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知识讲解ppt课件.ppt
《红外光谱知识讲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光谱知识讲解ppt课件.ppt(2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a),2,概 述1.红外光谱的历史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谢尔发现红外线1936年世界第一台棱镜分光单光束红外光谱仪制成1946年制成双光束红外光谱仪60年代制成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第二代红外光谱70年代制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使扫描速度大大提高70年代末,出现了激光红外光谱仪,共聚焦显微红外光谱仪等,3,2. 红外光谱的特点 每种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任何气态、液态和固态样品均可进行红外光谱测定,这是其它仪器分析方法难以做到的 常规红外光谱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不贵 样品用量少,可达微克量级,4,红外光谱主要用于
2、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 针对特殊样品的测试要求,发展了多种测量技术,如光声光谱(PAS衰减全反射光谱(ATR),漫反射,红外显微镜等。,5,3.1 红外谱图基本原理,6,3.1.1电磁波段的划分(1) 可分为多种波段.各波段具有不同的用途,7,红外波段又可进一步分为近、中、远红外,常用区域在中红外区.,(2)红外区的分类,8,(3)红外区的分区原因,红外区分成三个区。是由于在测定这些区的光谱时所用仪器不同以及从各区获得的知识各异的缘故。,近红外区:用来研究O-H、N-H及C-H键的倍频吸收,远红外区:分子的纯转动能级跃迁和晶体的晶格振动,中红外区:最为有用,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9,习惯上红
3、外区的波长多用微米(m)表示。微米和埃()、毫微米(m或纳米nm)、厘米(cm)的关系是1 10-8cm1m10-4cmlm10-7cm但在中红外区更常用的一种单位是波数波数用cm-1表示,波数与波长的关系是,10,(4) 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横坐标为吸收波长(m),或吸收频率(波数:cm-1),纵坐标常用百分透过率T%表示,11,从谱图可得信息: 1 吸收峰的位置(吸收频率:波数cm-1),2 吸收峰的强度 ,常用: vs (very strong), s (strong), m (medium), w (weak), vw (very weak),3 吸收峰的形状 (尖峰、 肩峰、 宽峰
4、) b (broad) , sh (sharp), v (variable),12,13,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吸收一定波长红外光辐射,并由其振动运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的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1. 红外光谱的定义 分子对光吸收有关的运动主要有: E总=E电+E振+E转,3.2 红外光谱原理,14,由于同时伴有转动能级跃迁。所以红外光谱是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是带光谱。是分子结构的客观反映,谱图中的吸收峰都对应着分子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2.IR选律:红外活性分子和非红外活性分子
5、,产生红外吸收的分子称为红外活性分子,如CO2分子;反之为非红外活性分子,如O2分子。,15,产生红外吸收条件:分子吸收辐射产生振转跃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一:光子辐射能应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结构特征!,16,条件二:辐射与物质间必须有耦合作用(Coupling effect),17,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有关,不同分子吸收红外线选择性不同,故可用红外光谱法检验基团,鉴定化合物及定量测定。,并非分子的任何振动都能产生红外光谱,只有在振动周期内发生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即发生偶极矩的变化,使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才
6、可产生红外光谱。,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如N2、O2不能产生红外吸收。,18,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 产生红外吸收谱图, 其分子结构是 (1) 具有不饱和键 (2) 具有共轭体系 (3) 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4) 具有对称性,丁二烯分子中C=C键伸缩振动如下: A. CH2=CH-CH=CH2 B. CH2=CH-CH=CH2有红外活性的振动为 (1) A (2) B (3) A, B都有 (4) A, B都没有,( B ),(3),19,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经典力学处理) 红外光谱产生于分子的振动。双原子分子是两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键长是原子核间平衡距离。如平衡时两原子间距为r
