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满意度研究报告.docx
《企业员工满意度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满意度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比较研究报告目 录摘要2第1章 报告综述21.1 报告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1.2 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3第2章 国内外满意度理论综述52.1 员工满意度理论综述52.2 顾客满意度理论综述8第3章 基于企业文化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一三3.1 企业文化的概念一三3.2 企业文化与两个满意度的关系143.3 基于企业文化两个满意的提高途径一五第4章 基于产品质量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174.1 质量的概述174.2 产品质量与两个满意度的关系一八4.3 基于产品质量两个满意度的提高途径20第5章 基于领导行为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225.1 领导行为
2、的概念225.2 领导行为与两个满意度的关系255.3 基于领导行为两个满意的提高途径25第6章 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286.1 员工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286.2 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32结论40摘要41一、引言41二、概述41三、报告的基本内容43四、结论48摘 要 加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外企业的大量涌入,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急需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培植一定的忠诚顾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所以,满意度的测评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的满意度测评正处于初级阶段,急需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综合评价系
3、统,它将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 报告的核心是从三个视角(企业文化、产品质量和领导行为)来研究这三者与两个满意度的关系。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三者与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联系,把这个联系作为一条准绳来剖析企业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更好地创造利润、实现双赢的目标。 要了解员工满意和顾客满意的程度,就要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报告第六章就是对两个满意度进行的测量与评价:第一,分析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确定员工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第二,从包括员工满意度的六个方面出发
4、,把员工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重点突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报告重点分析了企业员工和顾客满意度的问题,从这个视角来重新界定企业的成功与否是很科学的。只有拥有忠诚的员工的企业才会拥有忠诚的顾客,只有拥有忠诚的顾客的企业才会有可观的利润,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关键词:满意度;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企业文化;产品质量;领导行为第1章 报告综述1.1 报告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加入的成功,明显地感觉到,人才竞争,特别
5、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如果我们进行员工满意度的测评,就可以找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态和行为的根源,也就是明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及时预知企业人员的流动意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防止部分“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 然而,企业的流程又起于顾客的需要,终于顾客的需要,形成一个闭环的持续改进的创新体系,谁最了解顾客的期望,及时掌握顾客的满意水平,进而动用其所拥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途径满足和超越顾客期望,获得顾客的忠诚,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但要拥有忠诚的顾客,首先必须拥有忠诚的员工。两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的源
6、泉,顾客满意是员工满意的表现。 因此,积极探讨企业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报告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顾客在企业的关系中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市场由企业主导转变为顾客主导。企业在这一转型期中必须转变经营战略,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作用,许多企业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转变其经营视角。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活动,可以较快地促使企业牢固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在追求顾客满意的进程中求得不断的发展。 (2)有利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
7、通过顾客满意度的测评,企业员工可以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有助于增强市场观念和质量意识;员工可以感觉到竞争对手与本企业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员工可以感受到顾客对产品的不满和抱怨,有助于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员工满意度测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可以了解到员工对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进而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顾客需求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通过开展满意度测评,使企业可以及时把握员工和顾客的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可以分析预测顾客隐含的
8、、潜在的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4)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企业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把握其竞争对手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的程度,了解竞争者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经营和做法,寻找自己与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2 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1.2.1 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报告的内容分为一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综述。第二部分是从一个视角讨论两个满意度的联系,以及其提高途径。第三部分是对两个满意度的测评。核心为第二部分,从企业文化、产品质量、领导行为三个角度考虑两个满意度的联系以及其提高途径。但由于篇幅原
9、因,把第二部分分为三章,详细介绍了研究内容。 (1)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国内外满意度理论综述 首先对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发展及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分析国内外满意度研究现状,根据国内外的差异,找出我国满意度测评与国外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然后针对满意度调查与测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2)基于企业文化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讨论两个满意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氛围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这个核心。 3)基于产品质量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 从产品质量的角度,讨论两个满意度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放在员工满意
10、度、产品质量以及顾客满意度之间的这条服务链上,员工满意度的提高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进使得顾客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突出产品质量作为两个满意度高低的标志的特性。 4)基于领导行为的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研究 从领导行为的角度,讨论两个满意度与领导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领导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5)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 通过以上的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对满意度进行测量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三个角度(企业文化、产品质量、领导行为)出发,对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联系进行研究,进而确定两个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员工满意度作为顾客满意度的一个主要评价指
11、标来分析,对两个满意度进行评价。 (2)报告的创新点 报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从“企业文化”这个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联系,以及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氛围内如何提高两个满意度的途径。 2)在考虑两个满意度的联系时,第一次把“领导行为”作为一个角度,突出领导行为与两个满意度的联系,以及领导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来提高两个满意度。 3)把员工满意度作为顾客满意度测评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重点突出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联系,把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联系定量化,通过员工满意度来更好地分析顾客满意度才更有意义。1
