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45665.docx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4566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45665.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教学重难点: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虽然大气也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但若排放
2、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案6例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通过案例能够掌握:1本案例讲述的是大气污染中的急性中毒事件。(说明:大气污染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污染和影响的时空尺度不同:有急性中毒事件;有困扰某个局部地区的地方性大气污染问题;有的则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的
3、共同关注。)2事件的污染源:联合碳化物工厂事件的污染物:45吨剧毒性甲基异氰酸盐气体事件造成的危害:1 750人当即丧生,2万人终生残废,受毒气影响的人数达50万,还有无数十、羊、家禽死去。多年以来一直危害着博帕尔市民的健康,继续吞噬着人们的生命。 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l0) “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阅读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l)
4、? 通过材料了解如下问题:1概念:空气污染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评估空气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标。它是将许多复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经一定方法处理,变成公众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 2目前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3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级别根据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划分为五级。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
5、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说明: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2)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说明:酸雨不单指“雨”,也包括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教案 教学 设计 大气污染 及其 防治 34566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