7、0,这时势能最低。两原子间距小于r0时,两原子核相互排斥;两原子间距大于r0时,由键力作用相互吸引,因此两原子实际是在不断的相对振动。,3.2.1双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20,经典力学观点看: 振动可用一弹簧振子即谐振子模型表示。谐振子模型来研究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化学键相当于无质量的弹簧,它连接两个刚性小球,小球的质量分别等于两个原子的质量。如图。,21,两原子周期性地在r0附近变化。据虎克定律,化学键振动频率与化学键强度(力常数K)及振动原子的质量(m1和m2)有关,为:,折合质量,22,c:光速,k:化学键力常数,m1、m2为两原子的质量,:为折合质量。,公式可看出:力常数越大即键越强,
8、键振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振动频率就越高,吸收频率随键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吸收峰出现在高波数区。相反,吸收峰则出现在低波数区。原子折合质量增大,振动波数降低。,23,C-CC=CC=C,K 4-6 8-12 12-20 N/cmV 119016832062 cm-1,C-C C-HV11902920 cm-1,同类原子组成的化学键,力常数越大,振动频率越大,相同化学键的基团,波数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比,24,实际在一个分子中,基团与基团之间,化学键之间都会相互影响,因此,振动频率不仅决定于化学键两端的原子质量和键力常数,还与内部结构和外部因素(化学环境)有关。,由于原子的种类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以及
9、各化学键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不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有各自的特征,据此可以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25,3.2.2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双原子分子仅有一种振动方式,但多原子分子比较复杂,有多种振动方式。,1. 理论振动数(峰数):设一个分子由n个原子组成,其运动自由度应等于各原子运动自由度之和。一个原子在空间的位置由三个坐标确定,对n个原子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需用3n个坐标确定,即分子有3n个自由度。但分子是整体,有:,26,其中有几个是平移运动自由度,以及旋转运动自由度。(分子是个整体,其质心的运动可用三个自由度来描述)。,分子振动自由度(基本振动数) =分子自由度-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10、有意义的必须扣除以上几个个自由度(分子整体沿x、y、z轴的平动和旋转)。它们都不使分子形状发生改变,电偶极距不发生变化。,27,2.线型分子:n个原子有3n个自由度,但有3个平动和2个绕轴转动无能量变化,沿其键轴方向的转动不可能发生,转动只需两个自由度,线型分子分子基本振动自由度为3n-5,对应于(3n-5)个基本振动方式(简正振动) 。,28,如: CO2 分子,理论振动数为33-5=4,CO2简正振动形式,29,3.非线型分子:n个原子有3n个自由度,但有3个分子重心的平移运动和3个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无能量变化。所以非线型分子振动子由度为(3n-6),对应于(3n-6)个基本振动。,如:
11、H2O 分子,振动数为33-6=3,水分子简正振动形式,30,分子真实的振动很复杂,一定条件下,分子一切可能的任意复杂的振动方式都可以看成是有限数量的相互独立的和比较简单的振动方式的迭加,这些比较简单的振动称为简正振动。,(1)简正振动,31,理论上:振动方式多少应与到振动谱带数(峰数)相对应,实际观测谱带数目远小于理论值,主要如下四个方面原因:,A)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0)的振动(红外活性振动),才会产生吸收峰。如: N2、O2等,不产生红外吸收。如: CO2: 有红外“活性”振动, 又有红外“非活性” 振动,,32,B)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吸收峰在红外光谱图中同一位置出现,
12、彼此发生简并(峰重叠)只观察到一个吸收峰,,C)强、宽峰覆盖相近的弱、窄峰,D)吸收峰太弱,仪器不能分辨,或者超过了仪器可以测定的波长范围。,33,3.2.3 红外光谱的分子振动形式与谱带 分子的振动方式分为两大类:,对称伸缩振动(s ) 反对称伸缩振动(as ),1.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的振动,亦称伸展振动。,34,2.弯曲振动:沿键的垂直方向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又称变形振动或变角振动。,35,键长的改变比键角改变需要更大的能量,因此出现在高频区,出现在低频区。 按能量高低为:,as s 面内 面外 高频区 低频区高波数区 低波数区,3
