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相(综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构造相(综合)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地构造图件编制,汇报大纲,一、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二、湖北大地构造分区,理论基础,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大地构造相的判别,一 理论基础,历史大地构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用板块构造理论编制各种大地构造图件以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在原有板块构造的理论框架中,全球构造格架和洲际板块边界是清晰的,但在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编图、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如何应用板块构造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进行细结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关键在于明晰思路、厘定构造单元划分原则。,多旋回构造学,经典板块构造,1、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现状,定义,多岛弧盆系构造是指大洋岩石圈俯冲制约形成的前锋弧及前锋弧之后的一系列岛弧、
2、火山弧、微陆块和相应的弧后洋盆、弧间盆地或边缘海盆地构造的组合体,整体表现为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之间的时空域中特定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特征的构造系统。 全球岩石圈构造演化分为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两种构造演化体制,新太古代以来的岩石圈进入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之后,全球岩石圈构造演化即开始进入这两种构造体制演化和相互转换的发展历史,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演化是大洋岩石圈构造体制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转换的标志。,2、多岛弧盆系,(据T. O. Simandjuntak et al, 1996),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古今板块强烈活动地带,处于三大岩石圈板块以及若干小板块交汇和相互作用的地区。,
3、发育多种类型的造山作用,大地构造相是一套在特定大地构造环境和特定构造部位形成的构造-岩石组合,具有揭示造山带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功能。深入系统细致地研究大地构造相,不仅对大洋岩石圈构造体制的转换,造山带的结构、组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认识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作用,以及进行成矿远景预测的基础。,3、大地构造相,突出地球动力学研究,大地构造分区以地层、沉积、岩浆、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 承接融合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方案,在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以成矿规律、矿产预测和资源评价的需求为基点。以大地构造相环境恢复为主线,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
4、为基本原则。首先是划分出结合带大相、弧盆系大相及地块大相,进而将三大相类依据造山带洋-陆构造体制和盆山构造体制时空结构转换过程,划分为大地构造相及其亚相。 划分出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老陆块区、不同时期的造山系和叠加造山带(或裂谷)。,(一) 构造单元划分的原则,二 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1.有明确的构造边界存在2.有特定构造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3.有特定构造-岩石组合的空间结构4.有特定的优势大地构造相(亚相)5.有控制时空结构单元的动力学背景6.与相邻单元构成特定的构造关系,(二) 构造单元划分的要素,(三) 大地构造相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1、造山系构造单元划分,造山系是在大陆边缘受控于大
