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利扶贫规划工作大纲.docx
《全国水利扶贫规划工作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水利扶贫规划工作大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全国水利扶贫规划工作大纲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一一年十二月45目 录一、必要性1二、编制依据3三、规划定位5四、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五、规划范围与任务7(一)规划范围7(二)主要任务7(三)规划水平年8六、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9(一)规划思路9(二)技术路线10七、主要工作内容12(一)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12(二)水利扶贫总体思路与布局13(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任务18(四)水利改革与管理主要内容21(五)水利能力建设主要内容22(六)定点扶贫规划内容22(七)试点扶贫规划内容23(八)投资匡算和实施安排24(九)实施效果分析24(十)规划保障
2、措施25八、组织方式26九、成果要求27十、时间安排28附表1 省 2010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表29附表2 省 2010年水利基本情况调查表30附表3 省 2011-2020 年水利扶贫主要目标汇总表31附表3-1附表3-X 县 2011-2020 年水利扶贫主要目标表32附表4 省 2011-2020 年水利扶贫规划工程汇总表33附表4-1表4-X 县 2011-2020 年水利扶贫规划工程表35附图1 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布情况37一、必要性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3、来,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1年11月29-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系统总结国家扶贫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扶贫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中央颁发的扶贫纲要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扶贫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即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
4、、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并将罗霄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六盘山区、大别山区、燕山-太行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以下简称“11个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水利扶贫要在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试点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的基础上,以11个特困地区为重点,全面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扶持建设小微型水利设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中小
5、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饮水、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等建设任务。11个特困地区涉及松花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等8个水资源一级区,涉及19个省级行政区,包括505个县级行政区。这些地区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不高,多数在10%左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部农村人口的一半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城镇包括一些县城和乡镇供水保障问题突出,缺少必要的骨干水源工程,供水保障能力低,保证率不足。地区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农业用水的比重较高,平均为73%,一些地区甚至超过80%。目前,一些行政村还存在无电缺电问题。1
6、1个特困地区大部分为山丘区,江河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且多为山洪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易发区,同时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和修复难度大。11个特困地区水利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实施水利行业扶贫,加快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水利发展差距,是贫困地区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新时期水利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水利扶贫工作要把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任务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重点
7、区域,突出加强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发展新跨越,为实现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因此,为全面加强水利行业扶贫工作,科学制定水利扶贫的顶层设计,明确新时期水利扶贫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主要措施,科学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水利的扶贫工作,编制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二、编制依据1、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文件;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110号);4、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
8、20118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厅字20093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8、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水移2002357号);9、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利部扶贫工作的意见(水移2009570号);10、国务院关于促进相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与规划;11、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抗旱规划、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
9、规划、全国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十二五”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全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等水利规划。三、规划定位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是水利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是科学构建水利扶贫工作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试点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的水利扶贫工作格局;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是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既突
10、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也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通过规划的实施,着力提高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是科学谋划未来一段时期水利扶贫工作的行动计划,明确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计划安排,科学确定今后10年水利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和保障措施,促进水利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四、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纲要的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把水利建设重点同当地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夯实水利
11、基础同解决扶贫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把保障和改善贫困地区的民生作为水利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贫困地区水利服务与保障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突出加强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突出破除贫困地区制约水利发展的机制障碍,突出提升贫困地区的水利发展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贫困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防洪、农村水电等民生水利问题,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12、统筹考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对水利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近远结合,以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水问题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利发展程度,针对不同类型贫困地区条件,因地制宜制定水利发展的思路与重点,合理确定规划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和工作重点。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结合对口帮扶,采取人才、科技、行业能力建设等多种扶贫措施,举全行业之力,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事关
