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doc
《有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摘要: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内在需求,是践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西部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它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教育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够;人才管理利用机制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开发西部人力资源的一些举措,即广泛筹集资金,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经费支持;振兴西部教育,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发展卫生事业,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健康保证;完善管理机制,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制度激励。关键词: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改革与发展The Reflection abo
2、ut 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AreaMajo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uthor:ZhuTao Instructor:LiaoHepingAbstract:To explore the human resource in western region is the requirement and natural tendency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insic demand to increase the level
3、 of productivity.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western development. As a relatively backward area,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and education still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because of its poorly develped human resourc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poorly management system.
4、 In terms of these problems, by looking up some documents and material,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such as, raising funds for financial supports; supporting education for more talante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ing sanitation services; perfecting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an make full us
5、e of human resour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 in a reasonable and healthy way.key words:Western region;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Reform and development前沿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的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而综合的质量低下的现状已经成为开发与建设西部的一个巨大且不容回避的问题。怎样把丰富的西部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的数量转化为更加强大的人口质量,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是落
6、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选此课题进行探讨。1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1.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1。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这事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大局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而就目前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
7、中部地区各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众多但素质不高。西部要发展首先应该是人力资源各项基本素质的提升与升华,大力开发西部人力资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1.2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内在需求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统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随着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总要改进和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使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因此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
8、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现代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智力要素凸显出来,如知识型劳动力要素、知识要素、创新能力要素、核心技术要素等等。现代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一是企业经营者,二是技术发明。在西部大开发的这个大背景之下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愈发显得重要起来,所以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内在需求。1.3 践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
9、、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10年末人口3.61亿人,占全国的26.7%。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2。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西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使西部人民富裕起来。西部开发的历史实践说明,仅仅依靠开发当地自然资源,无法富裕西部的百姓。在经济增
10、长从主要由物质资本决定日益转向由人力资本决定的情况下,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2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2.1.1 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主要是受各种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科技研究人员的比重,劳动者的文化构成,职工技术等级构成等。2009年在全国一五岁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东部地区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抽样人口总数的一三.9%,中部为12.7%,而西部高达19.7%,分别比中、东部高7和5.8个百分点3。如下表:表1 各地区按性别分的一五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009年)地
11、区一五岁及以上人口(人)男女文 盲人 口(人)男女文盲人口占一五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男女 全 国96846948427748419268795一八202505937.103.7610.45 内蒙古一八44093949045一三823989847.494.2410.88 广 西3376917446163241708401一三075.062.308.01 重 庆206351017010465147143410367.一三4.279.90 四 川5999929753302465503146340409.174.92一三.36 贵 州25403129411246233578262530一三.216.39
12、20.30 云 南3176016375一五3854363一三353028一三.748.一五19.68 西 藏20511002104981231649639.6031.5847.26 陕 西281991406314一三62030632一三987.204.499.89 甘 肃一八9859520946530269552071一五.9410.0321.88 青 海389919441955575一五142314.737.7921.63 宁 夏43282一八821404281283009.895.8614.01 新 疆14954755573995091993113.402.634.20(注:以上数据根据统
13、计年鉴2009整理得来,本表是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73。)不难看出西部地区的文盲率远高于东、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每年新增加的高素质人才数量也明显少于东、中部地区。2009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446570人,其中东部地区有96一三783人,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4.8%;中部地区高校毕业生数为7093278人,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数的33.1%,;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数为4739509人,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数的22.1%。在新增加的高素质的大学毕业人才数量中,东部地区是西部的2.78倍,中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76倍。如果考虑到因各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不同导致西
14、部人才向东部流动因素的话,西部地区新增人才的落后程度则更大。2.1.2 就业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计算显示,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无论从地区内的省际间,还是与全国东、中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差距(见表2)。从25岁级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看,西部地区平均为6.82年,均低于东部地区(7.74年)和中部地区(7.5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年4。从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来看,西部地区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是很显著。但是,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中部地区相比,有了较明显的差距,尤其城乡差距更为明
15、显。由此看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任重而道远。表2 东、中、西部各地区分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25岁及以上人口) (单位:年)地区合计城市县镇农村地区合计城市县镇农村全国7.429.398.386.63江西7.299.488.666.56东部7.749.368.116.64河南7.579.678.787.00北京9.9710.799.247.57湖北7.529.278.767.00天津8.9110.117.887.04湖南7.609.509.096.92河北7.549.438.776.92西部6.829.328.495.90辽宁8.389.678.567.00内蒙古7.589.588.716.