12、.2.2 报告的基本思路 为了完成上述内容的研究,报告将按如下思路展开研究: 首先,对满意度的理论发展以及基本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 其次,从企业文化、产品质量、领导行为三个视角出发,对两个满意度进行详细的剖析,重点突出这三个方面与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提出提高途径。 第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析结果构建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评价对目标进行定量性的评价。重点突出员工满意度是顾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具体研究思路如下图1-1:图1-1 报告结构框架图第2章 国内外满
13、意度理论综述2.1 员工满意度理论综述2.1.1 员工满意度的内涵 员工满意度不是一个新的管理话题,但却是个永恒的管理话题。换言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地意识到,现代企业已经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中得到深刻扩展,形成“以人为本”和“使员工高度满意”的双重管理目的。 (1)员工满意度的概念 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他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从本质上讲,员工满意度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期望与实际结果的比较。如果期望很高,而与实际得到不一致,就会产生不满。例如,组织期望员工付出忠诚、创造力以及额外的努力等,员工期望获得工作安全、公平对待、事业发展。当员工进入某个组织工作,签定的经济合同,规定了双方的
14、权利和义务。除正式经济合同外,员工与组织之间还形成了一套相互的期望。如果组织只履行经济合同,不履行心理期望,员工满意度就会很低,因为员工的很多期望都会落了空。只有既履行经济合同又履行心理契约,员工才会满意。 (2)员工满意度内容 员工工作满意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多谈论人的工作态度,这里的“态度”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对工作较稳定的、持续的、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员工的言行观察到,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组成部分。 1)认知 认知是员工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是形成态度的基础;员工在对工作的理解认识过程
15、中会伴随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会长期作用于人的行动。 2)情感 情感是员工在对工作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喜恶评价和情感反应,如果员工在对工作认知过程中,产生了喜欢的情绪体验,则工作中会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准备状态,投身于工作;如果员工在对工作认知过程中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体验,则不会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准备状态,其行为会表现出消极怠工甚至拒绝工作。这说明情感成分在员工的工作态度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3)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则是员工对工作的行为准备状态。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将会影响他的行为,而恰恰他的行为就是他的满意程度的具体外在表现。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考核出来,来帮助员工满意度的考核,这种考核就是员工绩效考核
16、。员工的绩效考核需从员工工作成绩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考核,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描述。 (3)员工满意度研究的作用 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满意度可以诊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企业是由若干员工构成的,员工满意度直接决定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就像为企业进行体检一样,它使公司管理层能够倾听到员工的心声,是企业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了解员工需求,发现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17、“只有员工满意,才能使他们服务的顾客满意。”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吸引和激励员工,让他们保持高昂的士气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对企业运营管理问题的产生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监控企业绩效的成效,可以及时预知企业人员的流动意向,如果改进及时,措施得法,就能够预防止“人才流失”的情况发生。 2)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主要是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因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强调人本精神、实现人本管理,以增强员工满意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经理来说,员工保持高绩效水平和确保员工满意感同样重要。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和评价有
18、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已经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工作满意度评价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帮助企业进行组织诊断、影响企业的未来绩效、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重视并科学有效地监测员工满意度,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可见,员工满意度测评已经成为企业早期警戒的指针,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1.2 员工满意度研究的方法 (1)国外关于员工满意度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1)员工满意度的评价方法 员工满意度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大企业的评价标准,目前国际上为企业普遍接受和采纳的
19、“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两种: 单一整体评估法 这种方法只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对工作的总体感受,如“就各方面而言,我满意自己从事的工作”。许多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明了,因为满意度的内涵太广,单一整体评估法成了一种包容性更广的测量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只有总体得分,虽然可以知道企业的相对满意度水平。但无法对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不利于管理者改进工作。 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 这种方法将员工满意度划分为多个维度进行调查,通常是通过员工对薪酬、晋升、管理、工作本身和公司群体的满意度等级评定,得出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结果。其一般程序是:首先,需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维度,然后编制调查问题,再根据标
20、准量表来评价这些维度。调查表既对各具体要素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又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整体的满意度状况。相对而言,它比单一整体评估法操作起来复杂一些,但能获得更精确的评价和诊断结果,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员工满意度。 2)员工满意度的测量工具 当前研究员工满意度一般采用量表法,较为权威的量表主要是1957年明尼苏达工业关系中心的研究者编制的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量表分为长式量表(21个分量表)和短式量表(3个量表)。短式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三个分量表。其主要维度是:能力使用、成就、活动、提升、权威、公司政策和实施、报酬、同事、创造性、独立性、道德价值、赏
21、识、责任、稳定性、社会服务、社会地位、监督一人际关系、监督一技术、变化性和工作条件。长式包括100个题目,可测量工作人员对20个工作方面的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包括:个人能力的发挥、成就感、能动性、公司培训和自我发展、权力、公司政策及实施、报酬、部门和同事的团队精神、创造力、独立性、道德标准、公司对员工的奖惩、本人责任、员工工作安全、员工所享受的社会服务、员工社会地位、员工关系管理和沟通交流、公司技术发展、公司多样化发展、公司工作条件和环境等方面。 (2)国内关于员工满意度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在国内,员工满意度通常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并辅之以进一步的访谈。其测量一般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
22、定量分析。各类专家学者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计出了各种测量评估模型。 江苏大学的王文慧和梅强2002年在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评估模型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借助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采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员工满意度的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该评估模型对一家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和评估分析。但其实证研究样本个数太小,其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受影响。西北工业大学的杨乃定2002年在他的员工满意度模型及其管理一文中提出衡量员工满意度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阐述,但该模型较复杂和抽象,对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实际操作造成一定困难。卢嘉等2000年在关于如何调查员工满意度一文中分别提出了测定员工满意度的模型、
23、原则、方法,以及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并对如何编制员工满意度调查表的四个步骤(了解企业现状;确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维度和题目;对员工满意度表进行施测;对结果进行描述)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未进行相应的定量的实地调查。近年来,我国员工满意度研究得到了重视,如吴宗怡、徐联仓对于量表的修订和使用,冯伯麟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构成包括五个维度:自我实现、工作强度、工资收入、领导关系和同事关系,香港城市大学梁觉对于合资企业员工满意感研究和杨化冬、时勘对于教师生活质量的研究等等。不过,至今尚未研制出用于诊断我国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工具。2.2 顾客满意度理论综述2.2.1 顾客满意度的内涵 顾客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员工 满意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