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以北京林业大学的本科生为例人力资源管理08-2 丁贺指导教师 汪雯摘要 评价是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 他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评价,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态度与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采用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大学生绩效量表(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编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编制)对一三5名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四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同时进一步验证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对调查的数据运用17.0软件进行处理。结
2、果表明:1、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关键词: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绩效,综合素质 08-2 n a , . , , . ( ) 一三5 , , . , , 17.0 . : 1, ;2, ;3, . : , , , 目录第一章 绪论10(一)研究背景10(二)核心自我评价的定义和结构10(三)大学生绩效的界定11(四)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回顾111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国外研究112 核心自我评价在国内研究动态12(1) 核心自我评价的验证
3、性研究12(2) 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12(3)本土化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提出一三(4)核心自我评价在企业中的研究一三(5)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一三(五)有关大学生绩效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回顾14(六)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生绩效的研究的缺陷14第二章 研究设计一五(一)研究目的一五(二)研究方法一五(三)研究的程序和步骤一五(四)研究意义16第三章 研究方法17(一)研究对象17(二)调查工具17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172大学生绩效测评表17第四章 数据分析一八(一)数据的有效性探索分析一八1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信度分析一八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总得分的效度分析193
4、 大学生绩效分数的效度分析20(二)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21(三)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4(三)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6(四)不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上的均值检验28第五章 结论30(一)研究结论及其原因分析301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30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智育和能力素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03性别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31(二)研究结论的应用分析33(三)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之间的主要传导路径34(四)本篇论文研究的不足34(五)未来的研究趋势3
5、5致谢36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国外学者 根据在职业领域的研究结果及 的评价理论提出了“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核心自我评价,即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基准的评价,它包含了 4个相关的人格特质: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点与情绪稳定性四个维度,并通过元分析、比较研究证实,核心评价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倦怠。此理论一提出,即在工业组织心理领域得到广泛的验证研究。核心自我评价理论在我国受到杜建政、杜卫等重视,并先后进行文献分析和调查验证1。甘怡群则提出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同时将这一问题扩展到了教育领域2。随后,大量的学者将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大学生的某些特性放在一
6、起进行研究,例如,大学生学业倦怠3,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4,专业承诺,学习满意度5,隐性逃课等6。他们企图找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这些特征的联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还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绩效不好界定,很难用客观的一些指标去衡量。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绩效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大学期间的目标,校园的氛围,舍友的影响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绩效进行有效的界定来研究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二)核心自我评价的定义和结构核心自我评价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喜爱程度以及能力及效能的认知程度。 等提出了 4种相关的人格倾向:自尊、
7、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和情绪稳定性,这 4个方面构成了个体对自我的核心评价。这四者不仅在理论含义上存在重叠,而且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两两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如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都是对自身的一种判断,但是判断的依据是不同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种判断,通过他人的反馈或模仿学习而得到,而自尊则是建立在积极自我评价上的更为整体性的认知成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源两个概念从认知角度推断,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在许多情境下都可以做的很好,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自尊和神经质的联系也是紧密的, 对自尊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神经质是低自尊的一个迹象。相应的在的神经质
8、等级模型中,自尊是神经质的一个指示变量,自尊在预测人格失调上与神经质有相同的功能。那么自尊和控制源也有一定的关联, 的可塑性行为假设认为有低自尊的人比有高自尊的人对与自我相关的社会暗示更加敏感,他们的控制源是外在的。尽管对四种特质的研究很多,但却仅限于单独研究,此前从未有学者注意到这四者间可能潜在一个更为基本的构念。 等人率先在研究人格特质、动机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将这四个特质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定义描述。(三)大学生绩效的界定大学生的绩效是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大学生的绩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
9、部分组成。基础性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中处于基础的部分,这里的基础既是指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础,也是指形成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所需要的基础;基础性素质中包含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等五项素质。专业性素质是指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性素质是指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素质。每个大学生只有当这三部分素质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说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绩效的测评也就是对上述三种素质的测量。对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以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能力素质四个测评指标测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0。(四)有关核心自我评
10、价的研究回顾1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国外研究 以及同事所做的两项研究将工作满意度与核心自我评价联系起来,并发现内部工作特征起着中介作用。、 等发现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个体不仅能知觉到更多的内部工作特征,而且会选择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如高复杂性的工作)。在对 169 份相关的元分析中, 和 (2001b)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四个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11。 等还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在非西方文化背景下检验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效度以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预测效果。研究者选取了以集体主义、男子气、追求权力以及不喜欢不确定因素为文化背景的日本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影响满意度、幸福感存
11、在着跨文化的特质因素,即核心自我评价12。2 核心自我评价在国内研究动态(1) 核心自我评价的验证性研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及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 年研究较为集中,共 10 篇。在全部的 20 篇相关研究中(包括博士、硕士、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验证、修订性为 5 篇,综述类为 3 篇,其余为多变量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部分研究在理论立论中也强调了不同文化研究背景下的验证性这一目的。可见,在我国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是以验证性和相关研究为主的。验证性研究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直接验证 所提的经典理论,包括其高阶因子的推断以及相应测量工具,如杜卫等以企业职工为研究
