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发展分期 创始阶段(原始社会中晚期,奴隶社会):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成型阶段(封建社会初期):战国南北朝。成熟阶段(封建社会中期):隋唐,宋辽金程式化阶段(封建社会晚期):元、明、清,创始阶段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定居黄河流域: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木骨泥墙)长江流域:巢居地面建筑(干阑式),榫卯连接。,穴居木骨泥墙地面建筑发展系列示意,深半地穴窝棚式房屋,木骨泥墙地面建筑,木骨架以捆扎法连接。,巢居干阑式地面建筑发展系列示意,榫卯连接,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东周)茅茨土阶(夏商)瓦屋(周)高台建筑(春秋)廊院式合院,河南二里头夏末1号宫殿: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规
2、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实例。廊院式布局,房屋为“茅茨土阶”。河南偃师商城: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内宫殿遗址都呈现庭院式布局,内城1100mX740m。,西周:城市增多;宗法分封制度等级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瓦和瓦当的发明和应用摆脱茅茨土阶。陕西凤雏西周建筑遗址(约3100年前):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陶管和暗沟排除院内雨水。瓦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三合土装饰墙面。,宗法制度西周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等。分封制古称分邦建国,由周朝所创立。这是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思想指导下,让被封建的诸多邦国以血缘关系为纽
3、带,结成保护周王室的政治屏障。周初分建的71个邦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53个。封国远近按照血缘的亲疏而定。各封国诸侯的禄爵,按受封面积列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卿大夫也按照这种办法分封其子弟。卿大夫封地叫“采”或“邑”,士是贵族最低的一等,不再分封。封地面积大小,按周礼.大司徒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一百里。分封制度是西周到秦以前政治制度的基础,秦统一后,虽然以郡县官僚制为核心,但分封制仍然被各代有限度地继承下来,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春秋:瓦的普遍使用,高台宫室(台榭)出现,开始用砖。秦都雍城宗庙
4、遗址:由门、堂组成四合院,布局规整。瓦和瓦当,砖与空心砖。,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jue)” “楹,天子丹,诸侯黝(you),大夫苍(青,深绿),士黈(tou,黄色),二、成型阶段封建社会初期,战国南北朝。在这一阶段,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经成型。穿斗架、抬梁式、高台建筑、重楼建筑和干阑式建筑等相继确立了自身体系。在类型上,城市格局、宫殿建筑和礼制建筑的形制、佛塔、石窟、住宅、门阙、望楼等都已齐备。,战国:进入封建制度。城市建设繁荣(与春秋城市相比较),高台宫室盛行,建筑技术(采暖、排水、冷藏、浴洗,砖瓦、木工等)进步。,高台宫室:秦国咸阳一号宫殿复原图,木结构技术战国木结构榫卯,秦
5、:建驰道,筑长城显示皇权:规模宏大的都城、宫殿和陵墓。,阿房宫遗址夯土台基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秦始皇陵:由三层土台组成,下层345x350M, 每层台壁都向内斜收,自底至顶三层共高43M。有内、外二垣,内垣周长2.5公里,外垣周长6.3公里.,两汉: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木构架体系形成:传统建筑的木结构(结构形式、斗栱、梁枋、屋顶等)已经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型式。建筑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已经形成;,明器和画像砖上所显示的结构形式,斗栱普遍应用(未定型的探索期),结构作用明确出挑屋檐,屋
6、顶形式多样:悬山和庑殿顶普遍,歇山、囤顶也已应用。,多层木楼阁建筑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建筑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经被独立的、大型多层楼阁所取代。,砖石、拱券结构(主要用于墓室)有巨大进步,阙,是一种体现封建礼制的高规格建筑,至少在西周时代就已出现。最初指的是宫室殿宇大门外两侧的高大建筑物,通常是两座夯土墩台,也有在夯土台基上架木立屋,登临可以远观,所以阙也称为观。 阙大致可以分为城阙、宫阙、宅邸阙,祠庙阙、陵阙、墓阙等几种,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
7、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型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佛教建筑。,四川雅安高颐墓阙,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政局动荡,战争持续,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生产发展缓慢,在建筑上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佛教建筑兴盛建筑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印度)影响,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兴建佛寺、佛塔和石窟。佛寺的两种格局:塔院型,宅院型。佛塔的传入及演变:印度佛舍利塔与东汉多层木构楼阁结合,(首先)形成中国式木塔。之后出现了砖石塔。,印度桑奇Stupa,汉式楼阁(汉代陶楼模型),敦煌壁画中所绘最初的塔,云冈石窟浮雕(北魏),平城曹天度石塔(北魏),佛塔的演变:中国化的过
8、程,洛阳永宁寺塔(北魏),石窟寺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有三种类型: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最早为新疆克孜尔石窟,其次敦煌莫高窟,之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重大发展。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并立的局面,是中国园林承上启下的转折期,园林的营造观念从大尺度的形似向小尺度的神似转变。石刻技艺水平提高。南京梁萧景墓墓表与辟邪。,封建社会前期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大兴土木,“高台榭、美宫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工程,这便是上林苑、阿房宫。此外“筑长城,固地形,用制险塞”。 汉代建筑规模更大,到汉武帝之时更是大兴
