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生心理(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ppt课件.pptx
《第二章 学生心理(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学生心理(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ppt课件.ppt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_学生心理(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ppt,案例一,由于阿姨冲奶粉没有调匀,孩子又她又不敢告诉老师,等其他小朋友喝好了,把杯子放回箩筐让阿姨洗,老师又忙着照顾其他孩子回教室时,她悄悄地把杯子连同里面的奶放到箩筐,被老师发现箩筐的杯子里有未喝干净的奶,逐一询问小朋友时,她也说喝完了,最后老师对全体孩子说要拨110,让警察叔叔来查,警察叔叔本 领很大的,一查就能查 出来时,孩子给吓得哭 出来了。,案例二,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案例三,刘易斯
2、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案例四武汉“全陪”老师,三年教室办公,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 皮亚杰(Jean Piage,1896-1980)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
3、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过程,是积极适应环境,是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 例:儿童敲击小物体图式,拿到积木,鸡蛋。 同化(assimilation) 适应 顺应(accomodation) 认知结构发展:图式(schemes)-不平衡-不断达到平衡(equilibrium)。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
4、动的结构或组织。这里的动作或活动是指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图式最初来自遗传,是一些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起来。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同化是量变;顺应是质变。 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
5、,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7岁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711岁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1116岁,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借助直接的感知和运动来认识外界;缺乏语言和符号为事物命名的能力;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反射性行为目标指向行为。,感知运动阶段,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9-12个月 客体永久性建立,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
6、7岁(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3)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4)未掌握守恒。掌握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认为别人眼睛中的世界与他看到的一样。,前运算阶段,集中化:只注意到情境中的某一个方面不可逆性:,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711岁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去自我中心。,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形式
7、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1116岁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3 、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1)成熟2)练习与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的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调节上述三种因素,具有定向性的特点(个人理解:结构有平衡的的本性,否则就要崩溃了),4、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意义,1) 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既非遗传决定论也非环境决定论,儿童的自发主动与外界交往)2)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四个阶段依次发展,只有顺进不会逆转,超越阶段的教学没有作用)3)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阶
8、段内年龄跨度大,承认儿童的个体差异.对同年龄儿童分班教学就有问题了)4)发展先于学习 (其实就是不要犯揠苗助长的错误),皮亚杰的理论缺陷:1、对儿童认知水平的估计不足。2、对个阶段的年龄划分也有绝对化的倾向。新皮亚杰理论,二、维果斯基(Lev S.Vygotsky,18961934)的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高级心理机能具有间接性,间接反映的中介结构即为工具。,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就其原因而言:社会文化历史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
9、泉,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运用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改变;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有四个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主动性和有意性;(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指概括性、间接性的高级意识系统;(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儿童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减缩,其心理发展水平越高;(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在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10、平(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理论对教学的影响,1、支架式教学2、教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3、合作学习4、情境教学,第二节 学生的情感与个性,一、埃里克森(E.H.Erikson 1902-1994 )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1950年发表他最重要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描绘了有关人生的八个阶段。这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一、埃里克森(E.H.
11、Erikson)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观点: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环背景中的适应。(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怀疑;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24岁):自主-羞耻;意志品质。(3)幼儿期 (47岁):主动-内疚;目标品质。(4)童年期 (712岁):勤奋-自卑;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角
12、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失望;智慧品质。,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学生心理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ppt课件 第二 学生 心理 当代 教育 心理学 陈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