12、对象对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结构加以检验,并以大五人格、关系绩效展开了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验证核心自我评价相关内容,李昌林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相关研究证明,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的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张丽的研究揭示,核心自我评价是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在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内容结构加以验证,如甘怡群对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中提出集体自尊这一新的维度一五。(2) 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依然围绕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倦怠(学业、职业)几个较为成熟的方面展开。程卫凯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是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预测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于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力。郭
13、泽芳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以成就动机为部分中介来影响工作满意度。甘怡群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得到,神经质与学业倦怠水平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自尊水平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而内外控与学业倦怠的相关不显著。这说明 等提出的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 4个维度可能并非都是中国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成分。张丽以基层民警为对象研究其职业倦怠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除内外控外与甘怡群基本一致。马立军等得到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李昌林等、张丽华、许思安等、杨晓峰、李玮分别以不同的研究对象探讨
14、核心自我评价与幸福感的关系,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预测幸福感。谢义忠等对失业人员的研究揭示,核心自我评价能有效调节经济困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张翔、赵燕也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密切。(3)本土化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提出虽然国外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相对充分,包括基本理论的提出以及概念确立,并发展了测量工具;同时与其相关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研究对象也从企业员工、职员到大学生、青少年拓展,证明了这一理论在国外的持久力。但是总体来说国内对此研究比较少,尤其提出拓展性理论,仅有甘怡群做过相关工作。甘怡群立足于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上,根据中国人的大七人格
15、结构以及东方文化强调的集体主义的事实,提出适合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构想,同样包括四种核心特质: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集体自尊。并随后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回归验证了集体自尊这一维度的合理性(甘怡群,2007)。但是到目前,尚没有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4)核心自我评价在企业中的研究在企业中,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张翔在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及其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6。徐瑞洁,戚秀华
16、等在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显示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17。与其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例如,赵燕的有关企业员工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李虹的关于领导者核心自我评价特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等。(5)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马利军、黎建斌通过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 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一八。曾红、李玮等在内蒙古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发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会对其学习倦怠程度产生影
17、响, 存在年级、 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由此, 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感、 自我效能感, 关注易感人群 (大一新生、 男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 丰富其课余文化活动, 使大一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远离“学习倦怠”。李昌林、孙庆民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的大学生能感觉到非常幸福,对大学校园的生活非常满意;相反,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比较低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些不满,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非常低19。杨晓峰、许思安和郑雪对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也得出非常类似的结论20。袁亚兵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
18、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同样的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五)有关大学生绩效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回顾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学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标准进行过研究,通过研究找出能够有效的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或体系。卢铁光、王立和汪志君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开发出来了一份能够有效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21。还有大量学者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开发出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量体系,例如,覃红燕和李良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张宏伟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2;甘泉和胡俊英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研究等23。(六)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生绩效的研究的缺陷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核心
19、自我评价和大学绩效的研究是孤立的,分开研究的,很少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学习倦怠心理、隐性逃课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对大学生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绩效的测量上,没有将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已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所以,本篇论文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上。第二章 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程度。通过对核心自我评价及其绩效的测量来探索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大学生绩效的哪个部分影响最为显著,核心自
20、我评价的哪个维度对大学生的绩效影响最为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绩效的各个部分之间交叉相关性。(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法。(1)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2)资料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得出相关结论的方法。(3) 对于统计软件分析法,本篇论文主要采用17.0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把由此得出的相关的分析数据作为论文有效性的有力支撑。(三)研究的程序和步骤第一步:经过文献、资料
21、查阅,结合导师的建议选定论文题目,搜集相应的研究结果,撰写文献综述;第二步: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选定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大学生绩效的测量量表; 第三步:根据以上两个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数据收集;第四步:根据已录入数据检验调查数据的有效性;第五步:对相关的研究目的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第六步:整理研究结果,撰写论文主题部分;第七步:完成初稿经导师指导修订后形成定稿。(四)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丰富了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内容,为以后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提供借鉴;(2)补充了影响大学生绩效的另一重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绩效的因素
22、包括学生的学习偏好,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以及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等,这一研究着重强调了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现实意义:(1)此研究能够找出影响大学生绩效的最重要的维度,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着重在此维度的培养。在现实当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取得更高的绩效水平;(2)此研究结论对学校也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课程的安排来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章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北京林业大学一三5名大四的学生,男生50名,女生85名,总共五个专业,年龄范围在22-25岁。共发出问卷一三5份,回收129份。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核心 自我 评价 与其 绩效 相关性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