5、洋岩石圈俯冲制约形成的前锋弧及其之后的一系列岛弧、火山弧、地块和相应的弧后洋盆、弧间盆地或边缘海盆地,经过洋盆萎缩消减、弧-弧、弧-陆碰撞的多岛弧盆系转化形成的构造域。整体表现为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之间的时空域中特定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特征的构造系统。其基本作法是把洋陆转换、盆山转换过程中主碰撞造山事件形成的构造优势相及构造不整合界面划分出相应的构造单元。,(2)在大洋构造体制中划分出蛇绿混杂带(弧弧碰撞带、弧陆碰撞带),近陆岛弧、弧后盆地、弧前盆地、洋内岛弧带或洋岛等;在大陆构造体制中划出地块、被动边缘褶冲带、前陆逆推带、基底断隆带、陆缘弧、前陆和弧后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
6、地、断陷盆地或裂谷盆地等;作为三级构造单元。,造山系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1)根据多岛弧盆系组成的造山系中区域地质发展过程总体特征和面貌,以板块结合带、弧盆系和夹持于其间的地块作为二级构造单元,构成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骨架。,(四)划分方法,2、陆块区构造单元的划分,陆块区具有长期和复杂的演化历史,前新太古代为古老陆核形成阶段,由前新太古代形成的硅铝质原始大陆壳地质体称为陆核。陆核形成过程中,地壳的垂向增生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一系列古老穹隆构造的存在,1) 依据陆块区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可划分为陆核和陆块作为二级单元。2) 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是古老陆核形成后,地壳生长已经进入板块构造体
7、制,相当于年轻造山带中的一些大地构造相和地质单元,如岛弧、弧后盆地、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裂谷等作为三级构造单元。,陆块区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3、叠加造山(区)带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命名,对于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长期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制约的构造叠加区,应充分运用大地构造相的鉴别及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要求,进行构造单元的划分,如岛弧或岩浆弧、俯冲增生带等。 进一步的细结构划分,主要考虑区带内部的地层岩相建造、火山-岩浆建造的差异性。省(区)中比例尺时空尺度可划分到四级单元。 在陆块区的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区带,以构造相变形带命名+时代。例如:在台地区,可命名为台坪褶皱带、在台地边缘可命名为台缘褶皱带;
8、在大陆边缘可命名为陆缘褶皱带;在基底卷入的构造带则称为基底逆推带;在前陆盆地,按变形强度,可分别称前陆褶冲带、前陆冲断带和前陆逆推带。 大尺度展布的后期叠加的构造,如新生代裂谷、断陷盆地、拗陷盆地、走滑拉分盆地等应作为三级或四级构造单元划出。,1结合带大相,结合带指保存在会聚带中,由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和不同变形样式的各类岩石组成,经强烈构造剪切的构造地层及岩石组合体。通常可见洋壳残片、洋岛海山、远洋沉积物、深水浊积扇等组成物质。地层结构局部有序,总体无序。相内普遍有被肢解蛇绿岩和巨大的韧性剪切带。,三 构造相的判别及矿产,1结合带大相,结合带指保存在会聚带中,由不同时代、不同
9、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和不同变形样式的各类岩石组成,经强烈构造剪切的构造地层及岩石组合体。通常可见洋壳残片、洋岛海山、远洋沉积物、深水浊积扇等组成物质。地层结构局部有序,总体无序。相内普遍有被肢解蛇绿岩和巨大的韧性剪切带。,蛇绿岩中的铬铁矿洋内弧块状硫化物矿床增生楔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与气成热液矿床(洋底火山、黑烟囱),铁、锰、有色、稀有金属,(锰结核的物质来源),2.弧盆系大相,指位于洋陆过渡地带,由于大洋岩石圈俯冲而形成的,由一系列岛弧、弧前、弧后、弧间盆地、以及地块等组成,具有特定时空结构演化并通常构成造山带主体的大地构造相组合体。通常呈弧形岛链状,其规模