13、国家生态安全、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各级政府要把加强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倾斜和扶持力度,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各界力量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五、规划范围与任务(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纲要中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除西藏、新疆以及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四省藏区以外的11个特困地区(附件1、附图1)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范围待国务院扶贫开发分工确定后确定;试点扶贫范围为铜仁和毕节两个地区。由于西藏、新疆以及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四省藏区已有专门规划,因此不再重新编制规划。(二)主要任务水利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今后510年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发
14、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加强水利扶贫工作。1、提出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针对问题,提出促进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规划总体布局和区域重点,为水利行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提出加快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安排。针对贫困地区突出的水利薄弱环节,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一批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贫困地区水利大发展,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突出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3、提出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管理的政策建议。针对贫困地区水利改革与管理的现状
15、和主要问题,从制约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的主要机制着手,加强研究,创新思路,提出水利改革与管理的主要政策建议,建立贫困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防灾减灾,工程管护等水利管理机制,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4、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的措施。加强贫困地区水信息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强水利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水利科技支撑能力,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水利自我发展能力。(三)规划水平年规划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并提出“十二五”阶段性目标、实施安排。六、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一)规划思路把握新要求:规划编制要充分体现新阶段扶贫工作的特点,
16、准确把握扶贫纲要对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把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与扶贫攻坚密切结合起来,把提高贫困地区水利保障能力与着力改善民生密切结合起来,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水利改革强化管理密切结合起来,把项目帮扶与能力建设密切结合起来,统筹进行规划。针对新形势: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重发多发,水旱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1个特困地区山洪灾害严重,应对特殊干旱供水保障能力严重偏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11个特困地区将逐步承接产业转移,县域和乡镇工业逐步壮大,对防洪减灾和城镇供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村经营体
17、制与方式的改革,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来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水利扶贫工作要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找准关键点:深入分析11个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特点、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水土资源配置格局等,分片提出水利发展布局和建设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关键性作用、具有长远影响的措施。优先解决饮水安全、县城及城镇供水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全国、农村与城镇基本水利服务水平的差距,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
18、基础。措施要具体: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与发展,要根据致贫的根源,针对贫困人群,把各项水利建设和改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采取有区别的差异化政策,把贫困地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水利行业优势,注重资金帮扶、项目帮扶、人才帮扶、科教帮扶、对口帮扶,率先解决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使其水利保障能力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技术路线规划编制以县为基础调查单元,以省为工作组织单元,以11个特困地区为重点对象,充分利用已有和正在编制的有关水利专项规划成果,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形成省级规划、11个特困地区规划和全国规划成果。主要技术路线如下:1、摸清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19、。系统收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管理等现状资料,深入调研、分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及水利改革发展现状,评价水利基础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管理等现状水平,找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水问题。2、理清思路、合理确定目标。针对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扶贫纲要及国家相关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基础,根据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贫致富对水利的需求,提出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合理制定目标。3、明确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围绕规划目标,分地区的提出水利发展布局,明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重点及实施安排,提出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水利管理内容,包括有关政策、
20、措施建议。4、完善机制、建立长效保障。针对贫困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从建立贫困地区水利良性发展、良性运行机制的角度提出长效发展的保障措施。从落实规划的角度,建立水利扶贫的工作机制。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全国水利扶贫规划技术路线图七、主要工作内容规划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一)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1、自然条件分析。收集贫困地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特点。2、经济社会分析。收集贫困地区人口、城镇化、产业结构、GDP、财政收支、农民人均收入、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与全国平均
21、水平、相邻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3、发展现状分析。收集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防洪抗旱减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4、水利扶贫作用分析。从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水利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因水致贫的原因。在总结以往贫困地区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水利扶贫的作用和效果,为新一轮水利扶贫工作提供借鉴。5、水利扶贫需求分析。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角度,分析提出贫困地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
22、村水电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水利改革与管理、水利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水利发展的要求。6、水利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农业生产能力与水平和水生态环境质量等角度,分析贫困地区水利发展水平;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对水利发展的需要分析,综合分析评价水利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突出的薄弱环节和主要制约因素(二)水利扶贫总体思路与布局1、总体思路研究针对贫困地区资源与环境特点、脱贫致富对水利的发展要求,总结过去水利扶贫工作的经验,查找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按照提高贫困地区水利保障和支撑能力,以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3、的要求,提出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制定按照中央关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要求,提出扶贫总体目标以及2015年、2020年分类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510年的努力,力争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地区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人人有水喝”、县城和重要乡镇防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11个特困地区平均户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亩 注:各地可根据水土资源条件分别制定户均有效灌溉面积目标,以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口粮。、城乡人均供水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与全国一道全面实现小康提供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水利 扶贫 规划 工作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