13、6,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 频率最小的是 (1) C-H (2) N-H (3) O-H (4) F-H,(1),如果C-H键和C-D键的力常数相同, 则C-H键的振动频率 C-H与C-D健的振动频率 C-D相比是 (1) C-H C-D (2) C-H C-D (3) C-H= C-D (4) 不一定谁大谁小,( 1 ),37,已知下列单键伸缩振动中 C-C C-N C-O 键力常数k/(Ncm-1) 4.5 5.8 5.0 吸收峰波长/m 6 6.46 6.85问C-C, C-N, C-O键振动能级之差E顺序为 (1) C-C C-
14、N C-O (2) C-N C-O C-C (3) C-C C-O C-N (4) C-O C-N C-C,( 1 ),38,3.基频以外的吸收频率以上为多原子分子基本振动产生的谱峰,即基频峰,(允许跃迁,强峰)。还可观测到其它峰,如跃迁禁阻峰,称为泛频峰,泛频峰可观察到,但很弱,可提供分子的“指纹”。,(1)倍频峰基态至第二、三激发态(V0V2、V3)跃迁所产生的带;出现在基频两倍处(实际比两倍要低)。,39,如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差不大时,振动耦合(相互作用)引起吸收频率偏离基频,移向高频或低频方向产生的振动频率。,C=O 伸缩振动频率 1715 cm-1 倍频带 3400 cm-1。
15、,40,基频: X cm-1 Y cm-1 两个吸收带合频带:可能在(X+Y)cm-1 (X-Y) cm-1附近. 倍频带与合频带统称为泛频带,属禁阻跃迁,跃迁几率小,强度弱,通常难以检出,(2)合频峰弱吸收带,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频频率之和或频率之差附近.如:,41,(3)振动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基团连接在分子中同一个原子上时,其振动吸收带常发生裂分,形成双峰,这种现象称为振动偶合。有伸缩振动偶合、弯曲振动偶合、伸缩与弯曲振动偶合三类。,例:C(CH3)2弯曲振动偶合 1380 cm-1 1370 cm-1 (RCO)2O C=O伸缩振动偶合 1820 cm-1 1760 cm-1丙二酸
16、酯C=O伸缩振动偶合 1750 cm-1 1735 cm-1,42,(4)费米共振强度很弱的倍频带或组合频带位于某一强基频带附近时,弱的倍频带或组合频带与基频带之间发生偶合,产生强吸收带或发生峰分裂,称为费米共振,是一普遍现象。,含氢基团产生的振动耦合或费米共振现象,均可通过氘代加以区别。因为当含氢基团氘代后,其折合质量改变会使吸收频率发生变化,使氘代前的耦合或费米共振条件不再满足,吸收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43,例:环戊酮 vC=O 1746 cm-1 1728 cm-1 双峰(889 cm-1的倍频与C=O伸缩振动强吸收带产生偶合-费米共振),重氢氘代氢: 1734 cm-1处仅出现一单峰
17、.,44,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相对应的红外谱带不一定能观察到,是因为 (1)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2)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3) 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 (4)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1) 18 (2) 12 (3) 30 (4) 31,( 2 ),( 3 ),乙炔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1) 5 (2) 6 (3) 7 (4) 8,(3),45,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还受分子两大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外因,由测试条件不同所造成;二是内因,由分子结构不同所决定。 因而常使相同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
18、。,3.3.2.1外部因素 同一种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测试,因其物理或某些化学状态不同,吸收频率和强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3.3.2 影响官能团吸收频率的因素,46,1.物质的状态: 1) 气态: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很弱,除小分子羧酸外,基本上以游离态存在,不受其它分子影响,IR吸收峰较为尖锐,可观察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的精细结构;,2) 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强,不出现转动精细结构,吸收峰频率有所降低。有的可形成分子间氢键,相应谱带向低频位移。,47,甲醇蒸气(A) 液态甲醇(B) 在10001100cm-1区的吸收,48,2.溶剂效应: 在化合物以溶液状态绘制IR谱图时,溶剂的种类、溶液