10、可达几百或上千公里。,按构造背景分类:有陆缘上形成的陆缘火山弧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前锋弧弧后扩张近陆一侧的残余弧。依据动力学状态可分为张性弧、中性弧、压性弧,岩浆弧相,火山岩型:黄铁矿型铜床、侵入岩体型:斑岩型铜矿、矽卡型铁铜矿床复合岛弧带:层控内生型矿床铜铅锌矿床,岩浆岩组合为,火山岩以安山岩(A)为主的玄武岩(b)+安山岩(A)+英安岩(D)流纹岩(R)组合;侵入岩以+TTG为主的+TTG组合。1、高镁安山岩(HMA)和高镁闪长岩(HM)是识别岛弧环境一种特征岩类2、不成熟的岛弧,常称为拉斑玄武质岛弧,以玄武岩(b)+玄武安山岩(bA)为主3、成熟的岛弧,常成为CA岛弧,以安山岩(A)为主
11、4、堆晶岩,以纯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组合区别于MORS的堆晶岩,岛弧环境的岩浆岩组合,3.陆块(地块)大相,陆块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结构完整的陆块具有双层结构,即上部为未经变形的海相或陆相的沉积盖层,下部为强烈变形和变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双层结构不完整或规模较小卷入造山系的“陆块”称为地块。 陆块大相包含基底杂岩相、碰撞岩浆杂岩相、大型强变质变形相、前陆盆地相、台地陆棚被动陆缘、裂谷盆地相和陆内盆地相等7个构造相。,基底杂岩相,基底杂岩是指组成陆块的相对古老的岩石组合,记录了地壳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地质作用特征、时代和地质背景。它们常被晚期基本没有变质的陆缘或陆表海沉积岩呈高角度不整合覆
12、盖。一般说来,不整合界面上下的岩石是陆块形成演化过程中两个洋陆演化旋回的产物。组成陆块基底的岩石不同程度的变质,其形成环境和方式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条带状磁铁矿、铜矿、金矿,碰撞岩浆杂岩相,在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岩浆杂岩,岩浆由幔源的,也有壳源的;岩浆活动既有侵入(深成)的,也有喷发的.相关岩石主要分布在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进一步划分为同碰撞岩浆杂岩、后碰撞岩浆杂岩、后造山岩浆杂岩三个亚相。,被动陆缘与陆表海盆地相,沉积型:煤、铁、锰等,前陆盆地相,前陆盆地相位于造山带与毗邻的克拉通(陆块)之间,形成于碰撞期。盆地挠曲沉降的前提陆块边缘俯冲作用的牵引力、上叠陆块仰冲作用的冲断负荷力或者岩石圈
13、挠曲形成前陆盆地。 前陆盆地形成与碰撞造山同步,它们往往受仰冲板块运动前部的推挤和叠覆的影响,多数发生变形与位移,沉积楔形体发生滑脱,逆冲推覆、断裂与褶皱发育形成前陆褶冲带。常发育台阶状断层、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等,形成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破碎支解的地层层序。,油气田沉积型 砂岩铜矿、铀矿,裂谷相,陆内裂谷阶段,大陆边缘裂谷阶段,大洋裂谷阶段,裂谷相的相关矿产,陆内裂谷亚相,不同类型的矿床产出于裂谷带不同构造部位的不同岩相的岩体中。 铜镍硫化物矿床产出于闪长-辉长-橄榄岩杂岩体的橄榄岩相中; 钒钛磁铁矿,产出于分异度高的层状辉长岩体中; 在郯庐裂谷带:产出含金钢石的金伯利岩筒; Rodin
14、ia超大陆解体时的裂谷(9-8亿年间),沉积层控型Cu-Pb-Zn矿床产出于红色上部海相页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层位中。如我国的东川式Cu矿,陆内盆地相,陆内盆地相,石油、天然气、煤、膏盐、岩盐,湖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草案,构造分区划分背景湖北省大地构造综合分区,1、全国大地构造分区(推荐方案),太古宙全构造活动体制2. 地幔柱与垂向增生3. 新太古代板块运动体制4. 中太古代板块运动体制5. 太古宙板块运动体制,2、地球早期构造体制,尽管还存在争议,但许多地质学家认为新太古代地球已经存在板块机制,存在洋-陆转换。板块机制存在的证据来自2.7Ga高镁花岗岩、全球多数大陆新太古代末期的变质事件和大
