3-6年。双专业双学位的基准学制5年,修读年限5-7年。学生在规定学制内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可以毕业,
4、符合规定条件可以取得学士学位。二、各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及其进度安排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包含通识课和专业课。根据课程必修和选修的区别,我校课程分为以下四类:通识必修课(简称通修课)、通识选修课(简称通选课)、专业必修课(简称专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简称专选课)。各专业除专业课设置不同外,通识课设置基本相同。全校通修课共12门,43学分(英语、德语专业不修外语通识必修课)。通选课是学生根据学校的修读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要求,选择修读的课程。我校通选课程分为4类,学生在每类通选课中,都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允许多修。各类通选课的学分要求分别是:人文素质类4学分;哲学社会科学类6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分(经济学专
5、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商务专业不限);法学类,6学分(法学专业、国际商务专业不限)。课堂教学总学分与通修、通选、专修、专选四类课程学分要求之间的差额为任选学分,任选学分不受课程类别限制,学生可以选择以上四类课程中的任何课程修读。指导性教学进度表根据各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的开课学期。学生一般应尽量按照教学进度表安排的时间修读课程,在确保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任务的情况下,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修读时间。三、关于外语课和体育课的说明学生可以选择英语、日语、俄语中的一门课程作为外语通识必修课。选择修读英语的,分两级教学:普通班在1-4学期分别修读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高级班1-
6、3学期英语必修,分别修读英语二级、三级、四级,免修英语一级,成绩以分级考试成绩记载。体育课为必修课。第一学期统一安排体育(一)。2-4学期上专项体育,包括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藤球、散打、定向越野、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棒垒球、毽球、体育保健等。每个专项上三学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一个专项修读。四、关于课程号的说明我校课程号为9位阿拉伯数字。9位数字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课程类别单元,用第一位数字表示。1代表通识必修课,2代表实践教学课,3代表专业必修课,4代表专业选修课,5代表全校通识选修课,6代表专题研学课,7代表我校双学士课程(4+2模式)。第二单元为开课单位单元,用
7、第二至第五位数字表示。本单元的前两位数表示开课的院部:01法学院,02民商经济法学院,03国际法学院,04刑事司法学院,05政治与管理学院,06商学院,07人文学院,08外语学院,09科学技术教学部,10学工部,11图书馆,12法制史研究所, 13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14诉讼法中心,15比较法所,16体育教学部,17国际教育学院,18继续教育学院,19中德法学院,20中美法学院,22马克思主义学院,23社会学院。本单元后两位数字表示开课的研究所(教研室)。第三单元为课程排序单元,用第六、七、八三位数字表示,根据院部研究所(教研室)所开课程先后排序。第四单元为学分单元,用第九位数表示。本数字表示
8、本课程的学分。例如,我校法理学有多个课程号(301010014、401010052、401010053、501040014、701010010)其中课程号的301010014表示该课程的课程类别为专业必修课,开课单位为法学院的第一个研究所,学分为4学分。课程号为401010052的课程表示该课程类别为专业选修课,开课单位与上同,学分为2学分。五、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侨学生免修课程要求1.根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规定(教外港199922号、京教德20025号),我校外国留学生可以免修通识必修课中的为外语课、体育课、军事理论及政治理论课,政治理论课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校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中国法律语言(一)、中国法律语言(二)、中国概况三门必修课替代以上课程。中国法律语言(一)、中国法律语言(二)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上课,中国概况在第二学期上课。2.港澳台侨学生可以免修通识必修课中的政治理论课,外语和体育课不免修。3.免修的课程仅限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中课程不得免修。六、适用2006年本科培养方案适用于2006级本科生的第一专业和2006年开始修读双专业双学位(2004级本科生)的第二专业。 教务处 2006年8月目 录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4侦查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7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3
10、4国际政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43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53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62工商管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71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81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9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03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11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118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26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35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44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53德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63中国政法大学本科通选课目录173人文素质类173哲学社会科学类178自然科学类181法学类183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186工商管理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191法学专业本科培养
11、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身体健康。二、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党、国家的法规政策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
12、题和组织领导法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二)熟悉法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三)具有一定的法律执法的基本能力;(四)掌握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了解法学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五)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胜任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的要求,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六)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水平。三、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位授予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完
13、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四、学分要求总学分为160。具体分配如下:(一)课堂教学学分:145学分,2838学时每个标准学期为20周,其中课堂教学18周,考试2周。(二)实践教学学分:15学分1.军训 第一学期2周1学分2.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第三学期2周1学分3.社会实践 第五学期4周2学分4.学年论文 第五学期 1学分5.专业实习 第七学期10周 4学分6.毕业论文 第八学期4周6学分五、课程设置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需要,本专业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通识课和专业课均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通识必修课共43学分;专
14、业必修课由17门课程组成,共55学分;专业选修课应修满24学分;全校通识选修课12学分,具体要求是人文素质类4学分,哲学社会科学类6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分;任选至少11学分。六、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共4周,安排在第五学期期末;专业实习共10周,安排在第七学期。七、科研为培养学生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培养方案所列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须撰写调查报告、实习报告。课堂教学学分修满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八、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必须考试,选修课一般为考查。考试分笔试与口试:笔试采用百分制;口试和考查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九、
15、课程序列表和指导性教学进度表法学专业课程序列表(必修课)类别序号中英课程名称课程(组)号课时学分学期通 识 必 修 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Training of Idiology and Morality & An Introduction to Law11001006230212体育(1)Physical Education111600001130113军事理论Fundamentals of Military Theory10701004236214外语Foreign Language200012763*41-45体育Physical Education200041081*32-46马克
16、思主义基本原理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12201001354327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109010014144428中华文明通论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ivilization12600001354329西方文明通论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ivilization1260100235432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107060022362311毛泽东思想、
17、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1220100661086412形势与政策The Situation and the Policy1220100227228合计100243专 业 必 修 课1法理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30101001236212宪法学 Constitutional Law30103001354323民法学原理(一)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18、130201001354324民法学原理(二)(物权法、债法)Principles of Civil Law 230201002590535中国法制史 Chinese Legal History3010200135432 (3)6商法(一)(概论、公司法、合伙法)Commercial Law (Introduction, Corporation Law and Partnership Law )30202001472437刑法学总论 General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3040100135433专 业 必 修 课8刑法学分论 Special Principles
19、 of Criminal Law30401002354349民事诉讼法学 Civil Procedure Law302040014724410知识产权法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302060013543411刑事诉讼法学 Criminal Procedure Law304020014724412经济法总论 Survey of Economic Law3020300335435(6)13法理学原理Elements of Jurisprudence30101002236261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Administrative Law and Procedure3010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培养 方案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纲领性文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