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代汉语诗律课件.ppt
《大学古代汉语诗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古代汉语诗律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律,诗,律,一、什么是诗律 诗律就是诗的格律,即作诗的规则。含义有二: 广义:所有诗歌在句式、押韵等形式方面的规则。 狭义:特指近体诗在句式、押韵、平仄、对仗等形 式方面的规则和要求。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 :萌芽于六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诗体,特点是: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 要求对仗。古诗 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二、近体诗的格律 字数和句数要求 1.五言诗每句5字,七言诗每句7字; 2.律诗全首八句; 3.律绝全首四句; 4.排律(长律)全首八句以上。 五言律诗 五言律绝 五言排律 七言律诗 七言律绝 七言排律,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
2、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 鹳 雀 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言律诗,五言律绝,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 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五言排律,登 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泊 秦 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言律诗,七言
3、律绝,押韵要求 1.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但首句可押可不押; 2.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 ;(韵字依照 “平水韵”) 3.押韵句用平收式,不押韵句用仄收式; 4.一韵到底,不能出韵。 所谓出韵,就是在押韵时,某句的韵脚用了不同韵的字。,字的声调可以归并为平、仄两类: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江流宛转绕芳甸,(din)月照花林皆似霰;(xin)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jin),黄河远上白云间, (jin)一片孤城万仞山。 (shn)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gun),对仗要求 1.律诗和排律:除首尾联外,其余各联要对仗; 2.律绝:各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平仄要求 要求诗中
4、每个字的读音,都符合所在位置规定的平声或仄声(以中古语音为标准)。,所谓“平仄”,指中古(六朝至唐宋时期)字音的四个声调的归类(归为平声和仄声两类),中古字音声调: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简称 平、上、去、入, 统称“四声”。,平声单独做一类,上去入归为一类称“仄声”,1.平仄声的辨别,如何用现代的读音来辨别中古字音的平仄声,中古声调与现代声调的对应:,中古四声: 平 上 去 入,现代四声:,平声,仄声,阴平 阳平,上,去,中古四声: 平 上 去 入,现代四声:,平声,仄声,阴平 阳平,上,去,冬天中间多低,同田龙连麻吴,马理董美忍远,送未事遇震效,范湛盾肚树动,屋粥叔捉失郭(入变),食独浊
5、白国笛(入变),铁骨谷蜀角乞(入变),入木育月屑力(入变),入声的辨别: 现代阳平字中,声母是b、d、g、j、zh、z的非鼻韵音韵尾字,一般都是古入声字。(可用“搏夺国,急逐贼”六字帮助记忆) 拔跋白勃伯搏博别达夺得毒笛国格绝局菊鞠及夹颊即吉级极杰结竭扎闸翟宅着折直逐砸杂凿昨琢足卒族贼记住一些常见的入声字或入声声符:白、吉、及、直、甲、孛b、bi、夹、卓、勺、足、失、枼y 、弗 伯柏帛泊拍铂箔舶 洁结诘拮桔秸颉 吸汲岌级 值植殖 鸭押呷匣狎柙 勃渤脖饽鹁悖浡郣哱馛葧侼挬 浃荚颊峡侠狭 拙茁屈 焯桌 灼酌 捉 跌迭 葉蝶碟牒谍蹀 佛彿拂氟 一七八十 出发捉贼,利用方言辨别。 屋 接 揭 督 扑
6、叔 剥 削 失 剔 踢 吸 湿 哭 拨 出 屈 现代鼻韵母(-n、-ng)的字,不是古入声字。,国破山河 城春草木,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恨别鸟惊心 哀时花溅泪,恨别惊心 哀时溅泪,2.四个基本句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平仄交替: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J1 , J2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J4 , J3 恨别鸟惊心, 哀时花溅泪J1J2 J3 J4 J1 J2J3J4J1J2 仄起仄收 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J1 , J2 J4 , J3,请用春望诗的前半首来记忆四个句式,同一联的两句,起式平仄相反,称为对。,前一联的下句与后一联的上句
7、,起式平仄相同,称为粘。,J2如果第一字改变,第三字必须同时改变。,3.基本句式的变通 一、三不论指仄收式句第一、三字平仄可变 二、四分明第二、四字是节奏点,平仄不能变J1 , J2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J4 , J3 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 由此可见,辨别诗句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应依据第二个字的平仄;要辨别诗句是平收式还是仄收式,应依据最后一字的平仄。,诗句 实际平仄 所据句式城阙辅三秦昨日入城市故园芜欲平欲穷千里目, , J4, , J1, , J2, , J3,近体诗的格律小结字数和句数要求 律诗八句,律绝四句,排律八句以上,各有五言、七言。押韵要求 偶句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古代汉语 诗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