15、规模的地壳增生,以及在刚性大陆块体之上形成的古元古代初期巨型放射状岩墙群,前南华纪构造单元划分的原则,陆块区是由前寒武纪岩层组成的大陆,均具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沉积盖层的二元结构特征。对陆块区构造单元的划分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能否恢复陆块演化过程中的大地构造相环境?大地构造相起始于对显生宙造山带的研究,应用于洋-陆转换过程中不同构造环境的鉴别和划分。大地构造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能否应用于陆块区,是这次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的一次尝试。,借用,三、,我省地层问题主要集中在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前南华纪地层中,具体表现为时代归属不统一,地层层序争议较大。如:深变质的大别山岩群、水月寺岩群和崆岭岩群至今没有统一的
16、划分方案;红安岩群的归属大致有三种意见;武当岩群的时代归属有四种意见。,3、秦岭-大别造山系元古代建造,南华纪早期(817-806Ma)在扬子东南缘和西缘,出现碰撞后上叠裂谷盆地。盆地中充填沉积了浙北上墅、赣北叶家及康滇苏雄、开建桥等双峰式陆相火山岩组合和桂北三门街海相火山喷发。从莲沱沉积期开始,裂谷盆地由裂陷沉降渐过渡萎缩(王剑,2000),至南沱期冰碛岩广布于扬子陆块,其后灯影期沉积盖层的广泛超覆,构筑了初始碳酸盐台地,,4、南华纪时期的物质建造,南华系底界界定的三种选择,约0.9Ga罗迪尼亚超大陆最终形成,塔里木-扬子与澳大利亚形成超大陆西部陆块群,华北位于超大陆东或东北部;约0.82G
17、a塔里木-扬子-澳大利亚发生裂解,但未出现漂移;约760Ma至635Ma发生强烈冰川作用,在塔里木-扬子-澳大利亚陆块群上保留了极好的冰川作用地质记录;,5、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与亚洲大陆的早期增生,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与亚洲大陆的早期增生 635Ma以后塔里木逐步离开统一的塔里木-扬子-澳大利亚陆块群,并在震旦纪末期发育与华北陆台罗圈组相似的冰碛层,指示塔里木与华北在古地理位置上己接近。 中央造山带中记录了这一时期洋壳的发育及发生的增生与碰撞作用; 早古生代泛华夏造山作用形成中亚陆块群,华北、塔里木、祁连-全吉、柴达木、北秦岭等完成了汇聚,成为中国和亚洲大陆最早的大陆增生作用。,三 条 古 生
18、代 缝 合 带,商州丹凤吕王高桥 勉县略阳,6、蛇绿混杂岩,中央造山带秦岭一带的缝合带及地质单元,C,D,C,D,NCP,N.Qinling,N.S.Qinling,YP,S.S.Qinling,Mian-Lue Suture,Shang-Dan Suture,Zhu-Xia Suture,466.67Ma,499.84Ma,North China,Yangtze,Tarim,秦岭-大别造山带大地构造剖面图,中生代花岗岩在我省自南而北构成的幕阜山、鄂冶、桐柏大别山三大构造岩浆岩带在地质构造背景上的内在联系? 此次全国方案从印支期开始,把中国东部的大区域构造发展统称为“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叠加
19、造山(-裂谷)系统”,7、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分区方案,“叠加造山(-裂谷)系”是指一个构造发展阶段结束之后,在同一空间又再一次地发生另一个构造阶段,它产生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或岩石建造)叠置于原先的 岩石建造之上,我们称为“叠加”岩石构造组合,或“叠加” 大地构造相。燕山期(J-K)中国东部两个克拉通东部突然转变为挤压造山带,突发的挤压构造变形+大量岩浆活动+大规模成矿作用,其不稳定的构造性质完全不同于地台发育阶段的稳定的构造性质。这一不稳定的构造性质进入新生代仍未结束,但表现为岩石圈尺度的伸展作用,发育大陆裂谷作用。,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叠加造山-裂谷系,大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阶段,(1
20、)印支期(三叠纪,T),是中国东部原先相互分离的诸陆块拼合组装形成中国东部大陆(复合大陆,composite continent)并与蒙古陆块拼合在一起的构造阶段。(2)燕山期(侏罗纪和白垩纪,J-K),是中国东部-蒙古复合大陆在周边洋俯冲背景下,逐步接近并最终拼合于西伯利亚大陆边缘的构造阶段。(3)喜马拉雅期(新生代),是东部复合大陆经历岩石圈尺度伸展的构造阶段,喜马拉雅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伸展裂谷系,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所处的亚洲东部地区洋陆分布的构造格局进行重组,此时最重要的边界条件是,东部大陆东侧发育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统,而在西侧受印度亚洲碰撞造山的重要影响。,边缘海(日本海与南海)是大