9、宫殿、广辟苑囿,较著名的建筑工程有长乐宫、未央宫等。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给中国建筑艺术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三、 成熟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间建筑第二次大融合的年代。这一历史阶段有较多的建筑遗存,并开始有了总结性著述。这一历史阶段又可分为前、后半期。前半期包括隋、唐两个朝代,后半期包括五代、宋、辽金各朝。隋唐建筑气势雄伟、粗犷简洁、色彩朴实;而以两宋为代表的建筑风格趋于精巧华丽,纤缛繁复、色彩绚丽如织绣。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成就表现在建筑类型更为完善,规模极其恢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广泛使用图样和模型;建筑技术上又有新发展并趋于成熟:组合梁柱的运用,材分模数制的
10、确立,铺作层的形成。此外,这一期还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伟大建筑。,隋(581-618)两京,大兴城、洛阳城(隋炀帝时所建),规模宏大(大兴城为古代最大),规划严整(里坊制、方格网道路系统)。,工程技术:赵州桥,唐(618-907)建造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长安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唐代的里坊、街道、寺院和单体殿堂都达到很大的尺度。大明宫面积是故宫的3倍多,麟德殿面积约为太和殿的3倍。,建筑布局水平提高。宫殿、寺院、陵墓等建筑在空间组合上都注意突出主体建筑、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唐大明宫。从丹凤门到蓬莱山,纵轴线长达1600余米。从丹凤门到紫宸殿约1200米。含元殿利用突起的高地作为台基,
11、衬以双阙。,唐乾陵,帝王陵墓变“堆土为陵”为“因山为陵”,以长列的神道前导空间,突出组群的纵深轴线。,唐乾陵,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摆脱了夯土高台。,麟德殿面积约为5000平米,为太和殿的3倍。,木构件尤其是斗栱,形式和用料已呈规格化、定型化,可能已建立“以材为祖”的用材制度。,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多采用砖石,有楼阁式、密檐式和单层塔三种主要类型,外形开始仿木构继承,砖石加工渐趋精致。西安大雁塔:楼阁式砖塔,荐福寺小雁塔:密檐式砖塔,登封净藏禅师塔:单层砖塔,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气势宏伟,严整开朗。屋顶舒展平远,斗拱雄大,结构作用突出,门窗朴实无华
12、,构件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迈的气质。,唐南禅寺大殿,五代(907年960年)建筑主要是继承唐代,仅在砖石塔上有所发展。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石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砖木混合),虎丘塔细部,宋(960-1279)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城市布局变化:里坊制解体,成为街巷制,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宋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木架建筑采用了模数制营造法式,唐与宋建筑的比较,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风格俊秀挺拔,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建筑结构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3、突出表现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减弱,且斗栱高与柱高之比越来越小。,宋代建筑风格:正定隆兴寺,岩山寺壁画中所描绘的宋朝宫殿正定隆兴寺,建筑群加强了纵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体量与屋顶组合复杂。,宋代界画中所描绘的宋朝楼阁,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精致化、多样化。家具变化,室内空间增高。,河北正定料敌塔(砖),高84米,是中国最高的砖石塔,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高。园林兴盛:苑囿与私园,园林别墅,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是中国最早的琉璃塔。,辽(947-1125)建筑延续唐朝风格,辽宁义县奉国寺,佛塔多采用砖砌密檐式,极力仿木建筑。应县木塔:现存唯一木楼阁式塔,金(1115年1234年)沿袭辽代传统,
14、又受宋朝影响,但较之更富丽。,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四、 程式化阶段元、明、清(1840年前),以明代为高潮这一历史阶段里重要的建筑活动和变革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兴建,这是中国古代封建都城建设的总结与终结;木构造技术的变革拼合梁柱的大量使用、斗拱作用的衰退、模数制的进一步完成促使设计标准化、定型化以及砖石建筑的普及;单体建筑形制的凝固,总体设计的发达。这一时期建筑遗存十分丰富,重要的有明、清北京城、故宫和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众多的私家园林及许多著名的寺观建筑。,元代(公元1271-1368)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喇嘛教(藏传佛教)建筑;,北京妙应寺及白塔,继承宋、金传统,木构建筑规模和
15、质量降低,常用原木、弯料且加工粗糙,简化措施:减柱法;取消室内斗拱;不用梭柱、月梁;,广胜下寺大殿(1309)平面、剖面图,平面减去6根柱子。,广胜下寺大殿内景:用原木、弯料,加工粗糙。,广胜下寺大殿,元代建筑风格:北岳庙德宁之殿,明(13681644年)砖已经普遍应用于民居,出现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内部,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更广泛。,大同九龙壁,木结构经过元代的简化,再次定型。斗栱结构作用减少,尺寸减小。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也日趋定型化。程式化。,山西代县边靖楼,梁柱构架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山西代县边靖楼,崇福寺大雄宝殿(1469):取消室内斗栱,不用梭柱、月梁。,明代建筑风格:山西代县边靖楼。取消生起与侧脚。,建筑群的布局更加成熟。明孝陵、十三陵、天坛等,在北京故宫中达到高峰。,私家园林兴盛。,清(16361911年)园林达到极盛期。帝王苑囿在规模、数量方面达到极致。造园之风持续至终。藏传佛教建筑兴盛。喇嘛庙数量众多。住宅建筑丰富多样。,承德外八庙普乐寺,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设计与装修设计水平。工程做法:官方建筑规范,对设计与施工做法明确规定,使得有条件提高总体布置和装修质量。,斗栱结构作用丧失,尺寸减小,沦为纯粹装饰。建筑装饰华丽。,唐至宋各代建筑风格比较,金至清各代建筑风格比较,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98364.html