19、的浓度不同,所得到的吸收光谱常不同。,3) 固体:因分子间距减小,相互作用增强,一些谱带低频位移程度增大.某些弯曲振动,骨架振动间常相互作用使指纹区的光谱发生变化.同一种样品,不同晶型的IR光谱也有区别.,49,原因: 极性基团和极性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消除溶剂效应方法: 采用非极性溶剂,如CCl4,CS2等,并以稀溶液来获得红外吸收光谱。,常见的溶剂效应: 极性基团伸缩振动频率随溶剂极性增大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红移,吸收峰往往增强。,50,溶液浓度:分子内氢键与溶液浓度和溶剂无关。对分子间氢键影响较大,随浓度增大,缔合程度增大,吸收谱带向低波数移动,强度增大,带变宽。游离态的OH伸缩振动位于高
20、波数端.,51,浓度对羟基吸收峰的影响,52,3.3.2. 内部因素1键力常数k和原子质量的影响根据虎克定律,谐振子的振动频率v是键力常数和小球质量m的函数,以波数表示,如下式.,53,CC C=C CC 2150 cm1 1650 cm1 1200 cm1,若K的单位用105dyncm-1(达因/厘米),用原子质量单位,c用cms-1,则前式可简化为:,上式表明,键力常数K增大,振动波数增高. 一般键力常数越大,化学键越强,红外吸收波数越大。如,54,成键碳原子的杂化: 影响化学键的力常数。一般,杂化的s成分越多,力常数越大,吸收频率向高波数位移。,如 : 炔氢 烯氢 烷氢 3300 cm1
21、 3100 cm1 2900 cm1,55,利用式3.4和表的K值,可计算C-O,C=O伸缩振动的频率:,常见原子对的k和值,56,如: CH 3000 cm1, CC 1200 cm1, CO 1100 cm1, CCl 800 cm1, CBr 550 cm1。 CI 500 cm1。,组成化学键的原子质量:原子折合质量增大,振动波数降低.,57,例1 已知CH键(看作双原子分子)的力常数为 K5 Ncm-1,求CH键的振动频率。解:C原子和H原子的折合质量为:,答:CH键的振动频率为3030cm-1。,代入公式,得:,58,化学键的力常数K与基频吸收波长的换算:,例2 已知醇分子中化学键
22、O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2.77m,计算OH键的力常数K。解:OH伸缩根动吸收峰的波数为: v (104/2.77)cm-13610cm-1两原子的、折合质量为: A(161)/(16+1)0.941代入公式:,答:OH键的力常数K等于7.21Ncm-l。,K7.21Ncm-1,59,通过成键电子起作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都会引起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同一分子中,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往往同时存在,在讨论其对吸收频率影响时,由效应较强者决定。该影响主要表现在C=O伸缩振动中。,极性减小(高波数),极性增强(低波数),2.电子效应,60,诱导效应沿分子中化学键(键、键)传递,与分子几何状态无关
23、。和电负性取代基相连的极性共价键,如-CO-X, 推电子的诱导效应(+1):使C=O成键电子偏离键的几何中心而向氧原子移动。C=O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k 减小,C=O的伸缩振动向低波数方向移动,1) 诱导效应(Induction effect,I),61,吸电子诱导效应(-I):C=O成键电子向键的几何中心靠近,C=O极性降低,双键性增强,k增加,C=O的伸缩振动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可理解为羰基不易往单键变化)。,62,63,如:伯、仲、叔酰胺羰基吸收频率吸收均不超过1690 cm-1,处于羰基的低波数区。这是因为存在中介效应.,电子偏离键的几何中心而向氧原子移动。C=O极性增强,羰基双键性降
24、低 , 吸收频率移向低波数。,2)中介效应(Mesomeric effect,共振效应),64,如:共轭效应:使C=O 移向低波数 R-CH=CH2 C=C 1650 CH3CN C=N 2255 RCOOR C=O 1735,3)共轭效应:共轭效应(Conjugated effect):,电子云密度均化键长变长k 降低(双键的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减弱键强度)特征频率移向低波数。,65,vC=N: 2255 cm-1 2221 cm-1vC=C: 1637 cm-1,(C2H5)2C=C(CN)COOC2H5 C=C 1629 , C=N 2224, C=O 1727,66,许多情况下,诱导
25、效应和共轭效应会同时存在:当诱导与共轭两种效应同时存在时,振动频率的位移和程度取决于它们的净效应。,RCOOR R1CO-NR2 RCOS-Ar ArCO-SR R1COR2 C=O 1735 1690 1710 1665 1715 (-I +C)(+C -I) (-I +C) (+C -I),67,亲电诱导效应(-I)与供电共轭效应(+C),68,4. 空间效应(steric effect),1.环张力:环张力引起sp3杂化及sp2杂化的碳-碳键角改变,而导致相应的振动谱带位移。环张力对环外双键和环内双键影响不同。对环外双键(C=C,C=O)的伸缩振动影响较大。,环张力和空间位阻统称空间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光谱 知识 讲解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