21、洋俯冲带诱发的弧后拉张力,和青藏挤压造山产生的岩石圈根迫使软流圈物质沿400Km界面向东挤出的联合结果,注意,东部白垩纪的伸展是属于燕山期造山作用结束的后造山伸展作用,而新生代的伸展是另外一个构造发展阶段,即喜马拉雅期的岩石圈尺度的伸展作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阶段。同时,白垩纪的伸展是伴随挤压造山作用结束和对陆壳加厚形成的山根重力不均衡性的浅部响应,它是造山作用构造阶段结束的标志,但不是表征整个造山构造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表征造山构造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挤压收缩构造);而新生代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则是贯穿整个新生代构造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因此,它们是学术内涵不同的两类伸展作用的概念。,8、地层综
22、合区划,二、湖北综合大地构造分区,分区的基本原则 分阶段大地构造相的划分 大地构造分区草案,基本原则:,1、以区域地质志和岩石地层为基础,结合近几年来区调成果,以大地动力学观点,对大地构造相和大地构造分区进行重新划分。2、级、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基本遵从全国和大区统一的推荐方案,保证与临省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对接。3、在综合分析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形变质等特点的基础上,以印支燕山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发生陆陆碰撞所形成的构造体系为构造相划分的主要构造体系,以全国统一的推荐方案为基础,对级构造单元(相)进行了修定。4、根据古生代时期沉积相、印支燕山造山期的构造相和构造部位及前南华纪结晶基底
23、的差异,充分考虑白垩纪以来地质构造的叠加改造,进行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地质志划分的级构造单元,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桐柏-大别隆起,上扬子台坪,下扬子台坪,两湖断拗,幕阜台拗,四川台拗,(二)不同构造阶段大地构造相,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目前已知经历了多个旋回的大陆裂解与重组,每个旋回从已有的大陆分裂开始,到新的大陆重组演化和继之的新的大陆裂解开始之前。把中国大陆演化置于全球大陆演化框架中,可以划分为2500Ma以前、2500Ma1800Ma、1800850Ma、850230Ma和230Ma以来等5个旋回,分别对应于全球超大陆演化过程中的太古代晚期超大陆、哥伦比亚超大陆、罗丁尼亚超大陆、潘基亚超
24、大陆及现今超大陆形成与演化,分别称之为泰山(Taishan)旋回、北华(Beihua)旋回、南华(Nanhua)旋回、华夏(Huaxia)旋回和泛华(Fanhua)旋回。,全国项目办建议,不同构造阶段大地构造相,前南华纪克拉通基底形成南华纪裂解早古生代裂解离散会聚华力西-印支期会聚碰撞 燕山早期大陆焊合阶段 燕山晚期伸展裂谷系新生代伸展裂谷系,基底,盖层,山盆系,造山系,盆岭系,1、前南华纪大地构造相,阜平期以形成花岗绿岩地体为特点。 吕梁期沉积孔兹岩建造及碎屑碳酸盐建造,形成同构造钙碱性侵入岩,发生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前进变质作用。 中元古代总体表现为离散环境,在黄陵地区为一套拉斑玄武质火山
25、岩夹少量碎屑岩,伴随(超)基性岩侵位,在桐柏-大别地区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在神农架、大洪山地区为相对稳定陆壳型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在幕阜山地区沉积一套复理石建造。 晋宁运动的挤压、会聚在黄陵、桐柏-大别地区产生大量的同碰撞、后碰撞中酸性花岗岩就位,我省形成统一的克拉通基底。,3:神农架-大洪山被动陆缘(陆表海盆地相)(1400-800Ma)4:黄陵-大冶地块(1800Ma以前)5:崆岭中元古代陆缘裂谷(1400Ma)6:八面山-通山陆棚碎屑岩亚相(弧后盆地)(1400-800Ma),1:桐柏-大别地块(1800Ma以前)2:武当-红安陆内裂谷(1400-800Ma),2、南华纪大地构造相,南
26、华纪早期在超大陆开始裂解环境下,在秦岭-随南地区出现陆内裂谷火山沉积岩系的沉积,在大洪山地区为山前盆地,神农架-黄陵地区为陆地剥蚀区,向南为河流-滨海相沉积,晚期在扬子陆块为陆相冰川沉积相。,武当-木兰山南华纪陆内裂谷亚相,1:大洪山山前盆地3:鹤峰陆表海盆地相 5:晋宁期碰撞岩浆杂岩,桐柏-大别地块,通山陆表海盆地相,扬子古陆(山间盆地),3、早古生代大地构造相,震旦纪转入统一的稳定陆台环境,沉积一套陆源碎屑岩-碳酸岩台地,向南海水逐渐变深,鄂南地区为炭硅质及碳酸盐沉积组合。 加里东旋回:我省古地理总体显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形态。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为秦岭洋盆;秦岭-大别地区属于扬子