16、30上海9.129.707.956.43广西7.529.478.646.86江苏7.619.148.一三6.77重庆7.058.948.356.一八浙江7.028.367.586.08四川6.829.048.356.一八福建7.108.847.676.17贵州5.748.867.774.82山东7.269.078.006.38云南5.929.007.645.11广东8.049.268.246.87西藏3.097.305.822.07海南7.809.728.526.75陕西7.5710.068.866.56中部7.559.488.706.70甘肃6.219.558.635.14山西8.059.7
17、29.037.23青海5.999.048.334.34吉林8.269.898.886.88宁夏6.819.349.075.36黑龙江8.259.548.916.98新疆7.809.878.606.63安徽6.548.807.895.84(注:资料来源: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另外,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来看,也很不平衡,人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是新疆(7.80年),高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是西藏,为3.09年(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水平),低于东部地区3.46年。从城市来看,最高的为陕西(10.06年),最低的为西藏(7.30年),两者相差2.76年。从县镇来看,最高的为宁夏(9
18、.07年),最低的为西藏(5.82年),两者相差3.25年。从农村来看,最高的为广西(6.86年),最低的为西藏(2.07年,相当于小学二年级),两者差距4.16年。从全国整体来看,就业人口中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按东、中、西部依次降低,其中西部地区小学文化层次高于东部地区。而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及其以上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又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1.3 人口身体心理素质不高。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西部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和指标如孕妇死亡率、人口寿命、传染病发病率等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种医疗保健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从人口平均寿命看,全国最高的是上海为78.14年,其次是北
19、京76.1年,最低的为西藏64.37年,其次是云南65.49年,贵州65.96年,青海66.03年,新疆67.41年,甘肃67.47年。西部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量为2.85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8个)。但由于西部地广人稀,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医疗卫生机构大都集中于县城以上行政区,广大居民难以享受医疗卫生保健。西部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2.19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23个);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9.68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4人) 。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情况来看,虽然个别省市区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内蒙古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
20、.29和27.32,陕西为36.88和26.95,青海为38.00和30.25,宁夏为37.24和24.48,新疆为47.30和35.17,但是,这些地区与内地相当指标的地区相比有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如西部这些地区人口少,面积大,卫生条件集中分布等。如果我们按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指标,自然也就居于低水平状态。加之,与内地相比,收入水平低,医疗卫生支付能力有限,致使许多西部人难以享用己有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表3 西部地区医疗保健状况地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个)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个)地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个)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个)全国2.3
21、833.2424.23云南2.0325.3422.16西部2.8529.6822.19西藏5.0530.7122.47内蒙古2.7642.2927.32陕西3.3936.8826.95广西2.1025.20一八.04甘肃4.2731.3223.14重庆1.9125.6519.63青海2.7438.0030.25四川3.2528.1421.33宁夏2.4037.2424.48贵州1.9320.12一五.38新疆5.4047.3035.17(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8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其次从心理健康方面,人口预期寿命低,也造成自身创造观念不足,西部自
22、然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较差,人口预期寿命不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数。根据资料计算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表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岁,西部地区除广西、 重庆、 四川、陕西和宁夏只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地区都低于70岁5。同时,西部大部分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数,由于预期平均寿命较低,造成以上地区人员创造力与生产力以及创造观念均落后于中东部地区。2.2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够2.2.1 培训投入不够。政府出资培训劳动力或者以资金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培训员工,使劳动力资源更好的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但是在我国发展还很缓慢。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需求不同的类型的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西部 人力资源 开发 若干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