27、陆块被动大陆边缘,是由陆缘裂谷和微型地块所控制的沉积系统;南部为扬子古陆块,总体表现为一次大规模的海侵过程,沉积一套台缘浅海碎屑碳酸岩相沉积物。 早古生代末,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北淮阳地区转变为火山弧环境,此时的扬子陆块表现为海退,由深海盆地过渡为浅海陆棚-滨岸环境,至中志留世晚期,地壳上升成陆。,兵房街小区,武当-平利小区,丹江-郧西小区,随南小区,1:北淮阳岩浆弧2:桐柏-大别地块3:白桑关陆缘斜坡4:武当-随南-浠水陆内裂谷5:兵房街陆缘斜坡,6:扬子碳酸盐岩台地7:通山陆棚碎屑岩,4、华力西-印支期大地构造相,华力西旋回:中晚泥盆世开始了新生盆地的演化,泥盆-石炭纪沿我省南边界一带为江南
28、古陆的一部分。上泥盆纪-早二叠世先后接受滨海沼泽相、台地-局限台地相沉积,形成宁乡式铁矿,至中二叠世晚期开始出现深水盆地环境,中晚二叠世之交出现广泛的隆升剥蚀不整合界面,二叠纪晚世早期,海水再次入侵,又从滨岸环境转变为浅海台地,至二叠纪末,形成浅海盆地。 印支旋回:早中三叠世时期,印支运动的影响开始显现,海水全面退却,由陆棚-开阔海台地相向局限台地相转变,中三叠世中晚期,残留海盆范围进一步缩小,形成潮坪泻湖相紫红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为俯冲造山阶段,造成桐柏-大别地块发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同时结束了扬子陆块海相盆地的演化历史。,: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T) 1:
29、英山-红安超高压变质带 2:木兰山-四望高压变质带 3:白桑关高压变质岩带,:扬子陆表海盆地相 1:竹山-武汉陆棚碎屑岩亚相(P) 2:鄂中碳酸盐台地亚相:江南古陆(D),5、燕山早期大地构造相,燕山早期在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叠加了中国东部-蒙古复合大陆在周边洋俯冲背景下与西伯利亚大陆最终拼合的构造阶段叠加造山。 表现为大规模的挤压隆升、褶皱造山及物质的侧向流动。沉积作用,侏罗纪继晚三叠世海陆交互相沉积之后,扬子北缘为前陆盆地。秦岭-大别造山系以形成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为特点,变质作用显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特征;前陆褶冲带发育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及紧闭线形褶皱;被动陆缘褶皱带发育开
30、阔褶皱和逆冲断裂。,6、燕山晚期大地构造相,燕山晚期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制约,进入后造山伸展作用,形成幕阜山、鄂冶、桐柏大别山三大岩浆岩带的雏形,在桐柏-大别地区为碰撞期侵入岩,在鄂冶地区为后造山环境的岩浆岩组合,在幕阜山为后碰撞岩浆杂岩。 至白垩纪晚期,叠加了喜马拉雅期的伸展。表现为不均衡垂直升降作用,使我省中东部总体上表现为北北西向断陷盆地和断隆并置的特点,同沉积了一套红色磨拉石建造。,:鄂西断隆:陆内盆地(K2):活动大陆边缘裂谷:桐柏-大别-九宫山碰撞岩浆杂岩:武当山山间盆地,:活动大陆边缘裂谷 1:麻城-金牛大陆陆内裂谷:桐柏-大别-九宫山碰撞岩浆杂岩 1:桐柏-大别同碰撞岩浆杂岩带(
31、隆起)(J-K) 2:大冶后造山岩浆杂岩(陆内裂谷)(J- K 1) 3:通山-咸宁隆起(K) 4:崇阳断陷盆地(K2) 5:阳新坳陷盆地(K2) 6:九宫山后碰撞岩浆杂岩(J-K),7、新生代大地构造相(略),喜马拉雅旋回是滨太平洋构造体系持续发展和喜马拉雅运动强烈活动时期。 白垩纪末期的构造变动,导致东西两侧隆起带上诸小盆地的消亡,古近纪沉积作用进一步向中部北北东向沉降带迁移,江汉、南襄盆地得到空前的发展,构成南襄-江汉-洞庭统一沉降区。 渐新世末,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浅表层次的脆性逆冲推覆,造成扬子地台沉积物质由南向北逆冲至白垩古近纪红色盆地沉积物之上,同时造成断块间的重新调整。 新近纪,断块运动明显减弱,地史发展明显具二重性,既可认为是拗陷盆地的封闭期,同时,地貌又接近第四纪时期特点。,(三)湖北综合大地构造分区,上扬子陆块,存在问题,最近几年开展的区调工作取得一些新的认识,但尚未进行区域上的贯通,因此目前进行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存在一定的难度。 还有部分地质问题存在较大争议。 目前掌握的资料还非常有限。,请批评指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0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